摘要:给排水项目是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关键组成部分,其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建筑给排水体系作用的发挥。所以在建筑给排水项目施工过程当中要把相关的施工管理工作做好,从而确保施工质量。因为建筑给排水项目施工过程特别复杂,所以在施工的时候要把管理工作贯彻到整个施工过程当中。
关键词:给排水工程;施工;管理
引言
随着人们对居住的美观与舒适度的需求渐渐增大,对建筑给排水的要求也渐渐提升。建筑给排水施工质量的管理,影响到人们居住的舒适度,还影响到资源的科学运用,建筑给排水项目是建筑安装项目的关键组成部分,也影响着建筑的项目质量。施工质量将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给排水体系正常运转。因此,在建筑施工中首先一定要严格控制建筑给排水体系的施工质量。
1、建筑给排水施工的主要问题
建筑事业快速发展,予以给排水项目行业壮大供应了相对大的助力,这不但是给排水项目的施工数量上,还有质量上的增幅。但现实上,相当一部分给排水项目都是由分包企业实施施工,而这些企业自身并不是专业出身,大部分是由一般技术的农民工组成的施工队,管理、专业技术上存在问题,直接造成项目质量问题频频出现。
给排水施工过程中,因为质量监督工作不完善所导致的问题经常发生,而且国家也针对这方面问题,拟定出相关的标准来提高给排水施工监督标准性。但现实上,因为部分管理部门对于监督工作不够关注,使得给排水施工范围的管理标准性不足,进而造成给排水施工质量不能满足相关规范。
在主体结构施工阶段,给排水项目的施工量相对小,关键是顶留、预埋,施工单位对此广泛不够关注,甚至连基本的给排水专业人员也不配备。由此发生很大的顶留洞部位不准,预留套管部位不准,甚至漏留洞口、漏埋套管,给项目留下了质量问题与事故隐患,导致管道和设备安装时在楼板、剪力墙上凿洞,让建筑主体结构千疮百孔,不但浪费了很多的人力、物力,还使卫生间楼板等结构的承载能力降低了;部分施工单位因预留错误,在不可以凿打梁柱时勉强应用之前的顶留洞,勉强安装,影响了建筑外观,留下漏水隐患。
2、建筑给排水施工管理的控制重点
2.1施工准备阶段
项目施工前期管理人员关键要熟悉图纸,认识设计意图。关键包含熟悉设计要求的管材、管件、连接形式、洁具型式、和外线的连接等。把图纸中设计有冲突或安装过程中很难完成的位置找出,还有和别的专业部位有矛盾的位置,在图纸会审时一并提出问题。请设计单位实施解决这些图纸中存在的问题。审核施工单位施工组织设计时关键看施工组织设计的审批流程是不是合理,施工企业的专业施工进度安排是不是合理,是不是在组织设计中对专业施工人员的施工进度计划实施了具体的安排,施工工序是不是合理,重要程序的质量控制方法是不是制定,是不是具有针对性,可不可以实现。编制给排水专业监理细则,在项目开工以前,要根据设计图纸、施工质量验收标准等编制出符合项目现实的监理细则,用以指导项目监理工作。
2.2预留孔洞与预埋套管阶段
除非对工期要求特别高,在建筑构造开始施工到封顶期间,是要实施管道施工的。由于假如在这一阶段实施管道安装,与别的工种交叉作业,管道容易受到损坏或者有砂浆等杂物进入管道,形成质量隐患。因此在这一阶段,给排水分部项目的施工工作关键是对预留孔洞与预埋套管的控制。预留孔洞,是指管道穿越楼板处,为了避免之后在楼板上开洞会造成破坏建筑构造而在楼板混凝土浇筑时预留的孔洞。而在管道穿梁建筑物地下室的外墙时,单预留孔洞是不行的,为了避免外墙渗漏,要预埋套管。假如管道需要穿过2个相邻建筑物的外墙时,为了避免建筑物之间沉降不平均,需要安装柔性套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尽管预留孔洞与预埋套管阶段的工作量不大,可是对后期的安装管道与整体建筑项目的质量具备关键的意义,马虎不得。
2.3把主体结构的施工做好
实施主体构造施工是给排水项目施工中的关键程序,管道穿越主体构造的伸缩缝、沉降缝等后浇带,一定要安装补偿装置。立管安装以前,需要把这立管在各位置预留预埋孔洞打通,从上往下垂直吊线,并正确测出立管的垂直中心线作为立管安装的参照线。完成立管施工后,要严格检验其是不是合乎垂直度与墙之间的间距比例要求,是不是符合设计施工的详细要求,等确定所有达到规范后运用管卡把其固定,并依照设计施工标准要求把各部位孔洞修补平整。排水立管要按照设计规定,在其中心部位距地面大概为1.1m处设置检验口,同时要在排水立管底部依照详细要求设置合适的支墩。套管与管道之间的缝隙使用阻燃细密材料实施填实到端面平滑为止,并保证管道接口不要设置在套管内。吊顶内和墙体内的排水管在完成施工后,都要经过严格的闭水试验实施检验;排水立管、干管等一定要做严格的通球试验,保证符合要求时及时实施隐蔽项目手续验收工作。
2.4工程竣工阶段
(1)排水体系排水管的坡度问题和处理。所有建筑物都有沉降,建筑物的沉降对室内排水体系的排出管道影响非常大,当建筑物沉降也许会造成排出管道倒坡,施工时要使用防倒坡方法,实践中由沉降导致排出管坡度达不到要求甚至倒坡、堵塞的状况是非常常见的,这就需要对排水体系排水管的坡度问题实施处理。一般住宅排水立管到室外检查井的间距通常在3~10m区域内,而大部分五、六层住宅均在60mm以上的沉降量,如果排出管也依照规范坡度铺设,就很难确保坡度要求,这就会影响用户之后的应用。要相对好地解决这个问题,最少需要明确3点:首先,建筑物的沉降量;其次,沉降量和时间的关系;最后,沉降所影响的区域。
(2)其它问题和预防。建筑给排水体系除依据外观检验、水压试验、通水试验与灌水试验的结果实施验收外,还要对项目质量实施检验。对管道施工质量检验的关键内容包含;管道的平面部位、标高、坡向、管径管材是不是与设计要求相符,管道支架卫生器具部位是不是准确,安装是不是牢固;阀件、水表、水泵等安装有没有漏水情况,卫生器具排水是不是通畅,还有管道防腐与保温是不是与设计要求相符等。
3、建筑给排水施工中质量管理的实施
3.1 给排水工程施工的质量是在每一道工序、每一个分项项目中创造出来的,而不是凭借检验与评定出来的。所以,需要管理人员对每道工序都实施过程控制。尤其是监理工程师要依照规定比例与频率实施抽检进场了要投入应用的原材料,确定与质量要求相符后才准许应用。在场内合格的材料要分类堆放,要把不合格的材料清退出场。
3.2 在施工过程中,监理人员要实施跟踪监控监督承包商坚持进行工序施工活动前的操作技术交底制度,向全部参与者清楚确定施工质量要求,由全员自觉维护项目质量,提升质量水平;紧密注意承包方在施工准备前每一个阶段对影响施工质量的各方面的原因与是不是产生了不利于确保项目质量的改变,还有工艺和操作状况是不是一直符合要求等。
4、结语
在现代社会的日常生活中,建筑项目中,给排水施工是一项相对复杂而且体系的分项项目,建筑给排水项目的质量优劣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特别大,并在必然程度地影响到工程运用功能的发挥。所以提高施工技术和完善质量安全管理是非常关键的。在给排水项目的现实施工管理过程中,从施工前准备、施工过程到所产生成的产品质量,都有其关键的控制程序。所以,施工管理者要对给排水施工予以充足的重视,把给排水工程施工的每一个环节工作做好,并针对常见的质量问题拟定出部分切实有效预防和处理措施,最大限度保证给排水项目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梁二龙.刍议建筑工程给排水施工技术要点[J].科技与企业.2013,12(9):404-405
[2]李明福.建筑给排水工程质量控制研究[J].科技资讯,2013(19).
[3]张胜峰.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M].北京:水利水电出版社,2015:25-99.
论文作者:谢颖梅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6
标签:给排水论文; 项目论文; 建筑论文; 管道论文; 孔洞论文; 套管论文; 关键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