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先琼[1]2003年在《VEGF及其受体在早产儿视网膜病大鼠模型中的表达和作用》文中研究表明目的 探讨早产儿视网膜病(ROP)的发生发展时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受体(flt-1和flk-1)在视网膜表达的规律,其表达与视网膜血管变化的关系。 方法 86例新生未成熟SD大鼠随机分为高氧组和对照组,各组再随机分为1、3、7及14天四小组。高氧组吸入75%的氧(7天后置入空气中饲养)建立ROP大鼠模型,对照组则在空气中饲养。取视网膜组织制作标本,HE染色及CD34标记血管内皮细胞观察视网膜血管改变,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VEGF、flt-1及flk-1在视网膜的表达。 结果 ①7天时高氧组毛细血管密度指数(RCDI)低于对照组(2.01±0.23vs3.20±0.43),P<0.05;而14天时,高氧组(停止给氧后7天)RCDI明显高于对照组(3.99±0.43vs3.62±0.56),P<0.05;②7天时VEGF及flk-1在对照组视网膜中表达最强,与第1天和第14天比较,表达强度均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③高氧7天时与对照组比较,VEGF及flk-1的表达明显减弱,统计学处理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而高氧组14天VEGF及flk-1的表达增强,与对照组比较,统计学处理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④flt-1随着血管的改变,其表达部位有所变化,但高氧组和对照组总体表达强度变化不明显,P>0.05。 结论 当未成熟的视网膜处于高氧状态时,VEGF及flk-1表达减弱,视网膜血管减少;当视网膜处于相对低氧状态时,VEGF及flk-1表达增强,视网膜血管出现了明显的增生。VEGF及flk-1在视网膜血管发育和ROP的血管改变过程中起着重要媒介作用,flt-1对ROP血管改变的调控作用较flk-1弱。
罗先琼, 柳国胜, 赖日权, 聂川, 吴坤河[2]2004年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在早产儿视网膜病大鼠模型中的表达和作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及受体 (flt 1和flk 1)的表达规律与早产儿视网膜病 (ROP)视网膜血管变化的关系。方法 86例新生未成熟SD大鼠随机分为高氧组和对照组 ,各组再随机分为 1、3、7及 14天 4个组。高氧组吸入 75 %的氧 ( 7天后置入空气中饲养 )建立ROP大鼠模型 ,对照组则在空气中饲养。取视网膜组织制作标本 ,HE染色及CD34标记血管内皮细胞观察视网膜血管改变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VEGF、flt 1及flk 1在视网膜的表达。结果 ①随着天数增加对照组毛细血管密度指数 (RCDI)呈逐渐上升趋势 (F =2 1 5 89,P <0 0 1) ,7天时高氧组RCDI最低 ,停氧 7天 (即 14天 )时增加 ,(F =6 7 885 ,P <0 0 1) ;② 7天时VEGF及flk 1在对照组视网膜中表达最强 ,与第 1天和第 14天比较 ,表达强度差异均有显着意义 (P <0 0 5 ) ;③高氧组 7天时与对照组比较 ,VEGF及flk 1的表达明显减弱 ,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着意义 (P <0 0 5 ) ;而高氧组 14天VEGF及flk 1的表达增强 ,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有显着意义 (P <0 0 5 ) ;④flt 1随着血管的改变 ,其表达部位有所变化 ,但高氧组和对照组总体表达强度变化不明显 ,P >0 0 5。结论 当未成熟的视网膜处于高氧状态时 ,VEGF及flk 1表达减弱 ,视网膜血管减少 ;当视网
石文静[3]2004年在《吸氧和血管生长因子在新生小鼠视网膜病发病中的作用》文中认为第一部分 目的:建立早产儿视网膜病(ROP)的动物模型,为研究该病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提供实验基础。方法:选择7日龄新生C57BL/6J小鼠72只,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36只,在氧浓度为75%的密闭容器中生长5天,然后回到室内空气中;对照组36只,在室内空气中生长。观察两组视网膜血管改变:视网膜铺片经ADP酶染色,以了解视网膜血管形态的改变;视网膜切片经常规HE染色,计数突破视网膜内界膜的新生血管内皮细胞核数目,以定量反映视网膜血管的增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新生鼠在高氧中生长5天后,视网膜铺片显示血管明显收缩、阻塞,视网膜大片区域无灌注;回到室内空气中2天后,新生血管开始形成;回到空气中5天后(生后第17天,P17),新生血管形成达到高峰。实验组小鼠P17时突破视网膜内界膜的血管内皮细胞核数目达43.5±3.6个,对照组1.3±0.3个,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0.0001);实验组小鼠P17时左眼突破视网膜内界膜的血管内皮细胞核数目达42.2±4.7个,右眼47.2±5.1个,差异无显着意义(P=0.63)。结论:该视网膜病动物模型与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相似,制备过程简便,可重复性高,并可进行定量研究,是研究ROP发病机制及治疗对策较合适的模型。 第二部分 目的:评价不同吸氧浓度(FiO_2)及吸氧持续时间在新生小鼠视网膜病中的致病作用,为临床氧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选择7日龄新生C57BL/6J小鼠204只,FiO_2分别为30%、50%、75%,吸氧时间分别为5、7、9天,共分为8组:组1(n=24)吸30%氧气5天,组2(n=24)吸30%氧气7天,组3(n=24)吸30%氧气9天,组4(n=24)吸50%氧气5天,组5(n=24)吸50%氧气7天,组6(n
赵瑞斌[4]2015年在《高氧诱导R0P模型SD大鼠中循环miRNAs检测分析及相关验证研究》文中指出背景与意义:早产儿视网膜病(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是主要发生于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的一种可致盲的血管增殖视网膜病,也是世界范围内儿童致盲的主要因素。视网膜新生血管的形成是ROP的主要病理变化,研究已经证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是最强的促血管生成因子,在ROP的发生发展中其表达水平的会发生显着的变化,因此深入探讨研究这些导致视网膜新生血管生成的因子及其调控分子的表达变化对于ROP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意义。近年来,microRNA (miRNA)是一类非编码的小RNA,自被发现以后就成为了生物医学领域研究的热点。研究结果表明miRNA作为一种重要的调控分子已经被证实在人类许多疾病的研究中发挥关键性作用。特别最近发现的同样具有重要价值的存在于外周血液中的循环miRNA的表达情况更是受到了临床研究者的重视。因此寻找能够在视网膜血管新生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的调控小分子miRNA及其相关靶基因是ROP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重要途径。高通量DNA测序技术的飞速发展为相关调节分子的大规模快速筛选提供了可靠的手段,新一代高通量测序技术亦被用于本论文研究中。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发生率虽然很高,但是从早产儿身上收集足够量以及合适的分析样本确实非常困难的事情。因此实验动物的研究是ROP相关疾病研究的必经之路,ROP新生大鼠/小鼠模型的构建方案已经比较成熟,本研究也不例外的应用模型大鼠来进行相关的实验与分析。ROP的致病因素很是复杂,至今也没有完全研究清楚,但是早产儿吸氧已被证实是导致视网膜血管新生的主要因素,从而成为ROP的主要的致病原因之一,因此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实验对象即为高氧诱导的ROP模型SD大鼠。综述所示,本论文研究拟利用高通量测序手段系统全面的分析高氧诱导的ROP模型SD大鼠血浆样本以及视网膜组织中miRNA的差异表达情况,随后通过验证及其调控靶目标表达水平的检测分析,探索导致ROP产生的深层次的分子机制以及对ROP诊断治疗具有潜在价值的生物分子进行系统的评估。论文研究的主要成果如下:方法与结果1)ROP模型SD大鼠的构建及其血浆循环miRNA的高通量测序筛选论文研究首先选择新生SD大鼠进行高氧环境刺激,构建ROP模型,然后通过视网膜血管形态及增生情况进行模型动物构建成功与否的评价;随后收集模型组和对照组外周血液样本,分离血浆,制备模型组和对照组pool样本,提取RNA,质控后进行文库构建和Illumina HiSeq 2500的高通量测序。实验结果显示:1)本研究中构建的ROP模型SD大鼠视网膜病变特征明显,显示视网膜血管发育滞缓,管径变细,分支减少而且有明显扩张迂曲,大量新生血管形成,血管密度增高,HE染色切片有很多的突破视网膜内界膜的血管内皮细胞核,ROP模型鼠构建成功;2)高通量miRNA测序结果显示在模型鼠与对照鼠血浆中存在一些具有显着性差异表达的miRNA,经过严格的筛选共获得上调的miRNA22种,下调的miRNA44种,所有后续深入研究涉及的miRNA将主要来源于此。此外在测序结果中发现存在5p和3p共表达的miRNA中,其表达水平的比值亦存在一定的规律性,ROP模型组与对照组之间5p/3p的比值存在一定的差异,提示其具有进一步研究的潜在价值。2)ROP模型鼠视网膜组织miRNA的高通量筛选为了更加全面的了解循环miRNA与特定疾病的关系,模型鼠视网膜组织也被同时收集起来并提取RNA,进行了高通量芯片筛选与生物信息分析,以期与血浆中循环miRNA的表达情况进行对比分析,更为确切地寻找ROP特异性的miRNA分子。芯片检测结果显示ROP模型组与对照组之间存在一些差异表达的niRNA,进一步严格其筛选条件后获得了13种上调的]miRNA和14种下调的miRNA,这些miRNA的靶基因功能富集显示其可能与对低氧的反应等相关的GO功能及调控通路有关,为进一步分析研究血浆中miRNA的差异表达情况提供了重要的参考。3)循环niRNA差异表达情况的分析、验证与部分相关基因功能的研究差异表达miRNA的筛选不是最终目标,其确切的功能及其在ROP中可能的作用机制才是论文研究的主要目标,因此初步筛序获得的循环miRNA进行了进一步的生物信息分析,包括靶基因预测,GO功能富集和KEGG调控通路分析。针对前期测序和后续生物信息分析的结果,部分差异表达的miRNA进行了定量PCR的验证;同时检测了相关的靶基因在模型组和对照组之间的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差异。还针对个别靶基因VEGF和GABA与miRNA的关联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探讨,VEGF与 GABA均已被证实与ROP发生发展过程中缺氧环境有关。最后通过比较分析视网膜组织和循环miRNA的差异表达情况,筛选出来4种具有共表达趋势的miRNA,并且在早产儿病例中进行了定量PCR验证分析。本部分研究结果如下:1)筛选出其中10种包含有高丰度表达、低丰度表达、高差异倍数、低差异倍数以及上调和下调的miRNA的表达情况都在定量PCR的验证结果中得到了证实,叁种miRNA 5p/3p的比值也在对应的分析中发现与测序结果一致;2)生物信息分析结果发现经过严格条件筛选的14种miRNA利用两种靶基因数据库预测能够获得594种共同的靶基因,对这些靶基因进行GO功能富集和KEGG分析发现,大多数都参与胚胎发育、细胞的形态变化、细胞移行、细胞的运动、细胞生物合成等且于血管新生密切相关的过程,同时还参与了细胞因子、神经营养因子、趋化因子以及MAPK和TGF-β的信号调节通路的正向调控,细胞间的细胞传递等;3)血浆VEGF和血浆GABA的水平分析发现,miRNA参与了这些关键的靶基因的表达调控,而且它们之间存在着相互协调、相互制衡的复杂关系,其中诸如miR-351、miR-200b等就共同靶向VEGF与GABA,提示这些miRNA可以作为潜在的ROP的治疗靶点进行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和探索;4)视网膜组织与血浆共表达的niRNA在3例早产儿视网膜病变中得到了证实,在另外两例中发现了一些不一致现象,其中一例伴有先天性心脏病,因此提示这些差异表的miRNA可能还同时参与了先天性心脏病等相关疾病的调节控制。结论:综上所述,本论文研究利用高通量测序手段获得了一些差异表达的miRNA,部分miRNA在定量PCR中获得了证实;这些miRNA参与调控的与ROP密切相关的靶基因的表达情况也在论文中进行了研究与探讨;与视网膜组织相比较发现了一些共表达的miRNA,这些miRNA在几个典型的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病例中得到了验证。
罗先琼, 聂川, 柳国胜, 赖日权, 吴坤河[5]2005年在《Flk-1在早产儿视网膜病大鼠模型中的表达和作用》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flk-1)的表达与早产儿视网膜病(ROP)视网膜血管变化的关系。方法:86例新生未成熟SD大鼠随机分为高氧组和对照组,各组再随机分为1、3、7及14d4小组。高氧组吸入75%的氧(7d后置入空气中饲养)建立ROP大鼠模型,对照组则在空气中饲养。取视网膜组织制作标本,HE染色及CD34标记血管内皮细胞观察视网膜血管改变,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flk-1在视网膜的表达。结果:①随着天数的增加对照组毛细血管密度指数(RCDI)呈逐渐上升(P<0.01),7d时高氧组RCDI最低,停氧7d(即14d)时增加(P<0.01);②7d时flk-1在对照组视网膜中表达最强,与第1d和第14d比较,表达强度均具有显着差异(P<0.05);高氧组7d时与对照组比较,flk-1的表达明显减弱,统计学处理具有显着差异(P<0.05);而高氧组14dflk-1的表达增强,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着(P<0.05)。结论:当未成熟的视网膜处于高氧状态时,flk-1表达减弱,视网膜血管减少;当视网膜处于相对低氧状态时,flk-1表达增强,视网膜血管出现了明显的增生。flk-1在视网膜血管发育和ROP的血管改变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张薇[6]2018年在《Apelin-13对氧诱导的视网膜病变模型鼠视网膜小胶质细胞的影响及相关机制研究》文中提出第一部分氧诱导视网膜病变(Oxygen-induced retinopathy,OIR)模型视网膜的形态学研究目的:建立OIR大鼠模型,观察OIR模型鼠的视网膜形态学和超微结构改变,为研究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的发病机制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将出生后7天的Evans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OIR组,将OIR组大鼠置于密闭的有机玻璃容器中,100%湿医用氧吸入0.75升/分钟。5天后置于正常环境,在出生后的12、14和17天取材。用HE染色观察视网膜的形态学改变,电子显微镜观察超微结构的变化。ADP酶免疫化学法观察血管形态和分布。结果:正常对照组视网膜各层排列整齐,无或极少有血管内皮细胞突破视网膜内界膜,细胞排列规则;视网膜血管基本成熟,分布良好,可见分支血管。外节线粒体细长。OIR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层结构紊乱,间隙增宽,可见空泡,内、外核层细胞核减少,外节线粒体变短。大量血管内皮细胞突破视网膜内界膜,形成管腔。视网膜大血管进一步向外生长,可见大量新生血管,密度增加且分布无序。结论:缺氧诱发了鼠视网膜形态学以及血管形态、分布的改变。第二部分Apelin-13抑制OIR模型鼠视网膜的小胶质细胞的活化和增殖目的:研究Apelin-13对OIR模型鼠视网膜小胶质细胞的影响。方法:将动物分为叁组,正常对照组、OIR+vehicle组和OIR+Apelin组。OIR+Apelin组和OIR+vehicle组分别接受玻璃体腔注射等体积的Apelin-13和空白对照。分别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小胶质细胞形态及细胞数量。用RT-q PCR和Western-blot检测CD11b和IBA-1的mRNA含量及蛋白表达。结果:OIR组出现大量阿米巴样小胶质细胞,而正常对照组和OIR+Apelin组以分枝状小胶质细胞为主,CD11b和IBA-1的mRNA和蛋白表达低于OIR+vehicle组。正常对照组与OIR+Apelin组比较差异不显着。结论:Apelin-13抑制了OIR模型鼠视网膜中小胶质细胞的活化和增殖,降低了CDllb和IBA-1的mRNA含量和蛋白表达。第叁部分Apelin-13保护OIR模型鼠血-视网膜屏障目的:研究Apelin-13对OIR鼠视网膜血管通透性及TNF-α和i NOS mRNA含量及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动物分为叁组,正常对照组、OIR+vehicle组和OIR+Apelin组。OIR+Apelin组和OIR+vehicle组分别接受玻璃体腔注射等体积的Apelin-13和空白对照,用伊凡思蓝染色检测视网膜血管的通透性,用RTqPCR和Western-blot检测TNF-α和iNOS的mRNA含量及蛋白表达。结果:OIR+vehicle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视网膜血管的通透性增强,TNF-α和iNOS的mRNA含量及蛋白表达上调;OIR+Apelin组与OIR+vehicle组相比,视网膜血管的通透性降低,TNF-α和iNOS的mRNA含量及蛋白表达下调。OIR+Apelin组与正常对照组无显着性差异。结论:玻璃体腔注射Apelin-13可以保护OIR模型鼠的血-视网膜屏障、降低TNF-α和iNOS的mRNA含量及蛋白表达。
徐庆玥[7]2009年在《氧诱导视网膜病变小鼠模型中SDF-1及VEGF的表达及AMD3100对其的干预》文中指出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在氧诱导的视网膜病变(OIR)模型小鼠视网膜上的表达情况。并探索一种SDF-1的受体拮抗剂对该模型小鼠视网膜新生血管的抑制作用。方法:58只7日龄C57BL/6小鼠,其中29只小鼠作为正常对照组其余为实验组建立OIR动物模型。将小鼠随机分为6组:单纯对照组(n=17),其中P17日龄处死6只用于做视网膜铺片ADP酶染色和石蜡切片HE染色,P19日龄同样处理6只小鼠,另取P19日龄5只小鼠用于Realtime PCR测视网膜上VEGF mRNA和SDF-1mRNA的表达。单纯给氧组(n=17)处理同单纯对照组。其余的小鼠(n=24)根据在玻璃体腔内一次性注射不同浓度的AMD3100,根据给药剂量分为小剂量给药组、大剂量给药组、小剂量安全对照组、大剂量安全对照组(各组n=6,对侧眼玻璃体腔内注射BSS作为自身对照)。各组小鼠P19时行视网膜铺片ADP酶染色、石蜡切片HE染色、抗VEGF及抗SDF-1免疫组化染色,镜下观察结合视网膜平均阳性染色面积百分比(Average Positive Staining Area Percentage,APSAP)进行两两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单纯对照组和单纯给氧组视网膜上均有VEGF mRNA和SDF-1 mRNA的表达,且给氧组的表达显着性增高(t=2.488,P=0.038;t=2.864,P=0.021)。给药组的视网膜铺片ADP酶染色和石蜡切片HE染色的表现与自身对照组相比差异明显,更接近于正常对照组。各组视网膜上免疫组织化学切片神经上皮均可见VEGF和SDF-1表达,计算平均阳性染色面积百分比后,给药组(组7、组8)均比自身对照组(组9)显着降低。结论:氧诱导视网膜病变(OIR)模型小鼠的视网膜神经上皮层中VEGF mRNA和SDF-1 mRNA的表达增加。玻璃体腔内注射过SDF-1受体拮抗剂AMD3100的OIR模型小鼠视网膜新生血管生成减少,且视网膜上VEGF和SDF-1的蛋白表达均下降,提示AMD3100通过拮抗SDF-1的受体来减少SDF-1与CXCR4相结合所产生的效应,从而使VEGF的蛋白表达降低,抑制了新生血管生成。
杨军[8]2007年在《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基础和临床研究》文中提出背景早产儿视网膜病(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是早产婴儿最主要的视力损害的原因。近年来,由于新生儿监护技术的提高,存活的极低出生体重儿不断增加,导致ROP的高危人群产生。多年来一直认为,氧疗增加发生ROP的危险。然而,ROP也发生在严格限制用氧的早产儿。多种因素增加ROP的危险性,尤其是早产、低出生体重和ROP密切相关。其他一些包括败血症、颅内出血、光暴露、输血和机械通气。1986-1987年美国一个多中心研究报道,出生体重<1000g的早产儿81.6%发生ROP,出生体重1000-1250g的早产儿46.9%发生ROP。并且<26周的早产儿容易发生严重ROP,并且随胎龄减小,ROP愈严重。自从氧疗和ROP间的联系确立,对氧在ROP的发病学上做了大量的研究。ROP发病在怀孕后的32-34周,跟分娩时间没有关系,且表现为两个不同的阶段。在急性期,正常视网膜血管发生被宫外相对高氧环境所阻碍,导致血管闭塞和视网膜前一些部位的非血管化。继发的缺氧导致第二阶段慢性期,以血管和神经胶质细胞增生,动静脉分支形成为特征,通常导致视网膜瘢痕形成和视力损害。争论在于,氧疗时间的长短是否影响ROP的发生和严重程度。最近的研究表明,持续的补氧治疗对已经发生中度ROP的婴儿并不能减少其进展到阈值病变的发生率,尽管大的氧饱和度的波动可影响ROP的发生和发展。在大鼠模型中,缺氧和氧波动都是缺血性增殖性视网膜病变的重要原因。由于脉络膜循环的性质决定其不能随变化了的氧张力自动调节,氧水平的重要性就在于,在高氧条件下,虽然视网膜血管可以收缩,但是脉络膜血管不能收缩,结果导致过量氧从脉络膜循环迁移到视网膜循环,视网膜血管发生闭塞。ROP也可以发生在发生在吸很少氧或不吸氧的的早产儿,现在仍不知道什么原因导致进展到视网膜剥脱。动物实验,转基因小鼠模型,非人类灵长目动物和细胞培养证实,细胞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在视网膜异常血管发育中占主要地位。在ROP病人玻璃体发现有较高水平的VEGF-A表达,并且在4期ROP病人视网膜下液也有表达。然而,VEGF-AmRNA在胚胎20周才开始表达,提示缺氧以外的因素也可促使VEGF-A的表达。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最初从培养的视网膜色组上皮细胞分离而来,显示亲神经活性,是一种最强的血管生成抑制物。PEDF在体外可抑制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在眼可抑制血管生成,PEDF可抑制VEGF诱导的角膜新生血管形成和缺血诱导小鼠视网膜病变模型的病理性视网膜新生血管。PEDF通过促使血管内皮细胞程序性死亡发挥其抗血管增殖作用。第一部分早产儿视网膜血管成熟度和ROP的发生目的:研究早产儿出生时视网膜血管的范围和其与ROP的关系。设计:前瞻性研究。方法:不同胎龄和出生体重的84个新生儿,在生后1周内,扩瞳,用Retcam数码照相机拍摄眼底照片,评价视网膜血管化的程度,以及与ROP发生的关系。分析母亲和婴儿因素对视网膜血管化的影响。结果在胎龄<30周的12例早产儿中,11例视网膜视网膜发育不成熟,在体重<1500g的15例中,12例视网膜血管发育不成熟,在胎龄>34周或体重>2000g的新生儿,无1例视网膜发育不成熟。在胎龄31-34周或出生体重1501-2000g的早产儿,视网膜血管化程度变异教大。视网膜血管化受胎龄(95%CI=1.57-261.728,P=0.021)和婴儿生后48小时需氧(95%CI=0.017-0.685,P=0.018)影响。追踪观察,视网膜不成熟的早产儿发生ROP的为62.5%(15/24)。结论在胎龄31-34周的早产儿视网膜血管化存在较大的变异性。母亲和胎儿因素可能影响出生时视网膜的血管的范围。不成熟的视网膜是发生ROP的根本原因。第二部分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多因素分析目的研究ROP的患病率及其高危因素,RetCamⅡ图象是否适合用于ROP的诊断。方法2006。7-2007。2月,在北京军区总医院儿科研究所NICU住院,胎龄<37周或胎龄37周但出生体重<2500g的新生儿145例,同时采用RetCamⅡ数码照相机和间接眼底镜检查行常规眼底检查。根据ROP的国际分类标准进行ROP的诊断和分期。另外选择20例足月儿作为对照。结果ROP在早产儿组的发病率为16.6%(24/145),在足月儿对照组无ROP的发生。在出生体重≤1500g的早产儿中发病率为52.2%(12/23),高于出生体重1501-2000g组(15.4%,10/65)和>2000g组(3.5%,2/57),差异有显着性意义(x~2=28.2150,P=0.0000);胎龄≤28周的早产儿ROP的发生率(83.3%,5/6)高于28-32周组(31.0%,18/58)和>32周组(1.2%,1/81),差异有显着性意义(x~2=41.9400,P=0.0000)。多个因素与ROP的发生有关,经Logiste回归分析,胎龄(B=-1.078,P=0.009)、输血(B=2.878,P=0.003)和机械通气(B=-5.26,P=0.014)跟ROP的发生有最高的相关性。没有发现ROP发生和吸氧、产前使用激素和其他母亲因素的关系。Retcam诊断ROP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分别为92.0%和100%。结论在早产儿,ROP有很高的发病率,早产和低出生体重是导致ROP的最主要原因,Retcam可以作为诊断ROP的金标准。第叁部分不同氧环境下新生大鼠视网膜VEGF和PEDF间的相互关系与血-视网膜屏障改变目的研究不同氧浓度环境对新生大鼠氧视网膜病变新生血管的影响。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色素上皮衍生因子在视网膜血管形成中的作用,以及新生血管形成和血-视网膜屏障的改变的关系。方法新生大鼠生后即置于50%和45/12.5%的氧环境下14天。计数每张切片上突破内界膜且与内界膜有联系的内皮细胞核数,免疫组织化学检测VEGF、PEDF在大鼠视网膜的表达。并在电镜下观察血-视网膜的超微结构。结果在暴露于45/12.5%氧环境下的大鼠,视网膜新生血管密度为92.62±23.45,持高氧组为14.23±12.86,对照组为12.96±10.58,VEGF阳性细胞率在45/12.5%氧环境组、持高氧组分别为57.89,4.98%,而对照组为13.20%,差异有显着性意义(F=479.461,P=0.000)。离开暴露环境后0、2d的VEGF阳性细胞率在45/12.5%氧和持续50%氧组分别为57.89±2.84%、39.38±和34.98±4.80、27.80±4.05,(P均为0.000)PEDF在叁组的表达无差异性(F=0.486,P=0.062:F=0.271,P=0.765)。因此,两实验组病理形态方面差异与视网膜的总VEGF水平相关,而总的PEDF水平在两组间无明显差异;血视网膜屏障在该条件下是没有受损的。结论计数血管内皮细胞核数可作为ROP大鼠模型新生血管定量方法。本研究显示在鼠ROP模型性存在一个阈值,血氧小的波动就可触发随后不成比例的血管增长,后者伴随比PEDF更强烈的VEGF的变化。如果这种变化同样存在于,那就可以解释胎龄、体重、临床相似的早产儿,在相同给氧条件下的部分发生ROP,而部分不发生ROP。
王玉环[9]2006年在《不同吸氧方式在新生小鼠视网膜病变发病中的作用》文中指出第一部分不同日龄新生小鼠视网膜血管对氧疗的敏感性目的:给不同日龄新生小鼠吸氧,观察日龄对氧疗的敏感性,研究视网膜血管的发育程度与新生血管形成的关系。方法:选择4、7、9、11日龄C57BL/6J新生小鼠各48只,分别分为高氧组和空气组,高氧组给予吸入75%氧气5天后返回到空气中,空气组置于同实验条件下的空气中。通过视网膜铺片和视网膜切片定性和定量的研究,观察视网膜血管的变化。视网膜铺片经ADP酶染色,观察视网膜血管形态的改变;视网膜切片经常规HE染色,计数突破视网膜内界膜的新生血管内皮细胞核数目,定量观察视网膜血管的增生情况。结果:与各空气组相比,4、7、9日龄高氧组小鼠吸高氧5天后(出氧箱当天),视网膜铺片显示血管明显收缩、阻塞,视网膜中央大片无灌注区;返回空气第2天,新生血管开始形成;第5天,新生血管形成达到高峰。而11日龄高氧组小鼠在返回空气第5天未见新生血管形成。4、7、9、11日龄高氧组小鼠出氧箱第5天突破视网膜内界膜的血管内皮细胞核数目分别为25.0±3.7、47.7±5.0、18.7±2.0、2.6±1.4个,4、7、9、11日龄空气组分别为0.7±1.1、1.2±1.2、0.8±1.0、1.6±1.0个,4、7、9日龄高氧组细胞核数目明显增多,与相应的空气组比较,差异有显着意义(P<0.01);11日龄高氧组细胞核数无明显增多,与11日龄空气组比较,差异无显着意义(P=0.07)。7日龄高氧组细胞核数目最多,与4、9、11同龄高氧组比较差异有显着意义(P<0.01)。结论:4、7、9日龄C57BL/6J新生小鼠视网膜血管对氧疗敏感,吸75%氧5天后发生了类似人类ROP的视网膜病变,其中7目龄新生小鼠病变最严重,是制备ROP的最理想动物模型。11日龄新生小鼠吸75%氧5天后未发生视网膜病变。视网膜血管的发育程度与新生血管形成有关,视网膜血管发育越不成熟越易发生视网膜病变,而发育成熟的视网膜则不会发生视网膜病变。第二部分不同吸氧方式对新生小鼠视网膜血管发育的影响及在视网膜病变发病中的作用目的:研究不同吸氧方式对新生小鼠视网膜血管发育的影响及在视网膜病变发病中的作用,为早产儿临床合理用氧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选择7日龄C57BL/6J新生小鼠720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120只。具体分组如下:缓升骤停组:FiO_2由30%逐渐升高至75%后突然中断吸氧;暂高缓停组:吸75%氧1天,然后逐渐降低FiO_2直至停氧;高氧骤停组:吸75%高氧5天后骤然停氧;高氧缓停组:吸75%高氧5天后逐渐降低FiO_2直至停氧;高氧波动组:FiO_2波动较大,隔天吸75%高氧和空气共6天;对照组:置于同实验条件下的空气中。观察各组视网膜血管改变:视网膜铺片经ADP酶染色,观察视网膜血管形态的动态改变;视网膜切片经常规HE染色,计数每只小鼠每张切片上突破视网膜内界膜的新生血管内皮细胞核数目,定量观察视网膜血管的增生情况。各组P7—P21隔天剥离视网膜,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各组小鼠视网膜VEGF、PEDF和IGF-1 mRNA表达水平,各组P7—P21隔天取小鼠摘取眼球,制备切片,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小鼠视网膜VEGF、PEDF蛋白水平的变化。结果:1.视网膜铺片:对照组,P12见少量无灌注区,周边血管结构清晰,P14无灌注区消失,血管形态基本正常,P17血管形态全部正常。缓升骤停组、高氧骤停组、高氧波动组,P12视网膜中央部有大片无灌注区,血管收缩、闭塞,P14新生血管开始形成,P17大量新生血管形成。高氧缓停组,P14视网膜中央部大片无灌注区,有少量新生血管形成,P17无灌注区缩小,血管走行基本正常,深层血管有阻塞,P22血管发育基本正常。暂高缓停组铺片显示视网膜血管形态与对照组相似。2.视网膜切片:缓升骤停组、暂高缓停组、高氧骤停组、高氧缓停组、高氧波动组小鼠突破视网膜内界膜的新生血管内皮细胞核的数目分别为49.5±1.4、5.2±0.7、47.7±4.7、5.7±2.4、29.2±2.5个,对照组为1.2±0.2个,缓升骤停组、高氧骤停组、高氧波动组细胞核数明显增多,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着意义(P=0.000);暂高缓停组、高氧缓停组细胞核数无明显增多,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着意义(P值分别为0.226和0.442)。各实验组之间相互比较,缓升骤停组、高氧骤停组细胞核数目明显增多,分别与暂高缓停组和高氧缓停组比较,差异有显着意义(P<0.05)。3.视网膜VEGF的改变:对照组新生小鼠VEGF mRNA于P7上升,P11达高峰,此后下降,P13降至最低水平,并始终维持低水平。缓升骤停组、高氧骤停组、高氧波动组VEGF mRNA P7开始下降,在整个吸氧期持续降低,P11降至最低水平,至出氧箱后缓慢上升,P15显着上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着意义,受氧浓度的调节非常明显。暂高缓停组VEGF mRNA变化趋势与对照组一致。高氧缓停组VEGF mRNA P9显着下降,在整个高氧阶段持续降低,P11降至最低水平,随着氧浓度的降低,P13稍有上升,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着意义。VEGF蛋白水平变化趋势与mRNA水平一致。4.视网膜PEDF的改变:对照组新生小鼠PEDF mRNA P7逐渐上升,P13升至最高水平,此后稍有下降,但仍在较高水平。缓升骤停组、高氧骤停组、高氧波动组PEDF mRNA P7逐渐上升,叁组分别于P13、P11、P11升至最高水平,出氧箱后逐渐下降,P15显着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着意义,受氧浓度调节明显。暂高缓停组PEDF mRNA变化趋势与对照组一致。高氧缓停组PEDF mRNA P9显着上升,P11升至最高水平,随着氧浓度的降低,无显着下降。PEDF蛋白水平的变化趋势与mRNA水平一致。5.视网膜IGF-1的变化:对照组新生小鼠IGF-1 mRNA P7逐渐下降,P15显着下降,为P7的0.8,并维持此水平至P21。缓升骤停组、高氧骤停组、高氧波动组IGF-1 mRNA于P7逐渐下降,P11降至最低水平,P13明显上升,叁组分别于P15、P17、P17升至最高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着意义,此后逐渐下降,P21降至较低水平。暂高缓停组IGF-1 mRNA P7逐渐下降,P21降至最低,为P7的0.8,各时间点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着意义。高氧缓停组IGF-1 mRNA P7逐渐下降,P11降至最低值,P15升至最高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着意义,此后逐渐下降,P21降至最低值。结论:1.不同吸氧方式对视网膜血管发育产生不同的影响,吸入氧浓度波动较大、吸入高浓度氧后突然停氧可严重影响新生小鼠视网膜血管的发育,形成新生血管,产生类似早产儿视网膜病的病变。因此临床上应尽早稳定早产儿的生命体征,减少氧疗,严密监测用氧情况,采取逐渐降低氧浓度的吸氧方式,并尽量避免氧浓度波动过大。2.VEGF、PEDF和IGF-1共同参与新生血管形成的调节,VEGF促进新生血管形成,而PEDF抑制新生血管形成。高氧下调VEGF表达,上调PEDF表达,使VEGF/PEDF比值下降;而低氧则正好相反,使VEGF/PEDF比值上升,促进新生血管形成。IGF-1对维持正常视网膜血管发育起重要作用,并与VEGF共同促进新生血管形成。第叁部分补氧对新生小鼠视网膜病变新生血管的影响目的:对已发生视网膜病变的新生小鼠继续使用不同浓度的氧气,观察视网膜血管的变化,为临床上已发生ROP病变患儿的氧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7日龄C57BL/6J新生小鼠210只,根据不同的补氧方案将新生小鼠分为8组。非补氧组:小鼠吸75%高氧5d,出氧箱后返回到空气中;30%、50%、75%补氧组:小鼠吸75%高氧5d后,再分别吸入30%、50%、75%O_2各5天;间断30%、50%、75%补氧组:小鼠吸75%高氧5d后停氧2d,再分别吸入30%、50%、75%O_2各5天;对照组置于同实验条件下的空气中。观察各组视网膜血管改变:视网膜铺片经ADP酶染色,观察视网膜血管形态的动态改变;视网膜切片经常规HE染色,计数每只小鼠每张切片上突破视网膜内界膜的新生血管内皮细胞核数目,定量观察视网膜血管的增生情况。结果:1.视网膜铺片:对照组,P12见少量无灌注区,周边血管结构清晰,P14无灌注区消失,血管形态基本正常,P17起血管形态全部正常。非补氧组,P12视网膜中央部有大片无灌注区,血管收缩、闭塞,P14新生血管开始形成,P17大量新生血管形成。30%补氧组,P17见大片无灌注区,开始出现新生血管,P19、P22有大量新生血管形成。50%、75%补氧组,P17见少量无灌注区,血管分支少,走行僵直,P19无灌注区消失,大血管管径、分支、走行均基本正常,仅见深层血管有阻塞现象,P22血管发育基本成熟,可见两层血管网结构。间断30%补氧组,P19少量新生血管,P21、P24血管网结构紊乱,大量新生血管形成。间断50%、75%补氧组,P19见少量无灌注区,血管分支、管径、走行基本正常,深层血管有阻塞现象,P21无灌注区消失,血管发育基本成熟,P24血管发育完全成熟,两层血管网结构清晰。2.视网膜切片:非补氧组,30%、50%、75%补氧组,间断30%、50%、75%补氧组小鼠突破视网膜内界膜的新生血管内皮细胞核分别为47.7±5.2、24.9±4.0、2.6±1.5、3.8±2.2、31.1±4.8、2.0±1.5、8.9±3.1个,对照组为1.2±1.1个。非补氧组、30%、间断30%补氧组细胞核数目明显增多,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着意义(P<0.05);50%、75%补氧组、间断50%、75%补氧组细胞核数目无明显增多,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着意义(P值分别为0.688,0.446,0.809,0.24)。各实验组之间相互比较,非补氧组细胞核数目最多,与50%、75%补氧组、间断50%、75%补氧组比较差异有显着意义(P<0.05);与30%补氧组、间断30%补氧组比较差异无显着意义(P值分别为0.07,0.058)。结论:1.在ROP形成第一阶段后即第二阶段初始给予适当吸氧可抑制新生血管形成,减轻视网膜病变,但这是很有争议的问题,在临床上如何掌握具体补氧方法,有待于进一步研究。2.吸入高氧后骤然停氧会促进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在临床工作中吸入高氧后应逐渐减低吸入氧浓度,尽量避免氧浓度尤其血氧分压的过度波动。
赵勇[10]2007年在《TNP470治疗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 ROP)是一种严重影响早产儿生存质量的疾病,其发病多与早产、出生体重低、出生后给氧治疗等有关。虽然目前ROP的发病机理仍未完全明确,但研究表明视网膜新生血管的形成可能起主导作用。胎儿时期视网膜血管的发育始于胚胎16周, 32周时达鼻侧周边,到胎儿足月时,视网膜颞侧血管才发育完全。因此,早产儿视网膜血管尚未发育完全,视网膜周边存在着大量无血管区,是ROP的发病基础。当早产儿暴露于高浓度氧中,正在发育的视网膜血管在高氧刺激下,发育停止,毛细血管闭塞,血管内皮损伤,当回到正常氧环境时,这种病理的血管导致局部视网膜缺血、缺氧,加速了视网膜的血管化过程,产生大量新生血管,这些血管为病理性血管,丧失了正常视网膜血管的形态和分布,容易发生增殖性视网膜病变甚至视网膜脱离。在视网膜纤维血管增生过程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它血管增生性因子可能起了上调作用。目前对ROP的防治研究着重于抑制视网膜新生血管的形成,本实验通过建立高氧诱导的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动物模型(Oxygen Induced Retinopathy OIR),探讨TNP470治疗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作用。方法:选择鼠龄为7d的C57BL/6J幼鼠60只,分为正常对照组、高氧对照组、大、小剂量实验组及实验对照组。随机取48只幼鼠置于浓度约为75%的氧环境中连续生活5d,建立高氧诱导的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动物模型。治疗组幼鼠取12只皮下注射TNP470 30mg/kg为大剂量治疗组,另取12只鼠皮下注射TNP470 10mg/kg为小剂量治疗组,其余两组各12只小鼠皮下注射相同体积的3%酒精作为对照。ADP酶法视网膜铺片观察视网膜血管改变情况;部分视网膜组织切片用CD34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其余视网膜组织切片HE染色观察并计数突破视网膜内界膜的血管内皮细胞核数目,探讨TNP470对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的抑制作用。结果:高氧环境对照组与正常环境对照组相比,视网膜有大量新生血管形成,结构及分布紊乱,说明高氧诱导的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动物模型诱导成功;药物治疗组与高氧对照组相比视网膜血管分布规则、密度减少,且突破视网膜内界膜的血管内皮细胞核数目明显减少(P<0.001)。大、小剂量治疗组相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给氧组视网膜组织切片经用CD34抗体处理后显示内界膜玻璃体面细胞染色阳性。结论:TNP470有抑制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的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其在早产儿视网膜病变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VEGF及其受体在早产儿视网膜病大鼠模型中的表达和作用[D]. 罗先琼. 暨南大学. 2003
[2].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在早产儿视网膜病大鼠模型中的表达和作用[J]. 罗先琼, 柳国胜, 赖日权, 聂川, 吴坤河. 中华儿科杂志. 2004
[3]. 吸氧和血管生长因子在新生小鼠视网膜病发病中的作用[D]. 石文静. 复旦大学. 2004
[4]. 高氧诱导R0P模型SD大鼠中循环miRNAs检测分析及相关验证研究[D]. 赵瑞斌. 东南大学. 2015
[5]. Flk-1在早产儿视网膜病大鼠模型中的表达和作用[J]. 罗先琼, 聂川, 柳国胜, 赖日权, 吴坤河.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2005
[6]. Apelin-13对氧诱导的视网膜病变模型鼠视网膜小胶质细胞的影响及相关机制研究[D]. 张薇. 河北医科大学. 2018
[7]. 氧诱导视网膜病变小鼠模型中SDF-1及VEGF的表达及AMD3100对其的干预[D]. 徐庆玥. 复旦大学. 2009
[8].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基础和临床研究[D]. 杨军. 第一军医大学. 2007
[9]. 不同吸氧方式在新生小鼠视网膜病变发病中的作用[D]. 王玉环. 复旦大学. 2006
[10]. TNP470治疗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研究[D]. 赵勇. 石河子大学.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