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填充墙砌体工程施工技术实践论文_吴杰

建筑工程填充墙砌体工程施工技术实践论文_吴杰

身份证:32022219800825xxxx 江苏省无锡市 214000

摘要:为了提高建筑工程整体结构的质量,本文结合某项目实例为研究背景,对填充墙砌体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进行研究。首先阐述了该工程的基本资料,其次对该技术应用材料选择要求分析的同时,详细的对该技术的工艺要点进行总结分析。同时对施工过程需要把握的质量要点进行论述。希望分析后,可以给该领域的研究者提供帮助。

关键词:建筑工程;填充墙;砌体工程;施工技术;实践

0前言

伴随着建筑工程领域的高速发展和进步,城乡各个区域内都开始进行工程项目建设,所以也会对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有着非常高的要求,要满足工程质量和安全的需要。比如,建筑工程项目的砌体填充施工过程中,其施工技术是非常关键的,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要想更好的促进建筑工程领域的发展,就应该选择合适的填充墙体施工技术,保证各个部分质量达标。因此,施工企业应该做好各个环节和流程的管理,以保证工程质量合格。

1工程概况

某建筑工程项目的1#~6#楼工程,建筑面积为62670m2,没有设置地下室结构,地上建筑总计18层住宅,总设计高度为54.45m。该项目设计为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形式,应用200厚煤矸石页岩烧结空心砖用于外墙、分户墙。防潮层结构设置在-0.060标高位置,涂抹1:2水泥砂浆,其加入的防水剂含量为5%左右。

2建筑工程填充墙砌体工程施工材料选择

(1)空心砖、实心砖:根据设计方案的要求选择合适的空心砖、实心砖种类、规格与强度等参数,并且在进入到现场施工前保证所有材料都具备出厂证明文件,符合工程的实际需要才能投入到工程中使用。保证墙面达标的基础上,确保各个砌筑材料尺寸符合要求,达到相应美观性的要求。

(2)水泥:选择符合工程的实际需要、复式达到标准要求的材料才能进行施工,级别为32.5的复合硅酸盐水泥材料。在工程施工前,要逐批的进行强度等性能参数的检测,如果发现任何一项技术指标无法达标,都不能使用到工程中,且不能混合使用不同品种的水泥材料,否则将会导致建筑工程出现严重的质量问题。

(3)砂:应用5mm的孔筛子进行材料过滤,同时㤇应用低于M5砂浆进行材料的配制,保证材料内的含泥量不超过10%。如果发现配置砂浆超过M5砂的要求,需要把含泥量检定在5%以下。

(4)掺合料:该材料主要是石灰膏,确保熟化时间在7d以上。

(5)水:按照《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中明确规定,合理的确定拌制过程中的水分,应用自来水可以满足要求,但是要保证内部杂质、有害物质含量在合理的范围内。

(6)其他材料:拉结钢筋、预埋件等结构都需要做好防腐处理。

3建筑工程填充墙砌体工程施工流程

(1)施工准备。夯实、平整场地处理结束之后,应该将浆砌块结构布置到上部位置上,消除其所存在的积水问题。运装时应该避免存在损坏的情况,同时要避免出现二次倒运的问题。比如在楼板上进行码放处理,要确保高度不能超过1.5m。

砌体施工的初期阶段,要按照报告位置进行基础面、楼面部分的找平施工,然后就是需要在砌筑平面进行排砌施工,最好不要在现场中实施砌块的切割处理。此外,立面、剖面等都要根据墙体后者结构标高线施工,然后要合理的确定灰缝厚度尺寸。在施工逐步深入进行,墙身门洞尺寸线弹出,就能够准确标注具体位置,然后确定立面边线部分。要保证墙体砌块结构保湿效果达标,在工程开始前进行必要的洒水操作,以使得结构粘结稳定性合格。

(2)设置墙体拉结筋。拉结筋应该布置到框架柱、剪力墙与砖隔墙的位置上,应该确定其为墙体长度20%以上,不能小于700mm。拉筋的施工应该向内锚入处理,然后将弯钩设置到末端的位置上。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拉筋埋设施工环节,通常为后置式的方式来进行,先进行下料施工,然后放置导致施工的位置上,可以更好的开展项目的施工。制作结束后要进行抗拉拔强度性能的检测,保证砖模数在合理的范围内严格控制框架柱的填充墙体内数量,以保证砖缝在内部压入施工阶段不能存在弯折的问题。

(3)施工放线。加强楼层内部的轴线合理的放置,保证各个墙体轴线、门窗洞口应该明确的标注具体位置。放线完成后,进行相关的质量检测,全部符合要求后可以进行砖墙的砌筑施工。

(4)基层处理。砖墙砌筑开始前,需要将基面部分全面的清除干净,保证该位置不会存在浮浆、灰尘等杂质,然后洒上适量水以湿润该结构。

(5)设置构造柱。严格按照图纸技术标准进行确定,如果墙体长度相对比较长,应该在墙体的中间位置上布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且应该布置到悬墙的端头的位置上。如果墙体高度超出4m,需要在墙体中部或者门窗顶部位置上安装混凝土圈梁,然后将纵梁直接锚入到框架结构内。如果电梯周边结构并不存在剪力墙结构,要按照要求来设置构造柱,以满足工程的性能需要。

(6)砌筑墙体。基础墙、楼面等结构部分的砌筑施工前,应该做好表面清理与保湿处理。保证各个位置都能够达到设计方案的要求,合理组织现场施工,提高工程的质量和效率。具体施工程序如下所示:

1)砂浆拌制。按照技术标准确定砂浆配合比参数,保证水泥材料加入量的数据偏差处于-2%到+2%之间,砂与掺合料的加入偏差处于设计规定的-5%到+5%之间。要先进行砂料投放,再加入掺合料材料,同时需要确保在1.5min以上拌和时间。由于拌合施工要顺利的进行,确保在拌和完成后的3~4h以内可以将全部砂浆使用完毕,不能存放过长时间。

2)空心砖墙体砌筑。合理的组织砌筑施工,保证上下缝需要交错布置,交接位置要咬合严密,如果发现空心砖掉角情况,则禁止投入到工程中使用。同时还应该在8~12mm之间来布置水平灰缝,并且应用砂浆材料填充立缝结构。如果墙体长度超过360,或者模数无法满足要求,砌筑的施工可以选择使用实心砖挤压施工,然后是进行砂浆材料的填充施工。空心砖结构内部需要合理的设置构造柱、圈梁等结构。实心砖砌筑施工到空心砖墙体窗框的两侧位置上,两侧都需要设置24cm的宽度。保证砌筑转角与交接的部分不能存在直搓的情况,和高度尺寸对比分析,斜措投影长度需要限定在墙体长度的70%以下。此外,需要保证每日的砌筑施工高度限定在1.8m以下。

3)联结砌块和梁底。梁底部分的结构砌筑施工环节,需要保证斜砌块的砌紧,同时需要确保水平拉筋施工正常进行,不能存在任何影响工程质量的情况。根据需要应该留置相应的空隙,应该在填充砌筑施工结束的7d之后,要进行砌筑挤紧施工,从而可以保证结构性能达到使用的需要。

(7)冬期施工。冬季施工是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需要应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材料作为主要施工材料,要按照冬季砂浆材料的需要拌制施工,禁止存在冻块等存在于混凝土材料中。根据施工工艺进行空心砖表面的清理,保证不会存在粉尘、雪等杂质。浇水处理不能在该环节中进行,应该按照工程的需要来适当的增加砂浆粘稠度。此外,也可以按照冬季施工工艺的标准,选择使用掺盐砂浆,加强掺盐量、材料加热温度等方面的控制,保证其符合施工的技术标准要求,且砂浆应用的温度不能小于5℃,拉结筋、预埋件等都达到防腐性能的需要。

4结语

为了全面的提升砌体结构质量,保证其稳定性与安全性达标,所以要加强各个环节的管理与控制,切实提升建筑工程质量水平,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吴俊雄.土建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化工管理,2016,0(35).

[2]张京.建筑工程机电安装施工技术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J].智能城市,2016,0(12).

[3]胡媛媛.论述建筑工程模板的施工技术[J].科技资讯,2017,15(2).

[4]张璟轩蒋根谋.实例分析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J].现代国企研究,2017,0(10).

[5]包琳.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名城绘,2017, 0(11)

论文作者:吴杰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9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填充墙砌体工程施工技术实践论文_吴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