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建筑给排水节能设计的研究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论文_朱生晖

浅析建筑给排水节能设计的研究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论文_朱生晖

华东管道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江苏徐州 221008

摘要:伴随着人类步入21世纪以来,节能与环保的意识更加深入人心。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对建筑给排水节能设计成为广大建筑行业工作者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首先从溯源建筑给排水设计出发,总结了我国建筑给排水设计发展的几个阶段,进而揭示不同阶段给排水设计理念的变化。本文主要从建筑给排水设计的发展阶段来描述了不同时期的排水设计理念,并且总结了建筑给排水节能设计的途径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建筑设计;给排水设计;节能设计;现状;发展趋势

引言

随着人们环保与节能意识的逐渐增强,在城市建筑设计中,建筑给排水工程中的节水节能问题日益受到业内人士的重视与关注。因此,在建筑项目工程建设中,设计人员及有关管理部门应在设计过程中统筹考虑,全面规划,在强调供水安全可靠性的同时,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水电浪费,本文试对建筑给排水设计中节水节能问题进行探讨。

1我国建筑给排水设计的历史沿革

我国建筑给排水自1949年建国以来,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1.1房屋卫生技术设备阶段即初创阶段

自1949年至1964《室内给水排水和热水供应设计规范》开始试行时为止。其主要标志是我国开始设置给水排水专业,房屋卫生技术设备被确定为一门独立的专业课程。第一代通过专业培养的建筑给排水专业技术人员走上工作岗位,开始形成自己的专业队伍。

1.2室内给排水阶段即反思阶段

自1964年至1986年《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被审批通过时为止。其主要标志是通过工程实践,对以往机械搬用国外经验并造成失误进行了认真总结和反思,进而形成和确立有我国特色的建筑给排水技术体系。

1.3建筑给排水阶段即发展阶段

自1986年至今。1986年以来,随着建筑业的发展,建筑给排水专业迅速发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已成为给水排水中不可缺少而又独具特色的组成部分。在发展阶段,专业队伍上已具备积累了一定经验并经过专业培训的设计、施工、安装管理人员;技术上积累了以前的实践经验、借鉴了国外的新技术,专业技术有了明显的突破和发展,其中消防给水系统在建筑给排水中的发展尤为突出;组织上成立了全国建筑给排水工程标准技术委员会和中国土木学会给排水学会建筑给水排水委员会。近年来,学术活动踊跃。并加强了国际间的技术交流。

2建筑给排水节能设计的主要途径

2.1住宅建筑给排水节能途径

第一,降低马桶所应用的水量。当前我国一般使用的马桶的冲水量不超过11升。这在一定程度上消耗了大量的水能源。如果我国马桶的冲水量能够下降到6升以下,那么住宅用水量就可以降低14%,饭店和酒店的用水量可下降4%,办公楼的用水量可下降27%。第二,厨房以及洗手间方面。厨房和洗手间的水龙头可采用一些密封性较好并且能够限制出流率的材质。同时这些节水水嘴必须通过我国相关质量检测部门的检测。第三,公共淋浴场所方面。这些场所的装置可以采用恒温混合阀的氮管供水。如果条件允许,那么这些场所也可以通过高位混合水箱来进行供水。同时配水管道要包含有三个以上的淋浴器并且要成环状进行安装。第四,公共卫生间方面。公共卫生间的水嘴的类型有:红外感应式、感应式、这些类型可以避免出现长流水的现象。

2.2分区给水方式

市政给水管的压力会根据城市供水规模调节在0.2到0.4Pa之间。如果市政管网压力以及供水方式运用的合理,那么将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二次加压时所使用的能源量。一般情况下,卫生器具配水点的最低静水压不应当超过0.45MPa。在特殊情况下,该静水压也不应当超过0.55MPa。人户管的水压在超过0.35MPa之后应当设置减压或者调压装置。如果市政管网的水压为0.3MPa,那么市政管网可以直接向五层楼以下的用户直接供水。而五层楼以上的用户则需要通过管网叠压的方式来进行供水。如果水压超过了规定的范围,那么底层部分的人户管和卫生间需要安装调压装置。这样不仅不会浪费市政管网的余压,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由于低楼层的管网压力过高而造成水资源浪费的情况。如果人户管和卫生间需要在市政供水范围内采用管网叠压的方式进行供水,那么需要经过供水行政主管部门和供水部门的批准。但是用水时间比较集中、瞬间用水量较大且没有调储装置的学校、电影院、体育馆等,要求供水率较高的用户,制造、加工药品和有毒物质的工厂、仓库、研究机构等用户是不可以采用管网叠压的方式进行供水的。

2.3废水集中处理

2.3.1小型废水处理站的不足之处

第一,小型废水处理站实际运行的有机负荷不超过设计处理能力的30%。第二,当生产企业处于休息日时,废水站的车辆则不能够正常运行,从而导致资源的浪费。第三,一些企业为了能够提高经济效益从而出现了偷排废水的现象。

2.3.2小型废水处理站使用的节能措施

第一,在设计处理工艺前,废水站要通过收集相关资料来使实际运行负荷和设计处理能力相匹配,并且要能够废水树立过程中有效应用计算机控制系统。第二,将小型废水站进行合并,从而降低投资的重复性,避免资源出现浪费。第三,环境保护部门可以通过设立专门机构来为方便企业有关技术方面的咨询。这样一方面能够加强对于环境的保护,另一方面也能够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2.4取消清水池的总排水管

泄空管、溢水管、盲沟排水管以及排除这三条管道中水的总排水管构成了清水池的排水管。第一,泄空管、溢水管、盲沟排水管必须进行单独设置并且这三者之间不能够进行连接。井底为了方便水下渗要用天然卵石来铺设,而不能够用混凝土或者水泥砂浆来进行铺设。第二,溢水管和出口窑井盖的材质必须选用经过高强度防腐处理的木板或者竹板。这样在出现溢水情况时就可以方便漂起。窑井旁也可以在地面上设置渠道来方便地面排水。第三,清水池必须安装两套水位仪,并且要设置需要报警的上限水位。这样党一套水位仪出现故障时,另一套水位仪也能够进行报警。同时也可以通过自动控制系统来对上限水位进行控制。如果水位达到上限时,一级泵站的一部分水泵机就会通过停止运转来降低送水量。

3建筑给排水节能设计的未来发展趋势

建筑给排水工程当中能够发挥出非常大的节能功能。在设计的过程当中,设计人员可以通过加强市政给水管网水头以及太阳能热水器的应用,从而保证对于超压出流控制的合理性。同时,工程中要采用水回用以及雨水再利用技术,并且要有效应用先进的节水设备和热水循环系统,从而充分体现出节能节水的功能。这也是当前我国建筑给排水节能设计未来的发展趋势。只要这些技术以及设备能够得到有效应用,那么将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节能节水的作用。

结束语

总而言之,当前我国建筑给排水的节能方式还在不断的进步,节水技术还有广泛的发展空间。而随着城市用水的日益紧张,人们对于循环用水以及中水工程等技术更加重视。此外,需要供给水技术设计人员不断的创新技术发展方向,结合城市用水的实际情况,在给排水工程中设计出更多科学合理的节水技术,通过切实合理的节水方法,不断满足我国城市用水的需求,为国家的给排水事业做出更多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吕大伟,袁庆凯.浅谈建筑给排水设计中节水节能措施的应用[J].科技风,2014(04):146.

[2]庞建雄.对建筑给排水设计中几个常见问题的探讨[J].广东土木与建筑,2009,06,15.

[3]吕大伟,袁庆凯.浅谈建筑给排水设计中节水节能措施的应用[J].科技风,2014(04):146

[4]解朋.建筑给排水施工中的常见问题处理及总结[J].山西建筑,2009,05,20.

论文作者:朱生晖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5

标签:;  ;  ;  ;  ;  ;  ;  ;  

浅析建筑给排水节能设计的研究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论文_朱生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