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心理学在现代园林设计中已经得到了人们广泛关注。园林主要目的就是为人们提供休息娱乐场所,云林设计与人们的逻辑思维之间存在紧密关联,园林在实际设计中对于人行为心理就十分关键,同时设计人员在学习园林设计专业技能的时候行为心理学就是必修课程。行为心理学是在心理学基础上设立,主要就是对于人们的心理状态分析,对于人们的心理需求十分关注,根据人们的意识形态设计在园林中。本文就对于行为心理学在园林设计中的融入简单分析,并且提出几点针对性意见,希望能够帮助现代园林设计出于人行为心理需求相吻合的园林。
关键词:园林设计;行为心理学;景观设计学
前言:我国经济在不断发展建设中,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于居住环境也提出了更加严苛要求,在这种环境下,行为心理学开始逐渐在园林设计中应用,最大程度上满足现代人对于园林需求,让园林与人们的生活工作相吻合。但是我国对于行为心理学在园林设计的应用研究时间较短,对于行为心理学认识有限,对于我国园林设计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
1.行为心理学在园林设计空间布局中的应用
1.1维持稳定性及空间的安全性
对于现代人而言,一个人想要在一个环境内单独共处,通常清理下都希望你能够对于周围环境有效控制,或者是独立占据一个空间范围,这种现状从心理学角度而言,人们在希望对于空间范围控制的时候主要是希望能够通知这种方式获得安全感,这样人们在与周围事物沟通交流的时候也更加便捷,另一个原因就是人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获得一定身份,对于空间范围具有一定支配权利。正是由于现代人们所具有的这种心理,园林在实际设计过程中,在围墙周围种植一定数量的爬墙性植物,这样能够显得围墙更加厚重,从感官角度最大程度为人们带来安全感,同时爬墙性植物还具有保护作用,让人们不容易攀爬。个人庭院种植绿色植物,能够起到屏障作用,绿色植物在这个时候就已经不再仅仅起到装饰作用,同时在空间上面还能够让人们感受到安全观,能够对于空间随意支配,满足人们心理上的需求。
1.2维持开放性和私密性的空间
私密性就是人们在一定空间范围内,所能够选择的这种控制形式。正常情况下,人们所能够享受到的私密性空间区域可以分为三种形式,第一种就是一个人在人群中将自身的信息隐瞒起来,第二种就是人们单独在一个空间区域内生存,第三种就是人们根据的实际需求对于周围环境进行的改变,也可以人们在一定空间范围内自身行为并没有受到任何影响。目前,公共场所在设计过程中,一般都会制定一定形式,保证公共场所空间区域内的私密性,这种设计方式不仅仅能能够满足人们对于个人信息保护的需求,对于人们还具有一定帮助,让人们得到心理上的满足。人们在城市繁忙的生活工作中,都需要能够拥有一片安静舒适的空间,在这个空间范围内人们可以根据自身想法做想做的事情,放松身心。现代园林设计中,应用行为心理学,能够满足人们对于空间范围的私密性要求,让人们得到心理上的满足,还能够有效增加园林空间布局合理性。
2.行为心理学在园林植物配置中的应用
2.1序列性
植物是园林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门,设计人员在对于植物配置中,一般都会按照一定排列形式,进而保证整个园林结构的完整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植物序列性主要表现在园林道路景观上卖弄,特别是园林道路设计中,如果要是能够使用合理的植物序列,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对于游客有效引领,让人们能够在园林中选择与实际需求相吻合的区域。植物在园林道路配置上设计中,由于植物种类繁多,进而需要设计人员对于园林整体情况分析,进而为园林道路配置合适的植物,提高人员对于园林景观观赏的兴趣。
2.2边界性
每一个园林内所需要包含的内容繁多,同时不同区域内所具有功能应该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园林在实际设计过程中,需要根据不同景观针对性设计,这样才能够保证园林对于人们拥有绝对的吸引力。对于现代园林设计人员而言,园林内每一个空间区域都应该具有一定功能,正常情况下都使用植物将空间划分,形成边界。植物作为边界主要有两种方式,分别是实隔与虚隔。就虚隔而言,就是使用一些草坪或者是灌木丛将园林进行划分,就是让人们在不脱离大自然的情况下,观赏过程中在心理状态上面能够形成一定边界感,虚隔方式在现代园林设计中广泛应用。实隔一般是使用篱笆或者是矮墙对于园林空间区域划分,人们可以通过不同间隔观赏到不同景观,增加园林神秘感,缓解不同空间区域所造成的紧迫感。
3.行为心理学在园林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3.1有关行为心理学理论研究较少
我国现代园林设计人员对于行为心理学认识有限,并没有开展深入性研究工作,造成行为心理学与园林设计之间没有一个精确性定义,造成园林设计人员在园林设计中对于应用行为心理学较为忽视。正是由于行为心理学在现代园林设计中所存在的这种问题,研究人员应该增加对于行为心理学研究工作,并且将研究成果应用在实践中,有关部门同时还应该制定针对性管理制度,推动现代园林设计的合理性。
3.2建筑心理学研究较多,园林心理学较少
我国科研人员研究过程中,对于建筑心理学较为关注,同时已经开展多项深入性研究工作,但是对于园林心理学研究项目就较少,其中园林设计与建筑之间有着紧密关联,这样就造成园林设计人员在应用心理学过程中经常结合的是建筑心理学成果。解决该类问题时,主要解决方式就是让研究人员增加对于园林心理学研究工作,并且将研究成果与实践相结合,对于研究成果不断总结完善。
4.结论:行为心理学在我国园林设计中应用时间较短,我国对于行为心理学研究还处于初期研究阶段,有关研究理论还需要进一步加强,造成行为心理学在园林设计中还存在一定不足。就现代园林设计而言,不仅仅是改善环境,并且还需要满足现代人的实际需求,这样才能够逐渐提高我国园林设计水平,让我国园林设计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本文仅仅对于行为心理学在园林设计中的融入简单性分析,仅供参考。
参考文献:
[1]王芳.园林景观节点设计研究[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04:37-45.
[2]孙雪芳,金晓玲.行为心理学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J].北方园艺,2008,04:162-165.
[3]章镇强.浅析行为心理学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价值工程,2011,11:223-224.
[4]王艳,潘曲波.行为心理学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科技展望,2015,28:146.
[5]孟玉花.行为心理学在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北京农业,2013,09:44.
论文作者:古海宇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6
标签:园林设计论文; 心理学论文; 园林论文; 空间论文; 植物论文; 设计人员论文; 需求论文; 《基层建设》2016年2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