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浪潮对编辑学的影响,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浪潮论文,编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世界范围的信息化热潮的序幕刚刚拉开,就已经引起从政治到经济,从文化到教育等社会领域的极大关注,形成了整个信息化热潮。引起这个热潮到来的,就是“信息高速公路”。“信息高速公路”所引起的不仅仅是信息化热潮,它的巨大的辐射力和渗透力,必将对社会的经济、产业结构、工作方式乃至人类本身产生巨大的影响。同时也必然对未来的出版业以及编辑学本身,产生巨大的影响。那么,信息化热潮的特点是什么?学术编辑面对即将到来的信息化热潮将作出那些反应?就是本文要讨论的主要问题。
一、世界范围内信息化热潮的特点
自1946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以来,世界上出现了一次又一次信息化热潮。先是50~60年代以数据处理为热点的计算机应用热潮,接着是70~80年代的数据库热潮,随之是1993年美国“国家信息基础设施(NII)行动计划,即信息高速公路计划的提出,在世界上又掀起一阵空前的信息化热潮,引起从政治到经济,从文化到教育等领域的人们的极大关注和热情。
信息革命首先是信息技术的革命。从技术角度上看,它有两个特点,一个是网络化,一个是多媒体。
网络就是人们常说的计算机通过通讯线路(有线或无线)将多台地理位置上分散且独立工作的计算机互联起来,以达到通讯和信息资源共享目的的系统。60年代初,美国计算机科学家就开始探索任意两台计算机的连接,以实现资源和设备的共享,这就是在1969年出现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计算机网络——Internet的出现。现在Internet早已越出美国国界,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世界网。目前该网已拥有150个国家,5万多个注册网络,500万台计算机,2500个数据库。中国于1994年4月正式加入Internet国际计算机网。信息高速公路就是以Internet为雏形提出的。
计算机网络将计算机和通讯结合,大大拓宽了计算机单机的功能,使得用户可以在网上传送电子邮件,参加电子集会,在网上传输和获得电子发行物,在全网任何一个数据库中检索资料,获得公众可以共享的免费计算机软件,动用各种运程计算机设施等。人们不受地理环境的约束,在方便的占有大量资料的基础上,通过网络和世界上的专家及志趣相投的朋友们进行交流,并通过这种高水平的交流,产生新的概念和思想,网络成了一台巨大无比的计算机。
什么是多媒体呢?多媒体信息处理技术是现代信息处理技术、数字通讯技术、家用电讯技术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高度综合的新技术。它可以通过多种信息媒体对信息进行统一的数字化处理和交互式处理。多媒体的开发平台、著作工具、编辑软件的效率和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只读光盘CD—ROM、视频光盘V—CD大批量的生产,使得多媒体计算机成为现实,并将计算机和电话、传真机、电视、录像机、摄像机等家用电器融为一体。
实际上,信息高速公路就是计算机网络技术加多媒体技术。
信息化热潮在我国也将开始。我国是一个经济落后的国家,在社会信息化方面与发达国家差距就更大了,但几十年来,也有了蓬勃的发展。在“八五”规划中建成的光纤数字网的基础上,1993年9月又完成了全国分组交换公用数据网(CHINAPAC)的第一期扩容工程。该网覆盖了包括所有省会在内的267个城市,拥有2万个端口,每个端口的速率可达64Kb/s,节点机间的中继电路可根据业务需要调用,现已安排了100多条。该网现已与第一批国内的18个信息集团用户签约,开始提供数据通讯服务,并与世界上37个分组交换网实现了国际互联。
1994年12月10日,国务院批复成立了国家经济信息化联席会议,正式启动“三金工程”。其中“金桥工程”(国家公用信息网工程)就是我国的信息高速公路;“金关工程”(外贸专用工程)、“金卡工程”(电子货币工程)以及其他金字号工程则是在“金桥工程”的基础设施上运行的基础性信息化工程。
信息高速公路使信息的收集、贮存、处理和传输上,都有了很大的进步。美国天体物理学家拉里·斯马尔说:“这种相互连接的网络从本质上说是时空的破坏者,它把距离缩小为零……这对科研方法是一种很大的冲击。”信息高速公路不仅意味着高科技给信息交流带来的交流和繁荣,同时也意味着文化、科技和意识形态的竞争与充实。
二、学术编辑如何面对信息化热潮的到来
现代电子技术的发展,对传统的出版观念、出版技术和图书结构,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首先是信息传播的主体将发生变化。以前和现在的信息传播方式主要是大众媒体,大众媒体给大众什么,大众就看什么,选择的余地有限。信息高速公路建成后,人们可以通过“电子报刊”、“电子图书馆”知道天下事。一张只读光盘CD—ROM的容量可达650M字节,可容纳三年的人民日报的全部内容;一张视频光盘V—CD可存放74分钟带伴音的高质量的录像带图象讯号。人们不是给什么就看什么,而是想看什么就看什么。信息传播的主体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我国现阶段的科技情报信息已与国外的科技情报信息联网,可通过终端操作,检索查询相关的科技情报信息。这些都意味着,学术编辑不能只对到手的论文编编字句,理顺一下段落。要保证高质量的出版,更要提供出一些高质量的论文,使之更深更远的传播出去。
英国哲学家培根(Francis Bacon 1561~1626)有句名言:“知识的力量不仅仅取决于本身价值的大小,更取决于它是否被传播以及被传播的深度和广度。”学术编辑如何面对信息化热潮的到来,搞好“传播”呢?
(一)学术编辑要有广阔和敏锐的视野。学术编辑要尽可能的汲取与自己工作相关的以及其他学科的知识,以开拓视野。专业知识的单一和狭窄,势必导致思路单一、固定、僵化,只能在自己设计好的狭窄的单行路上走,闷死在单行道上;或者是陶醉在自以为正确的“广阔天地里”。知识的单一和狭窄,对于“出版界要面向未来”的现实,是绝对不适应的。只有汲取多种文化知识,才有可能发现并推出多种模式,多种层次的信息成果,从而推进科技成果的传播。
(二)学术编辑对编发的论文要有一定的评估标准。不能编发“没有基础的基础研究”、“没有应用前景的应用研究”、“没有商业价值的开发研究”。科学研究分为三个层次,即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基础研究是指不具有立即服务于实际目的的而以系统的理解自然界为目的的研究。如粒子物理是研究粒子之小的,并没有直接的应用价值。应用研究是指具有特定的应用性目的的实验研究和理论研究。如寻找无污染原子能的设想。原子能可以说是用之不竭、取之不尽的能源,但存在严重的放射性污染,无污染或少污染的原子能的探索,就成为应用研究的一大方向。开发研究是指近期在市场上有效益或当年即见效的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开拓研究。如绝对安全的核动力发电站或供热站的开发研究等。在编辑过程中,基础研究应以它对自然界认识的深度和广度作为标准;应用研究要以它对人类所作或可能作的贡献为评价标准;开发研究是以它的商业价值为标准。优先发表跟踪工农业生产中现实热点和长期热点的研究论文。
(三)充分重视科技论文的规范、摘要和保密。前文我们已经谈到过,信息网络化将使其成果在世界范围内进行交流,论文的规范化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全世界用的是同一科学语言,如用斤表示重量,只有中国人或少数几个国家懂。
论文的摘要被有些作者认为是“画蛇添足”。实则是输入计算机网络的重要一环,人们在选择时要先看题目,再看摘要,认为与之有用时才看全文。不精确的要点,往往会缩小传播范围。
我国历来对科技保密重视不够。研究者因大多是学者,往往忽视其成果的市场价值,全盘托出的研究成果,使许多从未研究过此项目的人,垂手可得。特别是科技情报进入计算机网络后,要跨出国界,从全局看这必将影响国家的经济发展,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很少公布发明的信息,取得的专利却很多,表明它们的科技为本国工业服务且严格保密。这应引起学术编辑的思考,如何即传播,又保密是个永久的课题。
(四)大学学报仍应坚持高度重视基础研究成果发表的原则。基础研究对人类将来的发展的作用是巨大的。纯学术题目仍将向社会保持展开的姿态,狭窄的专业轨道并没有限制它的远为宏大的社会意义。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基础科学研究的大量人才集中在大学,成果也出在大学,坚持多发表基础科学研究的论文,必将形成大学学报的特色,有力于这些成果的传播。发行量只是衡量标准之一,并不代表全部。中国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占人口的千分比是0.4。占比例最高的日本的千分比为4.7、美国3.8、远东其他国家0.2,新兴工业化国家1.0。不可能将学术刊物的发行量与《读者》这样的大众读物相比较。而且,中国这千分之0.4中又分为不同的学科专业。
其它诸如出版、编辑、印刷等技术方面,随信息技术的应用,也将产生变化,也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
总之,面对信息化热潮,出版界要做出积极的反应,多出精品,适应现代通讯技术的发展,将“知识”在更深、更广的范围内传播开来,以适应科技成果在全国范围乃至世界范围内的交流,将它变成全人类的智慧成果。这是信息社会发展的需要和趋势,也是全体编辑人员与科技工作者共同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