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富加中心卫生院 四川 眉山 620575)
【摘要】目的:探讨胺碘酮用于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病症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进行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的6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胺碘酮治疗,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后,68例患者中,显效37例(54.41%),有效25例(36.76%),无效6例(8.83%),治疗有效率为91.17%,治疗前,所有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为31.2±5.6%,心率为98±2次/min ,治疗后所有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为39.4±4.1%,心率为65±4次/min,治疗效果显著;结论:碘酮在临床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病症方面具有显著的效果,能够使患者的心功能得到明显的改善,但是常会引发各种并发症,所以要用药时要注意预防。
【关键词】心力衰竭;胺碘酮;心律失常
【中图分类号】R4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07-0097-02
Amiodarone in the treatment of heart failure combined arrhythmia analysis Su Gongbin.
Meishan City, Sichuan Renshou FuJia Central Hospitals Sichuan Meishan 620575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miodarone for heart failure in clinical therapeutic effects of combined arrhythmia symptoms. Methods Select between January 2013 and December 2013 in our hospital in 68 patients of heart failure combined arrhythmia as the research object, on the amiodarone treatment, observe its clinical therapeutic effect.Results Of After treatment, 68 cases of patients, 37 cases were markedly improved (54.41%), effective 25 cases (36.76%), invalid 6 cases (8.83%), treatment effective rate of 91.17%, before the treatment, all patients with 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was 31.2±5.6%, the heart rate is 98 plus or minus 2 times/min, all of the patients after treatment of 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was 39.4±4.1%, the heart rate is 65±4 times/min, treatment effect is obvious; Conclusions Iodine ketone in treatment of heart failure combined clinical symptoms have significant effect, the patients' heart function can b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but often cause various complications, should use drug so when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prevention.
【Key words】Heart failure; Amiodarone; Arrhythmia
心力衰竭是指由于心脏的收缩功能或者舒张功能发生障碍,不能将静脉回心血量充分排出心脏,而导致静脉系统出现血液淤积和动脉系统血量灌注量降低的心脏系统障碍的心血管疾病。患有心力衰竭的患者在晚期容易出现心律不齐的现象,往往会使患者的病情变得更加严重,且使该病的死亡率升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严重的室性心率会使患者的血液流动学发生病理性的改变,使得患者心力衰竭的情况加重,室性心律失常促使患者猝死的概率高达60%[1],所以,及时对患有心力衰竭的患者实施心率控制对于提高临床治愈率具有较高的医学价值。基于此,本文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进行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的6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胺碘酮治疗,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具体内容进行如下阐述。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资料共计68例,均为2013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进行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的患者,其中,男43例,女23例,年龄43~81岁,平均52.9±1.2岁,所有患者均无脑、肾、肝、肺等重要器官疾病,且无胺碘酮药物过敏者。
1.2 治疗方法
控制诱发因素、感染、对患者进行吸氧操作、平衡患者体内水电解质和酸碱度、根据患者的个人情况给予适量的强心剂、利尿剂和扩张血管类药物,同时给予胺碘酮150毫克加入20毫升的生理盐水中进行稀释,待完全稀释后于10分钟内进行静脉缓慢注射,若患者心律失常的症状转变为窦性心率则立即停止静脉给药,之后采用口服的方式给药;对于该治疗方法无效的患者在10分钟后再加用150毫克的胺碘酮,对于加药后依然无效的患者采用静脉滴注胺碘酮,用量为每分钟1毫克,持续滴注6个小时后胺碘酮的滴注量改为每分钟0.5毫克,(注意:在对患者进行静脉滴注时,48小时内所用胺碘酮的量必须小于1920毫克),之后改为口服给药。
1.3 效果评估
显效:心功能改善到1级或者改善程度超过2级,短阵室性心动过速消失超过90%,成对频发室性早搏数量减少超过80%,频发室性早搏数量减少超过90%;有效:心功能改善没有到1级或者改善程度为1级,成对频发室性早搏数量减少超过70%,频发室性早搏数量减少超过80%;无效:心功能改善程度、成对频发室性早搏数量、频发室性早搏数量均无明显改善或者出现恶化情况。
2.结果
经过治疗后,68例患者中,显效37例(54.41%),有效25例(36.76%),无效6例(8.83%),治疗有效率为91.17%,治疗前,所有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为31.2±5.6%,心率为98±2次/min ,治疗后所有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为39.4±4.1%,心率为65±4次/min,治疗效果显著。
3.讨论
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在临床上是比较常见的对患者身体健康影响较大的紧急病症,倘若不能及时得到救治将会对患者的生命造成严重的威胁。所以医护人员应及时的对患有该病的患者进行相应的治疗措施,然而,临床使用的一些抗心律失常的药物往往会在纠正患者心律失常的情况下会促使患者心律失常的症状更加严重,因此,选择安全性较高、科学合理、治疗效果明显的药物来改善患者心律失常的症状,对于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具有较为深远的临床意义。
本文选取6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胺碘酮治疗,经过治疗后,68例患者中,显效37例(54.41%),有效25例(36.76%),无效6例(8.83%),治疗有效率为91.17%,治疗前,所有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为31.2±5.6%,心率为98±2次/min,治疗后所有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为39.4±4.1%,心率为65±4次/min,由此可见,胺碘酮对于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病症的治疗是非常有效的。然而在使用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的事项。
首先,胺碘酮是一种Ⅲ类广谱治疗心律失常的药物,能够在患者心律较快的情况下阻碍钠通道,而且不会出现加重患者心律失常症状的不良反应。其次,胺碘酮至阻碍钠通道的同时可以抑制快、慢成分的钾电流;同时还可以对患者心房和心室内的动作电位时程起到一定的延长作用,且不会诱发后除极电位。最后,胺碘酮可以通过对崾芴搴外受体进行非竞争性的阻断,来对患者的心率、冠状动脉血管的血流量和心肌细胞的耗氧量进行合理的控制,同时还可以使外周血管得到扩张,明显的降低了外周血管的阻力,从而促使患者的心功能得到良好的改善[2]。然而,胺碘酮在使用过程中常会出现不同症状的不良反应,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消化系统,患者常会便秘、食欲不振、恶心等症状;(2)肺部,常会出现呼吸困难、亚急性咳嗽、肺弥散功能减弱、肺间质纤维浸润等情况,通常发生在用药后的3个月以后。(3)心脏毒性,心动过缓是用药后患者容易出现的情况;(4)甲状腺病症;(5)皮肤,长期使用胺碘酮后同意导致皮肤变为蓝灰色,其中眼部周围和面部最为显著;(6)神经系统,会出现睡眠障碍、记忆力减退、末梢神经炎、小脑共济失调等情况。基于此,在使用胺碘酮的过程中要注意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若患者出现不适情况,马上停药进行相关的治疗。
综上所述,胺碘酮在临床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病症方面具有显著的效果,能够使患者的心功能得到明显的改善,但是常会引发各种并发症,所以要用药时要注意预防。
【参考文献】
[1]王华敏.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津失常82例分析[J].河南医学研究,2014,9(4):98-99.
[2]许瑛.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伴心律失常48例临床分析[J].当代医学,2013,16(25):145.
论文作者:苏红彬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3月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29
标签:患者论文; 心律失常论文; 心力衰竭论文; 心率论文; 功能论文; 病症论文; 静脉论文; 《医药前沿》2017年3月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