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术后68例临床护理体会论文_刘高巧

腰椎间盘突出术后68例临床护理体会论文_刘高巧

江苏省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 224001

【摘要】目的 探讨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术后的临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10月到2015年1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68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并总结其临床护理措施。结果 68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0.29%,其中腰椎间隙感染占2.94%,神经根水肿占1.47%,肺部感染占4.41%,褥疮占1.47%。结论 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术后,需密切关注患者病情变化情况,及时预防病情恶化,做好各项护理工作,才可有效降低并发症,提高患者临床康复效果。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术后护理

[中图分类号] R262.6+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672-5018(2016)04-113-01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临床上常见多发的骨科疾病,其属于“腰腿痛”、“麻痹”范畴,对人的工作及生活均造成严重的影响[1]。为使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术后能早日康复,须做好各项护理工作。本次研究特选择2014年10月到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68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为研究对象,就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术后的临床护理干预效果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10月到2015年1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68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5例、女33例;年龄范围27-57岁,平均年龄(37.2±2.1)岁;病程3-11年,平均病程(5.6±1.3)年;所有患者入院后进行常规检查,均被确诊是腰椎间盘突出症;L5-S1的椎间盘突出患者34例,L4-L5的椎间盘突出患者27例,L3-L4的椎间盘突出患者7例;腰痛合并单侧下肢麻痛的患者27例,双侧下肢麻痛者18例,伴有间歇性跋行患者21例,存在大小便功能障碍患者2例,无截瘫患者。

1.2 方法

术后,大部分患者由于担心发生并发症等因素,往往会出现烦闷、恐惧、焦虑等心理,甚至出现不愿配合治疗的情况,从而加剧病情恶化速度,增加治疗难度。临床上通过对不同患者的观察与分析,实施相应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对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护理可从基础护理、病情观察、心理护理、饮食指导、功能锻炼、并发症预防方面着手,逐步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从而积极配合治疗。术后重视预防椎间感染的,积极对患者进行生命体征的检测,并对神经根水肿进行必要的护理工作,以加速患者的康复。此外,还应指导患者进行正确的功能锻炼,患者在住院期间是进行功能锻炼的最佳时期,不仅便于医师的及时指正,更利于病患之间的经验交流和相互鼓励。

1.3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具体包括腰椎间隙感染、神经根水肿、肺部感染、褥疮等,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1.4统计学处理

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进行汇总整理与分析。计量资料使用t检验,采取平均值±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使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结果

68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0.29%(7/68),其中,腰椎间隙感染2例,占2.94%;神经根水肿1例,占1.47%;肺部感染3例,占4.41%;褥疮1例,占1.47%。

3.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多由风寒湿邪、外伤等因素引发,临床上多表现为腰痛、下肢麻木或刺痛,部分患者出现大小便失禁,腰腿活动受限[2]。腰椎间盘突出易使腰椎发生局部水肿,影响血液循环,致使肌肉发生粘连,从而导致骨质增生代偿,限制腰部功能。

术后对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行积极的护理干预,不仅有效的缩短病患的卧床时间,使病患尽早落地行走,而且在并发症方面也得到有效控制。具体护理如下:①基础护理[3]。术后应叮嘱患者卧床休息,平卧硬板床,保证床铺平整、干净且干燥,以降低麻醉反应以及压迫止血。术后6h,应当协助患者翻身动作并予以适当的按摩。翻身时,需保证患者的身体在保持平衡状态下再行翻转,以确保腰部的韧带、筋膜以及肌肉均得以良好愈合,以防止损伤至软组织,坚持每2-3h进行1次翻身,可避免防止褥疮的发生;②病情观察[4]。手术执行完毕,将患者送回病房,并测量患者的血压、呼吸、脉搏等变化情况。注意患者伤口渗血情况,确保引流管无堵塞、脱落、打折,并观察患侧有无麻木情况。重视术前术后患者的血压变化状况,若术前与术后血压相差3kPa,且脉压相差小、心率快而弱,则需对患者的神志进行观察,并测量生命体征25min/次。若发现生命体征变化异常,需及时采取紧急预案进行处理。若患者出现血压下降、面色惨白、脉搏细而快等不良情况,应当立即报告医生,采取抢救措施;③心理护理[5]。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由于疼痛、病情时常反复以及病程长等原因,导致患者常表现为烦躁、抑郁、焦虑的心理。因此,对每例患者均进行耐心的交谈,收集患者的详细资料,从中分析患者消极应对原因,并提出相关问题,一同讨论,诱导患者从中领悟。帮助患者从病态思维中走出,重新认识自我,消除消极心理。克服现实与观念上的矛盾,使用积极的行动应对。每次治疗结束后,鼓励患者进行心理斗争,说出自己的心理活动,促使医护人员做出相应的推断,并应当及时对患者的进步予以肯定,增强患者信心。此外,积极向患者讲述康复锻炼和术后护理的重要性,以使患者更愿意配合术后的护理与治疗;④饮食指导。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常表现出食欲不振甚至厌食表现,因此护理人员应积极鼓励患者进行营养补充,并大力宣教合理膳食的搭配方法,给特定的患者制定专用的饮食计划。告知患者尽量饮食清淡,且多进食富含蛋白质的食品,如鸡蛋、牛奶、鱼等以加强营养,忌辛辣、刺激性食品。此外,还应当鼓励患者多食用水果,并叮嘱患者注重低盐饮食;⑤功能锻炼。术后应当积极指导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进行早期的功能锻炼,功能锻炼关系着手术效果能否得到有效的巩固以及预后患者的恢复效果。未进行椎间融合的腰间盘髓核摘除术后,可导致腰椎结构发生失稳,维持腰椎结构稳定性的因素,主要是内源性因素以及外源性因素。内源性因素包括椎间盘韧带、小关节;外源性因素包括腹内压、肌肉组织以及姿势。术后2d可协助病人进行直腿抬高的训练,以降低引发术后神经根粘连的几率。每次行抬腿12-16次,坚持每日锻炼,尽量可行多次。7d后应当指导病人进行腰背肌的锻炼,可有效增加患者腰背肌的肌力,对预防肌萎缩以及增强脊柱稳定性均具有积极意义。⑥并发症预防。为预防褥疮及肺部感染,帮助患者定时翻身拍背,1.5h/次,且动作需轻柔,对有痰液者,需定时作吸痰处理,以帮助患者排痰,此外还需保持床套干燥清洁,对大小便失禁的患者需给予尿布垫;为预防椎间隙感染,术后1-3 d 需重视患者的体温变化状况,以及术后切口内出血、渗液情况,注意切口是否发生感染等。术后5-10d,若患者突然发生腰部急剧疼痛感,应立即查明原因,并及时采取相应止痛处理;若患者发生早期感染,可采取静脉施以大剂量的抗生素;为预防神经根水肿,术后对发生下肢酸胀、麻、痛等不适的患者,应及早行脱水剂、地塞米松、神经营养药物,并协助患者适当体位,拍打、按摩下肢,以使患者的神经功能的恢复达到最大限度。

本次研究,68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0.29%,其中腰椎间隙感染占2.94%,神经根水肿占1.47%,肺部感染占4.41%,褥疮占1.47%。

综上所述,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术后,需密切关注患者病情变化情况,及时预防病情恶化,做好各项护理工作,才可有效降低并发症,提高患者临床康复效果。

参考文献:

[1]张莉华.舒适护理在10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护理中的临床应用[J].吉林医学,2015,36(4):787-788.

[2]丁翠华,邱鹏程,陈保坤.临床护理路径在手术室腰椎间盘突出症胶原酶溶解术患者中的效果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31(12):2047-2048.

[3]徐霞,曹景雷.射频靶点热凝术配合臭氧消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护理观察[J].中国医药科学,2015,7(28):243-244.

[4]郭淑慧,王国玉.熥敷合剂热敷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J].西部中医药,2015,28(5):134-135.

[5]陈婉妤.射频结合臭氧及局封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护理路径[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5(12):168-170.

论文作者:刘高巧

论文发表刊物:《中西医结合护理》2016年第2卷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4

标签:;  ;  ;  ;  ;  ;  ;  ;  

腰椎间盘突出术后68例临床护理体会论文_刘高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