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第二人民医院 165099
【摘要】目的 探究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抽选我院2015年6月~2017年12月收治的68例糖尿病患者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健康教育,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及满意度。结果 两组患者经护理干预后,观察组中,显效20例,有效12例,护理总有效率为94.1%,33例患者对护理满意,护理满意度为97.1%;对照组中,显效11例,有效13例,护理总有效率为70.6%,25例患者对护理满意,护理满意度为73.5%。可见观察组的护理效果及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强健康教育能够提高糖尿病的整体护理效果,有效控制血糖并维持稳定,缓解患者心理压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健康教育;糖尿病护理
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高血糖则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损,或两者兼有所引起。糖尿病是长期存在的高血糖,导致各种组织,特别是眼、肾、心脏、血管、神经的慢性损害、功能障碍[1]。对于糖尿病除了要进行积极的临床治疗外,还要加强护理干预,其中的健康教育对于糖尿病患者血糖的控制具有积极的作用。现抽选我院收治的68例糖尿病患者资料作为研究对象,以探究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选我院2015年6月~2017年12月收治的68例糖尿病患者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45例,女性患者23例,年龄31~78岁,平均年龄(58.4±1.5)岁。将6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健康教育,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及满意度。
2健康教育
2.1心理指导
2.1.1心理分析
(1)糖尿病患者在接受与面对糖尿病的诊断及治疗过程中,其思想情绪变化较大。据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受到重大打击后的反应是具有一定规律的,最初的反应是否认,拒绝接受现实[2]。糖尿病患者开始否认患糖尿病这一事实,但长时间的拒绝接受这一事实,就会导致严重的心理障碍。
(2)糖尿病患者在较复杂而长期的治疗过程中,病情变化是不可避免的,随着病情的反复,患者易出现消极悲观的情绪。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因血糖控制不理想,易产生抑郁情绪,尤其是在血糖居高不下的情况下,会出现疲劳、嗜睡、精神不振、不愿活动等表现,更易产生消极甚至轻生的心理。
2.1.2指导措施
(1)糖尿病患者需要社会的关怀,应动员家庭的力量,给予关心、爱护。研究表明,在糖尿病人群中,抑郁症的发病率、复发率及持续时间都要高于普通人群。因此,对糖尿病患者需要做好长期、细致的心理护理,通过强化糖尿病关怀措施(DCS),为患者提供有效的糖尿病管理,包括采用整体教育的方式,使用电话随访给予咨询指导、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帮助糖尿病患者及家人提高对糖尿病的认识[3]。
(2)指导患者加强自我保健意识,用平衡的心态接受治疗,满足糖尿病患者所需的生理、心理及社会需求。
2.2药物指导
2.2.1指导患者按时、按量服药,不可随意增减药量。
2.2.2观察药物不良反应:(1)磺脲类药物主要不良反应是低血糖,多见于肝、肾功能不全及老年患者。另外还有胃肠道反应、白细胞减少、皮肤瘙痒、皮疹、贫血,偶尔出现药物过敏反应。(2)双胍类药物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食欲减退、呕恶、口干苦、腹泻等,偶尔出现变态反应。因双胍类药物促进无氧糖酵解,产生乳酸,在肝、肾功能不全、休克或心力衰竭者易诱发乳酸性酸中毒,因此这些患者要禁用双胍类药物[4]。
2.2.3密切观察患者血糖、GHB、FA、尿糖、尿量和体重的变化,评价药物疗效及药物剂量。
2.3出院指导
2.3.1指导患者认识糖尿病是终身性疾病,目前尚不能根治,必须终身治疗。
2.3.2了解饮食治疗在控制病情、防治并发症中的重要作用,掌握饮食治疗的具体要求及措施,长期坚持。
2.3.3了解体育锻炼在治疗中的意义,掌握体育锻炼的具体方法、副作用及注意事项,特别是运动时鞋袜要合适,避免足损伤;外出时随身携带甜食和病情卡片以应急需;运动中若感到头晕、无力、出汗等情况应立即停止运动。
2.3.4了解情绪、精神压力对疾病的影响,指导患者正确处理疾病所致的生活压力。
2.3.5学会正确注射胰岛素,知道药物的作用、副作用及使用注意事项。
2.3.6学会尿糖定性测定,有便携式血糖测定仪者应向患者演示并说明血糖仪的使用方法,同时使患者了解尿糖和血糖测定结果的意义及其评价。
2.3.7嘱患者生活要保持规律,戒烟酒,注意个人卫生,每日做好足部护理,预防各种感染。
2.3.8了解糖尿病治疗控制的要求,定期随访。一般每2~3个月复查GHB,每3周复查FA,以了解病情控制情况,及时调整药量[5]。每年定期全身检查,以尽早防治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及发展。
3观察指标与结果
3.1护理总有效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2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4讨论
目前尚无根治糖尿病的方法,但通过多种手段可控制好糖尿病,主要包括5个方面,即糖尿病患者的教育、自我监测血糖、饮食、运动及药物治疗[6]。要对糖尿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需使患者了解糖尿病的基本知识,使其正确掌握控制糖尿病的基本方法,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根据每个糖尿病患者的病情特点为其制定恰当的治疗及护理方案。
本研究中两组患者经护理干预后,观察组中,显效20例,有效12例,护理总有效率为94.1%,33例患者对护理满意,护理满意度为97.1%;对照组中,显效11例,有效13例,护理总有效率为70.6%,25例患者对护理满意,护理满意度为73.5%。可见观察组的护理效果及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加强健康教育能够提高糖尿病的整体护理效果,有效控制血糖并维持稳定,缓解患者心理压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梁华.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评估[J].糖尿病新世界,2017,(15).
[2]李佳.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现代医药卫生,2014,(9):1390-1392.
[3]韩金荣.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7).
[4]李锦萍,王瑜.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的作用[J].中国医学创新,2013,(33):54-55.
[5]刘艳华.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的作用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3,(4):43-44.
[6]张苏霞,肖翠娥.探究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31).
论文作者:田静
论文发表刊物:《世界复合医学》2019年第0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2
标签:患者论文; 糖尿病论文; 健康教育论文; 糖尿病患者论文; 满意度论文; 血糖论文; 两组论文; 《世界复合医学》2019年第0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