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联合阿加曲班治疗进展性脑梗死51论文_付建忠

付建忠 江苏省苏州市立医院东区神经内科 215000

【摘 要】目的:探讨阿司匹林联合阿加曲班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对发病6h 后病情继续发展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共102 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1 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每天100mg 口服。治疗组除应用上述治疗外,联合阿加曲班注射液10mg q4h 静脉持续泵入2 天,之后阿加曲班注射液10mg bid 静滴滴注5 天。比较两组治疗前和治疗14 d 后NIHSS 评分及治疗期间患者有无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14 天神经功能状态评分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1),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于治疗后14 天也较治疗前有好转(P<0.05),但与治疗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未发现出血等不良反应。结论:阿司匹林联合阿加曲班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疗效肯定,安全性好。

【关键词】阿加曲班 阿司匹林 进展性脑梗死 疗效Effect observation of Asprin and Argatroban in treatment of 51 patients with progressive cerebral infarction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efficacy of Asprin and Argatroban in treatment of progressive cerebral infarction. Methods: A total of102 patients with progressive cerebral infarction were collected, among which, 51 cases were used with Asprin and Argatroban as treatmentgroup, while 51 cases were selected as control group. The NIHSS scores and adverse reaction during the treatment between the two groupsbefore and 14 d after the treatment were compared. Results: 14 d after the treatment, the NIHSS score of treatment group was significantlylower than that of before the treatment (P<0.05), while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 14 d afterthe treatment, the NIHSS score of control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of before the treatment (P<0.05),while higher than treatmentgroup(P<0.01).No adverse reaction in any patient. Conclusions: Asprin and Argatroban is safe and effective in the treatment of progressivecerebral infarction.Key words:Argatroban; Asprin ;Progressive cerebral infarction; Efficacy【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5)-08-015-02

脑梗死是我国常见的疾病,其病死率和致残率极高,极大地影响了人们群众的生活,而且发病年龄有年轻化趋势。而进展性脑梗死更是其中治疗效果不佳的类型,其治疗成功的关键,就是尽快恢复再灌注、挽救缺血半暗带[1],挽救尚存活的神经元,目前得到广泛认同的是早期溶栓治疗。但现有研究建议溶栓治疗时间窗为发病后6 h 内,而目前大部分急性脑梗死患者不能及时就诊并接受溶栓治疗,即使在美国脑梗死患者溶栓率也不到3% [2]。所以使用其他方法控制血栓进展、改善局部脑组织血流、恢复神经功能及减轻再灌注损伤,就成为目前治疗的主要方向。我们于2013 年1 月-2013 年08 月采用阿司匹林联合阿加曲班治疗进展性脑梗死51 例,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将102 例经CT 或MRI 确诊的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1 例。治疗组:男性35 例,女性16 例;年龄40~89 岁,平均年龄67.7 岁。

对照组中,男性33 例,女性18 例;年龄45~85 岁,平均年龄65.3 岁。全部病例为发病后6~72h。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每天100mg口服,其他常规治疗如调整血压、血糖、血脂,脑保护、脱水等。治疗组除应用上述治疗外,联合阿加曲班注射液10mg q4h静脉持续泵入2 天,之后阿加曲班注射液10mg bid 静滴滴注5天。

1.3 疗效评定:根据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修订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依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3],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4 天进行评定。基本痊愈:评分减少90%-100%,病残程度0 级;显著进步:评分减少46%-90%,病残程度1~3 级;进步:评分减少18%~45%;无变化:评分减少17%左右;恶化:评分减少17%以下。

1.4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 14.0 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标准差( x ±s)表示,组间比较用t 检验,同组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 检验,等级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3 不良反应:治疗组未见出血、恶心、头晕等不良反应。

3 讨论

进展性脑梗死又称进展性脑卒中,是多因素、多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目前认为,糖尿病、高血压、感染、发热、过度降压、血容量不足都是其危险因素。患者往往存在凝血、纤溶活性异常。而严格的时间窗制约了溶栓治疗的应用,因此改善高凝状态,纠正凝血与纤溶功能失衡,是改善病情的重要措施。

本研究中, 结果显示治疗组卒中评分比对照组低(P<O.05),说明患者脑神经缺损情况得到明显改善。阿司匹林是目前脑梗死抗栓治疗中效果较为肯定的药物,抑制血小板聚集,阻止血栓形成,但单用抗血小板聚集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疗效不佳[4]。而阿加曲班是一种合成的低分子左旋精氨酸衍生物,其分子质量为527u,半衰期(tl/2)为39~51 min,肝脏代谢,通过胆汁粪便排出,不受年龄、性别和肾功能的影响,对凝血酶具有高度选择性,治疗浓度时,对相关的丝氨酸蛋白酶几乎没有影响;极低浓度时可抑制由凝血酶所致的纤维蛋白形成和血小板聚集[5]。它不依赖于体内的抗凝血酶,能够调节机体内皮细胞功能,抑制微血栓形成,增加脑血流量,从而显著改善患者神经损害症状。且该药物分子质量小,穿透能力较强,可以穿过纤维蛋白栅栏,深入血栓内部,消解纤溶蛋白、溶解血栓。本研究证实阿司匹林联合阿加曲班能够有效阻止脑梗死病情进展。

不良反应方面,研究组整体不良反应和对照组相似,皆没有恶心、呕吐、头晕及出血等不良反应,这可能和阿加曲班可逆性结合凝血酶活性位点有关。在治疗的过程中,阿加曲班的剂量不会对血小板造成影响,不会出现血小板减少症。所以阿司匹林联合阿加曲班治疗过程中我们并没有发现牙龈出血、血尿、血便等出血现象,与文献报道一致[6]。

基于以上结果,本研究认为应用阿司匹林联合阿加曲班治疗进展性脑梗死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案,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综上所述,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阿加曲班治疗的临床疗效更确切,且安全性较强,不良反应事件较少。

参考文献[1] 齐学军.阿加曲班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J].山东医药,2011,51,20:(57).[2] 胡午辉,丁玲.阿加曲班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疗效观察[J].卒中与神经疾病,2011(3).[3]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疗指南撰写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疗指南2010[J]. 中华神经科杂志,2010,43(2):146-153.[4] 任丽,吴伟,赵伟,等.阿加曲班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有效性与安全性[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3,46(8):551-554.[5] 李静.阿加曲班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功能的影响研究[J].山西医科大学,2011(5).[6] 董薇薇.阿加曲班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3,8(5):70—71.

论文作者:付建忠

论文发表刊物:《系统医学》2015年第1卷第8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8

标签:;  ;  ;  ;  ;  ;  ;  ;  

阿司匹林联合阿加曲班治疗进展性脑梗死51论文_付建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