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中“氧化还原”概念教学研究_氧化还原论文

新课程“氧化还原”概念的教学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教学研究论文,新课程论文,概念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氧化还原”概念及其应用贯穿于整个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体系。由于概念较为抽象,学生对“氧化还原”的认识和理解存在一定困难。而另一方面,“氧化还原”又是中学化学基本理论体系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学习并较好地掌握“氧化还原”概念及其规律对于学生加深对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理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结合目前基层学校在“氧化还原”相关概念及规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对“氧化还原”概念教学进行粗浅的分析并提出教学建议。

一、“氧化还原”概念的教学现状分析

我省现行的苏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化学教科书中。“氧化还原”概念的第一次出现是在《化学1》专题一“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第一单元“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中。而该概念较为集中的呈现则是在《化学1》专题二“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第一单元“氯、溴、碘及其化合物”中。从笔者对不同类型学校学科教学调研的情况看,有近一半以上的学校和教师选择了在专题二的教学中对“氧化还原”进行较为系统的教学。包括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和分析、物质氧化性和还原性强弱的比较、氧化还原方程式的配平等等,将教材后续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移前和深化。而从学生的掌握情况看,高一新生显然无法适应这种超前的高难度、高强度的教学安排。《化学1》“氧化还原”相关概念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能力要求过高。《化学1》只要求学生正确判断某反应“是否氧化还原反应”、从电子转移的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掌握常见氧化还原反应的一般分析方法(双线桥法)。而在实际教学中,课堂上经常出现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定量计算推断氧化产物或还原产物、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得失的相关计算、物质被氧化(还原)次序的判断等超出学生能力的例题和习题。

(2)问题情景陌生。一些教师为了避免学生凭经验判断,增强“新鲜感”,便引入等氧化剂,甚至有机物等还原剂,让学生依据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原理和规律进行分析和判断,甚至要求学生对“字母型”氧化还原反应进行分析。这样做对于刚刚处于知识形成阶段的高一学生来说显然是不合时宜的。

(3)偏离主干知识。为了增强课堂教学中的“新颖性”和“挑战性”,一些教师常常故意引入一些比较复杂的氧化还原反应让学生进行分析,如,甚至硫单质“”与NaOH溶液的反应等。在繁复的讲解讨论中,学生的注意力完全被脱离主题的问题情景所吸引。这种做法显然不利于氧化还原主干知识教学目标的实现。

(4)难点集中呈现。对于高一新生而言,氧化还原反应和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是常见的两大难点。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却经常发现“离子型”氧化还原反应的分析,这种使难点过于集中的方法显然也不利于学生对知识重点和难点的全面认识和各个击破。

二、“氧化还原”相关知识的编排体系

考虑到学生的元素化合物知识基础以及他们认知水平的发展,我省现行苏教版化学新课程实验教材将与“氧化还原反应”相关的内容分散到《化学1》《化学2》《化学反应原理》等不同模块的各个专题中。应该说,这样的安排是符合学生的年龄和认知结构特点的,同时也是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

表1 “氧化还原”相关内容在苏教版教材体系中的分布情况

三、从科学发展的高度认识“氧化还原”概念及应用的教学

“氧化还原反应”相关知识及其应用是高中化学教学的重要基本理论内容。我们认为,应从学生、教材的实际情况出发,科学安排“氧化还原”相关概念及其应用的教学。

(1)重视基础,循序渐进。由于目前浙江省义务教育阶段没有设置独立的化学学科,而初中《科学》教材中没有出现“化合价”的提法。这就给高中阶段的“氧化还原”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因此,高中“氧化还原”概念的教学必须遵循循序渐进、分阶段深化落实的教学策略。具体而言,高一年级教学中,应围绕“化合价变化”这个中心环节,让学生学会判断、分析氧化还原反应,并能依据化合价的变化分析电子得失情况;进入高二、高三的选修模块学习后,再根据教材内容的拓展和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积累,指导学生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原理判断和书写电极反应、利用化合价升降法进行氧化还原方程式的配平,并进行与氧化还原基本原理相关的计算等等。

(2)吃透典型,触类旁通。学生在接触氧化还原反应之初,对氧化、还原、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等概念比较陌生。因此,在新课学习阶段,所选用的一些氧化还原反应示例应该是学生较为熟悉的。例如,判断是否氧化还原反应时,可选用初中及高一学习过程中教材和练习中常见的反应式,特别是应选择学生较为熟悉的化学元素。在进行氧化还原反应的分析时,可适当增加一些较为新颖的反应示例。各阶段例题的选用一定要有典型性。如果在概念学习过程中选用那些反应比较复杂、必须使用技巧才能解决的氧化还原问题,就会对学生头脑中建立清晰正确的氧化还原概念体系产生负面的影响。

(3)正确理解,合理应用。无论是学生比较熟悉的无机元素及其化合物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还是有机化学反应中以得氧与失氧、加氢与失氢为特点的氧化还原反应,都可以从元素周期表、原子结构等方面找到科学合理的依据。因此,我们在组织“氧化还原”相关概念及理论的教学中不应一味地要求学生“背诵”相关概念之间的关系。如一些学校和教师采用“失羔羊”“得将还”(与‘失高氧’‘得降还’谐音)等口诀让学生背诵并运用。这种做法虽然能起到一时的效果,但这种停留在表面上的死记硬背却不能真正起到让学生理解掌握的作用。因此,无论是例题分析,还是原理应用,都应力求让学生真正理清思路、正确理解、科学运用。

标签:;  

新课程中“氧化还原”概念教学研究_氧化还原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