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及其在中国的实践_可持续发展论文

可持续发展及其在中国的实践_可持续发展论文

可持续发展及其在中国的实践,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可持续发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进入本世纪80年代,面对世界性人口膨胀、资源匮乏、环境恶化等问题,一种全新的发展模式——“可持续发展”模式,已经被世界大多数国家所接受。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面对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双重压力,毅然选择了把二者统一起来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建议》明确提出“必须把社会全面发展放在重要战略地位,实现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并进一步明确这一重大方针对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

一、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由来与基本内容

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最初是从环境保护角度提出来的,它是国际上的发展理论深化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二战以来,国际社会对发展问题的认识经历了四个阶段的演变:50—60年代,现代化理论占主导,发展被看成经济增长,最多加进经济结构的演变,这是发展的经济观;70年代,贫困问题代替积累和增长成为发展理论的核心,出现了发展的社会观;70年代末、80年代初,人们逐渐意识到发展中的种种社会、文化失调问题严重,兴起了发展的文化观;从70年代的石油危机开始,西方一些学者意识到“增长的极限”,80年代形成发展的生态观,即可持续发展理论。这四种发展观,关注的焦点不同,从而理论重点不同,比如从人与发展关系的角度看,发展经济观倾向于把人作为发展的工具,强调“利用人”;发展的社会观强调人对发展成果的分享,突出“为了人”;发展的文化观把人的素质的提高作为发展的基本内容,注重“人本身的发展”;发展的生态观则突出人类与自然、前人发展与后人发展之间的协调。作为发展的生态观,可持续发展的概念首次在挪威首相布伦特兰任主席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提交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Our Common Future)中正式提出,报告认为, 可持续发展是在不危及后代人、满足他们需要的能力的前提下,满足我们现实需要的一种发展。目前,可持续发展观已突破了发展生态观的概念,而成为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原则。1992年世界“环发”首脑会议通过了《21世纪议程》,表明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全人类面向21世纪的共同选择。1994年《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制定,标志着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中国的既定发展战略。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本内容包括:(1)贫穷的根除, 以便于制止资源的退化,同时要求社会经济政治体制的改革;(2)清洁或更清洁的工艺以减轻环境污染;(3)人口增长放慢, 以减轻人口对自然资源的压力;(4)环境成本内在化, 以便减少有害排泄物的流出和危险废物的处理。也有人认为,可持续发展的实质就是要协调好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关系,为后代开创一个能够健康发展的基础。它的内涵十分丰富:(1)满足需求。尤其要满足占世界1/5的贫困人民的基本需求,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实现全面发展。(2)公平。 可持续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资源分配问题,既要求同代人之间的公平,以满足全体人民的基本需求并给予机会满足他们要求较好生活的愿望。当今世界两极分化、贫富悬殊的状态,是不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又要求代际间的平等。这一代人不要为自己的发展而损害人类世代满足需求的条件——自然资源与环境。(3)限制。 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耗竭速率应考虑资源的临界性,可持续发展不应损害支持地球生命的自然生态系统。人类和社会发展不能超越资源与环境的承载能力。(4)共同性。 可持续发展作为全球发展的总目标,所体现的公平和限制原则是共同的,要实现这一总目标,必须采取全球共同的联合行动。可持续发展应包括社会、经济、生态和科技各方面的可持续发展。

二、我们如何把握可持续发展理论

汲取国际社会关于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成果,并根据中国的发展实际,解析可持续发展,需要把握六点:(1)可持续发展是人与自然、 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同自然协调,而不是征服自然。(2)可持续发展是对资源实行最优化利用基础上的发展。 它强调节约资源、保护资源和最优化利用资源,减少对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资源的浪费。(3)可持续发展是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相适应的发展。当今世界的现状是资源稀缺和人口过剩并存,全球人口急剧增加与地球承载能力的矛盾越来越尖锐。尤其是中国,人口众多更是特殊国情。(4)可持续发展是全国乃至全球的共同发展。就我国国内来说, 各地共同发展和全民共同富裕是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5)可持续发展是以经济增长为中心的社会全面发展。(6)可持续发展就经济而言就是集约型发展。经济发展不仅要注意增长,还要注意质量和效益。发展的主要动力不应该是增加要素投入量,而应该是提高要素生产率,发展的目的不仅是追求数量和速度,更应该是追求质量和效益。

也有人从国内提得较多的“协调发展观”与国际上倡导的“可持续发展观”的统一上作了论述。作者认为,人类发展的学问是一门最具综合性、边缘性和交叉性诸多特征因而也最具挑战性和探索性的大学问。从系统科学的角度看,“发展”的实质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大系统,由此也就提出一个由各类子系统组成一个“发展系统”时该系统的“协调程度”问题,一个优良的发展系统必须有较高的协同度,反之则反是。从这个意义上说,可协调性和可持续性是任何一个健康的发展系统最基本、也最重要的特征。“协调性”是指发展系统运行的结构——功能状态和整体的运行状态,“可持续性”则是针对发展系统的运行保持某种状态和趋势的持久程度而言的。说明的是发展系统运行的时间延展性。发展系统可能是协调的,也可能不那么协调,若用“协同度”来衡量,则前者较高,后者较低,那么我们所要追寻的“可持续发展”就应当是“可持续的协调发展”。比较而言,“可协调性”比“可持续性”更为基本也更为重要,更能揭示一个发展系统的本质特征。因而,我们首先要健全发展系统的结构——功能状态,其次要使这种状态保持下去,使之可持续发展。可以断言,只有高协同度的系统才有强持续性,“协调发展”,也是“可持续发展”。“可持续的协调发展”应该是我们追寻的发展目标。

三、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基础、障碍和有利条件

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客观基础较差,生态债务沉重。在自然条件方面,除人均资源拥有量少外,我国平原少而多山地、丘陵、荒漠和高原;动态水资源分布不均,资源开发难度较大;矿产虽种类齐全,但低品位矿占据优势,采选耗能较大,成为严重污染的先天因素。在能源结构上,我国商业性能源的七成以上依靠煤炭,不加处理地直接燃烧中、低质煤是我国环境污染的重大根源。我国生态退化的历史包袱沉重,至建国时,历史上遗留下来的生态债务计有15亿亩退化草原,6 万平方公里人为因素形成的沙漠和100万平方公里的水土流失面积。建国以来, 我国在改善基本生态条件方面做出了很大的努力,治水造林治沙,极大地提高了国土承载能力,但与此同时,由于人口剧增、政策失误和其它原因,新的生态债务也在不断积累。一是沙化面积超过建国前的历史总和,约9万平方公里,至今仍以每年5000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 二是水土流失面积增至160万平方公里以上。 环境污染主要是建国以后出现的,大跃进时大批小企业的出现,文革十年片面追求产值,大办“五小工业”,“变消费城市为生产城市”等,都促使了环境质量的急剧恶化。也有人认为中国现代化发展中存在着四大危机,这就是人口危机,资源危机,环境危机,经济发展危机。总之,庞大的人口规模,较少的人均资源,产生于长期历史,加速于建国以后,并仍在持续的生态债务积累,使我国持续发展的客观基础相对薄弱,与别国相比,需付出更大的努力才能实现这一目标。

我国持续发展所面临的障碍主要有:(1)我国的经济增长依然是粗放型和外延型增长。这种增长不仅降低了效益和加重了污染,还因其强烈的扩张冲动和投资饥渴,反过来与环保、农业等争夺资金。(2)经济体制改革有待深化。改革的一些重大目标如政企分开、产权明晰等远未实现,低效益高增长模式具有强烈的政府行为特点,缺乏有效的制约机制,因而这一障碍能否克服与改革能否深化紧密相联。另外,由于改革尚未深化,企业严重缺乏活力,我国资本的力量也相对软弱,这可以说是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最大障碍。(3)农村的生态退化通常与贫困相连,同时,农业发展后劲不足的态势趋于明显。(4)乡镇工业起点过低,据研究,当前其总体发展水平尚在30—40年代,技术进步对其产值增长的贡献平均在27.6%的水平。这种低起点高增长的模式对环境具有很强的破坏作用,已成为持续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

我国在向可持续发展转轨方面还有一些有利条件。首先是进入80年代后,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而环境质量的恶化速度则趋于减缓,这正是改革开放带动的强劲发展导致了环境形势的相对稳定,与一般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困难相比,我国在持续发展上已处于相对有利的地位。其次是在所有发展中国家,我国的人口控制是最为成功的,仅这一点,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条件就要宽松得多。此外,另一重要的优势是我国的市场日趋成熟、民族资本已相当强大、以及具有相当坚强的科技实力,这三者的结合并在有利于持续发展的政策指引下,将会成为推动持续发展的最具革命性的力量。

四、中国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构成

1、人口战略: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开发人力资源。 (1)降低人口率,实现适度人口目标。(2)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广拓就业途径,实现充分就业目标,逐步实现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同时,劳动密集型产业要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的素质,向技术密集型过渡,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取得竞争优势。(3)充分利用现有科技力量总量的优势,发展技术密集型与高新技术产业,实现技术替代目标。国家必须采取切实措施,落实知识分子政策,保护科技人才,鼓励人才流动。

2、资源战略:建立资源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 “节约”一词有两层涵义,一是指“节省”与“浪费”相比,二是指“集约”与“粗放”相对立。建立资源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的内容主要有:(1)建立以节地、节水为中心的集约化体系。(2)建立以节能、 节材为中心的节约型工业生产体系。(3)建立以节省运力为中心的节约型综合运输体系。(4)建立以适度消费、勤俭节约为特征的生活服务体系。当然, 建立资源节约型体系必须与集约化经营相结合,单纯的节省不能创造更多财富,必须变粗放经营模式为集约经营模式。

3、环境战略:建立与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环保体制。 必须遵循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相统一的原则,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同时,保护生态环境;还应坚持把环境保护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和长远规划中,使环保与各项建设事业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在国土开发中,坚持开发、利用、整治、保护并重的方针;在工业、农业及其它产业部门中,建立以合理利用资源为核心的环境保护战略,积极发展清洁生产和生态农业等。

4、经济发展战略: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尽快实现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换,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基本要求是,从主要依靠增加投入、铺新摊子、追求数量,转到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转到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为此,经济工作既应抓增量的扩张,更要抓存量的调整;既要注意外延的扩大,更要注意内涵的提高;既讲数量,更讲质量。在转变观念的前提下,首先要有体制的转换来确保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要加快改革步伐,通过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包括有利于节约资源、降低消耗、增加效益的企业经营机制,有利于市场公平竞争和资源优化配置的经济运行机制,来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其次,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重组,扩大经济规模,提高规模效益。再次,把经济增长点建立在主要依靠科技进步的基础上。科学技术是经济增长方式的巨大杠杆,应高度重视科技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努力提高科技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最后,重视提高社会成员的素质,这将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换中发挥基础作用。

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处理好三个方面的问题:首先,必须提高全民特别是各级领导的“可持续发展意识”,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合作。其次,要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前提下实现可持续发展。最后,要处理好国家与全球、局部地区与整个世界之间的关系,做到一国的发展不以损害别国的发展为代价,实现人类的共同发展。

标签:;  ;  ;  ;  ;  ;  ;  ;  

可持续发展及其在中国的实践_可持续发展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