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据有关数据统计,这些年煤矿安全事故频繁发生,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经济损失巨大,社会影响非常恶劣,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相关部门对煤矿安全事故的进行原因分析,得出事故都是可以预防的一致结论,刨根问底,导致事故发生的主要因素之一是职工的安全意识差,缺少责任感。随着煤矿企业的发展,职工安全意识差已经成为制约煤炭企业安全发展的瓶颈,因此,如何煤矿工人安全生产意识和素质,是一个亟待解决的关键性问题。邓小平说过“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同样,煤矿职工的安全思想意识就得从培训工作抓起。
关键词:煤矿;安全意识;培训
安全意识有助于确保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有序进行,提高煤矿员工的安全意识,能够降低煤矿事故的发生概率,所以在新时期,企业不仅要重视经济效益,也应当充分重视安全培训工作,进一步强化员工的安全意识。
1安全意识的意义
安全意识是大脑对安全的认知而产生的各种思维想法,企业中安全意识主要是指从企业领导到全体员工对安全工作情况的认知。人、机和环境是不安全的交集点,而人又是这三者中最活跃、最重要的唯一有思想的因素,是可以改变其他两者的主体。煤矿职工安全意识的高低,与煤矿安全生产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事实证明,职工安全意识提高了,才能更加懂得安全生产的必要性,才能使全体员工真正懂得“安全在我心中、安全在我手中”的含义所在。现实工作中,矿工的安全意识非常低,井下工作条件恶劣,情况千变万化,但仍不能引起矿工的高度重视,特别是遇到工作面条件好一些或者是生产任务繁重时,安全意识更加淡薄,甚至违章蛮干,普遍认为:井下生产不过是老生常谈,只图蒙混过关,比如经常出现的非常严重的违章行为近距离放炮、空顶作业、扒飞车等,抱着侥幸心理,总认为悲剧不可能发生在自己身上,如果事事都要按安全规程操作,就无法掘进,无法挖煤了。对于规章制度形同虚设,“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假安全思想,惯性思维和惰性心理起主要作用,没有安全意识,这才是造成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安全意识在安全防范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对自己所处的工作场所和工作内容方面存在的安全隐患有一定的认识。对于隐患的认识,这些意识会一直在人的大脑里漂浮,在进入工作场所后,这些意识就不断地提醒自己,排除人为的不安全隐患。员工的安全意识如何形成这是重中之重。只有矿工清晰地感知到井下的客观环境,意识到不安全隐患才能在行为上、技术上做到预防,及时消除不安全隐患,实现安全生产。安全意识可通过企业安全管理、安全教育和安全责任等建立和施加影响,并可通过相应的激励机制使之自我调节而一步一步地形成。
2在煤矿安全培训中强化安全意识教育的相关对策
2.1增强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的安全培训意识
安全培训是煤矿企业预防安全事故发生的重要手段,是实现煤炭企业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煤炭企业必须主动创新安全培训理念,打破固有思维束缚,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突出安全培训过程中人的中心地位和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企业可以将安全培训与企业文化相结合,逐渐培养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使员工真正意识到企业搞安全培训的目的和初衷,弱化人的消极态度和抵制心理,切身感受到安全培训的重要性。另外煤炭企业需要加大人才队伍建设和培养力度,为每一位员工建立安全技术档案,结合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制定安全技术人才长期培养规划,既要满足企业发展需求又要顾及到员工个人意愿;根据员工的文化素质、学习能力、岗位、技术特长等分成不同的群体和班次,制定适合不同群体的安全培训计划;通过建立和完善人才激励机制,通过升职加薪、岗位调整、资金奖励、表彰评比、休假疗养等方式促进员工安全培训的参与度和积极性,切实提升人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水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增强培训形式、方法的多样性、针对性和灵活性
(1)增强培训方式、方法的多样性。新时代企业安全培训要摒弃传统的“照本宣科”和“填鸭式”教学,在培训过程中可以采取多种多样的培训方式来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习兴趣,比如:案例教学,情景模拟、角色扮演、视听教学、幽默教学、桌面推演、经验介绍、分组讨论、有奖问答、师生换位、实践教学、应急演练、观摩学习等,调动和引起受训者的学习兴趣,保持高昂的学习状态,引起受训者的共鸣和思考,对培训内容的印象更加深刻,从而起到应有的培训效果。(2)提高培训方式、方法的针对性。新时代企业安全培训要摒弃传统的“大锅饭”教学,培训方式、方法的选择要针对培训的对象和群体、受训者的素质和能力、岗位需求和现场实际,企业可以通过员工安全培训档案掌握本单位人员结构和素质水平,对不同层次的员工采取不同的培训方式,按照岗位特点和工作需要采取不同的培训。(3)注意培训方式、方法的灵活性。安全培训内容往往比较枯燥,优秀的培训者往往通过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引导学员主动学习、轻松学习,减轻抵触心理,突出学员主导地位,变被动为主动,深入浅出地剖析问题本质,通过风趣、幽默的语言调动课堂气氛,抓住并引导学员集中注意力,通过案例分析、现场实践、模拟演练、角色扮演等手段强化直观教学,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提高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达到预期的培训质量和效果。
2.3构建优化评估考核体系
煤矿企业在组织员工进行安全培训时,应当制定科学合理的培训评估考核体系,通过优化评估方法,加强对培训效果的检查等,进一步规范培训结果。通过构建相对独立的考核体系,丰富考核内容,可以以员工为中心进行多元化考核,对考核成绩优秀的员工予以奖励,才能够确保安全培训工作持续进行。将每期的安全培训结果列入周期培训中,对培训中创新能力较强,工作突出的员工、部门予以奖励,对于表现较差的予以批评,从而起到良好的培训效果。员工安全意识养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企业不要认为只培训一两次就可以成功,应当作好长期的培训准备。
2.4强化安全培训中的文化建设
企业还要在安全培训工作中强化文化建设,营造良好安全氛围,增强煤矿工人的安全意识,通过安全文化来对煤矿工人的思想进行整合,使其能够对企业的安全文化产生认同感,并利用安全文化来作为工作行为的指导。
2.5营造良好外部环境
在外部环境上,煤矿企业应和国家与煤矿工人共同努力来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改善煤炭行业的整体安全形势,提高煤矿工人的福利待遇,引导煤矿工人掌握防灾技能,以此增强煤矿工人的安全心理需求。
3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根据大部分煤矿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经验看出,必须加强安全技术培训工作,才能够确保煤矿企业生产经济效益以及安全生产。所以企业在安全培训中必须进一步强化员工的安全意识,使员工树立正确的安全观念,学习必备的安全知识与技能,才能够打下夯实的安全生产基础,为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提供动力。
参考文献:
[1]张芳芳,张永成,骆汉宾.煤矿企业施工阶段安全保障体系研究[J].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2016,(04).
[2]卢阳.我国煤矿企业安全培训中如何强化员工安全意识[J].山西建筑,2017,(30).
[3]户怡安.煤矿安全培训如何提高工人的安全思想意识[J].现代经济信息,2018(14).
[4]马建军,陈凤林.论以企业安全发展伦理为重点的企业安全文化建设[J].中共银川市委党校学报,2012,(04).
论文作者:裴玉梅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6
标签:煤矿论文; 安全意识论文; 员工论文; 企业论文; 工人论文; 方式论文; 安全生产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