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科教兴国”战略的理论溯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科教兴国论文,理论论文,战略论文,邓小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与经济相互关系的论述,是“科教兴国”战略的理论基础。它科学地揭示了教育和经济之间的联系及其相互作用的规律,为我们促进国民经济和科教事业的协调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在深化科教体制改革,迎接21世纪的挑战之际,学习和探讨邓小平同志的教育与经济关系的理论,对我们搞好教育和经济发展,加紧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
邓小平同志的教育与经济关系理论是在继承马克思、列宁、毛泽东等无产阶级革命导师的教育经济思想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革命导师们关于教育具有经济意义的论述,是邓小平同志教育经济关系理论的直接理论来源。
早在19世纪,马克思在分析批判了古典经济学及空想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庸俗见解后,认识到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是人的劳动能力。马克思说:“要改变一般的人的本性,使它获得一定劳动部门的技能和技巧,成为发达的和专门的劳动力,就要有一定的教育和训练”。①
十月革命后,列宁认为要建设共产主义,就必须使广大群众通过教育掌握技术,掌握科学,这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国家所不可缺少的。列宁还说:“可以有根据地说,花上十年功夫,我们就能把整个俄国布满电站,使电力达到能够满足现代技术要求和能够消灭旧式农业的水平,要做到这一步是需要有高水平的文化和教育的。”②列宁又认为:“提高生产率……第一就是发展群众的文化教育事业。”③
在关于教育与经济关系方面,毛泽东同志远在革命战争时期,就已重视教育对发展经济的重要作用。指出:“用文化教育工作提高群众的政治和文化水平,这对于发展国民经济同样有极大的重要性。”④在处理教育与生产二者关系时,毛泽东同志指出:“生产与教育不可偏废,各部必须精密地计划二者的工作及其相互之间的配合,恰当地分配二者的时间,使1943年的生产与教育均多于与好于1942年的生产与教育”。⑤
1949年全国解放前夕,毛泽东同志号召干部要学经济、学城市管理,以迎接生产建设高潮的到来。1957年,提出了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的教育方针,要求受教育者在德、智、体几方面都得到发展,1958年又指出:要培养这样的劳动者,必须把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起来。毛泽东同志的一系列关于教育具有经济意义、教育对经济的作用的论述,以及他提出的教育方针等,对我国的教育发展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起过重大的指导作用,并且具有深远意义。
邓小平同志是当代最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他不仅是我党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也是我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之一。因此,他对马克思、列宁、毛泽东的教育与经济关系的思想有着极为深切的领会。在邓小平同志几十年领导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尤其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关于教育与国民经济,教育与生产力,教育与现代化建设,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以及对人才的使用等方面,邓小平同志都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同志的教育经济思想,为我国新时期教育事业的发展和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提供了直接的理论依据,为我们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
邓小平同志的教育与经济关系的理论,内容十分丰富。归纳起来,其主要方面有:
(一)教育与现代化的关系
在教育与经济关系问题上,邓小平同志把握时代的脉搏,结合中国的现实,深刻阐述了教育与现代化的辩证关系。
首先是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在于教育。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的主要任务,是要把我国建设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那么,如何才能实现现代化?对此,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靠空讲不能实现现代化,必须有知识,有人才。”“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技,基础在教育”⑥。
其次是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几年中,是我国进行大规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起步时期,也是全党全国工作重点的转移阶段。当时,邓小平同志就指出:“我们的工作重点,应当包括教育。一个地区,一个部门,如果只抓经济,不抓教育,那里的工作重点就没有转移好”。⑦他还说全党全国工作重点的转移,不仅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而且必须把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1992年,他在视察南方的重要谈话中讲到,经济发展得快一点,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我们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要从科学和教育着手,我国现代化发展战略第一位就是发展教育和科学技术。
再次是教育要面向现代化。“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是邓小平同志在1983年10月为景山学校的题词。它内涵丰富,寓意深刻。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有两层含义。一层是教育与经济建设的关系。为了尽快地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强国,教育必须为经济建设输送足够数量、掌握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的合格人才。另一层含义是教育自身要现代化的问题。
我们知道,当今世界上有进步的科技,先进的管理,发达的教育手段和成功的教改经验。这一切都是现代文明成果。教育要面向世界,就要求我们要了解、学习和吸取它,为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促进我国的教育改革,赶超世界教育的先进水平服务。
教育面向未来,一方面指教育不仅要满足当前社会的需要,而且要满足未来社会的需要;另一方面是指要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长远战略目标和世界的未来发展作为出发点来规划未来教育的发展,为未来的现代化社会奠定可靠的基础。
可见,“三个面向”的基础和前提是现代化,“三个面向”的主题也是现代化。教育要面向现代化,主要强调的是教育与现代化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关系。然而,在现代化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人才是最重要的生产力要素。教育要面向现代化,也就是要大力改革和发展教育事业,运用先进的教育手段,努力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培养大批人才,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二)国民经济发展与教育事业
经济对人才的需要,决定教育的培养目标、人才种类的数量和质量等。国民经济发展了,需要的人才变化了,教育也必须随之相应发展。换句话说,教育不能脱离国民经济需要孤立地去发展。这是因为,教育的发展如果滞后于国民经济的发展,那么国民经济的发展将因缺少各种人才和高素质的劳动者而受到影响,我国现在的情况就是这样;反之,教育发展如果超越了国民经济需要,则又会发生人才过剩,导致人才的外流。此种情况,第三世界国家早已发生。这就是说,国民经济的需要决定教育的发展,教育的发展必须适应国民经济的需要。这是一种人们不能任意违反的客观必然性。据此,邓小平同志指出,必须认真研究在新的条件下,整个教育事业必须同国民经济发展相适应的问题。而且,他告诉我们要着重注意五个方面:(1 )应该考虑各级各类学校发展的比例,特别是扩大农业中学、各种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的比例。(2)要研究发展什么样的高等学校,怎样调整专业设置, 安排基础理论课程和进行教材改革。(3)制定加速发展电视、 广播等现代化教育手段的措施。(4)生产劳动、 科学试验和科学研究在学校教育中怎样组织得更有计划,使之更符合于经济计划和教育计划的需要。(5 )集中力量加强重点学校的建设,尽快提高它们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这五个方面,仍然是我们今天解决教育发展与国民经济发展相适应问题的一个纲。
关于教育投资方面,作为开发人力资源的教育投入是一种至关重要的生产性投资。我国的教育投入,虽然作了极大的努力,逐年都有明显的增长,80年代平均年增长12%多,90年代也有增长。但由于我国教育经费紧缺的状况一直未能得到缓解,制约了我国教育的发展。邓小平同志在了解了这些情况后,指出:“我国的教科文卫的费用太小,不成比例,甚至有些第三世界的国家在这方面也比我们重视得多。我们非要大力增加教科文卫的费用不可。否则现代化就化不了”。⑧事实证明,教育的低投入,必然造成教育的低水平;教育的低水平,也就必然会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后劲。邓小平同志还一再提醒那些认为“经济要上,教育要让”、“先发展经济,再发展教育的人们,要看到教育和经济之间相互依赖的关系,不能顾此失彼”。为了确保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并使之与国民经济的发展相适应,解决好教育投入的问题,邓小平同志动情地指出:“我们要千方百计在别的方面忍耐一些,甚至牺牲一点速度,把教育问题解决好。”⑨
(三)教育、科技与经济
现代社会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是,经济发展对科学技术的依赖性越来越大,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也越来越大。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讲的“社会生产力有这样巨大的发展,劳动生产率有这样大幅度的提高,靠的是什么?最主要的是靠科学的力量,技术的力量。”⑩但是,科学技术要由人来创造发明,更要由人来掌握使用,这都需要教育,需要通过教育把科学技术转化为劳动者的劳动能力,再由劳动者的劳动能力作用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所以,教育、科技与经济三者之间的联系是十分紧密的,邓小平同志一针见血地指出:“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搞上去”,而“科学技术人才的培训,基础在教育”。的确,教育是今天的人才,明天的科技,后天的经济。
在教育、科技与经济三者之间的关系上,反映邓小平同志教育经济关系理论的内容还有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邓小平同志十分注意科技与经济相结合,并亲自设计了两者如何结合的途径。邓小平同志指出:“解决科技与经济结合的问题,在方针和认识都明确了以后,要解决体制问题,要进行科技体制改革。经济体制、科技体制,这两方面的改革都是为解放生产力。新的经济体制应该是有利于科技进步的体制,新的科技体制,应该是有利于经济发展的体制的。”(11)邓小平同志主张通过经济与科技体制的改革,双管齐下地从根本上解决科技与经济相结合的问题。
第二,邓小平同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邓小平同志根据当代科学技术的急剧发展,在1988年底的一次讲话中指出:“马克思说过,科技是生产力,事实证明,这话讲得很对,依我看,科技是第一生产力。”(12)邓小平同志还指出:“高科技领域的一次突破,带动一批产业的发展。”(13)“我们要下决心搞高科技,起码争取几年时间,现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发展一日千里,如果我们不参与发展行列,差距就会越来越大。”(14)邓小平同志的这些论述,不仅是对马克思科学生产力观的继承和发展,也是他的教育经济关系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
第三,“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社会主义建设离不开知识,离不开知识分子,离不开人才。知识分子政策是否正确,人才的作用能否充分发挥,对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至关重要。邓小平同志一贯尊重知识、重视人才,而且是这方面的楷模。他讲:“改革经济体制,最重要的,我最关心的是人才,改革科技体制,我最关心的,还是人才”。(15)在发现人才、培养人才、使用人才方面,邓小平同志着重讲了三点,一是实现干部队伍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二是要以极大的努力抓教育;三是要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在对知识分子的管理、使用上,邓小平同志提出要通过重用、破格提拔、招聘等办法,为能人开出一条路来,充分发挥知识分子中潜藏的巨大能量,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而邓小平同志自己则说,我愿意给教育、科技部门的同志们当后勤部长。
(四)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
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党和国家一贯倡导的教育方针。1987 年4月,邓小平同志就明确强调要把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作为新时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方针之一。并提出:“必须认真研究在新的条件下,如何更好地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更重要的是整个教育事业必须同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16)1993年2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再一次明确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1995年3 月,在我国颁布的第一部《教育法》上,又用法律条文的形式确立了这一内容。这是邓小平同志教育经济关系思想的具体体现。
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在不同的时期有着不同的反映形式。现在,我国正处于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我国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功能,在新形势下,也赋予了新的内容。其主要表现,首先是使教育活动主动地参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尤其是高等教育中的高科技产业的开发、利用和发展,直接与市场相结合,这对于我国科技、教育事业和市场的繁荣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产生了良好的效益。其次是促使教育事业的发展主动地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迫切需要,把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等方面的发展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有效的互相促进的机制,从而极大地推动教育自身的发展。再次就是学校通过开展教育同生产劳动的有机结合,产生出一定的经济效益,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教育投资的不足,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又次是使教育者、受教育者都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在社会实践中,提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有就是通过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他们的劳动习惯,使他们以劳动为己任,视劳动为光荣,从而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总之,通过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并且又有一定动手能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
我们以《邓小平文选》一至三卷中的论著和谈话为主线,纵观邓小平同志的教育与经济关系理论的发展过程,不难发现,今天我们实施的“科教兴国”战略,正是邓小平教育与经济关系理论的结晶。
邓小平同志很早就注意到教育与经济之间的关系问题。早在建国前,邓小平同志在领导中国革命的过程中,就论述了教育、战争、生产三者之间的关系。在《太行山区的经济建设》一文中,邓小平同志认为“教育为战争、生产服务,把三者密切地结合起来,就是不可战胜的力量。”(17)可以说,建国前,邓小平教育经济思想的关注点是在教育、战争与生产的关系上。
建国初期,我国百废待兴,邓小平同志适时地提出要处理好和平建设与教育发展的关系。从1949年至1965年,他在原政务院的政务会议和中共中央书记处会议上,多次讨论我国教育工作时的发言中,就初步阐述了他的“教育与建设、教育经费与教育质量关系方面”的教育与经济关系的理论。
1975年至1983年,这是邓小平同志全面论述他的教育与经济关系理论的时期。这一时期,他的许多论著和谈话深刻地阐明了教育与经济关系的一系列理论问题。
1984年以后,邓小平同志着重注意“国力的强弱与教育、经济增长的速度与教育发展”的关系等问题。
在邓小平同志教育经济关系理论的指导下,党的十四大明确指出“必须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1993年,党中央、国务院发布了《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继续贯彻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必须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的基本原则。1994年,党中央和国务院召开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动员全党全社会认真实施《纲要》。1995年,党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强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正式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同年,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把“科教兴国”列为今后15年加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1996年,根据中共中央的建议,全国人大八届四次会议正式通过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科教兴国”成为我们的基本国策。由此可见,从邓小平同志的教育经济关系的理论到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明确提出“科教兴国”战略,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道路所作出的科学回答,是完全符合当代中国国情和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的理论的。“科教兴国”是邓小平教育与经济关系理论的结晶。
四
“科教兴国”战略是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对邓小平同志教育经济关系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它的内涵是“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强盛”。(18)也就是说,要坚持邓小平同志教育与经济关系的理论,正确处理好教育、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
一方面,在发展经济、振兴国家过程中,要突出科技、教育的战略地位,把科技、教育作为发展经济和振兴国家的重要依靠手段,因为“科技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19)当今世界科技发展迅猛异常,科技成果商品化、产业化的进程日益加快,新的科技改革正在引发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深刻变化,对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并成为国际综合国力较量的焦点。所以,江泽民在“十五大”报告指出:“要充分估量未来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技术发展对综合国力,社会经济结构和人民生活的巨大影响,把加速科技进步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地位,使经济建设真正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20)江泽民还指出:“振兴经济首先要振兴科技,只有坚定地推进科技进步,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主动”。科技的振兴,关键又是科技人才的培养,“教育是培养人才的基础工程”。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科技兴国”战略同邓小平同志的教育经济关系理论是存在着内在一致性的。他们二者的主导思想都是着力强调教育、科技在发展经济、振兴国家中的极其重要的作用。
另一方面是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由于旧的科技体制使我国的科技成果转化率很低,仅有15—20%左右,造成科技与经济脱节,科技成果难于转化为社会财富和经济实力。旧的教育体制,特别是高等教育体制也与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不相适应,阻碍了“科技兴国”战略的实施。因此,必须深化科技和教育体制改革。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科技、教育体制如何改革,“十五大”报告为我们指明了方向。江泽民同志讲:“要充分发挥市场和社会需要对科技进步的导向和推动作用,支持和鼓励企业从事科研、开发和技术改造,使企业成为科技开发和投入的主体。”江泽民同志还指出:“有条件的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要以不同形式进入企业或同企业合作,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21)产学研相结合,就是处理科技、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的最佳形式,也是在新形势下实践邓小平同志教育经济关系理论的极好形式。
综上所述,邓小平同志的教育与经济关系理论是我们今天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理论前提,并成为我们在新形势下进行教育体制、科技体制和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实践将进一步表明,在这世纪之交,在未来的21世纪,在邓小平同志教育与经济关系理论的指导下,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必将大大提高我国教育事业和我国的经济发展质量与水平,使生产力有新的解放和更大的发展。
标签:科教兴国论文; 科技论文; 邓小平南方谈话论文; 邓小平理论论文; 经济建设论文; 社会体制论文; 现代化理论论文; 经济论文; 社会问题论文; 社会教育论文; 国民经济论文; 经济学论文; 时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