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人口集聚与城市空间的重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上海论文,重构论文,人口论文,城市论文,空间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国城市,尤其象北京、上海、广州等这些特大城市,在进入80年代后出现了大量的流动人口。其原因主要在于历史上存在的城乡之间的差异和地区之间的差别,且通过市场经济的大力推进和劳动就业结构的变化,导致这些地区的差异有所扩大,因而引发了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的流入。源源不断的农村劳动力流入城市后,使上海的人口进一步高度集聚,城市行政区划不断扩张和延伸。人口的高度集聚一方面加速了城市化的进程,另一方面也给城市发展带来了一定的负面效应。
一、人口基本态势、流动人口与城市人口的集聚
上海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环境条件,使它从近代历史上的一个东南重镇正在迅速发展成为亚洲乃至国际上的贸易和商务金融中心,成为国际国内交通运输的枢纽。它的发展对中国的城乡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强烈的辐射作用,在我国未来的可持续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就人口与空间分布的问题而言,人与自然的矛盾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本矛盾,作为历史与现实的延伸,这个矛盾是上海未来发展的客观制约因素。它既不可能迅速得到解决,又有可能不断激化。因此,深入研究上海在未来发展中的人口集聚与城市空间重构问题,对于实现上海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早日建成国际一流大都市,是非常重要的。
了解我国城市未来发展能力的可能性是存在的。方法之一,是将目前城市人口的数量、人口的构成和空间分布联系起来看。我们不能从一种平衡的意义上形而上学地来理解物质生产和人口变动之间的关系,因为这种变化要比我们所想象的复杂得多。人口变动并不是一种孤立的、不受其他要素影响的尺度:出生和死亡人数是随着某一地区的福利状况、社会安全状况以及教育,尤其是妇女的教育状况而发生变化的。人口流动的规模完全取决于贫富之间差异的幅度及其在地理上的分布,取决于自然灾害和社会危机的发生。我国进入90年代后出现的大量流动人口,其主要原因在于历史上存在的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通过市场经济的大力推进和劳动就业结构的变化,导致这些地区的差异有所扩大,因而引发了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流入沿海经济发达城市。1997年9月16 日上海第六次流动人口调查结果显示,全市流入人口总量为276万人, 其中来自外省市, 特别是农村边缘地区的约为237万人。全市流入人口中,市中心10个区流入人口总量为110万人,新城区(宝山、闵行、 嘉定和浦东新区)流入人口为122万人,郊县城镇流入人口为44万人左右。 城市人口的集聚状况进一步强化。
上海作为中国人口最多的特大城市之一,截止1997年底,全市总人口数(户籍人口)达1305.46万人,人口出生率为4.9‰,死亡率为7.3‰,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4‰。目前,上海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1.1 %。从人口总量看,上海常住居民人口总数目前已经达到1457万人,其中来自外省市的流动人口数为237万人,加上临时来沪人员, 估计现有人口总量约为1700万人以上,且分布在6430.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平均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达2644人,出现了大城市人口高度集聚的状况。这一平均值与世界上其他一些著名大城市相比也许并不算高,但由于上海人口分布呈高度的向心模式,市中心区域的常住人口分布密度大大高于那些国际性大都市,成为世界上人口极其拥挤的地方。据相关资料分析,长期来,上海老城区的常住人口密度大大高于全市平均数,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高达1万人以上,是全市人口密度的5倍左右;如仅计算10个中心区,则面积277.91平方公里,人口为739.67万,人口密度达26615 人/平方公里;10个区中唯有的2 个没有城乡结合部的静安区和卢湾区都位于市中心,它们的人口密度分别高达6.42万人/平方公里和6.34万人/平方公里。进一步观察就会发现,越是城市商业繁华、交通位置优越、开发历史较早的地区,其人口密度也就越高。如南市老城厢、外滩和人民广场周边地区,人口密度超过8万人/平方公里以上。 如果我们不采取积极措施,上海城市空间的拥挤状况将无法在短期内得到明显改善。
城市是一个具有劳动、居住、交换流通等功能的中心。人类的活动是城市中最基本的活动,人口分布空间密度高的地方也是城市各种活动最集中的地方。如果城市建设与人口发展和经济发展不能相适应的话,就会发生所谓的“城市膨胀病”。因此,人口空间分布的高度密集已经成为上海城市未来可持续发展中的尖锐问题。
二、城市空间合理布局的转变进程
80年代以来,上海各级政府大大加速了拆除老城区危房和棚户区的力度,积极开发城市外围的新住宅区,其结果表现为城市中心区人口加速向边缘城区扩散,城市化开始加速,5 个新城区的设立使城区面积成倍扩大,以及外来农村人口向城市和乡镇的集聚力度加大。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上海城市空间的人口再分布将在以下三个方面得到进一步发展:
(1)市中心区人口继续向外扩散。 上海市中心区因人口分布过密所引发的城市病长期困扰着上海城市功能的发挥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但由于受种种因素的制约,长期以来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改变。80年代以来,随着上海经济的加速发展特别是浦东新区的开发开放,为重塑中心城的功能,实现人口的合理再分布提供了契机。近几年,随着内环线、南北高架等道路设施的建设以及中心城区功能的大置换和城市边缘新城区住宅的大规模建设,中心城区过密的人口迅速向边缘城区扩散,其数量、规模和速度前所未有。从1990年到1995年底,10个中心城区的人口由706万人减为636.6万人,减少了69.4万人。但按照中心城区280 平方公里面积计算,人口密度仍达2万人左右/平方公里, 根据有关发展规划,中心城区人口密度要降低到每平方公里1万人左右的目标, 目前实际状况与此仍有一定差距,今后,随着旧城区改造,中心城区人口向外扩散的趋势将继续得到加强。
(2)边缘城区、 浦东新区以及连接中心城区的交通干道沿线城镇将是中心城区人口向外扩散的重要去向。从1982年到1990年,闵行、宝山两区人口只增加了9.63万人,而1990年到1995年则增加了41.26 万人,后5年增加人数是前8年的4倍多,可见90 年代以来中心区人口向边缘城区扩散的速度明显加快。处于主要发展轴线上的宝山、闵行、莘庄、松江、嘉定、安亭以及杭州湾北岸的金山卫等城镇将继续成为接收中心城区人口扩散的重点城镇。浦东新区的大规模开放建设也将大量接纳市中心区疏散出来的人口,估计在今后五年内将达到180 万左右的常住人口规模。
(3)郊县人口一部分向城镇、集镇集聚, 一部分向边缘市区集聚,上海农村人口城市化是个必然趋势。城市化不仅表现在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更表现在人口向城镇的集聚。目前上海农村城市化正处在加速期。预计到2020年全市人口的城市化水平将提高到85%以上,届时将基本实现城乡一体化。
上海人口分布的高度向心性是罕见的。西方发达工业国家大城市的市中心繁华地段也有拥挤的人流,但是那大多只是过往人口、白天的活动人口,而决非如上海那样数百万的人口在市中心的弹丸之地上常住、停留。上海过密的市中心人口分布混乱了城市土地的功能划分,为创造一个良好的对外开放的投资环境带来了明显不利的影响。第一,不利于城市商业、金融等第三产业的发展与布局,这些产业常常需要分布在城市中心区以取得高效益,而市中心大量住宅用地大大限制了它们的发展。第二,不利于城市道路、桥梁及其他公共建筑等基础设施的兴建与改造。第三,加剧城市交通堵塞、人流不畅。归根结底,在寸土寸金的城市中心区,大量积滞的常住人口占据了相应的居住用地以及为之配套的生活设施和商业网点,从而给市中心土地的商业流通、交通、旅游、金融等功能的高效运转带来困难。因此,我们面临的任务是:为加快形成上海中央商务区和中心商业区,必须进一步合理疏解市中心常住人口,逆转常住人口畸形集居的分布模式,加快实现市郊农村高度城市化和上海城乡一体化。
当一个社会的人口发展处在转变过程时,这个社会的基本特征和社会生活都将产生深刻的变化。人口转变进程普遍存在于社会和经济生活中,当它的速度、范围和发展模式导致新的社会矛盾的产生和需要调解新的社会结构时,它就会面临新的挑战和冲突。人口问题与经济、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近年来,上海的人口转变进程有着十分明显的特点,即在全国范围内首先出现人口自然变动的负增长现象,人口期望寿命逐步提高,人口老龄化趋势也早于全国,已接近西方发达国家的水平,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劳动力市场的诞生,使上海的流动人口问题更为突出。
三、关于重构上海城市空间的设想
大量的研究结果显示,可持续发展的研究起点是人口问题。现在,人口问题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面临人口压力,如何处理好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问题受到了许多国家尤其是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的关注。事实上,人口问题与发展问题密不可分,人口问题本质上就是发展问题。这好象是一个分数,经济增长值是分子,而人口规模是分母,发展问题不仅仅受分子的影响,分母的作用同样重要,只有两者相结合,才能得出对一个国家、一个城市或地区经济发展的准确评价。
城市人口集聚过程在世界的任何一个地方似乎都按照一个相似的模式进行:只要生产活动被确定为绝大部分是从事农业生产,那么城市人口的比重就相对较低并且比较稳定。伴随着工业化形成了城市人口快速增长的阶段,这个阶段常常集中在短短的几十年里。随后,增长率又重新降至相对高的水平上,并且保持稳定甚至略有下降。
近年来,上海旧城区的改造使100 多万中心城区的人口迁往新市区和郊区,城市行政区划不断向外扩张,从而缓解了城市中心区人口高度集聚的状况,这显然有助于上海城区的空间扩展。因为城市规模愈小,公共建筑物的分布愈稠密,那么提供有效率的运输和生产技术的可能性就愈小。而城市内地(上海郊区)的面积越多,那么城市人口获得的生产资料就将越多。从上海的发展历史看,人口流动使得城市与农村的相互关系得到了迅速发展。上海除了自己的中心城区外还环抱了城市本身的内地,成为一个自给自足的城市,在相当广泛的范围内出口自己的产品,使它生气勃勃地保持发展势头,并能够与自然资源保持基本平衡的状态,在达到一定的城市规模后仍保持着自己原来的面目。鉴于这些特征,上海被看作是所有沿海城市发展的一个典型模式,即多核心的“城乡风格”。人口的增长,农业生产方法的改进和贸易的发展,为今天上海新城市的诞生提供了框架。所以,随着城市有影响的领域不断延伸和扩展,反过来又助长了城市区域的人口增长。当然,现在地区性的专业化生产已经成为可能,上海作为中国的交通枢纽和贸易中心在不断扩展自己的城市功能。国际国内、公共和私人投资活动在上海城市的集聚,将导致城市的社会基础设施需要不断扩建,而建设这类公共设施又必须符合“世界橱窗”的标准。因此,在这个传统城市中将会出现多样化的可持续生产方式,其中包括城市空间的重构和新的人口集聚模式的诞生。
目前上海城市区域按照其开发结构和人口结构的发展,主要可以分成五种不同类型的核心区域:
(1)南京路、淮海路等位于市中心的第一城区, 这些街区拥有大规模的商业大厦、专卖店、旅馆饭店和休闲场所,以及大银行和保险公司的行政大楼,形成了商业中心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市经济的持续增长,在第一城区内的“城市高度”在不断增长。位于市中心的上海国际饭店24层高度的记录自1983年被上海宾馆刷新以后,目前,它的高度排位已经远远落到了第900位。浦东新区的迅速崛起, 构筑了浦江对岸一个新的第一城区,矗立在那里的金茂大厦高达88层,420米, 被称为亚洲第一楼。与金茂大厦毗邻的是110 层的摩天大厦——国际环球金融大厦。南浦大桥、杨浦大桥和东方明珠已成为上海第一城区的标志性建筑,内环线高架象一条巨龙环绕中心城区,而成都路高架则象一条玉带贯穿城市中心的南北区域,即将建成的延安路高架将横贯城市中心的东西区域。今后几年内,第一城区的地价将越来越昂贵,常住居民人数将会相对较少。但因为这个区域需要大量从事服务性工作的人员,因此,这一区域在近几年内一方面仍将吸纳大量下岗待业人员、转岗就业人员和外来年轻的劳动力。另一方面,对具有较高文化知识水平并且能熟练运用电脑和外语的年轻劳动人口的需求量将会大幅度上升。
(2)环绕商业中心区外围的第二城区,称之为过渡区, 如静安区、黄浦区、卢湾区内的一些核心街区。从1991年8月至1995年底, 上海市区共动迁居民在30.02万户,拆迁居住房屋1235.91万平方米(这些数字分别是前12年总和的2.50倍和3.09倍)。其中黄浦区1995年率先消灭了棚户住宅,静安区从1996年底也基本上将棚户从地图上抹去,而卢湾等地区也纷纷提出到本世纪末彻底消灭棚户居住区,为此,这些城市过渡区还在闵行、嘉定、宝山等边缘地区建立了人口动迁基地,大量吸纳中心城区的户籍居民迁往该地区定居。上海城市中心区域和过渡区中的旧式里弄面广量大,约有1亿平方米以上,大都建于30年代。 它是上海历史的一个缩影,也是上海的城市文化遗产,如何将旧城区改造、开发和保护结合起来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事业。在未来的持续发展中,这些城市过渡区还将注重保持一定的传统要素,继续聚集轻工业和手工业的各种企业,以及商业和娱乐场所。然而,这里同时也是一个比较传统的居住区,该地区因为上述各种要素,它们是外来人口流入城市的目的地,同时也是商业中心区(第一区)向外扩张的重点区域。
(3)第三城区是大规模的工人住宅区, 如普陀区当年建设的曹阳工人新村,闸北区的彭浦工人新村,等等。在第三城区内生活的多数是专业技术工人和学校教职员工的家庭。在这些城区中,绝大部分是多层住宅楼,近年来也增建了一批高层住宅。象过渡区一样,除了许多新建的高层楼房和商品房以外,这里多户同住的楼房一般都是国家提供给居民租赁使用的。目前,在这些地区中,雨后春笋般涌现的大批高质量的商品住宅吸引了大量中等收入的社会阶层人士,他们正在那些新住宅区中寻找自己的落脚点。
(4)与第三城区相连的第四城区。 在这个城区里有条件较好的住宅小区,如80年代后期在长宁虹桥、仙霞、古北等地区新建的住宅小区,住在那里的多数是较富裕的中等收入和高收入阶层的社会成员。该地区由于大量的房屋装修工作以及需要家庭雇佣工人,劳动力的需求量也会大增,是外来流动人口安身和就业的理想之地。
(5 )第五城区是在一段固定路线上乘通勤车上下班职工的住宅区,如闵行、安亭、金山石化、宝钢和松江等区。这类城区一般都位于城市的边缘地区,生活在这里的居民一般都是比较典型的工薪阶层。
在这个五城区模式中,与商业中心的间隔距离在上述的那些特征分布中显然具有重要作用。随着城市经济的持续增长和社会进步,围绕城市中心的各种城区由内向外、向边缘地区延伸和扩展:市中心区向过渡区膨胀,对过渡区的开发利用和财政投入被挤到第三城区,第三城区又转变为一个进入变迁的新城区等,依此类推,直到最后,处在边缘地带的一个城郊农业区又成为一个新的建筑工地,最终成为在一段固定路线上乘通勤车上下班职工的住宅区。一个城市的增长机遇取决于它在国家整个居住网络中所处的位置;而生产技术,特别是交通技术的每一种变化也会影响城市的增长,围绕着大城市将会出现各种城市区域,然后,这些城市以特大城市的形式占据大规模的土地面积并向外扩张,兼并数百个曾经互相隔离的居住区,从而吸纳大量外来流动人口。
鉴于空间结构的重新布局,未来上海中心区面对大规模人口集聚,不仅无法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而且还要经历一场持续的产业变革,即大力发展服务性行业,特别是办公室工作将更趋于高度集聚,而两级部门的企业则要迁出市中心,并搬迁到城乡结合部或者农村地区。市中心的主要功能不再象经济增长初期那样,是货物和商品的生产,而更多的是货币金融、技能和信息的生产与分配。此外,人们可以观察到这个过程将随着货物生产向低工资地区转移,并且将研究工作、资金和信息以世界标准向沿海发达城市转移。所以,随着交通和交往系统的不断发展(电脑控制的汽车交通、电信交往等),大规模城市区域的经济增长可能会持续下去。
作为中国城市化区域、工业区和经济增长地区,从上海至江苏和浙江,部分延伸到渤海湾一带,在这些区域内将很快会形成中国经济增长的“黄金地块”。因为从目前的发展看,那里将会集中越来越多的劳动岗位,同时也会使人才和流动人口进一步集聚。区域间的道路交通如铁路、机场和高速公路日趋完善,货物储运中心、工业园区、原材料加工区正在扩建,包括体育和文化设施都在迅速增加,但同时也产生了一些发展中常见的问题,如空气污染、噪音增强、绿地破坏、臭氧积聚等。上海中心城区昂贵的地价和房屋租金将驱使大量的流动人口不断流向中心区周边一些尚未得到充分开发的地区,未来我国城市发展和经济增长也将愈来愈多地集中在这一“黄金地块”,并将拓展为中国沿海经济区人口与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基地,从而更加体现出上海这个国际大都市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