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陕西西安 710054
摘要:当前,随着我国社会发展进行,我国经济发展进行新常态,这给我国社会带来了很多不容忽视的影响,公共管理方面当然也不例外,新常态给公共管理带来了很多改变,也带来了很多巨大的挑战,提高了对公共管理的需求。面对新常态带来的挑战,了解这些挑战并探寻面对挑战的解决对策至关重要。本文首先对新常态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三方面进行分析,随后分析了新常态给公共管理带来的挑战,并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新常态 公共管理 发展策略
国内外专家对于新常态有很多不同的解释,他们大多是站在自己的领域对新常态进行分析,而党中央则是站在社会持续稳定发展角度对新常态的意义进行阐述,希望通过对新常态的分析找出符合我国国情的发展策略。新常态涵盖了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很多方面,其带给公共管理的困境也应从多个方面考虑,这些困境已经给公共管理造成巨大阻碍,尽快提出有效治理方案是政府面临的首要任务。
一、公共管理新常态概述
1.1政治新常态
新常态下,政治方面主要表现在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上,其中公共管理主要是以国家的宪法和相关法律为主要依据。国家政治管理体系在新常态下主要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国家政治法律的实行必须以人民意愿为基础,保护人民的权力不受侵犯,坚决推进民主化。第二,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对违法乱纪行为进行约束。第三,政府、社会和市场实行法律的主要环境。必须将三者进行整合,以规范国家公共管理,维护公共环境和谐。第四,政治在发挥其功能的过程需要各部门的合作,各部门之间需要进行沟通协调,共同维护政治环境。总之,新常态下的政治工作要求民主化和法制化,要求充分认识到人民的利益。
1.2 经济新常态
经济方面,新常态主要表现在发展的稳定和持续,在符合市场发展策略的基础上努力提升经济发展空间,在平稳发展的前提下保证各项事业的平衡发展,使市场结构呈现均衡性的发展趋势。目前随着信息化的加速发展,市场经济日益繁荣。在这种背景之下,国家强调改革效果,完善行业发展结构,推行绿色经济,逐渐淘汰掉那些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的企业,逐渐促进经济环境的健康发展与协调。
1.3 文化新常态
文化新常态注重人民法律意识和道德素养的提升,在社会主义社会的形势下构成一片遵纪守法、文明和谐的环境氛围,让法律法规逐渐渗透到人民的思想观念中。只有通过法律的约束才能实现社会环境的高效运转,从而维护社会和谐和人民国家的利益。在新常态下,必须充分利用到法律的约束作用,进行任何事情都需要依据法律法规进行。在社会的公共管理中,要让法律法规融入到每项事务的具体方式中,需要相关政府机构、社会群体以及民众的参与,形成一个良好的有机体系。
二、新常态下公共管理的困境
2.1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发展还不能满足现代化需求
目前,尽管我国在治理体系以及治理能力方面有很大进步,但还是不能满足现代化社会的发展需要。比如,政府机构运行得不够灵活,处理事务的效率不高,很难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社会发展中存在很多利益分配不均的问题,这是由于制度网络化造成制度越加复杂,而目前其完善程度还不高,这需要政府和社会组织共同的协调,一同解决社会中存在的公平缺失问题;现在社会的民主化程度还不高,真正做到社会民主化还需要一段时间;不同机构的工作人员的工作分配不明确,而且还存在员工间配合不协调的问题,这也会对治理效果造成不良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些可以看出目前在我国的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方面的发展还不能满足社会的现代化需求,所以因重视起这点,推动国家治理体系的深化改革,加强政府组织、社会群体和人民群众间的沟通协调。
2.2 公共管理方法未能跟上社会发展脚步
现在对着科学技术和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公共管理也进入了信息化阶段,信息技术已经渗透进入公共管理各部门的日常工作中,越来越多管理人员将互联网技术运用到生产生活中,大大提高了办事效率。可以说,信息技术造福了公共管理,造福了全人类。但是,面对如今变化迅速的社会,公共管理要想跟上社会发展的脚步,就必须大力发展信息技术,及时更新信息技术,将现代科技技术与社会发展的步伐相协调,只有这样才能优化公共管理水平,提高公共管理能力。
2.3 公共管理任务与人员自觉性存在差距
公共管理属于公共组织中的一部分,社会的伦理价值体系会对公共管理者造成很大影响,深出伦理价值体系这一巨大染缸中,很容易使公共管理中学会不良文化意识。而由于染缸效应,这种现象很有可能会败坏社会风气,使整个社会管理体系面临变质。良好的组织文化可以感染管理者,使他们自觉遵守法律法规,但不良的组织文化又使管理者的价值体系崩塌,面临道德缺失等后果,进而造成贪污腐败等行为。
三、面对新常态下公共管理困境的发展策略
3.1 不断加强公共管理治理能力
政府机构需要将管理制度进行进一步全方位的深化改革,化僵化的治理结构为灵活的治理方式进行公共管理。公共管理涉及各方的协调配合,不仅需要政府机构和社会组织的治理,同时还需要人民群众的大力配合。当然,政府机构、社会组织和人民群众面对公共管理,它们所面临的任务存在很大差异,各组成部门都需要各司其职,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好分内工作。政府在公共管理占据核心位置,领导着公共管理的实施,需要制定相应的公共管理制度以供社会组织和人民群众的配合工作。为了加强公共管理治理能力,政府需要做到以下几点:加强人员的培训力度,对他们进行思想道德和技术能力方面的培训以提升他们的工作效率;建立严格的员工选拔制度、激励机制以及绩效管理机制。
3.2 加强公共管理的信息技术手段
公共管理的工作效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技术手段,为了跟上社会发展步伐,大力提倡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公共管理是大势所趋。信息化手段可以在优化审批流程、风险决策等方面发挥巨大作用,大幅提高了公共管理水平。公共管理制度要首先符合当地发展特点,通过上级的统筹对下级地方政府进行综合,使地方政府建立适合当地发展的总规划,并由上级政府做好对基层公共管理的监督和资金支持,以保证地方公共管理的法治型。
3.3 制定公共管理中心价值体系
政府要大力加强对公共管理人员道德素质的教育,在保障公共管理人员待遇和完善公共管理人员违法乱纪行为治理制度的前提下,不断加强对公共管理人员职业道德操守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用道德约束权利,让公共管理人员和公共管理部门时刻遵守法律法规和保持道德操守,将公共价值和个人价值有机结合起来。
四、结论
可以看出,面对新常态的挑战,公共管理必须要重视政府、社会和群众的共同协调,通过运用信息化手段和提升公共管理人员的道德素养和技术能力以保证公共管理能够自上而下的有效实行,构建一片和谐友好的社会氛围,加快社会发展的步伐。只有这样才可以确保公共管理在新常态下的科学平稳发展,做到与时俱进,充分发挥公共管理在社会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肖全波. 公共管理在新常态下的发展路径探析[J]. 经营管理者,2017(08).
[2]方晨,刘达成. 新常态下公共管理机制创新[J]. 经营与管理,2017(6).
论文作者:李玥彤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经济社会论坛》学术版2018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4
标签:公共管理论文; 常态论文; 社会论文; 管理人员论文; 信息技术论文; 体系论文; 政府论文; 《中国经济社会论坛》学术版2018年第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