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的文化焦虑与学校改革_教育论文

校长的文化焦虑与学校改革_教育论文

校长文化焦虑与学校变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焦虑论文,校长论文,学校论文,文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4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808(2013)11-0030-04

近些年来,在与一些中小学校长接触中,笔者时常被拉进校长的文化兴致里,在对学校文化的讨论中触摸着各种学校的模样。但仔细体味,高涨、热烈的文化兴致背后反映出一些校长的文化焦虑。

一、校长的文化焦虑

中小学校长的文化焦虑主要表现为对于学校机构难以摆脱应试机器存在的无可奈何;对于课堂教学刻板生硬、了无生趣、规训多于激发的心急火燎;对于师生交往、生生交往情感缺乏、价值观念涉入匮乏的忧心忡忡等。这种文化焦虑是校长对学校作为重要的文明细胞所承载的文化传承、文化创生、文化育人功能不济甚至缺失所表现出来的反思和忧虑情绪。在学校变革中,校长文化焦虑更为突出,并呈现不良态势,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担忧学校没有文化

学校文化是学校的一种标识,如认为落后就是没有“文化”,评比中优胜就是有“文化”。学校的好坏优劣皆需以文化衡量。在一些校长看来,学校的文化是需要展示的。一所不能精炼概括文化特性的学校称不上一所好学校;不能以某某文化示人的学校甚至有些羞于见人。在部分校长的眼里,学校尽管是在从事与知识有关的文化教育活动,但学校组织的文化性还是一个有待“评价”的问题,所以,学校是需要包装甚至是要打造的。学校的“经营”不仅应该是一种意识,更应该是一门学问。自然,经营学校需凭借的手段当以“文化名片”最为适宜。秉承此种逻辑的校长就在包装或者打造“文化学校”中乐此不疲。于是乎,有文化的学校满天飞,学校的文化标签往往在这种“文化名片”的交流和竞争中成为最缺乏实质内涵的雷同符号。

(二)担忧学校文化缺乏特色

特色与文化存在着非常深刻的内在关系。两者的亲密关系甚至可以体现为“特色文化”或“文化特色”的随意搭配。但两者又绝非同一个概念。特色往往意味着独特,但又不仅局限于独特。事物的特色与其产生和发展的具体环境因素密切相关,并受其影响决定着特色发展的可能方向。但在现实中,我们常常看到有些学校只考虑“标新立异”而忽略甚至无视其与学校的相适性——你搞艺术特色,我就搞体育特色;你宣传水文化,我就弄茶文化;升学率我比不过你,我就整点特色文化;升学率上去了,我再凸显点素质教育文化……可以说,很多学校都在“找”特色的过程中装点文化、包装自己。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大环境下,似乎不弄出点特色来(包装学校),学校就没文化了。诸学校“人无我有,人有我特”,“只顾特色(不考虑适切性)”另辟蹊径的发展思路似乎已经成为这类学校“文化创生”的捷径。绞尽脑汁给学校整出“特色”的文化生成逻辑已成为校长文化焦虑的另一种表现。

(三)担忧学校的文化形象影响自己的文化品味

学校与校长的关系自然非常密切。在我国,长期存在的学校组织行政化倾向使得校长很难在水平差异较大的学校间正常流动。尽管现今校长职级制的改革试点取得一定成效,但要想真正实现由“职务校长”向“职业校长”的转变,可能还需假以时日。在这种大环境下,人们一般将校长的水平层次与学校对号入座,校长自身的文化品味自然也与学校的文化形象休戚相关了。例如,校长的耳朵里常常会听到这样的论调,“一流的校长靠……,二流的校长靠……,三流的校长靠……”。在这种具有明显引导性的校长成长攻略中,与文化挂钩往往是校长跻身一流的重要前提。然而,文化的弥散性与无形又往往使得“看不见”的文化发生思路被抛弃,“看得见”的文化打造思路成为标识校长“位列”的头等大事。

二、文化焦虑与学校变革

校长的文化焦虑大致会带来两种状况。一是焦虑会促成危机感、紧迫感,甚至可能会转化为“正能量”。前文所述的校长对学校所承载的文化传承、文化创生、文化育人功能不济或者缺失时所表现出来的反思和忧虑意识即此种情况。基于此种文化焦虑而推进的学校变革可能会呈现一种向好的状态:学校在反思育人的情怀下呈现出教育机构的社会担当。但另一种情况则完全不同,校长可能因为文化焦虑而出现急躁情绪,甚至表现为功利、造作、冒进。当把学校包装为某种文化的渴望演变为一种集体诉求并作为衡量学校高下的主要指标形成风气时,文化焦虑可能会弥散在部分校长之中,并呈现为对打造学校文化的高涨热情,学校变革极有可能因此陷入困境。

(一)被打造的学校变革

冯骥才先生对文化的打造曾指出:“物质的东西可以打造,精神文化的东西——是不能用打造这个词儿的。”在他看来,“在市场霸权的时代,一切原有的文化都注定要被市场重新选择。市场拒绝深层的文化,只要外表光怪陆离的一层。文化的浅薄化是市场化的必然。此外,市场还要根据自己的需要,对原有文化进行再造。涂脂抹粉,添油加醋,插科打诨,必不可少”。[1]笔者认同冯先生的观点。文化打造的本质是对原有文化的一种资源整合、商业包装和市场化改造。学校在进行文化资源整合时,其原有文化很难被整合为“光鲜靓丽”的文化标识,因此学校文化商业包装的浅薄化和市场化改造的功利性就极有可能显现出来,并影响学校的正常发展。时下一些校长动辄花数十万聘请文化公司对学校进行整体包装,或者用公共关系中的程序式包装模式给学校贴上所谓的文化标签就是典型的表现。

(二)相互模仿与攀比的学校变革

文化焦虑影响下的学校变革思路容易造成相互模仿和攀比。模仿本质上是个体自觉或不自觉地重复他人行为的过程。而攀比则是通过自身与处于高位的他方在某些方面的比较而实现对自身价值的确认。不难看出,现在学校发展比较注重外在形式上的变化:漂亮雄伟的教学楼拔地而起,学校规模越来越大,还有成片的绿地、花样翻新的橱窗、宽阔的马路、越来越隆重的文体活动和庆典活动等。现代化建筑、奢侈铺张的“示范”建设、规模甚至升学率等方面的模仿与攀比只会使学校失去自身的文化根基。这两种行为都折射出学校对自身文化的不自信。

(三)缺乏人文浸染的学校变革

学校的文化生成因校长的文化焦虑而呈现急功近利的特征,学校变革因此缺乏人文浸染。文化是一代代人共同创造的精神成果,是自然积淀而成的,具有自生性。我们甚至可以说,文化是时间和心灵酿造出来的。而传承文化的学校应该是一个具有强烈人文精神的场所。人文的核心应该是以人为本,尊重人的意义和存在的价值。人文首先是一种思想,然后才体现为一种制度。人文思想是人文制度的理论基础,而人文制度又是人文思想的体现。学校首先要有人文精神,要有相呼应的人文制度。缺乏人文精神的制度构建只能是外在的、规训的,更谈不上浸润滋养的育人功效。可以说,外在的文化包装比不上自然的文化生长,后者能将学校的教育理念、方式及行为的影响弥散在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热热闹闹甚至轰轰烈烈的文化打造虽然给学校披上了美丽的文化外衣,但学生却被置身于文化之外。学校文化的“化人”功能并没有呈现出来,文化浸润更是无从谈起。

总之,在中小学校长负责制下,学校的变革和发展与校长休戚相关。校长的文化焦虑有可能带来学校其他管理者、教师、学生的文化焦虑,甚至在后者的推波助澜下形成不断升级的整体性的学校文化焦虑氛围。这对现代学校变革与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三、学校文化及学校特色辩证思考

当前学校竞争日盛,部分学校高涨的文化“兴致”及校长的文化“焦虑”现象值得关注,由此带来的学校变革困境更需要思考。

(一)学校、文化、特色的关系思考

1.学校作为文化教育机构,其组织文化应紧紧围绕教育教学活动本身“生发”出来

部分校长的文化焦虑往往是因为对一些基本概念的内在关系缺乏深刻理解造成的。“文化”一词的流变本身就昭示着“文化”与“教育”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可以说,作为承载教育活动的基本组织——学校,它必须凭借组织的“文化”功能彰显其存在意义。换句话说,学校如果不能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展现其被人认同的文化功能,那么学校也将不是学校。“学校并不是一个孤立的组织,它有其自身的文化”[2],在“以文教化、性灵培养”的文化释义中得到进一步说明。由于人的性情的陶冶、品德的教养是学校教育的核心内涵,作为文化教育机构的学校,应该多些“教行迁善”的文化。学校组织文化之重应在于对学生健康体格及健全人格的培育,此过程中沉淀的育人思想、教学方式和行为实践会以文化的方式生成并浸染学校。故而,学校的组织文化应该是紧紧围绕着教育教学活动本身逐渐“生发”出来的。

2.学校特色不是学校特点的简单“文化集成”,它应该集中体现为学校文化的整体特色,是学校积极进取的个性表现

学校文化是学校特色的“根基”与“软底”,学校特色应该是学校文化的进一步提炼。学校的特色不是简单的标新立异,是否基于学校已有文化的滋养并润育而成是考量学校特色的重要依据。现在部分学校的变革逻辑是文化靠特色彰显,特色等同于部分标新立异的文化。特色与特征、特点的内涵被混同,进而带来不同层次的文化被混淆。学校文化建设往往停留在校园建筑、升学率等物质层面,“金钱化”“文本化”“无中生有”的教育亮点打造盛行,学校文化建设成为学校特点的简单“文化集成”。真正的学校特色应该集中体现为学校文化的整体特色,是学校在长期育人过程中生成的一种特有的组织氛围和言行标准,是学校积极进取的个性表现。学校特色是基于特有的身份认同和精神修养,以创新为基础,赋予一所学校有别于其他学校独特的"DNA"。最终,只有当学校的特色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学校名片时,才能称之为“某某学校的文化”或“某某学校的文化特色”。

3.学校文化建设既需要褪去浮躁、扎实推进,也需要实践智慧、巧妙用力

着力于独特"DNA"的学校文化建设,需要好的教育理念来引领,需要日积月累的沉淀。这自然要求学校的变革主体能褪去浮躁心态、扎实推进学校变革。但是,学校的文化建设也应该是一门实践智慧之学,它需要寻找抓手,巧妙用力。例如,继承学校历史遗产、学校传统,搜集、梳理和提炼与学校有关的轶闻故事;凝练和坚持学校的价值与信仰;细化和扎实践行学校文化规范,固化与拓展学校仪式特征。除此之外,学校重要人物所构成的学校人文脉络也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抓手。学校人文脉络中不仅包含学校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关键人物及其形成的精神遗产,而且也包括现今学校中重要人物的交往行为方式,特别是基于知识的交往活动。

(二)学校文化建设中的校长角色与作为

如果说学校、文化和特色三者关系的澄清是学校变革之思想基础,那么使校长明白自身在学校文化建设中的角色及作为则是推进学校变革的前提。在一所学校的变革发展中,校长应扮演好学校文化的传承者、创新者和践行者三种角色。

1.校长首先应该是学校文化的传承者

校长出现文化焦虑,往往是因为缺乏对学校文化之“根”的感知。在我国中小学校长变动比较频繁的背景下,校长为了能在任期干出点成绩,表现自己与众不同的能力,往往会大刀阔斧,革陈立新,甚至另搞一套、标新立异。他们往往忽略了学校的发展根基以及从学校发展现况中确立发展方向。

要成为学校文化的传承者,校长要从感知现有文化入手。迪尔(T.Deal)和彼得森(K.Peterson)的建议更形象:校长要充当历史学家和人类学家。他们希望校长不要局限于眼前,而要通过梳理历史线索来更好地看清现有文化的本质特征;他们还希望校长不要浅尝辄止,要在深入观察与交流中发掘现有文化的关键内核。[3]割断学校的历史,使学校文化建设流于“时尚”是导致学校文化建设浮躁和校长出现文化焦虑的源头。校长从学校的历史传统中去感知和挖掘学校的文化之源,既是学校文化建设的基本抓手,而且也是消除校长文化焦虑的重要良方。

2.校长更要成为学校文化的创新者

创新是发展之魂。文化发展的本质就是文化创新。学校文化仅仅依靠传承是不够的,文化传承的目的也在于文化创新。校长的文化创新力是校长文化自信生长的必由之路。文化创新是学校文化发展的关键。创新意味着规则的打破,在学校文化建设中,校长不能止于文化的传承,还要善于在现有学校文化基础上整合、诊断、改造文化,设计和勾画学校的文化愿景。校长的文化创新首先是对优良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其次是对先进教育理念的整合和引领,以最终实现学校新文化的创新与重构。因此,校长好比理想家,要不断向周围人表达自己的梦想,让师生对学校的发展前景和基本任务有个形象、准确的认识。可以说,校长的文化创新是逐渐凸显学校文化品质的过程,也是让学校成为特色学校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校的文化特色和独特个性因校长和师生的共同努力而逐渐生成。校长的文化创新力是学校文化先进性的动力之源。

3.校长一定是学校文化的践行者

如果说校长作为文化创新者强调的是校长对于学校的文化追求和文化境界,是提出学校文化建设“做什么”的话,那么校长成为学校文化的践行者则要示范“怎样做”文化。它直接展示校长在学校文化建设中的行为方式和精神风貌,并在“做”的文化中体现校长对于文化愿景追求的积极态度和实践智慧。这里的实践智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能够将设计好的学校发展规划扎实有效地变成现实;能将理念、愿景、策略落实到具体的目标计划上,进而转化为学校的实际执行力;能依靠既存的学校文化影响教职工的行为,并使其形成自觉的行为习惯和行为认同。在这一过程中,校长的影响力(特别是非权力性影响力)和激励制度的完善是学校文化建设执行力的核心要素。而学校制度环境既是制约校长文化践行力的基础性因素,也是校长提升其文化践行力的重要依托。可以说,校长文化践行力的提升是一个基于文化进而发展文化的过程。校长的文化践行力既是校长的气质特征以及治校方式的体现,同时,它还进一步扩展为校长带领下的广大师生以知识传递与创新为中心的行为制度文化的生成过程。

总之,对当前部分中小学校长的文化焦虑进行批判分析,旨在思考如何使校长能以一种更好的心态、更好的角色认知以及有效作为面对学校的文化建设,推进学校的深层次变革。在学校文化建设进程中,校长要深刻把握学校、文化、特色的内在关系,以其日渐坚定的教育信仰和丰富的实践智慧带领广大师生共同努力,传承学校文化,凝练学校文化“因子”,培育学校文化“胚胎”,进而不断创新学校文化,真正成为学校文化发展的引领者。在这样的风气下,校长自然会在与学校组织变革的互动中,渐渐褪去浮躁之气,消除文化焦虑,并彰显出文化自信。

标签:;  ;  ;  ;  

校长的文化焦虑与学校改革_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