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马鞍山市审计局建立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的做法与体会,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审计局论文,马鞍山市论文,安徽省论文,领导干部论文,评价体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建立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
(一)建立评价体系的背景
2000年起,我市对党政领导干部
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全面铺开。2003
年,出台了《马鞍山市领导干部任期经
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办法(试行)》。《办法》明确了对审计结果要实施“四
制”,即审计结果报送制度、审计结果
等级评定制度、审计结果通报制度、审
计结果责任追究制度。据此,我局拟订
了《马鞍山市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
审计评价标准》(以下简称“《评价标
准》”)。以上的规范试图达到的目标
是:通过统一的评价指标,将审计结果
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实事求是地对
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和经济工
作实绩进行评价,为干部的管理监督
提供参考依据。
(二)《评价标准》的具体内容
《评价标准》将审计内容作如下划
分,任期内经济目标完成情况,遵守财
经法纪情况,重大经济事项决策情况,
内部控制制度情况和个人廉政纪律执
行情况,每部分均设定分值为100
分。根据审计情况实行倒扣分制,对扣
分情况作出说明,并一一划定责任。
第一部分“任期内经济目标完成
情况”。根据单位(资金)性质,分为机
关事业单位部分、专项基金(资金)部
分两类,每类均为100分。如该单位兼
有以上两项内容,则按两个50分计
分。党政领导干部任职期间,单位在履
行相应职责时,有涉及经济考核指标
的,由被审计单位提供相应资料并进
行书面承诺,在此基础上,参照市党政
机关目标管理委员会印发的各部门的
年度考核目标进行抽查核实后,予以
适当反映。
第二部分“遵守财经法纪情况”。
是指单位的各项经济活动是否真实、
合法,效益如何。分为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三类,分别占40分、50分、10
第三部分“重大经济事项决策情
况”。是指对单位的生存、发展有重大
影响,涉及广大职工利益的影响力较
大的事项以及依法行政事权处置中的
重大事项。如建设工程项目、对内对外
投资、经济担保、出借资金、大额采购、
重要资产处置、重大支出事项、行政审
批等。对其评价分为合法性、民主性与
科学性、效益性三类,分别占40分、40
分、20分。
第四部分“内部控制制度情况”。
以评价该单位的内部管理情况,体现
领导干部的管理水平和能力。分别设
定为“建立健全”30分、“执行情况”70
第五部分“个人廉政纪律执行情
况”。是指根据审计情况,对领导干部
个人在单位的各项经济活动中有无侵
占国家资产、违反领导干部廉政规定
和财经法纪的问题进行评价。设定分
值为100分,由被审计单位及领导者
本人提供相关资料。
上述五大类总分合计后,按得分
情况分别评定等次,报市经济责任审
计评价小组研究确定。在作出审计评
价时,遵循客观性原则、准确性原则、
重要性原则、全面性原则、谨慎性原则
和历史性原则,对被审计者的经济责
任给予较为恰当的评价。
二、试行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
取得的主要成效及存在问题
成效:
(一)统一了审计评价的衡量尺
度,避免了评价的随意性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有了评价
标准,审计人员在实施审计后对被审
计单位的情况评价有了一个较为统一
的“尺子”,使评价者能够对照标准进
行评价。如以前审计时对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在履行职责中经济目标完成情
况如何评定说法不一,有人认为:行政
事业单位的审计,只要查清了单位的
财务收支情况就可以了,该单位是否
按照政府的考核目标要求完成经济指
标则是目标管理考核办公室的事,审
计不需要涉及。经反复讨论后大家认
为:市政府对单位的经济考核指标是
单位的工作重点,当然也是领导人工
作业绩的重要部分,是政府十分关注
的,审计部门对此不能回避。于是,我
们将此项内容纳入评价指标,并且与
单位财务收支指标一样占有同等份量
的分值。
应该说,现有的评价标准其实是
在多年审计实践中为每位审计人员所
了解、掌握并能够很熟练地使用的,但
通过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这个框
架,将这些标准刻制成为规范的、较为
刚性的尺度,使审计人员在使用时方
便快捷,得心应手。
(二)突出了经济责任审计与其他
财政财务收支审计项目的区别
我们试图通过评价标准凸显经济
责任审计的特点。主要是通过“划分责
任、剖析决策情况及个人廉政情况”等
三个方面来区分。
1、将所有扣分事项均明确责任界
定,一一对应,明确是直接责任或主管
责任。同时,注意划清前任与现任、主
观与客观、直接与间接等责任界限。
2、将单位的重大经济事项进行逐
一剖析分解。从“合法性”、“民主与科
学性”、“效益性”三个方面进行深入了
解辨析,重点检查领导人的决策情
实践表明:通过重点分析单位重
大经济事项的决策过程及效果可以在
一定程度上看出该领导人是否依法行
政,是否坚持科学发展观,是否坚持正
确的政绩观,可以对一些“领导花大力
气,单位花大本钱”的项目作出是否是“政绩工程”、“形象工程”的初步判
3、将领导干部个人廉政纪律执行
情况纳入评价标准。实际上,在审计
中,我们执行的是一票否决制,即,如
果被审计的领导人有违反廉政规定的
事项且已立案的,该项不得分。而如果
存在已列明的纪检部门明确规定的6
条或其他事项(主要据群众来信反映
的其他经济事项),则相应扣分。
(三)促进了审计工作的法制化、
规范化建设
建立评价标准之时,正值审计系
统全面推行审计署5号令、6号令之
际,我们在设立评价指标时,充分考虑
到形势的需要,所设指标尽量符合现
行法律法规及党的各项纪律要求。《评
价标准》发文后,审计人员在经济责任
审计项目实施前均认真学习,吃透精
神,从审计调查开始便使用规范化的
表格,审计过程中可以适时查阅评价
标准所列示的条款进行对照,看有无
遗漏缺失。
为了确保审计结果评价的统一
性,我局为经济责任审计项目特别又
加设了两道关口:一是凡经济责任审
计项目在审计报告征求意见稿见面之
前须交经济责任审计局审核。审核的
内容包括审计评价是否恰当、责任划
分是否合规、审计报告格式是否符合
局统一要求。二是经济责任审计结果
报告在领导签发前由经济责任审计局
审核其格式是否与全局其他经济责任
审计项目一致,评价是否与审计报告
(四)回避了审计风险
在设置评价标准时我们尽量回避
风险。首先,通过指标设定划定审计的
范围,不在指标内的不予评价。其次,
有关指标明确标示由被审计单位及领
导者提供,审计部门根据提供的资料
作出审慎的判定,要求审计人员注意
掌握尺度,尽量使用中性语言,用写实
的方法予以介绍,并注明指标的来源
出处,在报告中作出说明。尤其是对县
(区长)审计时,涉及大量政绩性的指
标,更是如此。在我们的评价体系中,
主要是对“效益性”情况的评价。再次,在评价领导干部个人遵守廉政纪律方
面,我们也注意留有余地:先由领导者
个人自查签名,单位加盖公章,审计人
员在审计过程中如发现问题则发表意
见,否则不去做更多的审计调查。
(五)对被审计者起到了预警作用
《评价标准》的发布,使得领导干
部对经济责任审计到底要审计什么,
如何评价有了比较全面客观的了解,
一些指标的详细要求对领导者的决策
乃至行为起到了事先警示的作用。
差距主要有:
(一)有简单化倾向,评价标准的
设置不尽合理。
我们的评价指标主要是为党政机
关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设定的,而
机关各单位部门之间承担的责任差别
很大,同一项指标衡量不同类别的部
门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有些部门的职
责,经济指标在其全部考核指标中所占
的重要性并不大,与其他单位相比时则
无法区分。由于目前对党政机关目标责
任的考核本身缺乏相对明确的指标性
要求,因而我们的评价指标大多是定
性的而不是定量的,缺乏刚性。
(二)线条过粗,内容不够全面。
有的部门单位在执行行业规范中
投入较多的人力物力,而目前经济责
任审计工作对其投入产出比、效能情
况是否达到预期目的等尚无具体明确
的衡量标准,不论效果显著与否,审计
部门都难以作出评价,往往只是概括
的、笼统的表述,领导者的管理水平、
领导能力难以全面体现。
(三)有些事项在界定责任时存在
困难。
一是取证难,在一些重大事项上,
领导者的干预方式是审计无法取证
的,如领导者对下级决策的指导,对重
大事项决策时事先的干预,等等。二是
无相应的参照依据,因此许多评价标
准在界定责任时总是划“领导责任”而
非“直接责任”。三是对主管部门领导
人实施审计,当延伸至其下属独立核
算单位时,对其存在的问题难以界定
(四)审计人员的“自由裁量”空间
审计人员由于受主观意志、感情直至被审计单位的态度等因素影响,
打分时松紧不一,项目之间、审计人员
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而这个差异会
直接影响评价的公正性。
(五)对领导人个人遵守廉政规定
的情况审计难以把握。
三、改进完善经济责任审计评价
体系的措施及设想
(一)完善评价指标。在现有基础
上作进一步补充完善,拟订县区长经
济责任审计的评价指标,探索对县
(区)委书记的审计评价标准。根据单
位的职责、性质等情况,有针对性地制
定分类别的评价指标。如根据单位的
行政执法权、审批权、收费资金量或资
金分配权等情况,将被审计单位进行
分类,不同的单位只在同一类中进行
比较。或通过调整分值权数使不同类
的单位间具有可比性。根据实际需要,
修订调整现行标准,将一些单位执行
行业规范中的考核指标纳入评价标
准,增强评价标准的刚性,降低审计人
员的“自由裁量权”。
(二)逐步考虑将对领导者业绩情
况的评价纳入评价标准。将审计评价
的范围适度延至财经法规以外的“事
业指标”,将单位的事业发展情况通过“效益性”审计及评价,更多层面地反
映单位领导者的管理水平、工作效
果。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为部分单位
部门另设附表用于反映其执行行业规
范情况,使“效益性”评价真正做到“全
面、客观”。
(三)完善其他相关措施,促进评
价工作的科学、客观、公正。一是完善
经济责任审计程序,充分发挥领导小
组成员单位的作用。二是提高经济责
任审计质量,使审计人员在评价时真
正做到客观公正、科学合理,减少风
险。三是加大宣传工作力度,使领导干
部了解审计,更关心经济责任审计,关
注本单位本部门内部管理,增强对单
位存在问题的预警防范,提高自身的
约束能力。四是合理安排审计项目,分
配审计力量,提高经济责任审计效果,
使评价工作富有成效。
标签:经济责任审计论文; 经济论文; 审计质量论文; 审计方法论文; 审计目标论文; 评价体系论文; 时政论文; 经济学论文; 廉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