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近些年土地管理事业的快速发展,地籍管理越来越重要,而地籍测量是地籍管理工作的基础。文章在阐述清楚CORS系统的特点和原理之后,说明了CORS系统在地籍测量中的实际应用,进而通过具体的实例来强调CORS系统在效率和精度上的优越性,突出其在地籍测量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CORS系统;地籍测量;应用
1 CORS系统的特点和工作原理
1.1 CORS系统的简介
CORS系统全称叫做连续运行卫星定位服务综合系统(Continuous Operational Reference System),其是利用多基站网络RTK(Real-time kinematic)技术而建立。CORS系统主要由三部分高科技技术结合而成,分别为数字通讯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卫星定位技术。它在基准站网、数据传输系统、数据处理中心、用户应用系统、定位导航数据播发系统等五个系统的共同作用下,通过数据传输系统而使监控分析中心和各基准站之间构成实时数据传输和处理的专用网络。目前,我国CORS系统的系统构成主要是以数据中心和控制中心为主的国家CORS系统及相邻地区的CORS系统。
1.2 CORS系统的特点
连续运行卫星定位系统的特点是精准度高,数据更新快,可以一天24小时,一年365天都实时不间断的连续性监控测量。用一台GPS接收机,用户即可以快速而准确的确定位置,这给用户带来的的服务极其的方便。利用多基站网络RTK技术可以时刻知道定位结果和定位精度。多基站网络RTK技术成本低、精度高、操作简便覆盖率广。随着CORS系统内部多基站网络RTK技术在测量功能方面的发展,运用CORS系统来进行地籍测量具有高精度、高可靠性、高效率和成本低的特点越来越受到地籍测量工作者的亲睐。
1.3 CORS系统的工作原理
基于较大区域内均匀布设的GPS参考站,以其许多永久性连续运行的工作特点而构成一个参考站网是CORS系统的运行的主要方式。通过事先设计的采样率进行不间断性的观测,每个独立的参考站基于数据通信系统的技术将其所测量的数据及时传输给系统控制中心,系统控制中心首先对各个站的数据进行预处理和质量分析,在对全部的测量数据进行统一的计算之前,系统控制中心可以分析出一些无效的,偏差较大的数据而处理掉。在系统控制中心大概计算出了多基站网络内部的电离层、对流层、卫星轨道等误差改正项后就可以知道所测量地区的误差改正模型。用户通过GPS接收机就可以接收到系统控制中心向用户发送的GPS改正后的数据,从而就可以获得精准度非常高的地位结果。CORS系统目前主要的多基站网络RTK技术有virtual reference station(虚拟参考站技术,简称VRS),Main and auxiliary station technology(主辅站技术,简称i-MAX)、Area correction parameters Technology(区域改正参数技术,简称FKP)和Comprehensive error interpolation technique(综合误差内插法技术,简称CIT)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 CORS系统在地籍测量中的应用
2.1工作流程与技术方法
2.1.1技术方法
为了更好的说明CORS系统的工作流程与技术方法,笔者将结合一个在农村进行地籍测量的实际例子来分析。该测量点为我国中部某省的农村。首先我们在项目区用传统GPS布设控制点,由于该测量地区的村庄分布参差不齐,因此可以事先用传统的GPS布设F级控制点将其分为5个部分,平均每个村庄布设2个控制点,总共十个控制点。最后10个人用了一天的时间就完成了测量的任务,而采用了CORS系统技术后,3个人3小时就完成了任务。
2.1.2工作流程
采用CORS技术在农村地区的地籍工作测量主要工作流程包括:首先要充分收集该地区的资料和仔细了解,要强调规范的技术和利用现有的数据库;其次是要提取土地利用数据库中村庄的数据;最后进行数据处理,如果数据质量达到要求则将数据转入内业地籍数据建库,如果不达到要求则要重新采用CORS系统技术进行全站仪野外测量和调查。
2.2 CORS技术测量精度
在CORS技术运用的坐标转换中,一般采用“七参数”法的计算模型,该模型内设我国目前最常用的三种坐标系统,即1954年北京坐标系、1980年西安坐标系和2000年国家大地坐标系。由于地籍测量的特殊性,因此当我们在某地区的地籍调查中运用CORS的时候需要在该区域内布设一些符合要求的图根点以满足地籍测量的需要。例如,在某次的地籍测量中,就严格按照地籍测量工作的流程和技术方法进行了高精度的定位。该区域位于我国中部某省,其原有的静态 GPS技术测量的E 级控制点有45个,采用了1980年西安坐标系。调查区面积约40km2。由于测量面积比较大,因此如果采用传统的地籍测量技术,毫无疑问会致使工作时间紧张,工作量难以及时完成,且需要耗费较多的人力物力。正是由于上述原因,所以CORS的优越性在此时就显露无疑在地籍测量的时候,每一个观测点由于观测条件的差异,因此要由若干单次观测组成一个测回,本次观测是一个观测点3个测回。在实际的测量中,每个观测点最多6分钟就可以完成观测。在施测图根点的过程中与在相同的观测条件采用联测45个E级GPS点的数据为参照系数以确定CORS观测数据的精准度。近似的认为E级点坐标为真值,计算检测坐标与真值的较差。
结束语
随着连续运行卫星定位服务综合系统在国内的蓬勃发展,连续运行卫星定位服务综合系统为城市和农村的建设信息化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在地籍的测量,CORS技术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其应用的范围也必将越来越广,作用也必将越来越大。在实际的地籍测量中,CORS技术以其精度高、作业效率高、操作方便简单、耗费人力物力少等优势因素成为众多地质工作者的亲睐对象。然而,CORS技术在在建筑物集中连片的地区由于收到的卫星信号数量少的原因而致使其定位困难,测量工作开展困难。因此,要充分扬长避短,在最大发挥CORS技术在地籍测量中的优势时,也不忘了其可能出现的劣势。唯有如此,我们才可以使CORS技术更好的应于地籍测量,国家有关部门才能更好的进行土地管理。
参考文献:
[1]郝春玲.地籍测量中光纤陀螺倾角测量技术及误差分析[J].电子器件,2017,40(01):152-157.
[2]吕宝奇.基于D、E级控制网的数据融合技术研究[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7,40(06):217-219.
[3]覃通.浅析数字化测绘技术在地籍测量工程中的应用思路[J/OL].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7(11):286-287[2018-03-07].https://doi.org/10.13535/j.cnki.11-4406/n.2017.11.144.
[4]Yao Yevenyo Ziggah.人工智能方法在大地测量坐标转换中的应用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7.
论文作者:张志艾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4
标签:测量论文; 系统论文; 技术论文; 数据论文; 在地论文; 基站论文; 控制中心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