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公司治理看现代企业内部审计的发展趋势_内部审计论文

从公司治理看现代企业内部审计的发展趋势_内部审计论文

从公司治理角度看现代企业内部审计发展态势,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角度看论文,现代企业论文,态势论文,公司治理论文,内部审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任何事物的发展态势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都是在事物原有基础上的扬弃。同样,在公司治理环境的要求下,内部审计角色的重新定位、内部审计作用的发挥所决定的审计内容、审计模式、审计方式等方面的变革,也将呈现出包容、继承及承前启后的发展态势。

(一)以财务审计为基础,侧重管理审计

管理审计仍然是以经营目标为起点,它不可能是对财务审计等传统领域的全面背弃,而是在一定层面保持传统监督职能基础上的延伸,正如王光远教授所说,防弊、兴利、价值增值三个目标虽然是内部审计不同发展阶段的主要目标,但三者之间是共存的。强调兴利和增值不能以牺牲防弊为代价。毋庸置疑,财务审计仍然是内部审计的基础性业务,它是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的有力工具,以至于内部审计在其发展的几千年历史中一直集中在对财务的审计上。

管理审计是内部审计内容的发展。管理审计的目的是为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的决策和管理提供有效的服务。内部审计人员应实施适当的审查程序,重点评价企业控制环境(如公司治理结构的健全性和有效性、管理权限的集中程序、管理行为采取的正当性和有效性、管理层对违反控制程序的态度、组织结构和职责界定的相应性等),评价组织管理机制的健全性和有效性(如可能引发风险的因素、揭示风险表象技能、抗拒风险的能力、风险接受水平、风险管理的具体计划等),评价控制活动的及时性、适当性(如控制活动对组织目标实现的作用、控制活动的规范性和效果性等)。通过事前、事中、事后相结合的评价活动,最大限度地化解风险,使企业的风险管理系统实现正常运转。可以判定,内部审计将实现以管理审计为侧重的变革。

首先,管理审计及其信息可以使委托人能更有效地判断代理人的业绩与能力,评价代理人对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其次,仅仅通过财务审计方式,委托人是难以全面了解代理人是否有效履行其受托责任的,而管理审计则有利于减少信息的不对称性,较全面地提供委托人所需要的有关公司治理质量、经营管理活动方面的信息,增强管理经营的透明度,从而达到控制和抑制“内部人控制”的目的。第三,偏重管理审计并将其与财务审计结合起来,可以形成完整的内部审计监督与评价机制,有助于建立并有效运行公司治理的整体监控与评价机制,完善各项监控及评价措施,并实现系统的有效整合,从而在内部各种机制之间形成既相互独立又有机联系的监控与评价体系。总之,管理审计是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的管理审计有利于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要实现公司治理目标,就必须正确认识管理审计与公司治理之间的互动关系,并充分发挥管理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积极作用。

(二)以制度基础审计为基础,强调风险导向审计

风险导向审计较传统审计模式具有较多特性。它在审计理念、审计对象、审计方法等方面均有了较大进步,许多在传统审计模式下难以解决的问题,通过风险导向审计可以得到较好解决,但风险导向审计仍是在账项基础审计和制度基础审计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20世纪80年代以后,内部审计的主要任务就是进行以评价内部控制为基础的制度基础审计,包括以评价内部控制系统为主要业务内容及通过符合性测试对内部控制进行健全性、有效性评价,确认控制风险高低,确认控制系统是否薄弱或失控,进而决定实质性测试的性质、时间、范围,以达到健全系统、改进控制、减少损失、提高效益及实现目标之目的。现代内部审计再次介入内部控制这一领域,与《萨班尼斯—奥克斯莱法案》明确要求上市公司的年报应包括内部控制的评价部分密切相关。由此说明,以评价内部控制为基础的制度基础审计仍然是现代企业内部审计的重要内容。

但评价内部控制为基础的制度基础审计存在明显缺陷,麦克宁在对比内部审计新旧范式时说:制度基础审计“……即直接测试内部控制,考虑内部控制是否充分有效,而风险的大小仅用于表明控制的薄弱与健全环节,从而实现防弊或兴利的目标。这种范式使内部审计被埋葬于反映过去的细节之中,结果是不断加强、补充、完善控制,在一层控制基础上再叠上一层控制,长此以往便会拖累企业前进的步伐。尽管有着防弊与兴利的审计目标,但无法与企业目标相关联,导致内部审计无法证明其价值所在”。

风险导向审计理念正好弥补了这一不足。首先,确认企业目标或某项交易的目标,然后分析对这些目标产生影响的风险以及能够管理这些风险的控制,最后测试实际的控制能否切实管理这些风险。内部审计人员关注的并非控制的充分性和遵循性,而是风险是否得到适当管理和控制。这样,内部审计人员将风险与企业目标的实现直接联系起来,使其服务对公司治理层及管理层都非常有价值。

同时,风险导向内部审计作为内部审计理论与实务发展的最新动向,是完善公司治理机制的重要内容。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对防范董事层面的决策风险、规避管理层对管理的经营风险、降低外部审计与监管机构审计风险和监管风险以及减少潜在投资者对公司经营业绩和发展潜力的客观评估所带来的投资风险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以符合型内部审计为基础,发展增值型内部审计

为适应经济运行模式和企业治理结构的变化,国外各种机构的内部审计都在积极探索向以变革增值和改善机构运行状况为主要内容的增值性审计转变的步骤和方法。目前这种转变已经在许多企业取得成功,增值性审计已经成为国外有关机构内部审计的主流。但结合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发展的实际情况,以检查、评估为主要内容的符合性审计,也不可偏废。我国的财务审计、以评价内部控制为基础的制度基础审计及遵循性审计(内部控制审计的基本内容之一,由中国内审协会颁布,于2004年5月1日起施行)已经说明了符合型内部审计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前主席瓦格娜指出:“环境的变化给内部审计师带来增加价值的机会最多的领域是风险管理和公司治理”。在公司治理环境的要求下,内部审计目标与价值增值的治理目标相一致。21世纪的内部审计人员将以“咨询顾问”、“业务伙伴”的角色向企业的决策和管理层提供增值服务,增值型审计理应成为现代企业内部审计发展的方向。事实上,内部审计日益受到来自两个方面的挑战:一方面,企业由于经营环境的巨大变化,各种风险因素也急剧增加,主要表现在技术变革速度加快、产品生命周期缩短、国际市场竞争空前激烈。能否掌握产品制造与营销的先进技术,成为企业有效防范技术风险的关键;国际资本的频繁流动,导致利率、汇率风险不断增加;信息技术的不断应用和电子商务向纵深发展,增加了计算机犯罪的可能性;多角化经营战略的实施,增加了监控和评价资本运营的难度。在这种背景下,内部审计作为企业风险的综合评价和监控部门,在有效防范经营风险、提高企业持续竞争力方面发挥作用的潜力巨大;企业高级管理层也迫切需要内部审计发挥其独立性的地位和专业胜任能力方面的优势,紧紧围绕企业风险的识别、评估及其应对开展工作,有效解决由于企业经营跨度增大、管理链拉长所带来的控制风险问题,实施价值增值型审计。另一方面,如何在企业内部结构不断重整的过程中,继续保持其独立的组织地位,也是内部审计面临的巨大挑战。20世纪90年代以后,企业和企业集团为了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率,对企业组织管理结构进行大改组,企业内部推行“扁平化”管理模式,同时大力倡导“借用外脑”,即利用社会中介组织的专业化服务为企业管理效力。在这种背景下,不少公司将部分非核心管理活动委托给外部专业化公司运作,内部审计外部化就是其中的一种重要形式。不少企业特别是一些大企业的经理人认为,内部审计外部化有利于提高内部审计的效率,保证内部审计的质量,降低审计成本,并能为企业带来先进的理念和技术。不难看出,内部审计部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要想在企业组织结构不断重整的过程中,继续保持其独立的组织地位,只有千方百计地提高内部审计的效率,以优质的服务增加企业的价值。

标签:;  ;  ;  ;  ;  ;  ;  ;  ;  ;  ;  ;  ;  

从公司治理看现代企业内部审计的发展趋势_内部审计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