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思想与市场经济,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市场经济论文,老子论文,思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明确指出矛盾的两方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有无相生”)并且相互转化(“反者道之动”),从而推动事物的运动,这一辩证思想可以说是老子对哲学史的最大贡献;而“尚柔”的处世态度、“无为而无不为”的治国之道,均在此辩证思想基础之上派生出来。从整体上看,老子思想既不像他的崇拜者们所赞的那般“清净无为”,也不似他的贬抑者们所斥的那么“充满阴谋权术之道”;老子思想中既包含着对社会的深切关怀,又贯穿了对立统一思想指导下的“相反相成”的处世技巧。老学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它既有积极的一面,如提倡以柔克刚(重点是在于“克”)、追求“无为而无不为”(目的是“无不为”)的“君人南面之术”;同时又有消极的一面,如“尚柔”,“尚雌”容易过度,以及“小国寡民”的社会理想。而汲取老学中合理、积极的因素,特别是他的辩证思想,以及深谋远虑的操作技巧,服务于当代社会,是后人应采取的一种积极的态度。在今天“市场经济”大潮汹涌、探索改革之路众说纷纭之时,借鉴老子的辩证观点,对“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这一对矛盾的范畴作一简单的分析,或许可以给我们一点启示。
一、“有为”和“无为”
老子思想的核心是他的辩证法。这个辩证法并非仅仅停留在纯粹理论意义之上,而是配备了一系列操作技巧,最终服务于一个政治上的目的。以下逐层分析:
1.对立统一的深刻认识
中国古代思想中对于事物内部对立面的存在及其相互转化的认识,老子之前早已有之。但将这一理论作出深入、细致阐述的第一人,则非老子莫属。
(1)“有无相生”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生相和,前后相随。”(《老子》二章,以下本文所引老子原文均只注章数)
始终坚持从对立的两面平等地看事物,反对重此轻彼、见此忘彼,这既是老子辩证法的鲜明特征,同时也是老子的过人之处。用这样一种客观、全面的观点看事物,便会发现常人所容易忽视的一些真理。三十根辐条环绕支撑一个车轴,用粘土作器皿,建门造窗等等,世人多看重车辐、容器外观、房屋构架等有形的部分,老子却敏锐地指出,为我们所使用的恰恰不是这些外形,而是由它们围成的那些空间——“无”(参看十一章)。与中空的“无”相比,外形的“有”并不具备任何优越性,它们在功能上是等值的:“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十一章),二者不可偏废其一。如果我们的思路不仅仅停留在“有”和“无”等老子惯用的表述词上,而是从“对立面”这一普遍意义上去理解“有无相生”,那么就会发现,老子是在提醒我们,对于对立面的双方而言,我们应该给予同等的重视。
(2)“反者道之动”
虽然对立面双方在功能上居于同等地位,但他们并非静止不动,而是时刻在发展,发展的方向不是沿着一条直线无止境地走下去,而是一方的发展达到了极限就会走向相反的一方,“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二十二章),就是这个道理。这样一条迂回曲折的发展道路,老子把它概括为“反”:“反者道之动”(四十章)。
(3)“知常曰明”
对立面中的一方发展到极端就会走向另一方,这便是事物发展所必然遵循的规律。老子又把它叫做“常”。真正的智慧、对规律的最深刻认识,就是要“知常”。只有认识规律、尊重规律,才能明确、主动地采取对自己有利的措施,所谓“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十六章),就是这个意思。
2.守柔处下的应世技巧
了解了事物走向自己对立面的发展趋势后,老子再一次表现了他不同寻常的方式:他不是主张站在自己看重的一面(此)、时时刻刻防微杜渐、排斥异已(彼)一面、防止走向对立面(彼),而是大胆地接受对立面,甚至干脆抢先一步直接站到对立面一方去,通过“兼容并包”的策略,为自己争取到最大限度的主动。人常说老子尚柔,然而尚柔却不是目的,只是手段。“守雌”、“守辱”并非过于退让,而是在“知雄”、“知白”的前提下所采取的一种避实就虚的迂回战术。“尚柔”的前提必须是对对立面双方有深刻的了解,可以清楚地看到事物发展的趋势;如果缺少了这个必要的前提,“尚柔”就会变成消极的退避,不仅不能容纳对立面,最终连自身也会丧失。“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二十三章)并非“精神胜利法”,而是“欲取先与”、“欲强固弱”(三十六章)的结果。
“柔弱胜刚强”的奥秘,一旦挑明便不再玄妙,无怪乎老子说“吾言甚易知,甚易行”(七十二章)。然而天下竟“莫能知,莫能行”(同上),一个主要的原因就在于世人在对待对立面双方时很难将得失利弊、福祸吉凶等等平等地看待,而往往是只想得不想失,只愿有利不愿有弊……,重“此”而轻“彼”,崇“有”而畏“无”。老子一针见血地指出,越是回避,对立面就越会找上门来,避到极端,恰好进了对方的门。其实,想常“有”常“得”也不难,只要适当地包容一些对立面的成发即可。正所谓“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四十一章),“大成若缺……大盈若冲……大直若曲,大巧若拙,大辩若讷”(四十五章)。
3.“无为而无不为”的治国之道
正如“守雌”、“守柔”是为了克雄、克刚一样,“无为”在老子那里从来就不是消极意义上的,否则他不必费尽心机讲述他“甚易知,甚易行”,而世人却“莫能知,莫能行”的“道”的奥秘。也正如“尚无”是为了“崇有”一样,“无为”只是一个表相、一种手段,真正的目的是“无不为”。老子用的是“欲取先与”的计谋,“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七章),“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六十六章)。能够仔细观察对立面的“彼”“此”双方,预见事物的发展趋势,采取“抢先一步占领对方地盘”、甚至干脆连对方的发展也容纳到自身之中,使其成为自身进程的一部分(通过先取后与),这就超越了得失利弊、福祸吉凶等等对立的局限,从同一和转化的角度看问题,从而获得了一种全面的、立体的和动态的观点,这正是辩证法的精粹所在。“无为”之所以能够“无不为”,靠的就是这个。
而“无为”的具体推行方式就是前面所讲的“守柔”、“处下”等技巧。这里需要再一次强调,这些技巧的基础,是对于对立面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相互转化这一辩证法基本原理的正确认识和深刻领会。
由上可见,老子之“道”就其出发点和目的而言,均是“治道”而非“隐道”。然而,“老子对于自己的学说主张,总是居高临下,没有丝毫的犹豫”[①],这就使得原本就不大好理解的老学更加在形式上不容易为人所接受。如果我们能够透过他“居高临下”的表达方式,直接面对以上生动活泼的辩证法或方法论,其可应用性则十分明了。
二、“计划”与“市场”
“市场经济”在国内的风行,只是90年代以后(特别是1993年以后)的事。而市场经济本身并非新鲜事物,当今资本主义社会几乎无一例外都是发达的市场经济,即通过价值规律的作用对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这一对矛盾作自发的调节。“计划经济”正好相反,它是“国民经济在国家或社会中心事先制订的统一计划的指导和规范下,在某种计划管理体制的作用下,按比例地协调地发展”[②]。套用一对哲学术语,如果说市场经济是“自在”的经济模式的话,那么计划经济可以说就是“自为”的了。再对比老子的概念,则市场经济仿佛“无为”,计划经济宛若“有为”——这是给我们的直观印象。下面就来看看他们之间的具体关系。
1.“无为”的市场经济
价值规律通过市场价格的波动和商品供求变化而引导生产和消费、平衡供给与需求,这一规律自发而且普遍地存在于一切商品经济中,因而被喻为“看不见的手”。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取代封建制生产关系、商品经济从小农经济中解放出来、正蓬勃成长之时,这只“看不见的手”几乎成了“万能的手”,极大地刺激着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飞速发展。然而好景不长,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给人们兜头浇了一桶凉水,经济学家在检讨衰退的原因时,市场机制又被认为应负一定责任。盛也市场,衰也市场,看来“无为”的市场经济难以“无不为”。经济学家指出,市场机制的盲目性(自发调节)和局部性(着眼于单个生产者的利益)是造成供求不平衡,导致“生产过剩”的主要原因,由此看来,“自在”的“无为”不仅不可能无不为,自身也会出现问题。回顾老子,其“无为”是自觉的、主动的,在这一点上,市场经济相去远矣——原来貌似“无为”,实则有其表而无其里。
(1)“无为”不等于放任自流
前面说过,“无为”的含义是在承认“有无相生”的前提下,基于对事物发展趋势的清醒认识,而主动地采取“守柔”、“处下”等一系列技巧,以达到“克刚”、“有为”的目的。其实,“有为”也好,“无为”也好,老子技巧的妙处在于“兼容并包”,“此中有彼”,“彼中有此”,不回避矛盾,而是将对立面纳入自身的进程中,这样便为自己争取了最大限度的主动。明确了这一点,就不难发现,彻底的市场经济只见“此”不见“彼”,不是老子意义上的积极主动的“无为”,实为一种消极应世之道,出现问题实属必然。实际上,自本世纪30年代以来,资本主义世界亦纷纷出台各种方式的“国家干预”或“计划调节”,逐渐纳入了一些“彼方”或“有为”的因素,市场经济不复“纯粹”。
(2)“无为”是一种全局的观念
李泽厚说:“所谓‘无为’乃是一种‘君道’:君主必须‘无为’才能‘无不为’,表面不管,实际却无所不管。否则,如果不是‘无为’,而是‘有以为’,统治者不是处‘无’,而是占‘有’,那就被局限,就不可能总揽全局了。”[③]所以“无为”不是只站在某一方的立场上看问题,而是以统领全局的身份从高处俯瞰。它之所以不进入到任何一方的具体操作之中,并且不为任何一方所拘限,目的就是为了把对立的双方全都紧紧抓在自己手中。它追求的是整体利益,这个整体不是部分简单相加之和,而是高于部分(这也可以解释为何资本主义世界小心翼翼不触犯私人利益的“国家干预”未能从根本上解决包括“滞胀”等在内的一系列新老问题)。从这个意义上看,纯粹的市场经济也不是老子所讲的“无为”。
2.“有为”的计划经济
与市场经济相比较,计划经济不仅在年纪上轻得多,而且是在对市场经济作出反思的基础上诞生的。当马克思勾画出“一种能够有计划地生产和分配的自觉的社会生产组织”[④]时,“计划经济”还只是一个美好的理想。列宁领导下的苏维埃把它变成了现实,但这个现实又经历了一番坎坷曲折,从一开始的完全彻底的国家调配,到斯大林时代承认商品经济的存在(等于承认了价值规律仍在起作用),实践中的计划经济在其问世不久后便也不复“纯粹”。可以看出,“计划经济”作为一种理想和作为一种实践,其间仍有很大一段距离,特别是在生产力水平远不够发达、物质财富远远不是“极大丰富”的当今许多国家(包括社会主义中国)。那么推行计划经济,是应该“勉力而为”,还是该冷静地作些分析思考,以兼容并包的“无为”之道作为过程,“计划”与“市场”并行不悖,以求最终“无不为”的“完美计划”?
注释:
[①]黄瑞云:《老子本原》,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01页。
[②]刘诗白主编:《社会主义经济学原论》,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170页。
[③]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88~89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第45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