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经济形势:扩张后回调
文/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 曹永福
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共经历了3轮完整的经济周期,其中的扩张期大致对应里根繁荣时期、“新经济”黄金增长时期和新世纪后的房地产泡沫时期,时间长度分别为92个月、120个月和73个月,其中120个月是最长的历史纪录。
本轮经济扩张开始于金融危机后的2009年6月。复苏初期,各界预期并不乐观,因为本轮经济扩张缺乏明确的技术进步方向和产业概念,且战后婴儿潮进入退休高峰期,之后老龄化问题加剧,劳动力供给约束将使美国经济增长乏力。学界测算,美国长期经济增长率约为2.0%-2.5%。事实上,2010年至2017年,美国GDP增速均值为2.2%,大致符合上述测算。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衰退是二战以来最严重的,初期的复苏又相对缓慢。因此,本轮经济扩张时间较长,这不难理解。截止到2018年年底,本轮经济扩张将达到114个月,其时间长度可能超过之前的最高纪录。不过近期,美国经济是走强还是转弱,则需要从具体经济指标来分析。
主要经济指标难乐观
2018年前三个季度,美国GDP增速均值为3.3%,高于本轮经济扩张期开始以来的均值,也高于市场预期;2018年9月-10月失业率为3.7%,是1969年来的最低水平;通货膨胀率有所提高但较为缓和。美国经济运行状态似乎较为理想,但因为低失业率可能引发工资上涨、拉高通货膨胀,加上2018年年底美国股票价格出现大幅波动,美国经济走势难言乐观。上述论断,从该国消费、投资、就业、通货膨胀等方面的分析也可见一斑。
小时候,母亲总骂我像块木头,因为我从小不太会说话。她教训我的时候,我总是以一副恶狠狠的表情和她对立,而我的哥哥和妹妹,都是能言善辩的。
私人消费在总需求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就业岗位的增加使家庭收入稳步增长,房价上涨改善了家庭资产负债结构,2018年前三个季度,美国私人消费增速均值为2.8%,家庭储蓄率约为6.0%-7.5%,消费者信心较为平稳。汽车是美国家庭最重要的耐用消费品,而且它对经济景气的反映非常敏感,其走势值得关注。1980年-2007年,美国汽车销量的长期均值为1480万辆,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因为油价和贷款利率较低,汽车销量均值超过危机之前,2015年和2016年的销量分别为1740万辆和1747万辆,2017年小幅下降至1715万辆,2018年前10个月的月均销量(折年率)又小幅下降至1712万辆。汽车销量稳中略降,而美国家庭对非耐用品和服务类的消费相对平稳,这预示着,美国家庭消费难有很大上升空间。
传统的二胡演奏重视独奏能力而忽视合奏能力,导致演奏者在合奏时,只重视个人发挥,缺乏合奏意识。因此在新形势下开展二胡的多元合奏训练,提高团队合作意识,对二胡合奏的演出效果来说是非常必要的。
2018年,美国财政政策方面最大的动作是特朗普政府的税制改革,其中公司所得税率从之前的35%调低到21%,同时税制从全球征税制向属地征税制转变,鼓励资本回流美国。减税对美国经济,尤其是企业投资起到一定的刺激作用,但影响程度和持续性难以估计。实际上,减税对财政收入的负面影响更为明显。根据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11月的分析,2018财年,美国个人所得税收入增长6%,但因为税率下调,公司所得税下降31%,2018年财政赤字/GDP的比例为3.8%,高于2016年和2017年的3.2%和3.5%。若美国财政赤字和政府债务继续扩大,将对宏观经济产生长期的负面影响。
2018年1月-10月,美国核心CPI同比增速为2.1%,比2017年1.8%的增速略有提升,通货膨胀整体保持温和态势。2016年-2017年,美国小时工资同比增速保持在2.5%左右;2018年1月-10月,则为2.8%。随着劳动力市场收紧,工资增速必然有所提升,但幅度较为有限,而且2018年下半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回落还对通胀形成向下拉动的作用。事实上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一直处于低通胀状态,核心CPI增速从未超过3%。从这个角度讲,尽管失业率已经很低,该国出现严重通胀的可能性却并不大。
2018年1月到10月,美国平均新增非农就业人数21.3万人,与之前两年相比稳中有升。失业率达到近50年以来的最低值,但近期劳动参与率并没有明显改善,2016年以来一直围绕62.7%-62.9%窄幅震荡,比金融危机之前仍然低3个百分点,大量低端劳动力因找不到工作机会而退出劳动力市场。从这点来讲,我们不能过分高估美国就业市场的成绩。
以上简要分析了消费、投资、就业、通胀等指标,而美国近期的股市波动也值得注意。2016年-2017年,美国标准普尔500股票价格指数年内增幅分别为11.2%和19.4%,表现较为强劲;2018年1月-11月美国股市几乎没有上涨,呈现震荡盘整态势,其中1月、10月出现两次大幅下跌。美联储加息、中美贸易摩擦带来的不确定性以及实体经济指标回落都是引发市场调整的因素。从历史经验看,股市大跌并不一定带来经济衰退,衰退却一般都以股市大跌作为前兆。因此,美国股市近期的调整值得外界担忧。
政策效果难一概而论
美联储根据经济数据的更新不断修正其对自然利率的估计。2018年10月,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演讲中指出美国的利率离自然利率还有很大距离,暗示加息空间还很大;但随着近期美国经济数据回落,他的措辞出现调整。在2018年11月28日的演讲中,鲍威尔指出美国利率水平只是“略低于”中性利率,暗示美联储加息节奏可能会放缓。从2015年底到2018年11月,美联储加息8次,将有效联邦基金利率从0.12%提升到2.2%。根据美联储9月份的预测,2021年联邦基金利率将达到3.4%;按照过去的加息力度,2021年之前还将加息4-5次;但如果美联储调低经济预测,未来的加息节奏也必然会放缓。
美国固定资产投资分为企业投资和住宅投资两大类,其中企业投资又分为建筑、设备与知识产权投资三类。2013年-2017年美国企业投资出现低迷状态,平均增速为3.7%,但2018年前三个季度企业投资增速高达7.6%,这是2018年美国经济增长超预期的主要来源。其原因可能是随着劳动力市场收紧,企业开始更多地用资本代替劳动,但也可能是特朗普政府降低企业所得税的政策刺激了企业投资。只不过,企业投资的波动性很大,前三个季度的增速分别为11.5%、8.7%和2.5%,出现递减态势,说明税改政策的刺激效果会逐渐减弱。2018年7月到10月,美国资本品订单金额结束了年初以来的持续上涨,出现小幅回落;该指标是企业投资的领先指标,其回落预示着企业投资将有所回调。
住宅投资方面最重要的指标是新屋开工量,因为它与新增就业的数据关系密切,而且也是强周期指标。美国的城市化进程早已结束,除了房屋新旧替换之外,长期来看新屋开工量的起伏主要反映新家庭组成等人口因素的变化。1959年-2006年,美国新屋开工量的长期均值为155万套,2009年受金融危机影响跌至55万套的谷底,之后逐渐恢复。因为老龄化加剧,学界预计新屋开工量将难以达到危机前的长期均值,新的稳态可能在120万-130万左右。2015年至2017年,新屋开工量分别为110万套、118万套和120万套,保持缓慢攀升;2018年1月-6月开工量折年率为129万套,但7月到10月均值回落到123万套。从人口基本面和数据表现来看,美国新屋开工量的上行已经遇到瓶颈,上升非常缓慢,下半年甚至出现回落,这将对房地产投资构成制约。
在特朗普“美国优先”口号的指引下,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倾向明显抬头,除了对进口钢铁和铝产品征收关税之外,2018年,美国与中国之间的贸易战更成为了全球关注的焦点。在美国宣布对中国商品征收关税之后,截止到2018年第三季度,美国的贸易赤字尚未明显缩小,这可能与部分厂商在关税政策生效之前突击完成订单有关。如果中美贸易战继续升级,即使美国的贸易赤字有所减小,全球产品供应链的断裂也将会给美国经济带来巨大不确定性,进而带来金融市场的普遍担忧。因此,G20峰会(11月30日-12月1日)期间中美元首会晤并暂停加征新关税之后,美国金融市场给出了正面回应。
在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和初期的缓慢复苏之后,本轮美国经济扩张的时间长度有可能超过之前的历史纪录。2018年前三个季度,美国GDP增速好于市场预期,失业率是1969年来的历史低位,经济尚没有明显的衰退迹象。然而,近期该国的汽车销量、企业投资、新屋开工量等经济周期敏感指标均有所回落,这预示着经济增速将有所回调。此外,美国股市的震荡也印证了金融市场的担忧,美联储可能会适时放缓加息节奏。值得关注的是,在经济增速回调的背景下,中美贸易争端暂时“停火”将有助于降低美国经济面临的不确定性风险。
3)纸地膜受到太阳辐射、风力侵蚀、降雨侵蚀及微生物分解等一系列破坏作用,容易发生分解、破碎,纸地膜持续时间较短[3],影响了保温保湿的效果。
综上所述,阶段性心理干预可改善麦默通微创旋切术患者术中及术后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减少术后并发症,加快术后恢复进程,减免患者痛苦及不必要的医疗费用。因此,可作为临床正性调节患者围手术期心理状况的干预手段。
标签:经济形势论文; 美国论文; 20世纪80年代以来论文; 房地产泡沫论文; “新经济”论文; 经济周期论文; 时间长度论文; 历史纪录论文;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