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体育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论文_吴要静

浅议体育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论文_吴要静

苏州工业园区青剑湖学校

论文摘要: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动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应“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发展学生个性方面,是每个体育教师的责任和使命

关键词:

体育教学、创新教育

“创造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不竭动力。”素质 教育 就是从这一思想出发,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重点。要抓住这个重点,就必须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始终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品质的培养。学校体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会学生能动优化身心的技能是其主要任务。“能动优化身心”本身就包含着创造和创造性思维品质――这就规定了体育教学具有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品质的责任和义务。

一、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亚里士多德曾说过:“思维从问题、惊讶开始。”在体育教学实践中,教师要不断给学生以思维的动机和空间,处处设疑、激疑,以不断激活学生的思维机能,使学生展开思维的翅膀,让学生由过去机械接受向主动探索发展。想象是思维活动中最见活力的一个方面,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离开想象不可能取得成效。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重要。因为提出一个问题是创新的开始,也是创新的动力,因此在体育教育中,教师应尝试着教会学生不断提问来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把提问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体现教师以学生为主体的强烈意识,及时鼓励、肯定,使之爆发出理想的火花。比如在游戏中,给每一小组一个小胶球,画出一定的活动范围,要求每组的学生以小胶球为中心,创编或组编出大家喜欢的体育游戏。游戏前,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创新,不要照搬已学过的游戏,组与组之间最好不要雷同,想方设法创编出具有新意、有利于锻炼身体、能够培养体育兴趣、具有开拓精神等的游戏活动。

二、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气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问题意识是思维的动力,是创新精神的基石。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起点。目前,学生的问题意识比较薄弱,主要表现在学生不敢或不愿提出问题及不能或不善于提出问题。为此,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气氛,采用启发、探索和讨论等方式进行教学,并注意创设激发学生创新和实践热情的教学情境,爱护和引导学生各种大胆的质疑、假设和尝试,促进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如:采用讨论法,不拘泥于教师“满堂灌”,学生“盲目练”,而是创设条件、有目的、有计划地激发学生的兴趣,着眼于各种不同结论的选择讨论。例如进行篮球三攻二、二防三简单战术配合教学,学生在场上都有自己位置的分工,从而形成比赛阵型。而比赛阵型受攻守变化规律支配,二人防守可形成平行、重叠、斜线站位,3人进攻可采用传切、突分、掩护等基础配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学生通过讨论、实践、理解、再讨论、再实践,逐步总结、提高,在练习中掌握规律,并熟练运用,从而充分调动了学生动眼、动脑、动手、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使学生积极思考,大胆探索,敢于打破常规,标新立异,各抒己见,提高了他们的认识、分析、解决问题等能力。对于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应多以鼓励作为回报,树立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均能体会到创造的喜悦和成就感,这样,学生的自信心就会逐渐树立起来,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究精神就会被激发出来,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就会得到培养。

  三、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创造性思维的氛围,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前提。课堂气氛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学生中有在快乐中学习,感到学习的乐趣,才能主动地学习,作为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激发学生的情感,采用新颖有趣,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树立学生的主体观。把学生视为自主的人,有潜能的人,可发展的人,信任学生,鼓励学生。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使学习的心境处于最佳状态,让每一个学生感到通过总记得努力,都可以获得进步,善于发现自己的闪光点,善于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如: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我曾采用分组学练的方法,把班级同学就某一项目分成强、中等、弱、较弱四组,而且给每一组设定的目标有所不同,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学生的潜能特别容易激发,在3分钟双摇跳绳达标练习中,采用“打雷”的形式进行。原来有一组同学都是3分钟50个以下,其中一组同学只能挑10个,通过一段时间联系,学生自信心增强,原来挑10下的同学也能跳60多下,一下子夺得了本组的“擂主”。从而可以有向其他同学挑战的机会。而各组学生为了得到班级的“总擂主”,兴趣高涨,主动地进行课后练习、回家练习,效果良好。在练习过程中,我总是以激励性语言鼓励学生,使学生总是保持积极向上的乐观情绪和努力探索获得成功的强烈愿望。

四、应该注重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的源泉。创造来源于想象,一般来说,想象力越丰富,创造力就越强。给学生一张纸,一支笔,他们就能描绘出千姿百态的图画,教师给学生教授一定的理论知识、运动技能,融汇于体育运动中,在加上适当的启发和激励,他们就能打造出一个自己的天地。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学生有了自己的创新结果,总希望在班级、在学校展示。因此,我在课堂教学中,常常将学生创编的新颖游戏,丰富奇特的徒手操展示给每一位学生,甚至展示给全校师生看。不失时机表扬、鼓励学生,从而让学生体验创新给予它带来的快乐,成功感和创造的愉悦。

对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必须坚持体育与健康课程与其他智育课程一样,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有计划、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方式方法。要注重中学生的个性培养,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使之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敢于创新、乐于创新、善于创新。为培养出大批创新型人才而努力探索。总之,在中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应该从培养人的高度更新教学观念,注意在传授知识、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意力,不断创造条件,营造良好的思维氛围,努力造就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 杨伟. 体育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策略[J].甘肃科技, 2009, (10) .

[2] 苏会欣.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J].中国科技信息,2009,(09)

[3] 缪志琼.论体育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2).

论文作者:吴要静

论文发表刊物:《成长读本》2017年8月总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16

标签:;  ;  ;  ;  ;  ;  ;  ;  

浅议体育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论文_吴要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