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圈在提高肝硬化患者饮食知晓率的应用论文_刘衡

(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心医院 湖南郴州 423000)

摘要:目的 对肝硬化患者中应用品管圈,以此分析品管圈对患者饮食知晓率的影响。方法 选择肝硬化患者,共计100例,2017年3月~2017年8月为此次研究的时间段落,并按照入院顺序分组,前50例入院患者归为研究组,同时进行品管圈管理;后50例入院患者归为对照组,同时进行常规饮食护理;分析组间患者的饮食知晓率、并发症发生率和患者的满意度。结果 存在统计学意义差异的指标项目有:患者的饮食知晓率、并发症发生率和患者的满意度,即研究组与对照组之间的各项指标项目都存在差异性,且均以研究组更有优势性,P小于0.05。结论 对肝硬化患者实施品管圈管理,能够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概率,显著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有实践借鉴价值。

关键词:品管圈;肝硬化;饮食知晓率;应用价值

肝脏属于机体的重要器官之一,在常见的肝病类型中以肝硬化较为常见,肝硬化是慢性肝病,会导致患者食欲减退等不良情况出现,而由于食物摄取量的减少所以会影响到肝细胞在内部的再生,进而造成患者营养不良和疾病病情加重。肝硬化病程十分漫长,极易发生相关的并发症情况,其中,主要的引发诱因是患者的不良饮食习惯所致,由此可见,对患者进行饮食护理是十分有必要的,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让患者提高合理饮食的认知重要性,让其自觉且主动的遵守饮食原则,从而达到改善肝功能和降低并发症的护理应用目的[1-2]。经过医学研究显示,大多肝硬化患者并不能有效按照医嘱进行合理饮食,不能构建出合理的饮食结构,所以,对肝硬化患者树立正确的饮食观念是护理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品管圈是让全体员工自发参与,并获得成就感的管理模式,将其管理活动模式应用于肝硬化患者的饮食护理之中,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饮食知晓率[3-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肝硬化患者,共计100例,2017年3月~2017年8月为此次研究的时间段落,并按照入院顺序分组,前50例入院患者归为研究组,后50例入院患者归为对照组。

研究组——组内患者50例,男性患者(30例)多于女性患者(20例);40~60岁是组内年龄范围,(50.33±6.66)岁是组内平均年龄值;其中,有已婚患者31例,未婚(包括离异和丧偶)患者19例;1~3年是组内患者病程范围,(2.33±0.62)年是组内平均病程值;

对照组——组内患者50例,男性患者(31例)多于女性患者(19例);40~61岁是组内年龄范围,(50.13±6.61)岁是组内平均年龄值;其中,有已婚患者32例,未婚(包括离异和丧偶)患者18例;1~3年是组内患者病程范围,(2.23±0.61)年是组内平均病程值;

将患有心理障碍的患者排除在外;且所有患者的临床症状都与肝硬化诊断标准相符合。

组间不同患者的一般数据资料对比,尚未发现存在统计学意义的数据指标,P大于0.05,可组间效果比较。

1.2方法

前50例入院患者归为研究组,同时进行品管圈管理;后50例入院患者归为对照组,同时进行常规饮食护理。

对照组:依据患者的饮食习惯和口味制定出最适合患者的饮食方案等;

研究组:(1)建立QCC小组,小组成员一共由7名护理人员进行组成,采用头脑风暴的方式确定主题,主题可选择“如何提高肝硬化患者饮食知晓率”,依据主题制定对应的活动计划表,确定活动的管理周期;(2)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借助QCC质量管理工具分析造成患者饮食知晓率较差的具体因素,并同时为患者制定出最合适的解决对策,为患者建立饮食手册,手册内容应该多方向性和多样化,在病房内部设立饮食提示牌;叮嘱患者按照饮食原则进行饮食,让其明白良好的饮食习惯对疾病恢复的重要性;与患者家属取得联系,依据患者的饮食爱好和个人习惯制定最符合患者的饮食护理方案;(3)对可能产生的并发症制定出不同的饮食计划表,并且由责任护理人员落实计划表中的护理项目;责任医生要按照患者的病情发展情况及时更换饮食计划,并同时告知患者及其家属更换饮食方案的目的[5-6]。

1.3观察数据指标

分析组间患者的饮食知晓率、并发症发生率和患者的满意度。

饮食知晓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评定,主要的调查内容包括有:饮 食禁忌、饮食种类等内容,饮食知晓率越高则代表该种护理模式越好。

患者的满意度采用计分制,主要打分内容从护理人员态度、护理服务质量等方面打分,分数在0~30分之间,分数越高则满意度越好。

1.4数据处理

资料数据均采用系统软件统计包进行处理,版本为SPSS21.0版;组间患者患者的满意度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患者的饮食知晓率、并发症发生率采用卡方检验(计数资料),(%)表示;在对比差异数据中,若发现存在统计学意义的数据指标,用P<0.05表示。

2结果

存在统计学意义差异的指标项目有:患者的饮食知晓率、并发症发生率和患者的满意度,即研究组与对照组之间的各项指标项目都存在差异性,且均以研究组更有优势性,P小于0.05。

表1、表2为相关数据

表1. 计数资料分析表

3讨论

在护理质量管理的方式中,QCC质量管理是一种应用十分频繁的管理模式,该种模式具有短期可见效且活动形式较易开展等特点,因此,其属于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重要管理模式之一。

QCC活动在实施的过程中,可以将组内成员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有效提高,以此达到提高整体服务质量的应用目的。QCC活动是一种员工在自发参与的情况下进行轻松愉快的管理模式,该种管理模式能够大大满足患者的自我价值和组内成员的成就感。

肝硬化患者由于病情的特殊性,所以需要依据不同的治疗阶段不断调整饮食方案,若患者饮食过量或者饮食不正确则容易引发并发症,进而大大影响到患者的疾病康复进程。

此次研究中,存在统计学意义差异的指标项目有:患者的饮食知晓率、并发症发生率和患者的满意度,即研究组与对照组之间的各项指标项目都存在差异性,且均以研究组更有优势性,P小于0.05。这也由此说明了,对肝硬化患者实施品管圈管理,能够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概率,显著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有实践借鉴价值。

参考文献

[1]万丽.品管圈质量管理工具在提高肝硬化患者饮食依从性的应用效果[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7,14(6):791-793.

[2]楚俊红,张娜.品管圈在提高肝硬化腹水患者遵医行为正确率中的作用探讨[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6,16(8):1236-1237.

[3]付世英,罗玲.品管圈活动在提高肝硬化患者TIPS术后低蛋白饮食依从性中的作用[J].重庆医学,2015,44(30):4311-4313.

[4]李霄艳,邵海燕,杨光.探讨饮食护理干预对肝硬化再出血发生率的影响[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26):197-198.

[5]姚强.肝硬化伴高血压患者采用开放饮食与限盐饮食对病情改善的比较[J].肝脏,2016,21(4):294-296.

[6]包莉莉,吴哈达.肝硬化患者的蒙医心身护理及营养饮食对症治疗[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16,22(2):76-77.

论文作者:刘衡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28

标签:;  ;  ;  ;  ;  ;  ;  ;  

品管圈在提高肝硬化患者饮食知晓率的应用论文_刘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