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建筑施工中主体结构工程施工技术论文_槐哲

论建筑施工中主体结构工程施工技术论文_槐哲

槐哲

身份证号码:370303198206047011

摘要:随着我国的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加快,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因此人们对建筑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当前的城市建设中,建筑的数量和规模都不断增大,为建筑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然而主体结构施工不合理、质量不合格,会带来许多不良后果,例如楼层漏水,构件坍塌等。因此,改进主体结构施工技术,提高建筑物质量,成为当前专业人员工作的首要任务。本文主要对建筑主体结构工程施工技术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建筑施工;主体结构;质量;施工技术;提高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工程建设也越来越多。建设工程的完整结构系统是由主体结构和地基基础这两部分构成的,建设施工安全使用的前提也是主体结构,它也是建设施工结构安全、可靠的基础和主要组成要素。因此,必须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策划和施工质量的控制进行研究,针对工程特点采用合理的施工工艺,把握施工中的要点,并通过一系列的技术管理措施与方法老保证工程项目达到质量要求。

一、施工顺序

在现代的城市建设中,建筑的数量和规模都逐渐加大。而在建筑工程中应用主体结构的工程也越来越普遍。在进行主体结构施工时多采用流水施工方式。流水方向为垂直方向为垂直的横向,即自下而上,在工程施工期间针对不同的建筑,需要对其特点进行建筑施工。

通常情况下,建筑物施工工序为:测量定位→柱钢筋绑扎→柱模板安装→柱砼浇筑→柱拆模→柱砼养护→梁板模板安装→梁板钢筋绑扎、预应力钢筋安装→梁板砼浇筑→梁板砼养护→预应力钢筋张拉→拆模板,然后再逐层而上。

二 主要工程施工

1、钢筋工程施工

(1)钢筋的加工与连接

钢筋的加工主要包括钢筋调直和钢筋成型两个部分。施工现场监理人员往往只重视现场的安装控制而忽视钢筋加工的质量控制,使钢筋加工常常出现钢筋调直拉伸率超标、箍筋扭曲变形、下料长度不足、箍筋的截面尺寸不足、下料过长等问题,造成加工成型好钢筋变成废料重新返工等情况,从而影响到工程的进度,并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因此控制好钢筋的加工质量是控制钢筋安装质量的前提条件。现场监理人员要深入钢筋加工料场,加强对钢筋加工的质量控制,

钢筋的接头宜设置在受力较小处,同一纵向受力钢筋不宜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接头。当受力钢筋采用机械连接接头或焊接接头时,设置在同一构件内的接头宜互相错开,其接头连接区段的长度为35d(d为纵向受力钢筋的较大直径)且不小于500 毫米,否则属同一连接区段,接头面积占全部受力钢筋面积不宜超过50%。焊接接头距钢筋弯折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10 倍,且不宜位于钢筋的最大弯折处,且不宜设置在梁端,柱端的箍筋加密区范围内。

(2)钢筋绑扎与安装

在连接及绑扎钢筋的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好钢筋加工形状,结合施工设计要求,将钢筋的表面清除干净,避免破损以及油污的存在。与引同时,要严格按照施工图纸,结合工程的规范和标准,用光面轧辊轧制而成的扁平钢材,以平板状态供货的称钢板;以卷状供货的称钢带。一般来讲,若是钢材在常温下,以大于屈服应力的应力值对其轧、拉或拔,其屈服强度就会提高,但是相应的其韧性和塑性就会有所下降。若是在冷加工后,将钢材自然放置15~20天,或者是加热至200~300℃保持几个小时,那么钢材的强度会更进一步提高,而塑性和韧性进一步下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还有,在混凝土浇捣过程中,要设置专职钢筋工看护,加强对偏移钢筋的及时修正和调整,进而控制好整个钢筋工程的质量。

2、模板工程

模板的配置必须根据图纸,对于结构性体相对简单的构件,其模板配置可直接根据施工图纸来配置。对于模板、横档及楞木的断面以及它们之间的间距、支撑系统的配置,可查表或者按规范进行选择。而对于结构比较复杂的构件,比如楼梯等,配置模板通常采取放大样的方法。所谓放大样指的是根据结构图纸,在地面上画出结构构件的实体形状,然后测量出各个部分模板的准确尺寸,然后指定模板。然而对于结构特别复杂的构件,放大样方法显得十分繁琐,而且需要的场地比较大,有的甚至很难直观画出,这种情况可结合计算方法来进行模板的配置。

一般而言,建筑工程模板施工工序为:垫层模板-基础梁模板-构造柱模板-柱模板-墙板模板-圈梁模板-梁模板-楼板模板-楼梯模板。建筑工程施工中离不开模板工程的施工,随着我国模本施工技术的日益成熟,模板工程质量得到了有效保证,然而部分工程模板施工过于随意,所以必须加强模板工程施工技术要点的控制,加强模板工程施工质量,才能使建筑工程质量更上一层楼。

3、混凝土工程施工

(1)混凝土的浇筑

在混凝土将要初凝时,对混凝土进行浇筑,如果在浇筑之前,混凝土已经出现初凝现象的话,那么还要对其进行一次强力搅拌,待到混凝土的流动性恢复之后,才可以入模。如果混凝土在浇筑之前,已经发生离析现象的话,那么也要对混凝土进行重新搅拌,这样以后才可以对混凝土进行浇筑。为了避免在浇筑过程中产生离析现象,那么对于混凝土的自由倾落高度,就要保证在2m以内。在对楼板混凝土进行浇筑时,对于混凝土的自由倾落高度保保持在1m以内,不能出现太大偏差。如果混凝土的自由倾落高度都超过上述规定的高度,下料时,就要采取串筒、溜槽等措施进行施工;一般都是采用木板钉成溜槽,在表面包上铁皮,在使用过程中,要保证其水平倾角在30°以内;一般来说,串筒的每节筒长大约在70cm,采用钩环连接每节筒,采用薄钢板制成串筒,并且在串筒内加设缓冲挡板。在对混凝土进行浇筑时,要分层进行浇捣,还要保证能够随浇随捣。

(2)混凝土的振捣

在对混凝土拌合物进行捣实时,一般采用插入式振捣器,而采用这种振捣器一般要采取垂直振捣方法进行振捣,即使振捣棒与混凝土表面保持垂直或者斜向进行振捣。如果采用的是斜向振捣的话,就要保证振捣棒与混凝土表面的角度保持在40-50°之间。要均匀排列振捣器的插点,采用交错式或者行列式顺序移动,千万不要混用,避免漏振;并且每次移动的间距,保证不大于其作用半径的1.5倍;对于轻骨料混凝土拌合物,就要保证其间距在其作用半径的1倍之内。对于振捣器与模板之间的距离,要保证在振捣器有效作用半径的1/2内,不能出现太大偏差。

3、预应力工程施工

预应力工程是建筑工程的重要施工序,预应力就是建筑结构的组成构件还没有承受外载荷时,将拉应力预加给模块中受拉力的钢筋,使构件的刚度提高,裂缝延缓出现,各构件的耐久性增加。在机械角度分析,它就是提前产生应力,主要优点是可以使构件的刚性增强,振动使减少,避免变形。这样做的目的是提高原构件的抗性,改善其强度和硬度。

预应力结构中预应力的拉应力不是一个一成不变的值。在预应力结构的施工及使用过程中,由于张拉力的工序工艺、材料性质和环境因素的影响等种种因素,它的拉应力会不断的降低。这种情况也成为预应力的损失。张拉控制应力指的是实际有效地拉应力,预应力损失不包含在内,排除后才是满足设计要求的。做好这点需要两点注意的地方:一是提前确定一开始存在的预应力,二是要对预应力的损失做出准确的估计。特别指出的是,预应力筋的有效应力值过大或过少对结构都是不利的:有效值过小就不能满足设计的需求;有效值过大就会使混凝土承受过高的持续压应力,产生过大的反拱度,也可能使截面反方面断裂,这些对结构安全和使用都是有害的。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是一份较为复杂的系统,在建筑物施工整个过程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是建筑施工中最主要的施工部分,其施工完成的质量优差,也直接影响着建筑物的使用质量。从施工测量到熟悉材料施工的要求与方法都有着丰富的内容。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必须掌握这些分项工程的施工工艺及施工方法,加强技术管理,才能保障工程项目达到标准要求,降低由施工质量造成的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参考文献:

[1]谭春龙;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技术.2009,10(2)

[2]赵世新.向军《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技术》(2008.3)

[3]张祥钦.《浅谈主体结构混凝土子分部工程的施工监理》(2008.5)

论文作者:槐哲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2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15

标签:;  ;  ;  ;  ;  ;  ;  ;  

论建筑施工中主体结构工程施工技术论文_槐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