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园林景观设计的生态化路径论文_成敏敏

住宅园林景观设计的生态化路径论文_成敏敏

义乌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浙江义乌 322000

摘要:住宅园林景观设计中生态化建设十分重要,不仅能满足住户需求,还能对我国生态环境起到一定改善作用。但在实际设计过程中,由于设计人员对生态化认识不够全面,将生态化简单理解为绿化,导致设计出现偏差,不符合生态化相关要求。设计人员需要加强对景观设计生态化的正确认识,在设计过程中遵循因地制宜、以人为本等原则,通过生态化的设计手法打造生态居住环境,不断提升住户居住质量,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

关键词:住宅园林;景观设计;生态化

一、住宅小区生态园林景观的作用与特点

生态园林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具有艺术性和观赏性,提高住宅小区环境的整体美观性2、增加绿量,借助植物进行的光合作用提高住宅区含氧量,净化空气,提升居民的幸福指数。3、调整和控制自然风,形成局部舒适小气候。一定区域的气流导向和速度都会受到地区植物高度、数量、密度等的影响,生态化建设不仅能够将更多的自然风引进住宅区,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防止沙尘等带来的不利影响。

住宅园林景观的设计走上生态化的方向,更多需要从人性化出发,既要实用美观,也要科学规划,它的特点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综合性

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是园林景观生态化设计的两大系统,它自身的复杂性要求设计方案需要有很强的综合性。简而言之,生态园林的设计,不仅仅只是考虑植被之间的相互搭配,更加需要注重的是基本住宅小区基础条件的整体化景观规划。

2、发展性

自然与人文景观会随着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的变化而变化,这种变化主要体现在景观特色和功能布局的不同上。因而在设计之初,既要保证景观设计符合这个地区文化与传统的风俗,也要用发展的眼光去考虑它的未来形态,考虑到它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对使用功能造成的影响。

3、丰富性

住宅园林景观涵盖的内容丰富,包括植被、林木、山石、湖泊、园路、园林建筑、市政给排水系统、灯光照明等等,需将这些要素进行合理有序的组合造景,营造出环境美观、设计人性化、功能多样的住宅景观。这要求设计者在满足功能的前提下,尽可能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进行合理美观的景观设计。

二、住宅园林景观设计发展现状

1、对生态化理解不全面

现阶段,我国住宅园林景观设计中生态化发展缓慢,追根究底,主要是由于相关园林设计人员对生态化理解不全面,导致设计工作出现偏差,未能推动园林景观设计生态化发展。在园林设计中,需要把握正确设计原则,例如创新原则、因地制宜原则等。在工作过程中,如果没有根据设计原则与住宅实际情况设计规划图纸,必然导致在后期投入使用过程中出现诸多问题,不仅不能达到生态化效果,而且会增加施工成本,影响住户使用,导致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出现生态化结果和初衷相距甚远的情况。。

2、将生态化简单理解为绿化率

现阶段我国不断推崇景观设计的生态发展,但在具体工作过程中,部分设计人员将生态化设计简单理解为绿化率。生态化设计并不仅仅指绿化率,更多的是要求景观设计能够协调发展,要求在景观内打造生态平衡系统,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合理利用土地等资源,避免造成资源浪费。但由于设计人员的错误认识,在景观设计中,一味注重绿化率和美观性,忽视生态平衡,造成资源浪费和破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住宅园林景观设计的生态化路径思考

1、实用和科学统一

住宅的首要功能是居住,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而生态化的园林景观设计要建立在实用性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住宅园林景观的生态化,提高住宅环境美的气质,并且要保障住宅景观设计基于现场实际,不能脱离实际谈生态,例如将原有山丘地貌挖土成池增加土方开挖工程量;只关注喜好在北方寒冷环境种植热带植物;忽视原有生态将树林破坏做大铺装广场或是在风化岩地貌上种植乔木等等,这些都是未将实用与科学性考虑进设计的反面案例。在风景园林设计中,应该根据住宅的实用性,满足住户的需求,用科学的设计方法,合理布置园林植被、设置各种通风排水系统,将自然景观、经济景观、人文景观合理布局,形成人与自然的复合生态网络结构,为人们提供一个宜居宜游、可以在在喧嚣的都市寻得片刻宁静的居所。

2、合理打造生态园林景观小品

住宅园林景观小品是园林设计中的点缀,它有功能性、观赏性两种类型,景观设计中一般会把二者结合,以创造更具人性化的景观感受。例如,将太阳能发电技术用于景观灯、休闲亭廊的夜间照明;地被植物品种采用粗放管理的一、二年生草花,打造可持续性花境,减少养护成本;用可降解材料替代具有污染性、不可持续性材料等。在住宅小区加入具有生态性的景观小品,可以美化环境,增添乐趣,提升品位,人景相融,提高住宅小区艺术性和时代感。

3、雨水收集利用与互联网节水技术

生态化园林景观的设计,应该实现草坪、树木的生态产出大于对资源的需求。但在草坪、树木的日常养护过程中,园林中水的使用量较高,对水资源的节约利用已成为生态化园林设计的一种重要手段。

利用“海绵城市理论”打造出具有能吸水、蓄水、渗水、净水的小区绿化用水“海绵体”。雨水的收集用于植物灌溉,能极大程度上降低园林用水需求,主要措施有:利用小区沿着排水道建渗透浅沟,表面植有草皮,供雨水径流流过时下渗。超过渗透能力的雨水则进入雨水池或人工湿地,作为水景或继续下渗。这种方法减少了雨水直接排入市政雨水管的径流量。

互联网节水技术可以实现最小的水资源损耗,产出最大的经济效益。采用传统人工托管灌溉的方式,存在诸多弊端:灌溉效率低、浪费水源、影响城市美观、人工成本高等问题。现在的互联网系统可以实现实时控制和监测功能,支持多用户同时使用,支持电脑和手机操作。连接外部传感器和设备,系统自带管道破损漏水报警功能,能实现水量水压监测、可设置通过水量制定灌溉程序,这些都能大大的减少资源损耗,提升生态产出,还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观赏性。

4、设计施工的生态化高标准要求

在进行住宅园林景观设计的时候要始终坚持对品质把关,在每个项目中都设置了全程质量监控,对产品、材料、工艺持续标准化;同时通过巡检、第三方月检以及移动APP质检等评估,建立风险反馈机制,为产品品质保驾护航。在工程品质方面做到四个“零容忍”:材料造假零容忍、工艺造假零容忍、品牌造假零容忍、管理渎职零容忍。在产品建造品质方面做到材料使用品牌化、工艺标准精细化、品质管理全员化、交付品质全优化。营造高品质生态住宅生活,让建筑与自然和谐共处,让生活回归自然之上,不在是刻意的改造自然,征服自然,应该将它们有机结合,达到自然、生态、美观、和谐的效果。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住宅小区中进行生态园林景观的设计和应用有助于提升小区的整体环境水平,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加强人与自然的沟通,在高度现代化的今天,帮助人们找回在钢筋楼宇间对回归自然的“诗意的栖居”的渴望,创造一处能够可持续利用的自然生态化住宅区园林化景观。

参考文献:

[1]潘晓萼.住宅园林景观设计的生态化路径[J].现代园艺,2016,(2):79.

[2]万霞.住宅园林景观设计的生态化路径[J].中国住宅设施,2016,(2):91-93.

[3]刘秋红.住宅小区生态园林景观设计[J].现代园艺,2016,(14):65-66.

[4]谢爱明.住宅小区生态园林景观设计的探讨[J].绿色科技,2015,(5):135-137.

论文作者:成敏敏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8

标签:;  ;  ;  ;  ;  ;  ;  ;  

住宅园林景观设计的生态化路径论文_成敏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