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正辉:感恩的心写感人的人生_慈善论文

张贞慧:一颗感恩的心书写感人一生,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一颗论文,感人论文,张贞慧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张贞慧:1919年9月出生,浙江人,中共党员,辽宁师范大学退休副教授。曾获1955年、1956年连续两年大连市劳动模范。辽宁省慈善大使及大连市60年不能忘记感动人物等称号。大连市慈善总会五星级义工,义务奉献5000多小时。从1951年至今,她个人共向希望工程和慈善总会捐款几十万元,每次社区组织的募捐活动她都参加,捐款捐物。她办理了遗体捐赠手续,还在近90岁高龄时参加了大连市慈善总会义工队伍,护绿环保、清理海滩、扶贫帮困、义务向导。每次活动,都能看见衣着朴素的张妈妈的身影。

义工眼中的张贞慧

“自己过着清苦的生活,却时刻想着别人”

“我就是因为张妈妈的影响才当义工的。2008年,我正式加入了义工队伍,在那之前,我就知道张妈妈的事,简直太不容易了,这么大年纪的老人都能这么奉献,我们有什么不能干的呀。”在张妈妈的影响下,义工的队伍正在不断地扩大。

“张妈妈每周都要到慈善总会去好几趟,去帮忙,每次都是自己坐公交车去,这么大年纪,我们不放心啊,可我们要陪她一块去的时候,张妈妈总是不让,怕耽误我们的时间。张妈妈就是这样,从不给人添麻烦,自己再苦再累都没事。”汲培荣朴实的话语,道出了张妈妈每周的日常生活。“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这句话太对了,张妈妈就是我们的榜样,我们学习的楷模,张妈妈是我们的老前辈,我们对她充满了敬意,她的这种精神鼓舞着我们。”

“我和张妈妈接触过几次,为她的精神深深感动,这次以张妈妈的名字命名的义工服务站成立了,我第一个报了名,我要像张妈妈那样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奉献一份爱心。”去年大学毕业的林琳说。自从加入义工队伍,林琳就没有休过周末,清理海岸垃圾、给路人作向导、给贫困孩子辅导作业……“我觉得这项工作非常有意义,每次看到张妈妈都那么认真高兴地做着这些事,很受感动,也受到了鼓舞。”林琳说。林琳清晰地记得,有一次义工到付家庄海岸清理垃圾,天突然下起了雨,张妈妈清理得特别专注,根本没意识到下雨,还在那儿捡,后来大家喊她给她打伞,她才停下来,她的全身已经淋透了。“张妈妈那么大年龄了,自己过着清苦的生活,却时刻想着别人,我们应该将爱心传递下去。”林琳坚定地说。

清贫中的快乐

张妈妈的家里连件像样的家具都没有,家里最值钱的应该算是放在张妈妈桌上的那个“古董”笔记本电脑了。40平方米左右的房屋内,摆放的都是几十年的旧家具,乍一看去,好像回到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唯一算是新的,只能说是老人前些天刚刚到慈善总会捐款的证书。“慈善总会捐款1万元、希望工程捐款1万元……”粗略算下来,仅今年不到一年的时间老人就已经捐款近3万元了。

每次捐款捐物的时候,张妈妈一次也没有落下。捐款大方,可张妈妈对自己可是一分钱都舍不得花,平时吃的都是买最差的“扒堆菜”,穿的是旧衣服。翻看老人的照片,多少年来,老人几乎就是那么几件衣服。张贞慧的简朴是由来已久,还是在辽师大任副教授时,张贞慧就经常是一双解放鞋、一个帆布包、一套粗布衣服出现在人们面前。人们常说,从张教授的穿着打扮上一点儿也看不出是位知识分子,倒像是位“农村家庭妇女”。在她退休后的1999年,当她把自己补发的全部退休金捐给希望工程时,俭朴的衣着竟让工作人员误以为她是来求助的。

“都是从自己身上省出来的。张妈妈用在自己身上的钱可是算计到家了。几十年如一日,她上街买菜一贯是买几角钱一堆的‘扒堆菜’,买鱼也都是价钱最便宜的小鱼……”社区工作人员给我们介绍着张妈妈的仔细生活。说张妈妈的钱是积攒的,不如说是从她自己身上“抠”出来的。她自己身患结肠癌,爱人生前又双目失明,都需要调补身体,可她还是把有限的工资,在“苛刻”的生活中抠出来一些,不断地捐给贫弱者。老伴2001年去世了,张妈妈无儿无女,本来就没有多少积蓄的她应当给自己的晚年留点儿钱,但张妈妈却把自己大部分退休金都捐给了社会,自己每个月只留下200元生活费。

采访中,张妈妈的脸上一直都带着开心的笑容,记者看得出,张妈妈并没有对自己现在的清贫生活有任何的不满,帮助别人,才是老人晚年最幸福的事。“我现在的生活,跟我小的时候比那可是好多了。”说到这儿,大家都笑了起来。

义工生涯的开始

2003年2月8日,85岁的张妈妈在希望工程办公室捐款时认识了义工王晶,便要求王晶介绍自己加入到义工队伍。2003年3月2日,张妈妈开始了她的第一次义工活动:到步行街上发传单宣传义务献血。当天风很大,天气也很冷,组织者劝她别去了,张妈妈非常认真地回答:“那怎么行,我来是要工作的,不是来摆样子的。”从上午8时多到11时多,老人一直站在路上发放传单。和张妈妈一块发放传单的义工们心里都充满了敬佩。有段时间,大连市慈善总会义工分会担心她的身体状况,几次活动都没通知到她。怀着惴惴的心情,老人打电话到慈善总会,当得知真正原因后,她心中一块石头才落了地。老人说,重体力的活动她参加不了,但希望只要自己身体允许,就一直做一名慈善义工。现在老人每天都风雨无阻坚持去慈善总会清点爱心捐款,尽量为社会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张妈妈的“慈善事业”并不是从加入到义工队伍后才开始的。1995年,她从报上了解到还有很多儿童因贫困而失学。从小就在上海“怡和缫丝厂”当童工,15岁才开始上小学的她深知失学的滋味。1996年,她来到希望工程办公室尝试性地捐了400元钱。当年12月份,老人又从报上得知大连和云南的一个县结成了帮扶对子,帮助建一所希望小学时,又来到希望工程办公室捐了5000元钱。在此之后,她隔一段时间就到希望办捐款。

张妈妈捐款时常常是“一掷千金”。几十年来,她到底捐了多少钱,连她自己也说不清楚。在张妈妈家中铁床下的一个塑料纸包里,有厚厚的一沓荣誉证书,还有一部分老人捐款的收据,这些成了老人最大的财富。半个多世纪了,张妈妈对社会和他人的无私奉献已经成为一种习惯。

走自己的慈善之路

老人的屋子里挂满了各式各样的洋娃娃,张妈妈说,这些都是慈善总会的志愿者、在校学生和社会上的好心人每次看望她时带来的。很多娃娃张妈妈都记不得是谁送的了,唯一能记住的就是一只小羊,因为这是今年她过生日时,一个志愿者送给老人的,因为张妈妈属羊,所以就记住了。由于老人没有儿女,老伴在多年前去世,所以老人一直是一个人住,平时只有老人的侄子周一和周三来看看她,给老人带点水果,收拾收拾家务,每逢年节也会有志愿者不约而同地来看看老人。

一次经历让张妈妈记忆犹新,张妈妈想让在辽师大当老师的同事和她一起做慈善,可这位同事却说,我不会像你这样做慈善,我买彩票也是做慈善。老人说买彩票只是一部分钱用于慈善。这次经历让老人觉得慈善是一种态度,是强求不来的。

其实张妈妈也有不为人知的一面,她也是个老人,也同样需要关怀。在面对社会上一些人的质疑时,虽然她嘴上说自己并不在乎,也不会去辩解,但心里还是希望被大家理解。说到这里,老人眼眶有点湿润了,她的眼中流露出一种很难读懂的沧桑。

几十年来,张贞慧的捐款行为从未中断过。只要国家需要,社会需要,她就会尽力捐献。至今已累计为社会慈善公益事业捐款十万余元。她还办好了捐献遗体的手续,把自己的一切全部奉献给社会。

一颗感恩的心

到底是什么让张贞慧可以如此的无私奉献。采访中,张妈妈向记者道出了其中的原因。“我以前家里很穷,在我念大学的时候得了肺结核,根本没有钱看病,是慈善救济金给我治的病,我对慈善有一种特殊的感情,也知道慈善对贫困的人意味着什么,我年龄大了,可能做不了太多的工作,但我也愿意为他人尽点微薄之力。”一次慈善的救助,让张妈妈感动了一生、奉献了一生,而张妈妈的奉献,却感染了一代又一代的人。

自加入义工队伍以来,丰富多彩的义工活动就成了张妈妈绝对的生活重心:在老虎滩栽种义工林,有她购买的千棵树苗和挥动铁锹时流下的汗水;在义工献血活动中,有她发放宣传义务献血传单的忙碌身影;在公共场所捐款箱善款清点工作中,每次她都积极参加,在那堆成小山似的零钱清点工作中,有时一干就是七八个小时,工作的认真劲,让年轻的义工常常竖起大拇指。张妈妈还参加了慈善义工公共场所环保活动,每次去公园等公共场所捡拾垃圾,她都是认认真真,一丝不苟。一次,一位老奶奶带着小孙子在公园玩耍时,看到张妈妈一次次弯腰在捡拾垃圾,便对小孙子说:“你看老奶奶都在捡拾垃圾,以后再不要乱扔垃圾了。”张妈妈对这件事印象很深。她说只要能给别人带去些许光亮,对她就是莫大的安慰了。此外,张妈妈还经常到福利院、智障学校参加义工活动。为了让自己做得更好,也为了让大连市的义工们做得更好,老人还养成了剪报习惯,把报纸上有关义工队伍建设的相关内容都收集起来。

奉献中的幸福

张妈妈无儿无女,可她并不缺少亲情,她有许许多多义工好儿女。每周义工们都会自动组合,到张妈妈家打扫卫生,照顾张妈妈的日常生活。每年在张贞慧老人生日那天,义工儿女们会凑钱为老人家买上生日蛋糕,置办一桌丰盛的晚宴。每当义工们为老人点亮生日蜡烛,唱起生日快乐歌时,张妈妈都会流下激动的眼泪。张妈妈常说:“1950年我只身来到大连,身无分文,是党给了我工作,连我当时的棉衣都是国家发的。我应该报答党,多为社会作点贡献。”我们从她的平凡中看到了高尚,从她的清贫中看到了富有,从她的奉献中看到了伟大。

她感人的事迹感染了周围的人。2006年3月1日,全国首家以个人名义命名的义工站——张贞慧义工站挂牌启动仪式在胜利社区举行,张贞慧义工站的成员们在张妈妈的带领下庄严宣誓,加入大连慈善义务工作者队伍。张妈妈作为义工站的荣誉顾问,对义工站的活动策划和人员组织给予了积极的指导和参与。平时社区义工们家里做饺子、馄饨,小义工们就会第一个想到给张奶奶送去,在她的带动下,爱心得到了传递,张贞慧义工站在西岗区义工站组织的各项义务工作中都积极参与,并越来越发挥它的积极作用,壮大了这支义务奉献的爱心队伍。张妈妈,已经成为了大连义工队伍的一颗明星,一个榜样,带动着爱心慈善事业走得更远。

如今,张妈妈依然节衣缩食过着朴素的生活,93岁高龄的她终日忙碌在慈善义工总会琐碎繁忙的工作中,同时还担负起了社区未成年人教育的工作,她像一根蜡烛,燃烧自己,用光和热照亮温暖别人。

对话张贞慧:永远怀着一颗感恩的心

记者:张妈妈,您奉献的精神动力是什么?

张贞慧:我小时候家里比较苦难,上学的时候的一场大病是救济金把我治好的,感恩绝不能忘。(当记者问及是否是因为一颗感恩的心,而让她奉献了自己的一生的时候,张妈妈笑了。)

记者:现在的义工越来越多了,慈善组织也越来越多,您是怎么看这个问题的?

张贞慧:现在我们国家需要慈善事业,不少贫困的人们需要我们帮助,不过我希望社会上没有贫困群体,都过上好日子。

记者:您每个月大部分的收入都要捐出去,就没想过改善一下自己的生活吗?

张贞慧:我现在的生活已经比我小的时候强多了,我感觉挺好的。

记者:您每天都是笑着的,是什么让您这么开心啊?

张贞慧:我心有你,助人悦己。帮助别人,快乐自己,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有删减)

标签:;  ;  ;  

张正辉:感恩的心写感人的人生_慈善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