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绿地设计如何在海绵城市建设中发挥作用论文_何雪芳

城市绿地设计如何在海绵城市建设中发挥作用论文_何雪芳

新疆景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新疆 830000

摘要:海绵城市建设是当前中国应对城市多种水生态安全问题的重点研究工作之一。城市绿地作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的重要载体逐渐成为我国海绵城市体系构建的主要研究对象之一,如何解读“海绵城市”的内涵与建设思路途径,制定建设核心内容以及相应的配套措施,从而更好地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已成为城市发展的重点课题和社会各界的关注焦点。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城市绿地设计如何在海绵城市建设中发挥作用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城市绿地设计;海绵城市建设;发挥作用

1、前言

海绵城市的国际通用术语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海绵城市的基本理念正在于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统筹解决城市内涝、雨水资源化利用等问题。也就是说,海绵城市有望成为破解“逢雨必涝”的有效途径。

2、城市绿地设计如何在海绵城市建设中发挥作用

2.1城市绿地低影响设计的环节

第一步是实现源头控制的“渗”,设置海绵型下垫面,将雨水留在绿色屋顶、透水铺装等海绵型下垫面;第二步是消减洪峰、控制污染的“滞”和“蓄”,设置低影响调蓄容积,将无法入渗的雨水滞留在雨水花园、生物滞留地、下凹绿地等措施中;第三步是使雨水价值最大化的“净”、“用”,设置强制调蓄容积,将低影响手段消纳的雨水进入强制调蓄措施,既调蓄又回用;第四步是最后一道防线的“排”,设置超标雨水排放通道,对低影响设施及城市排水管网无法承担的超标雨水,规划合理的超标雨水排放通道至城市绿地。

2.2城市绿地低影响设计的技术途径

2.2.1绿地系统专项规划

在绿地系统专项规划中,应融入低影响开发理念,在满足绿地生态、景观、游憩和其他基本功能的前提下,明确各类绿地的低影响开发控制目标和指标(如下沉式绿地率及其下沉深度等),明确保护各类生态空间、相关开发控制措施及低影响开发设施的规模和布局,使城市绿地与周边汇水区域有效衔接,并加强与排水规划、防洪规划、交通系统规划等专项规划的衔接。

2.2.2各类绿地设计

在各类绿地设计阶段,应以城市建筑与小区、城市道路、绿地与广场、水系等建设为载体,各专业协调配合,对不同低影响开发设施及其组合进行科学合理的平面与竖向设计,通过景观设计手法与生态化技术的结合,构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

作为城市中最主要的海绵体,城市公园应具备消纳自身及周边区域径流雨水的功能,起到提高区域内涝防治能力的作用。应根据公园周围城市竖向规划和排水规划,合理确定总体布局和场地起伏变化,满足空间组织、景观塑造、雨水控制利用等各项功能要求。新建公园排水系统应采用雨污分流制排水,优先采用地表生态设施及地表排水方式,充分渗透、滞蓄,可建成具有雨水调蓄功能的多功能“雨洪公园”。设计中可通过透水铺装、生物滞留设施、植草沟等生态设施的景观化处理,体现别具特色的公园雨水利用景观效果。

对于建筑与小区的附属绿地,可在充分结合现状地形地貌的基础上,优化不透水硬化面与绿地空间布局;可以让屋顶“绿起来”,让绿地“沉下去”,景观水体“用起来”;宜选择耐盐、耐淹、耐污等能力较强的乡土植物。城市道路绿地具有一定的收集、消纳城市道路径流雨水的作用,经截污等预处理后,可通过绿地内的低影响开发设施进行处理。城市水系等生态绿地在城市排水、防涝、防洪及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设计中应充分发挥其雨水调蓄与排放功能,并使其具备净化所汇入城市雨水的能力。为提高水系的自净能力,水系岸线以生态驳岸为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新疆城市绿地低影响开发的对策

3.1发挥政府职能,推动城市绿地低影响开发建设

海绵城市建设涉及到城市建设管理系统的方方面面,政府的决策和导向作用十分重要。应充分发挥责任主体的职能,统筹协调规划、市政、环保、水务、园林等各部门、各专业和各相关单位,因地制宜确定控制目标,落实政策、措施和建设任务。建议借鉴先进城市经验,在城市绿地低影响开发工作中,确定牵头部门、形成联动工作机制,并成立由生态专家、水文专家、景观设计师、建筑师等组成的专家工作组和技术工作组,为海绵城市建设工作出谋划策。

3.2树立全过程建设低影响开发意识,编制专项规划

在建设项目规划、设计、施工过程中,规划设计、管理、施工等相关从业人员应严格落实低影响开发的控制目标、指标和技术要求。在后期维护管理中,维护运营单位应加强低影响开发设施的维护管理,保障正常运行,实现预期目标。建议制定雨水利用发展规划,并对城市竖向规划加以优化调整,并协调城市防洪、排涝、排水等专项规划的交叉矛盾,使专项规划真正能够为海绵城市建设服务。在绿地系统专项规划、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专项规划中,也应增加对海绵城市建设的规定、内容、指标等控制性要求。

3.3注重全民参与,开展海绵社区建设

通过由下而上的再设计,将社区水的循环利用和景观化、人性化相融和,并结合特定的地域文化,开展海绵社区建设。应大力宣传相关科普教育知识,提高社会公众的参与意识,建设“海绵社区”、“屋顶菜园”、“海绵校园”等示范点。

3.4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加强法律保障

建议在地方性法规中逐渐增加关于海绵城市建设、低影响开发的内容,并有针对性地修正文件部分规定,构建相关法律法规体系。通过加快立法、制定政策、保障资金投入,加强法律保障,全面推进海绵城市建设。

3.5强化科技支撑,编制相关技术规范

建议编制新疆城市绿地海绵城市建设管理办法、规划设计导则、标准图集等规范性文件,逐步形成较为完善的标准规范体系,逐渐走向规范化和制度化的轨道,并开展湿陷性基础、透水砖面层的承载力以及耐水湿耐旱植物品种等关键性技术措施专项课题研究,为海绵城市建设提供科技支撑和技术保障。

3.6制定鼓励政策,建立低影响开发激励机制

建议研究制定适合本地的奖励政策和激励机制,如相应的政府补助奖励措施或雨水排放费等惩罚措施等。还可考虑按屋顶绿化的面积,发放“绿色奖金”或者核减水费等方式。

3.7重视项目带动,建设低影响开发试点工程

新疆目前缺乏示范效应的低影响开发工程,建议选择典型区域开展可持续雨水管理改造试点逐步建设具有示范效应的低影响开发工程。如在规划中可规定新建、改建、扩建工程均应进行低影响开发设计和建设,一定面积以上绿地都应当先编制低影响开发雨水综合利用规划,再进行工程设计等。可先做点状的可持续雨水排放,再逐渐联成网络,逐级形成可持续雨水管理系统。大力推进自然积存、渗透、净化的海绵城市建设,不仅对节约水资源有着重要意义,对保护我国城市生态环境、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也有着特殊的含义,也是破解“遇雨即涝,逢干则旱”这一水生态与城市发展失衡的普遍性难题的良好途径。

4、结语

综上所述,城市雨洪灾害和水污染管理是制约我国城市生态发展的核心问题之一,海绵城市建设成为应对城市水安全的重要途径。作为城市生态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的绿地,在海绵城市的建设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科学合理建设城市绿地,充分发挥城市绿地的功能,是建设海绵城市的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1]徐宁,戴启培.基于海绵城市的绿地建设方案设计研究———以试点海绵城市池州为例[J].居业,2015(16):41-42.

[2]季冬兰,李婷,甄斌.武汉园林绿地中海绵城市建设的思考[J].华中建筑,2015(9):125-127.

[3]张剑飞,李晶晶.基于LID理念的海绵城市公园绿地规划研究———以常德姚湖公园为例[J].中外建筑,2015(7):104-106.

论文作者:何雪芳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8

标签:;  ;  ;  ;  ;  ;  ;  ;  

城市绿地设计如何在海绵城市建设中发挥作用论文_何雪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