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社会保障部公布了第一份有关贫困问题的年报——二十年彻底消除儿童贫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贫困论文,英国论文,二十年论文,年报论文,社会保障部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今年,布莱尔政府宣称,20年内彻底解决贫困儿童问题。
今年9月, 英国社会保障部公布了第一份有关贫困问题的官方年报。这份长达168页的报告阐明了政府的构想,乃至解决问题的途径。 尽管没有任何新的政策或措施出台,但是该报告提出的40项贫困指标令人耳目一新。
研究人员对贫困这一概念有不同的定义,衡量标准也不同。学术界和政府当局通常以平均收入水平的50%作为贫困线标准。按照这一标准计算,1995年~1996年英国大约有1/4的人口处于贫困线以下,其中包括大约460万的儿童,占全英儿童人口的34%,而1979年只有大约9%的家庭和大约10%的儿童处于贫困线以下。换言之,目前的贫困状况甚至比20年前更糟。然而,很多英国人对这一贫困指标的公正性表示怀疑,并指出,生活水平在贫困线以上居民收入的提高会“抬高”贫困标准;此时,即使贫困人口的绝对收入没有改变,但是按照上述标准统计出来的贫困人口还会增加。相反,如果有钱人收入下降,贫困线标准跟着下降,贫困人口也会随之减少。因此,有人主张应根据生活必需品确定一个不随经济兴衰变动的固定贫困线,这一建议得到广泛认同。
但是,自1990年以来,原有的衡量标准一直没有更新。尽管如此,还是可以通过比较1979年和目前收入最低的10%人口的实际收入(已剔除通货膨胀因素)来推断。由此得出的结果表明,在扣除了住房等相关费用之后,英国10%最低收入人口的收入水平比1979年略有下降,而未扣除住房费用前的收入则略有所提高。伦敦经济学院的专家断言,尽管英国民众在80年代生活水平提高了40%,但与40年前相比,绝对贫困的状况并未得到改善。近年来,英国的绝对贫困人口有所减少,但在经济增长的同时,高收入者财富增长明显加快,并“抬高”了贫困线,从而整个社会的相对贫困问题愈加严重。
英国官方统计报告宣称,在估算贫困状况时兼顾了相对指标和绝对指标。然而,政府所采纳的40个指标中非收入水平指标也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其中包括贫民区儿童占儿童总人口的比例、受教育水平、新生儿体重、露宿街头人数以及自杀率等。这一系列指标的采用至少反映了两个问题:首先,贫困有多种表现形式,因此有必要搜集各方面的信息,而不能以单个指标来衡量。其次,政府更加关注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
当前的贫困问题可以通过某些政策,将富人财富转移给穷人,然而,这些都是权宜之计,各国政府更希望从长远考虑,采取具有长期效果的政策。调查表明,失业与贫困明显存在相关关系。为此,英国当局特别强调劳动是解决家庭贫困问题的重要途径。1979年以来,有子女的失业家庭、尤其是单亲家庭的贫困比率有所上升,而单亲家庭的长期贫困问题尤为突出,多数家庭往往经历数年无法脱贫,而失业家庭儿童比例从1975年的1/14攀升至目前的1/5。
专家认为,失业家庭的增长是20年来“工作极化”的产物,越来越多的家庭要么是父母双方都有工作、要么就是全部失业。1975年以来,英国失业家庭的比例已从6%上升到18%, 而同期夫妻双方都有工作的家庭比例也从56%上升到了63%。为此,英国社会保障大臣宣布将在本月推行在职家庭纳税计帐(Working Families Tax Credit)制度, 以增加低收入家庭收入,而采取措施将长期失业人员重新纳入就业大军中,正是脱贫战略的核心所在。
当局还特别强调了贫困儿童受教育的重要意义。英国当局的脱贫战略是否会获得成功,目前尚不得而知。当前的贫困问题也许可以通过政府的就业计划得以解决,然而一旦经济形势发生逆转,原先的贫困人口必然又会重新加入失业大军。因此,只有通过提高劳动者素质,阻止贫困人口低收入—无收入的循环,方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另一方面,政府花费了大量教育资金以增加贫困儿童将来就业机会,其良苦用心能否如愿尚需数年之后才能看出眉目。此外,政策效果的衡量也是个问题,不同的衡量方法往往会得出截然相反的结论。
标签:贫困问题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