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级中学以活动为载体的理科调查问卷及分析报告论文_曾叶琴

农村初级中学以活动为载体的理科调查问卷及分析报告论文_曾叶琴

曾叶琴 贵州省福泉市地松初级中学

中图分类号:G68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0)04-204-02

一、调查目的

教学质量是学校教学工作的核心,课堂教学对教学质量起决定性作用,课堂教学质量调查是评价课堂教学质量的主要手段,通过教学质量调查获取的教学反馈信息,一方面为学校的教学工作策略提供依据,另一方面为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提高业务水平、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供依据。

二、调查对象:初三学生

三、调查方法:问卷法

四、调查过程及结果

1、你对理化课感兴趣吗?( )

A、很感兴趣(40%) B、一般(50%) C、不感兴趣(10%)

分析:学生对理化课学习的兴趣一般,学习兴趣有待提高。

2、在上理化课以前,你会预习课本内容吗?( )

A、预习(0%) B、安排后才预习(40%)

C、不一定(40%) D、不预习(20%)

分析:学生不能自觉的进行课前预习。

3、上课时,你的注意力集中吗?( )

A、集中(30%) B、有时候不集中(60%)

C、不集中( 10% )

分析:学生上课的注意力容易分散。

4、上课时,你能认真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吗?( )

A、能(0%) B、不能(0%) C、一般情况可以(80%)

D、尽自己最大的能力思考(20%)

分析:学生学习的主动能力差。

5、上课你能积极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吗?( )

A、能(40%) B、不能(10%) C、一般情况可以(50%)

分析: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一般。

6、上课时,你能听懂老师讲的内容吗?( )

A、能听懂(10%) B、有的能听懂,有的听不懂(80%)

C、听不懂(10%)

分析:学生的学习基础知识较弱。

7、上理化课时,你是否看过有趣的实验?( )

A、看到(20%) B、较多(70%)

C、较少(10%) D、从未看过(0%)

分析:学生对有趣的实验较为感兴趣。

8、上课时,你能积极去动手做理化实验吗?( )

A、能(30%)B、一般情况能(60%)

C、从来不做(10%)

分析:学生的动手能力一般。

9、课后,你能否积极去观察生活中的物理现象?( )

A、经常观察(10%) B、一般情况去观察(30%)

C、很少观察(50%) D、从来不观察(10%)

分析:学生对生活中的自然现象观察较少。

10、课堂上,你能否按时完成随堂作业吗?( )

A、能(30%) B、不能(0%)

C、一般情况能(70%) D、很少能完成(0%)

分析:大多数学生能够按时完成随堂作业。

11、课后,你能否及时梳理知识点并进行记忆? ( )

A、能(10%) B、一般情况能(40%)

C、很少(40%) D、从来不(10%)

分析:学生课后不善于总结知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做作业时,你是边玩边做吗?( )

A、经常这样 ( 20% ) B、有时候这样(50% )

C、从没这样( 30% )

分析:学生做作业的养成习惯不好。

13、在做错理化题时,你是否能及时发现并改正它( )

A、都改正(10%) B、偶尔(30%)

C、讲评后改正(50%) D、不改正(10%)

分析:学生不能够进行及时纠错。

14、你在学习理化时,经常给自己制定学习计划吗?( )

A、经常制定(0%) B、有时制定(50%)

C、一般不制定(50%)

分析: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计划较少制定。

15、如果没有家长和老师的督促( )

A、主动学习( 10% ) B、有时主动( 50% )

C、不能主动学习( 40% )

分析: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强。

五、分析与讨论

课题组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分析造成学生学习困难的成因:

1、学生学习缺乏兴趣。

我校是农村初级中学,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由于受环境及家庭条件的影响,学习不主动。理化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但学校实验设施陈旧,无法保质保量完成《新课标》要求的实验学生,导致学生觉得学习枯燥乏味,产生厌学的情绪。

2、学习不会举一反三。

我们知道,学习没有动力不行,有了动力还必须善于学习。有些学生知道为什么要学,但不知道怎么去学,学习总是浮于表面,对所学知识达不到融会贯通、尽善尽美的程度,这也是引起学习效果低下原因之一。

3、学习时遇难则退,不能持之以恒。

以致于在挫折面前不知所措,甚至完全放弃,导致学习不能持之以恒,学习反复无常,这也是影响学习效果的原因之一,在学习上如果没有持之以恒的决心,自强不息的信心也是学不好的。

六、解决方法

1、兴趣培养问题: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师与学生搭建和谐的桥梁,让学生主动去思考、去学习。通过教师的多方面的引导,让学生有兴趣学,愿意学,想学,尤其是教师要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要关心、关爱学生,要用心去投入教学,让学生感受到你是一名敬业的教师,爱生的教师。通过这些前期作用,搭建基础,学生就会喜欢你和你的学科。

2、习惯培养问题。

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学习习惯,让学生自觉学习和自主探讨。在每听一节课之前一定要抽出时间自觉地预习老师第二天要讲的内容。学会先预习,后听课这种良好的学习方法。预习的好处很多:

(1)强化听课的针对性,有利于发现问题,抓住重点和难点,提高听课效率。

(2)提高记听课笔记的水平,知道该记什么,哪些详记,哪些略记。

(3)通过预习时的独立思考和听课时的印象,缩短课后复习和做作业的时间。

(4)预习的过程就是独立思考的过程,长期坚持一定会使自学能力得到提高。 3、认真观察和动手实验。

在课堂上要认真观察老师所做的演示实验的操作和实验现象。实验是很生动、很直观的,实验中千变万化的现象最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但学生若只图看热闹,光看现象,不动脑子思考,看完了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无助于学习的提高,所以,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观察实验前,要明确观察的内容是什么?范围是什么?解决什么问题?这就叫做明确观察的目的,目的明确了才能抓住观察的重点进行观察。观察时还要仔细、全面。要上好学生实验课,课前必须进行预习,明确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和操作步骤。进行实验时,自己要亲自动手,不做旁观者,认真做好实验内容里所安排的每一个实验,在实验过程中要集中注意力,严格按实验要求操作,对基本操作要反复进行练习,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现象,要耐心细致地观察,认真思考,准确如实地记录。

4、课后及时复习。

复习要及时,不能拖。复习中不懂的问题要及时请教老师,这样在学习上就不会留存障碍不留疑点,为以后顺利学习打好基矗复习时,要重视教科书,也要读听课笔记,要反复读,边读边回忆老师的讲解,边理解书上的内容。

5、认真完成作业。

做作业是练习的极好机会,是巩固知识的重要手段,学生一定要亲自动手做,绝不能抄别人的作业,节后习题和章后复习题一定要认真完成,不能马虎,做作业要在复习好了以后做,才能事半功倍。一定要主动地、独立地完成每次作业,多思多问,不留疑点,并尽可能地把做过的作业都记在脑子里,因为没有记忆就没有牢固的知识,只有用心记忆才会熟能生巧,才能在勤练的基础上“巧”起来。

总结:通过以活动为载体不断探索提高课堂的有效性,力求找到一些好的活动教学途径,使教学更有利于帮助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一段时间研究,力争找到一些有效的活动方法,改进一部分枯燥效果不理想的课堂,通过课题研究,寻求有利农村中学全面发展的有效课堂的一些方法及规律,通过各科对趣味性、可操作性强的活动探索过程中,使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促进教师从课程的执行者逐渐转变为课程开发的参与者、创造者。

参考文献

1、李琴艳:新课改下提高农村初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科学教育2018年7月2、华志雄:新课程下提高农村初中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软件教学2017年3月

基金项目:贵州省福泉市教育科学规划2017131课题组阶段性成果

论文作者:曾叶琴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教师》2020年4月

论文发表时间:2020/4/7

标签:;  ;  ;  ;  ;  ;  ;  ;  

农村初级中学以活动为载体的理科调查问卷及分析报告论文_曾叶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