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课程情感目标问题设计的几点指误与纠正——以2008年新课程高考历史试题为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课程论文,几点论文,为例论文,目标论文,情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与传统高考相比较,新课程下的高考历史试题有了长足的进步,尤为值得肯定的是试题凸显了对于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考查,这是符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历史新课程标准理念的。情感教育是历史教育的终极性目标,高考试题应该对此目标的实现起到积极的引领性作用。江苏、广东、海南、宁夏、山东等课改区2008年的高考历史试题在这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在问题的设计上还明显存在着一些不足,需要进一步改进。
第一,问题设计形式上的单调性和封闭性。尽管在试题中出现了考查情感目标的内容,但问题的设计形式却过于单调、死板,不仅背离了新课程改革的精神,也制约了对学生情感目标的全面和深刻性考查。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就载体而言,对情感目标的考查还仅局限于主观题中,尚未出现在客观题型上。尽管主观题在反馈考测结果上较客观题更具优势,但客观题中不渗透对情感认识的考查却是一种遗憾,也容易造成学生认识上的偏颇。有人认为,客观题要么考查知识,要么考查能力,它是无法考查情感目标的,这种理解是错误的。其实,只要我们对客观题稍加改造,也是完全可以实现这样考查目标的。如:海南卷第20题:美国著名记者史沫特莱就西安事变结束时的局势发表评论说: “西安事变可能已经以一种地方性的失败告终了,却仍然是一次全国性的胜利。一个统一的中国,虽然缓慢而且伴有剧痛,终于在渐渐诞生。”她所说的“统一”指的是(C)
A.国民政府实现了形式上的全国统一
B.蒋介石获释并重新执掌军政大权
C.国共两党停止对峙走向合作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题目所考查的仅是学生对“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影响”这个知识点的掌握,而没有上升到对学生情感认识的考查。如果我们进行如下的改造就可以将知识与能力、情感的考查结合起来了。
美国著名记者史沫特莱就西安事变结束时的局势发表评论说:“西安事变可能已经以一种地方性的失败告终了,却仍然是一次全国性的胜利。一个统一的中国,虽然缓慢而且伴有剧痛,终于在渐渐诞生。”我们能够从中得出如下的正确认识:(C)
A.只有国民政府才能完成全国的统一
B.国家统一的进程是缓慢的
C.阶级矛盾应该服从于民族矛盾的需要
D.国共两党的合作是痛苦的
这里,不仅考查了学生对有关西安事变知识的掌握,也考查了释读、理解材料的能力,并从中提升了思想认识和历史感悟。考查的角度和设问方式一变动,试题的功能也就变化了。
2、就学生作答的要求而言,试题对情感目标的考查指向限定过死。这种封闭性的试题对于考查学生情感的发散性水平是不利的。学生对历史事件的认识和感悟是丰富的、个性化的,在试题的设计上,尤其是主观题的设计,就应该多设计出一些开放性的试题,留给学生更多的自主思考空间,这样考查出来的结果才是更真实、全面的。如:江苏卷第22题(节选):阅读下列材料:帝国所以向美英两国宣战,实亦为……东亚之安定而出此。……自交战以来,……战局并未好转,世界大势亦不利于我。加之敌方最近使用残酷之炸弹,频杀无辜,惨害所及,真未可逆料。……此朕所以饬令帝国政府接受联合公告者也。
——《日本天皇停战诏书》
问题:请驳斥材料中日本对美英两国宣战的理由。
答案:日本发动战争是为了争夺霸权,日本的对外战争给包括日本在内的东亚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很显然,该题的设计具有明显的封闭性。要求考生找证据直接反驳材料中的观点,从情感目标考查的角度看,就是要让学生形成这样的认识:日本对英美两国宣战不是为了安定东亚的秩序,而是为了争夺霸权,同时给人民带来了灾难。这都是老生常谈的观点了,并且,题目设计中已经严格限定出了必须回答这样的观点,这种封闭性的设计对学生情感的发散性培养和考查是不利的。我们不妨将问题设计进行这样的改变:“你如何认识材料中日本天皇和帝国政府接受联合公告是为了保护无辜百姓的利益这一理由?”在材料中,日本政府将停战的重要理由归结为“避免无辜百姓的利益受到惨害”,就可以鼓励学生从多个角度对此进行分析、认识了,既可以认为这是日本政府为战败进行开脱、规避战争罪行、掩盖发动侵略战争的性质和野心所找到的借口,也可以认为接受停战(联合公告)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减少日本人民的进一步伤亡等等。这样,学生的情感认识就得到了提升和发散,要较原题的封闭性设计好得多。
第二,问题设计内容上的牵引性和预设性。给考生一定的思考情境是必要的,但如果牵引和预设得过多,学生所得出的“认识”、“启示”等等就是虚假的了。考查学生的情感认识水平应该尽可能地在“自然条件下”生成,而不应该有我们命题人过于明显的预设和牵引的痕迹。从试题来看,这种牵引和预设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题目本身的预设和牵引。这表现为所设计的题目本身就暗含了答案内容(情感认识),这根本起不到考查的目的,学生只要将题目分解、归纳、抄袭一遍就可以了。如,江苏卷第24题D第(3)问:依据材料三、四(材料略),分析旅游业与世界遗产保护之间的关系,你能从中得出什么启示?答案:(启示)要妥善处理好经济利益与世界遗产保护之间的关系。
不难看出,这个“启示”(答案)就存在于题目之中,是命题人原本就已经预设好了的,根本没有考查出学生个人的认识。这不能不令人产生形式主义之嫌。我们可以将此题进行这样的改动:“我们应该如何处理好旅游开发与遗产保护之间的关系?”或“你认为应该如何保护世界遗产?”这样,就能够鼓励学生的情感认识进行随即生成了。学生再也不用顺从命题人的意图和思路进行思考,而是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真实理解(态度)进行分析了。如,他们可以回答“要增加政府的投入”“遗产保护要借鉴国外的经验,要各部门通力合作”“旅游开发要量力而行”“要以开发旅游来养护遗产”等等答案。摆脱了试题本身情境和设问方式的牵引,这能够激活学生的思维。对他们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的考查就更真实、更具体、更深刻了。
2、内容情境上的牵引性过强。在考查学生的情感认识时,如果呈现给学生过多的情境材料做铺垫,就会无形中束缚了他们的思维,对于情感目标的考查也就流于形式了,所得出的认识也可能是虚假的,这就背离了考查的初衷。如,江苏卷第23题(原题略),前面几个问题以英、美、中、苏等国历史上的经济发展模式及其调整过程为背景材料,要求考生回答“纵观(各国)经济发展模式的调整过程,你能得出什么启示?”答案:经济发展模式必须因时而变。该题表面上看似鼓励学生自由分析(认识),实则对他们的牵引太多。因为,答案“经济发展模式必须因时而变”就是对前面几个问题答案的综合,从上述四个国家原本经济发展模式的弊端以及适时调整所带来的成功中是完全可以得出这个认识的,正是这些背景内容将学生的思路(情感认识)牵引到“标准答案”上来的。从这个角度讲,内容情境的过度牵引不仅无法激活学生的认识细胞,反而还制约了学生情感的发展,是适得其反的。我们可以对该题进行这样的改进“你如何认识经济发展政策的适时调整?”这样,就可以摆脱了前面情境内容的牵引,自由发挥自己的认识,如“任何一种经济发展模式都有特定的适用对象和背景”“要摈弃社会意识形态的差异,主动借鉴别国的经济发展模式”“经济发展政策调整的适时调整能够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等等。给学生提供一定的材料情境做铺垫是必要的,但不要对学生的思考形成过度的牵引和制约。
3、约定俗成的“套话”的牵引。通过总结发现,大凡涉及到情感类目标考查的答案都通用这些内容。诸如“与时俱进” (“‘适时调整”)“要增强国力”“以史为鉴”“外交政策是由于国家利益决定的” “制定政策要结合国情”等等,这些“套话”似乎已经成为了“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性“答案”,而且,在试卷中也确实有普适性。这便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可“钻营”的机会,只要见到“启示”“认识”类问题,他们就千篇一律地“套用”这些“术语”。这种现象在2008年新课程的历史试卷中确实普遍存在。这里就不列举了。这些规律性的“套话”对于学生而言,也无疑起到了巨大的牵引性作用,他们甚至根本不需要思考,就完全可以照搬这些内容来解决问题。我们的对策是,在问题的设计时尽量规避使用这些内容,要将试题的“问法”更具体化、明确化,就可以有效解决这个问题了,如上述江苏卷第23题的例子。
第三,问题设计功能上的表层化和滞后性。这表现为试题的设计还仅停留在情境材料内容本身所显现出来的情感成分层面上,而没有充分利用试题资源,有效挖掘、深化到本质层面的情感认识上,没有将试题素材的教育内涵与现实生活情景有效地结合起来,体现出考查的“滞后性”特征,这不仅没有反映出新课程培养目标所提出的“体现时代性要求”的理念,也无法起到应有的教育作用。如,
海南卷第31题(节选):有关古巴导弹危机的材料。拦截极易发生军事冲突,导致战争。美国国防部长指示部队“要尽可能避免发生战争。但是,我们还是必须为此作好准备”。而苏联船只在靠近美军隔离线时停止航行或掉头。双方通过多种渠道频繁接触,寻找解决方案。最终,赫鲁晓夫同意撤除在古巴的导弹,要求美国保证不发动对古巴的军事进攻等作为交换条件。美国接受了苏联的建议,双方达成协议。
问题:根据材料,概括说明美苏化解这一危机的方法。答案:对危机采取有节制的反应:避免发生军事冲突导致战争;保持接触,探索化解危机的有效途径;达成必要的妥协。
我们可以看出,该问题的设计纯属“就事论事”,所涉及到的是美苏之间化解危机的方法,其中谈到了“避免发生军事冲突导致战争;保持接触,探索化解危机的有效途径;达成必要的妥协。”等内容,这是一个多么难得的教育契机呀,但却只停留在试题材料本身的情景层面内容上,没有与现实联系起来,这种“滞后性”自然就不会发挥出应有的情感教育价值。我们不妨进行这样的改进“美苏化解这一危机的方法,对于今天我们解决国际争端和地区冲突有哪些借鉴意义?”就可以将历史与现实有机地结合起来了,对学生正确看待当今世界局势、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局面,形成世界意识具有积极的引导作用,他们的情感认识也能够不断得以深化。
再如,江苏卷第21题(节选),材料三:金阊(今苏州城西南)商贾云集,宴会无时,戏馆数十处,每日演剧。材料四:豆棚茅舍,邻里聚谈,父诫其子,兄勉其弟,多举戏曲上。问题:依据材料三、四概括戏曲的主要社会功能。答案:休闲娱乐功能,社会教化功能。
这与上述海南卷第31题的情形相当,也没有与现实有机地结合起来(“滞后性”),没有从本质层面上挖掘出情感教育的功能。如果进行这样的改造“结合材料中的观点,分析我们今天倡导‘让京剧走进课堂、走进中小学课本’的意义”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了。
要改变问题设计功能上的表层化和滞后性,最核心的要求就是将材料内容与现实情景进行有效的嫁接,使学生在现实的平台上深刻反思历史、感悟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