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寄宿生“心理依恋”解读_依恋理论论文

小学寄宿生“心理依恋”解读_依恋理论论文

小学寄宿生“心理依恋”之解,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寄宿生论文,心理论文,小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加加堂论坛上关于“小学生住宿好不好”话题的讨论中一位家长留言:我的女儿5岁10个月了,星期二、星期四住幼儿园。每到星期一和星期三晚上都会紧紧地搂着我:“妈妈,你明天晚上会不会想我,会不会哭?我明天晚上想你怎么办?今天晚上我要把你亲个够。”每听到这儿我心里都很酸楚。看到这儿,我相信每一位家有学龄儿童尤其是家有刚升入一年级的孩子的家长心里都很纠结。是住还是不住?住宿的话如何解决孩子的“恋亲恋家”问题?其实,孩子的“恋亲恋家”现象,涉及到一个心理学的研究课题——依恋。

依恋最初指的是母婴之间形成的一种亲密的情感联结,后来泛指个体对某一特定对象长久持续的情感联结。依恋关系是儿童早期生活中的重要社会关系,它对儿童身心发展尤其是社会性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心理学家Ainsworth基于儿童的表现把依恋分为三种类型:(1)安全型依恋。这类儿童在母亲在场时能安逸地游戏和探索,母亲离开时会出现情绪困扰,但母亲回来后又很快恢复平静。他们对陌生人的反应比较积极,能顺利地与陌生人交往。(2)回避型依恋。这类儿童母亲在场或不在场对其影响不大,母亲离开时并不表现出分离焦虑。实际上,这类儿童并未形成对母亲的真正依恋。(3)矛盾—抵抗型依恋。这类儿童似乎离不开母亲,母亲离开时极度痛苦,但母亲返回后又表现出矛盾心理,既想寻求与母亲接触,又在母亲亲近时生气地拒绝和反抗。1990年,有学者提出依恋的第四种类型,即混乱型依恋或解体型依恋。这类儿童在陌生情景中表现出杂乱无章和缺乏组织的行为,表现出恐惧、过分任性。后面三种依恋都属于不安全依恋,安全型依恋关系预示着儿童健康的人际交往和良好的人际关系,而不安全依恋则可能导致人际交往障碍。安全的依恋有助于培养儿童对己、对父母、对同伴、对世界的信任感,会为儿童社会性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认知水平的日益提高,儿童对父母的依恋行为会逐渐减少,但是依恋会贯穿其整个人生。

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父母与儿童的关系发生着变化,儿童越来越多地自己作出决策。有心理学家提出一个亲子关系发生变化的三阶段模式:第一阶段,父母控制阶段(6岁以前)。在此阶段大部分重要决定由父母作出。第二阶段,共同控制阶段(6~12岁)。在此阶段父母主要有三个职责:监督和引导儿童的行为;有效地利用与儿童直接交流的时间;加强儿童的自我监督行为,让儿童知道何时寻求父母的指导。第三阶段,儿童控制阶段(12岁以上)。在此阶段儿童自己更多地作出重要决定,小学儿童与父母的关系处在共同控制阶段。小学儿童的人际交往逐渐丰富起来,与同伴的交往也明显增多,与父母的关系从依赖开始走向自主。因此,理论上讲,6岁以后家长可以为孩子选择寄宿学校,孩子初步具备了离家过寄宿生活的能力。

在决定是否去寄宿学校前,家长事先要做好两件事情:一要选好寄宿学校;二要了解自己的孩子适不适合去寄宿。寄宿制学校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也为学生增强交往能力和自主能力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但是,寄宿制最大的缺憾就是,学生与成人沟通的机会要比走读的学生少得多。虽然科任老师和班主任会尽可能多地关注、关心寄宿学生,但毕竟比不上父母与自己孩子的交流沟通来得更充分。因此,家长为孩子选择寄宿学校,首先要对自己的孩子有一个基本的判断:孩子对父母的依恋要属于安全型依恋,孩子独立能力较强、交往能力较强。另外,家长要选好学校。不是所有的寄宿学校都非常好,也不是收费贵的学校就好。只有遇到细心的班主任和富有爱心的生活老师才好。假如为孩子选择了寄宿学校,家长一定要多跟老师沟通,当孩子在家时多进行亲情交流,多关注孩子的心理需要和思想变动,而不是仅仅以好吃的好玩的补偿孩子。

上寄宿学校过寄宿生活,会给孩子带来不同程度的分离性焦虑、恋旧性焦虑、适应性焦虑、交往性焦虑等负面情绪,这很正常。好的寄宿学校的老师会有很多办法帮助孩子尽快适应新生活。但是,家长也要配合,既然选择了寄宿学校,就要放手让孩子尝试独立生活,不要隔三岔五地去学校看望,也不要总打电话询问孩子的情况,因为这样做反而会让孩子的情绪更难平静。

学龄儿童对父母仍然怀有深厚的依恋的感情,不管是寄宿还是不寄宿,父母都要尽可能地满足孩子对父母情感上的需求、满足孩子对父母正常的依恋。

标签:;  ;  

小学寄宿生“心理依恋”解读_依恋理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