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智敏
身份证号:44138119880929****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性,明确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光是自然界最普遍的一种物质,也是一种极为重要的取之不劲用之不竭的绿色能源,对人的身体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在绿色发展理念下,人们在建筑设计时越来越重视自然光的采集,重视建筑物的采光效果。
关键词:自然光;养老建筑设计;应用
0引言
随着我国对养老建筑关注力度的增大,养老建筑的质量以及功能也逐渐的得到了完善,其不仅能够为老年人提供舒适健康的居住场所,还能配备一定的娱乐设施,对老年人的身心健康也是极为有益的,养老建筑已然成为了现代城市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由于养老建筑具有的特殊性,对养老建筑设计上的要求也更加严格,目前城市内的大部分养老建筑还不尽人意,一些细节之处仍有待完善,相关的建设企业应当加大对养老建筑的重视,在根本上改善老年人的生活环境。
1老龄化人口的基本现状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社会老龄化问题日趋严峻,据统计,截至2018年底,在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数量已达到2.49亿,约占总人口的17.9%。根据人口惯性,还将不断增加,但由于先前独生子女政策的实施,使得独生子女一代的父母正在或将要步入老年,导致了一对夫妻需要照顾4-8个老人和1-2个孩子,繁重的生活、工作压力促使养老机构成为多数人理想当中的老人赡养环境。我国的现有养老体系主要由居家养老、社会养老和机构养老等三个部分组成。近年来,我国养老服务业快速发展,老年消费市场初步形成,老年人口事业取得卓有成效的发展。但从总体上看,养老服务和产品供给不足、城市与农村乡镇的区域养老市场的整体发展还不健全和平衡。由此,绿色建筑设计理念与养老建筑设计的融合将为今后的养老服务发展提供新的方向和新的标准。
2新时期养老建筑的设计原则
2.1养老建筑无障碍设计原则
无障碍设计是养老建筑设计的首要原则。在设计中要充分考虑老年人的身体状况以确保空间的便捷性和可达性。对于行动障碍的老年人,养老建筑的功能流线应清晰简洁,地面平坦,高差处设置坡道;对于视觉障碍的老年人,室内光线应明亮,设有醒目的安全和交通引导标识系统,空间色彩应有效提高老年人的辨识度;对于听觉障碍的老年人,则应通过空间处理或采用吸声材料等措施降低噪声,营造幽静宜居的生活环境。
2.2安全性原则
安全性原则直接关系着老年人的人身安全,是养老建筑设计中一项至关重要的原则。设计中不仅应根据老年人的生理特征,加强使用空间的安全措施,如卫浴地面的防滑、安全扶手的设置、呼救系统的配套等,还要考虑常用设施(如门窗、家电设备等)的安全性和操作性,并且选用放射性物质、污染物和噪声排放均符合国家标准的健康环保的建筑材料。
2.3适老性原则
养老建筑设计应从老年人的行为特征出发,充分考虑老年人的生理状况和精神需求,体现对老年人的人文关怀,将人性化、适老化的理念贯穿整个设计过程。在设计中既要提供公共开放的娱乐活动空间,又要营造不同人群不同性质的休憩交往空间,充实老年人的生活,释放并缓解因生理机能衰退而产生的心理反应。
3养老建筑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就目前来看,在我国养老建筑设计中不乏优秀作品,但是整体水平仍然相对较低,需要设计人员在设计中全面综合的考虑,更需要设计人员积极地与用户沟通,在反馈中不断的改善和提升。主要问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3.1养老建筑的选址
一般来说养老建筑都建在偏僻、安静的区域,好处是有利于老年人的修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但与此同时,这样的区域周边设施较差,交通不便利,给老年人的生活、外出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它削弱了老年人与外界的联系,增强了他们的孤独感;而一些市区附近的养老院,虽然地理位置较好,出行方便,但是往往这些养老建筑建设年代久远,隔音、保温性能较差,对身体素质较差的老年人来说,亟待改善。
3.2空间布局的规划
养老建筑室内布局单一,条件简陋,甚至有很多养老建筑是由老旧建筑改建而来,很长时间得不到更新和维护,因此环境很难满足相关的标准。如:空间布局不合理,室内通风不畅、采光不足等问题,导致本就体弱的老年人易患各类疾玻总结起来用几个词语概括:"人老、环境老、基础设施旧"。而随着老年人身体功能的下降,这些看似很小的问题,对老年人来说都将对其日常生活造成十分不便的影响。
3.3公共设施的配备
一般来说,在养老建筑周围需要配备相应的设施,如学习室、阅览室、活动中心等,以便给老年人提供精神、文化、生活等各方面的服务。但是,我国许多养老建筑并没有达到这样的标准,主要原因是对老年人的生活习惯不够了解,导致在公共配套设施方面存在各种不足。
3.4心理方面的需求
老年人由于离退休,社会角色由忙碌的职业角色变更为闲暇的家庭角色,同时子女的成熟和经济独立也使他们的家庭地位趋于下降,家庭中的权威性也逐渐降低。更有许多老年人与孩子分开生活,长此以往老年人心理需求得不到满足,这些容易使老人情绪不稳定,出现孤独、自卑的感觉。
4自然光在养老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4.1总图和平面布局的设计
设计人员在设计建筑总图和平面布局时,应充分考虑养老建筑的采光问题,结合建筑用地周围的环境、建筑物和构筑物等因素的影响,如果新建筑物外部的环境具有较强的遮挡现象,设计人员就必须考虑适当减少该建筑平面的进深。
4.2窗户方向、数量和面积的设计
在现实生活中,建筑物南向的窗户具有最高的采光效果,可以获得较长时间的光照,能获得大量的太阳反射热,在设计时应注意安装遮阳装置,以便于住户有效地利用自然光;北向的窗户具有采光均匀、稳定、无眩光的特征,适合住户进行美术创作或阅读等行为;东西方向的窗户采光时间比较均匀。根据研究数据表明,在普通开窗的情况下,太阳光照射的深度大约为窗户的两倍半,而且,建筑物的窗户如果面积过大,虽然会透过更多的自然光,但同时也会给住户带来更大的热获得或者热损失,从而增加房屋的热负荷。因此,在设计养老建筑物开窗的数量和面积时,必须根据建筑的功能,结合自然采光、通风以及能耗方面的条件进行综合考量。根据科学测算,建筑物最佳的窗户面积应是室内实际面积的五分之一。同时,根据人心理的舒适度,窗户的高度设计最好能使住户透过窗户看到更大面积的天空。
4.3窗户玻璃的选择
在养老建筑自然光采光设计时,还应该结合建筑物的热工性能与自然通风因素,而窗户玻璃的选择直接关系着这两个因素。在现实生活中,透明的纯净玻璃能透过更多的自然光与热辐射,而反射玻璃在夏季能较高效率地减少太阳的热辐射,但同时也会减少建筑物冬季时期的热获得。因此,设计人员在选择玻璃时,必须根据建筑具体的地理环境和光照条件,同时综合考虑不同季节的不同需求。
结束语:综上所述,在养老建筑中,采光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价值,在设计的过程中,设计师必须重视养老建筑的采光设计,从而设计出更适合老年人生活的建筑,让老年人的生活更具幸福感和获得感。
参考文献:
[1]王权.基于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分析养老建筑立体绿化设计[J].居舍,2018(22):117.
[2]李洁,王崇杰,薛一冰,房涛,宋帅.养老建筑绿色化设计研究[J].建筑节能,2018,46(02):66-69+79.
[3]吴晓燕.现代都市养老建筑设计及其改造对策[J].低碳世界,2018(01):217-218.
[4]何显明.基于适老化理念的养老建筑空间设计概述[J].江西建材,2017(21):50+52.
[5]陈燕.现代都市养老建筑设计与改造的几点思考[J].建筑设计管理,2017,34(09):64-67.
论文作者:张智敏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西部科技》2019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6
标签:建筑论文; 老年人论文; 采光论文; 自然光论文; 建筑设计论文; 窗户论文; 建筑物论文; 《中国西部科技》2019年第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