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安徽省合肥市 230088
摘要:本文依托安徽省大别山旅游扶贫快速通道工程设计,浅谈山区旅游公路设计中自身景观与安全性融合的设计方法。
关键词:山区;旅游公路设计;公路自身景观与安全性融合
1概述
安徽省大别山旅游扶贫快速通道工程(以下称大别山旅游通道工程)全长约259公里,其中主线193公里及12条连接线66公里,项目所处区域为大别山区,地形地貌复杂,且旅游资源丰富,因此作为一条山区旅游公路,在道路设计过程中,道路自身景观与安全性相融合的设计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安全是旅游公路设计和建设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本着“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安全至上”的理念,必须要保障游客和车辆的安全,完善旅游公路的安全保障工程。影响安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除了部分事故纯粹是由于司机酒驾、粗心等主观原因或雾霾等恶劣天气引起的外,还有相当一部分是由于困难的道路行驶条件与人为操作不当共同引起的,其中道路起诱导作用。而道路行驶条件与道路设计标准密切相关,从安全的角度讲,良好的设计标准能够降低驾驶员出错的可能性。
然而,从旅游公路景观的角度考虑,应遵循“不破坏就是最大保护”的原则,最大可能的减少因旅游公路建设对原有景观的冲击。山区旅游公路在设计时,技术指标往往受到一定的限制,如果片面追求高标准,就有可能引起切割山体、高填深挖等严重破坏自然景观的情况发生。另外,作为交通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公路景观对交通安全有重要影响。不合理的景观设计可能是安全隐患或是交通事故发生的诱因;相反,良好的景观设计可以创造一个舒适、愉悦的驾驶环境,有助于减轻驾驶员的视觉疲劳以及视觉错觉的产生,防止交通事故的发生。
通过以上对景观和安全的分析可以看出,两者是相互影响的关系,良好的景观设计对交通安全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所以,如何在设计层面把安全因素融入到景观设计中,使景观对安全起到良性诱导作用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是旅游公路设计成败的关键。基于此,本文结合具体的工程实例,探讨景观与安全性融合的设计方法。
2设计因素
2.1路线
2.1.1平面设计
山区旅游公路设计速度的选用往往受到诸多因素的限制,如速度选用的过高,景区自然景观可能遭受较大破坏。而且旅游公路因其沿线美丽的景色,往往还能把它看作是观光走廊,所以,其设计速度不必选用过高。参考已有经验,旅游公路的设计速度一般取到30~40km/h 为宜,最高也不宜大于60km/h。
通过现场勘查大别山旅游通道项目分段确定技术标准,对于地形条件较好的路段适当的采用高指标,以尽量提高道路服务水平,设计的车速控制在40km/h;对于地形复杂、自然生态较好的路段,适当降低设计速度,尽量减少对自然生态的破坏,设计车速控制在30km/h。
2.1.2纵面设计山区旅游公路路线设计时,应设法尽量避免出现长陡纵坡。可以考虑采用长距离展线方案,平缓降低高差或采用长隧道方式过岭,并尽量避开特殊地形地貌区。
因此,本项目逐段计算了长大纵坡制动鼓温度,对于超限路段,依次考虑调整平面、调整纵坡、设置避险车道、货车停车降温区等综合措施进行处理。实际运用时,由于老路平面线性走向总体顺直如果为减小纵坡而机械的调整平面,势必运营里程将增加,老路利用率大大降低,且环境破坏也较严重。
对于冬季结冰无法通行的越岭线及指标过低无法改造的路段,采用隧道方案避让,降低路线海拔高度,优化纵向坡度,有效解决冬季结冰问题,实现全天候通行,同时保护了生态环境。
2.2路基路面
旅游公路是展现“灵活设计”、“创作设计”理念的理想载体,结合沿线环境,选择和应用标准指标应有灵活性和针对性。
2.2.1路基断面
大别山旅游通道工程路基宽度8.5米,在路基断面设计上注重宽容设计,充分考虑驾驶员违章心理,适度提高安保设施的设计标准。
2.2.2路基边坡
路基边坡设计注重与周边自然生态的和谐、统一,坡顶、坡脚处均采用圆弧过渡,适当范围内,把棱角修整成圆滑形状,边坡坡度在接近坡顶、坡脚的一定范围内,应逐渐放缓,使其整齐、美观;边坡防护尽量以生态防护为主,草种以当地常有、易生长的品种为主。
部分新建路段的碎落台处设置仿生路堑墙,墙顶后缘与边坡之间培种植土,种植观赏性植物,增加道路美观性,同时规则的仿生墙利用诱导车辆,保障行车安全
2.3桥梁设计
大别山旅游通道工程作为一条旅游公路,桥梁设计在保证安全、经济的情况下,将景观设计作为重点融入其中。
(1)桥梁护栏采用外形美观的金属梁柱式;
(2)景区或集镇附近尽量采用曲线优美的拱桥结构,部分中小跨径预制梁桥采用曲线外挂板进行修饰。
(3)超宽预制桥梁外侧超宽部分采用培土绿化,使桥梁与路基更加柔和、自然的过渡;桥梁护栏采用结构轻盈、通透性强的组合式护栏,U台外露面采用料石镶面,突出桥梁点缀作用;采用较大的孤石刻字后作为桥标使用。
2.4安全设施
公路交通安全设施主要包括交通标志、交通标线及护栏等。安全设施的景观化应以不降低安全防护水平或不损害安全设施功能为前提,只有在这个前提下寻求安全设施的景观化才有意义。
2.4.1安全护栏
根据不同路段的自然景观条件,灵活选用护栏形式,将道路融入自然。
A、一般路段采用波形梁护栏。
B、对于越岭线则采用钢筋砼城墙式护栏,护栏表面采用仿城墙修饰,即满足防撞等级要求又具有一定的美观性。
C、景区路段则采用景观护栏。
2.4.2线形诱导标及彩色路面
为了保证通行安全,提高行车轨迹的醒目性,在未开挖视距台及视距台开挖不到位的段落,小半径弯道内侧采用警示彩色路面,并设置线形诱导标,即增加了项目色彩的丰富性,又利于引导行车方向,保障行车安全。
2.5其他附属设施
结合地形条件,在旅游公路沿线合适地点合理设置休息平台,不仅为游客提供驻足欣赏美景的空间,而且有利于行车安全。平台的位置一般宜选在景观样式丰富或景观具有广阔眺望空间的地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
A、安全性需求
车辆在盘山道路行驶,驾驶员精神高度紧张,出于安全性考虑在适当位置设置休息平台供驾驶员休息“驻足”。
B、功能性需求
车辆在盘山道路行驶,车胎由于摩擦力增加,造成车胎温度急剧增加,易造成安全事故,因此从功能合理性原则出发应在合适位置设置休息平台。
C、文化性需求
道路沿线有着丰富的自然风光、历史人文和红色文化,从旅游开发角度出发,沿道路设置休息平台有助于提升并带动当地的旅游发展。
根据以上原则,本项目休息平台依据面积大小、地形地貌等因素,因地制宜进行设计。
3结语
本文在具体工程实例的基础上,从内部景观融合的角度,从路线、路基、桥梁、隧道、公路交通安全设施、附属设施等方面着重探讨了山区旅游公路自身景观与安全性融合设计的方法。
参考文献:
[1] 张金龙 《山区旅游公路景观设计研究》
论文作者:王祥彪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17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2/2
标签:旅游论文; 公路论文; 景观论文; 大别山论文; 护栏论文; 路基论文; 道路论文; 《基层建设》2015年17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