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裂缝的成因与控制论文_张昊

混凝土裂缝的成因与控制论文_张昊

新疆寰球工程公司 新疆克拉玛依 833699

摘要:在建筑物中常用到的一类材料就是混凝土,其结构的刚性会影响到建筑物的使用寿命,而裂缝更是会干扰到混凝土的耐久性,刚性差的混凝土会沿着产生的裂缝逐步扩大,给居住在其中的人们的生命带来威胁。因此,科学防范裂缝对延长建筑物寿命有科学意义。本文主要对混凝土裂缝的成因与控制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混凝土;裂缝;成因;控制

引言

混凝土的刚性是确保工程质量的关键要素,而裂缝多少是体现混凝土刚性的一个重要元素。混凝土工程裂缝大部分都由下列作用引起:体积变化、温度应力、干缩(自身体积变形收缩)、持续荷载下的徐变以及混凝土成分在化学上的不协调。这些因素会导致混凝土越来越不坚固,外表也变得越来越难看,呈现出龟裂的纹路,裂缝扩大,最终整个建筑崩塌。当维护人员发现裂缝的数量变多,或者是这些裂缝变宽的时候,就应该注意到对裂缝进行维护了。虽然说在工程中应该极力避免裂缝的出现的,但是受到一些不可抗拒因素的干扰,裂缝的出现是必然事件,只要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建筑物也是安全的。

1混凝土裂缝对建筑工程的不良影响

1.1混凝土裂缝对建筑物使用功能的影响

据调查显示,以混凝土为建筑主体材料的建筑物,无论建筑技术多么完善,必然存在或多或少的裂缝瑕疵,无可避免,当然,这是混凝土自身的属性导致的。根据裂缝的大小,要针对性的做出一些处理,如果是较小的裂缝,对建筑使用没有大的影响时,可以不做处置,但是如果裂缝直接影响建筑主体的使用时,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合理的完善和修补。裂缝所处的位置不同,可能对建筑的影响也是不同的。有些裂缝可能会导致建筑主体出现渗水的现象,将直接影响建筑使用者,给他们日常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当然,如果裂缝出现在大型的水利工程中时,这些渗水裂缝可能会直接给构筑物带来严重的后果,导致其失去稳定性造成较大的事故。

1.2混凝土裂缝对建筑工程安全性的影响

混凝土建筑出现裂缝往往是两种类型的裂缝:一类是影响混凝土结构完整性的裂缝,一类是裸露出钢筋材料的裂缝。这两种裂缝产生的原因是不同的,前者为贯穿性裂缝,也就是每个楼层的同一部分都出现,且这些裂缝是彼此贯穿的。这些裂缝的出现,严重破坏了建筑主体结构的整体质量,影响了建筑主体的安全稳定性,为此,建筑企业应当重视该项项问题的出现。暴露出钢筋的裂缝,则可以引起钢体结构的腐蚀,如外在的因素:水、空气、微生物与钢筋材质形成一系列的化学反应,从而会使钢筋锈蚀,而锈蚀的钢体结构与外在的这些因素更容易形成化学反应,加速了钢体锈蚀的进程和时间,进一步破坏裂缝,更为严重者将直接影响钢筋结构整体的外在保护层,从而使整个建筑物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失去保护。

2混凝土裂缝的成因

2.1材料配比不当

混凝土的配比材料一般有水泥、砂、水、骨料和添加剂等,如果其中一类的材料的含量偏高或者偏低,那么就有可能会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缝。如,在混凝土配比的过程中,没有控制好加水和加水泥的重量,就会加大混凝土结构自身的收缩程度,从而引发结构裂缝的出现。再如,砂石中的含泥量太高,就会大大降低混凝土的强度与抗渗性,而在干燥时,就很有可能会引发不规则的网状裂缝。而水中如果含有较多的杂质,那么,就会普遍出现钢筋锈蚀等现象,不仅会导致结构受力发生变化,而且会造成混凝土表面的轻微裂缝。如果砂浆的稠度较低,那么,就会加大砂浆的干缩量,在灰缝位置处易于出现开裂现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施工工艺不严格

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工艺不严格也会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缝,具体情况如下:一是没有严格落实分层浇筑,致使钢筋密集区未能进行足够密实的振捣。二是在混凝土搅拌和运输过程中,有可能会发生较大高度的自由下落,这样一来,就会使得混凝土发生明显离析,当浇筑于构件中,也就会有裂缝出现。三是模板的拼接、加固不当,混凝土有可能会发生漏浆或者变形等情况。第四,没有实现连续的浇筑,也会造成混凝土裂缝。

2.3养护不当

当施工结束之后,还需要及时的对混凝土进行养护,防止水化热产生较高温度,尽可能地减少混凝土的开裂现象,然而,一些建筑施工单位,往往没有按照相关要求进行养护,这样一来,就导致混凝土在一定程度上出现裂缝,以及会有强度达不到相关标准的问题出现。

2.4结构设计不合理

在结构设计过程中,没有充分考虑到构件的应力和断面,导致构件偏心度较高,也可能会造成断面异变,从而形成强度较高的集中应力,在这种情况下,就很有可能会出现混凝土开裂现象。钢筋的设计与结构要求不相符合,也就是说,钢筋的用量太少,缺乏支撑力,从而造成混凝土开裂。除此之外,如果没有将环境温度这一因素考虑在内,所配备的钢筋不具备抗温度收缩能力,也会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缝。

3混凝土裂缝的控制措施

3.1加强材料质量控制

从源头控制,加强关于水泥的筛选、采购工作,从而保证水泥的质量可以满足相关标准,避免发生硬化、结块等各种质量问题。此外,还应该大力控制游离氧化镁、游离石灰和三氧化硫等材料的含量,从而确保进入到生产线中的水泥都符合相关质量标准,而没有混入过多的有害物质。与此同时,还应该加强水泥的储运工作,从而防止水泥受潮现象的发生,消除相关负面影响。

3.2加强材料配比控制

在确定混凝土配合比时,不仅要符合土木工程的结构强度标准,而且还要尽可能地减少用水,合理使用外加剂,适当降低水灰比。

3.3合理控制振捣时间

浇捣时,振捣捧要快插慢拔,根据不同的混凝土坍落度正确掌握振捣时间,避免过振或漏振,应提倡采用二次振捣、二次抹面技术,以排除泌水、混凝土内部的水分和气泡。

3.4做好混凝土养护工作

混凝土裂缝防治工作中,新浇混凝土早期养护尤为重要,及时有效的养护可保证混凝土在早期尽可能少的产生收缩,防止出现裂缝。

3.5加强结构设计控制

在进行混凝土结构设计时,设计人员要注意应力集中等相关问题,按照相关设计规范及标准要求,有针对性地对裂缝宽度进行选择,并加以严格控制,并且还要考虑到地基的不均匀沉降的现象。因此,结构设计必须具有较强的针对性,科学、合理的设计,才能够有效防止混凝土出现裂缝。

结语

总之,以混凝土为主要建筑材料的建筑工程,建筑企业应当密切防治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对于分析出的裂缝产生的多种原因,建筑企业在实际施工建筑过程中,应当密切注意和有效的避免,争取采用最科学、最合理、最有效的措施,最大化的避免裂缝的产生,对于已经产生的,要采取恰当的措施去改善。最大化的降低裂缝产生的可能性,提高建筑主体质量,提升建筑施工团队的技术水平,最大化的帮助我国建筑企业提升整体市场竞争力,为我国建筑项目创造更好的施工技术和手段。

参考文献

[1]施进.浅谈混凝土裂缝成因及控制措施[J].四川水泥,2016,06:296.

[2]董建华.浅谈混凝土裂缝的成因及控制措施[J].建材与装饰,2016,18:48-49.

[3]李进菊.高桩码头面层混凝土裂缝成因分析及裂缝控制措施[J].信息化建设,2015,08:130+132.

[4]郑婷丹.浅谈混凝土裂缝危害、成因与应对措施[J].门窗,2013,03:394.

论文作者:张昊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14

标签:;  ;  ;  ;  ;  ;  ;  ;  

混凝土裂缝的成因与控制论文_张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