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融资与货币借贷市场_金融论文

市场融资与货币借贷市场_金融论文

市场金融与货币借贷市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市场论文,货币论文,金融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关于市场金融的概念问题

人们现在研究金融市场化问题,基本上只限于金融市场,而忽视了市场金融问题的研究。而从经济学和经济运行总体来考察,市场金融的观念似乎更为重要。

对金融市场我们虽然可以总体上下个定义:一般认为金融市场是货币借贷和金融工具买卖的总称。但对金融市场的研究又总是具体的,落实来讲都是一个一个具体的市场及其交易行为。至于这些市场与市场经济的关系,它们的运行总规律则很少涉及。而研究金融市场种类构成又往往只限于证券市场、黄金市场和外汇市场的狭隘范围,把货币借贷这一占融资主导地位的市场金融活动排除在外。这样,金融交易或融资活动在整个市场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就没有一个总的概念了。而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实物经济和货币经济是密切交融在一起的,故市场经济必须有市场金融相配合,形成统一和谐的市场体系。

为什么要确定一个市场金融的概念?这是因为要解决金融按什么样的基本规律、规则、原则运行的问题。在我国,摆在大家面前的问题是按计划规律运行还是按市场规律运行的问题。既然我国要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和机制,经济运行就要按市场规律运行。目前在我国经济运行中计划因素还比较多,但发展方向是扩大市场因素,最终总体上要按市场规律运行。金融是市场经济一个有机构成部分,当然最终也要按市场规律运行,按市场规则办事。这样的金融应该说就是市场金融。

市场经济规律最主要的是价值规律,或等价交换规律,在此基础上发展变化为市场供求规律,竞争规律,优胜劣汰规律。金融交易或融资也应该是遵循等价交换规律,资金供求关系决定资金价格(利率)的规律,金融竞争和优胜劣汰规律。金融作为市场经济的特殊形式也有自己的规律,最主要的是有偿融资,融出资金回归的规律。如果融出的资金一去不复返了,金融的生命力也就结束了。因此金融资金必须返复回归,在返复回归基础上形成金融资金的不停的流动。正是这种返复回归和不停的流动,实现企业的、行业的、产业的资金合理配置,或者说微观和宏观的资金合理配置,从而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推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从市场金融总体上说,流动性是金融运行的首要原则。从金融经营角度来考察,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是密不可分的原则。

确立市场金融概念,也是把整个金融运行纳入市场经济轨道,减少政府和其他权力部门对金融运行的过多的不必要干预。

在现代发达的市场经济运行中,无论社会制度如何,都有国家的宏观干预。换句话说,现代市场经济,都是在国家宏观调控下的市场经济。金融是经济的一部分,当然也要在国家宏观调控下运行。不仅如此,因为金融经济是价值形态运动或者说货币形态运动,货币形态具有天生宏观性、统一性、综合性,所以国家还要通过对金融的调控,来调控经济,调整经济总量和经济结构,故各国对金融调控都甚于对经济的直接调控。

市场经济的运行过程,基本上是自然的经济过程,受经济利益所驱动。故国家对市场经济的调控手段,主要应该运用经济手段,直接的、强制的行政手段只能放在次要地位,或在经济发展的非常时期作为非常手段偶然用之。对金融的调控也应如此。不能对金融运行和金融经营单位,经常动用行政手段直接进行干预。行政干预过多,占比太大,市场金融体制和机制不可能形成或者占主导地位,那么市场金融就不可能存在,而若没有市场金融作为支柱和手段,市场经济也就是一句空话了。

综上所述,市场金融的概念,是市场经济学发展的需要,也是市场经济和市场金融运行的需要。

二、金融市场与市场金融的区别与联系

金融市场是市场金融的具体组织和运行形式,包括具体的操作。市场金融是金融市场存在的直接前提。如果不存在市场金融这么一个体制,金融市场就不可能存在。假如直至今天在资金的调节上仍按计划原则办事,那么任何金融市场形式都不可能出现。不可能出现证券交易和证券公司、证券交易所,不可能开放商业信用,出现商业票据流通,也不可能出现银行信贷的自主决策权。所以市场金融的范围越广越宽,金融市场的形式也就越多,规模也就越大。

也许有的同志会说,有了市场经济这个概念,照样可以把金融市场说清楚,确立市场金融这个概念是否多此一举?我们的回答是否定的。第一,如前所述,经济这个概念包括两大体系:实物经济和价值经济。金融实际上是价值经济的一个极其重要构成部分,就金融总体运行而言有确立市场金融的必要。第二,金融与一般的价值运动既有统一性又有特殊性,有其特殊规律和特殊要求,有确立市场金融的必要。第三,金融经济的运行已形成庞大特殊的经营部门和经济部门。金融经济部门机构庞大,种类有银行,有非银行金融机构,包括信托、租赁、保险、证券公司、证券交易所、信用合作组织等等。经营的业务也很庞大复杂,有存款、贷款、结算及其他中间业务、证券发行与买卖、信托投资、租赁、咨询、财产保险、人寿保险等等。这些机构的活动各有特色,各有制度和经营原则、方式、特殊操作。用什么来规范、来刺激、来约束它们?只有用市场经济的规律、规则、制度等来规范和约束,用金融运行特殊规律、规则和统一的基本法规、制度来刺激、来约束。这就构成市场金融的内涵或内容。如果只用市场经济的原则、制度来刺激、来约束而不和金融的具体特殊规律、规则及特殊要求相结合,运行起来漏洞太多,莫衷一是,就会给金融运行造成混乱。我国已经不止一次地出现这种现象,因此必须有一个市场金融的概念,否则金融活动就不可能全面、完整、正确地规范。

一国经济体制模式是就其主导方面而言的。自然经济中有市场经济,计划经济中也有市场经济,只是处于从属地位而已。我国过去实行计划经济体制,但其中也有市场经济成份。国家和农民之间的交换是实质性的商品交换关系,国营企业之间也保留了商品经济形式,如等价交换,按劳分配,计较成本和盈利等等。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前是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时期,因此计划因素还很多,如信贷规模控制、指令性贷款等等,在信贷价格上亦有诸多限制。上述虽然出于无奈,有其合理性或不可避免性,但随着市场金融机制的进一步发展,能逐渐削弱以至消除,使市场金融因素占居主导的和统治的地位。

三、货币借贷市场

(一)货币借贷市场的成就

货币借贷市场包括的面很广,但占主导地位的是银行和非银行机构的货币借贷。目前,整个金融系统的信贷资金中,货币借贷占近90%,证券占10%多一些。这么大的一个货币借贷市场规模,确实应该引起我们的充分注意。如果忽视货币借贷市场而把注意力过份集中于其他金融市场,可能是舍本求末,将犯大的错误。当然根据市场金融发展规律,货币借贷市场占比如此之大,也是不正常的,金融市场结构亟待调整,其他金融市场亟待大力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货币借贷市场发展成绩显著,主要有如下几条:

1.市场意识逐渐加强。进入市场求生存、求发展,求自身利益的观点,在不少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领导和从业人员中逐步树立起来,在10余家新建商业银行表现得更为突出。

2.企业意识逐渐形成。自主决策、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自求平衡、自担风险的六自意识,为广大银行领导和从业人员所接受。

3.现代银行管理制度逐渐形成与完善。

4.竞争意识逐渐加强,注意市场占有率,注意提高服务质量。

5.银行法制逐渐建立与完善,对内对外规章制度逐渐规范化、正规化。

6.四大银行对货币借贷垄断局面被打破,新兴商业银行以及信托、租赁、财务公司纷纷建立,社会融资向广度深度发展。

7.货币借贷融资自由度在增强,企业有选择银行的自由,银行也有选择企业的自由。

(二)当前货币借贷市场存在的问题

上述成就仅仅是初步的,不完整、不健全、不规范的。认识上实践上的自觉程度与市场金融的要求还相差甚远。

从市场金融角度看,货币借贷市场目前尚存在如下问题:

1.货币借贷还没有完全市场化和真正市场化。从宏观上看有两点:(1)借贷资金分配没有市场化,计划分配还占很大比重,特别是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信贷资金分配。信贷规模控制,多存不能多贷,违反信贷经营原则。(2)利率僵化,存贷利差过小,有的存贷利率倒挂,违背信贷资金运行规律。

2.银行特别是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经营范围空间狭小,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资金沉淀,影响资金的流动。至今国有银行还很少向私营企业、个体经营者、个人消费者发放贷款。

3.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按产业和业务种类固定分工,竞争范围有限,不符合市场优胜劣汰的原则。

4.企业对银行负债率太高,造成货币借贷的高风险。目前有的银行不良资产占资产总额的30—40%,一般也占25%左右。实际已经形成银行信用严重危机。

5.银行等经营性金融机构片面的市场规念。目前我国货币市场竞争有很大的盲目性,为扩大市场占有率盲目扩大存放款;为多吸收存款,盲目扩大机构网点和提高存款利率(当前后者状况略好些)。这不是真正从经营角度扩大市场占有,而是:(1)屈从于地方政府压力,不惜代价筹集投资资金;(2)人为制造领导业绩,为某些人升官发财创造条件。

6.银行企业化只求形式不问实质。企业化核心是效益,在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实现自求平衡,自我发展。提高效益的关键是降低成本,而目前相当多的银行不计成本、不计费用、不管盈利还是亏损,工资照发、奖金照发,豪华住宅照盖,高级轿车照坐。

7.银行管理落后,各种管理制度不健全,这为不正之风、贪污盗窃创造了条件。

(三)如何发展和完善货币借贷市场

1.减少直接行政干预,为货币借贷市场化创造前提条件。

2.取消信贷规模控制,多存可以多贷,按市场法、银行法、信贷法规等进行管理。

3.发挥利率的杠杆作用,加强利率弹性,逐渐由政府主导型利率转变为市场主导性利率。规定利率上下限,在上下限度内由借贷双方竞争决定。

4.扩大货币借贷范围,国有银行除主要支持国有大中型企业外,向乡镇企业、私营企业和个人拓展信贷业务。

5.进一步打破国有银行在货币借贷中的垄断地位,进一步发展非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及其货币借贷业务,进一步开展竞争,利用竞争实行优胜劣汰,提高信贷质量,加强信贷服务。同时通过竞争为各银行进一步定位。

6.改善货币借贷金融机构外部环境,在建设现代化企业制度中逐渐扩大企业自有资本占有份额,减少企业对银行等的负债率,为长期稳健发展货币借贷市场创造条件。企业对银行的负债应控制在50—60%的限度内(占总资产的比例)。

7.银行现在的不良资产应有计划有步骤进行处理,让企业轻装上阵,为银行商业化积极创造条件。企业进行现代化改革,加强经营管理、降低成本、提高效益,是根本条件。另外,企业结构调整、改组兼并,变不良资产为良性资产,破产拍卖回收一部分余值。扩大银行风险准备金,逐渐化解一部分不良资产。呆滞呆帐由财政、中央银行联合收购,同时上交中央银行再贷款,设立专门组织机构逐步清理。

8.加强金融机构内部管理,建立严格的经营责任制,建立严格的奖惩办法,对严重失职造成资产重大损失者,应清除出金融机构,直至提起法律诉讼。

由于金融机构资产质量严重下降,许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盈利降低,发生亏损。造成一部分银行领导和从业人员如下心理状态:多贷不如少贷,贷不如不贷。这是一种消极心态,也是一种怕负责任的表现。银行等货币信贷机构如果资金来源没有减小,而且还在增长,那么,大量收缩贷款,必然造成超额储备的增加,如果这种增长的幅度过大,银行收入就会减少,在目前状况下,盈利就会进一步降低,亏损就会进一步增加。所以银行等货币信贷机构,在经营上即在贷款上还应采取积极的态度。问题在于选准项目、选准贷款企业,除特殊政治需要外,对项目产品没前途、企业经营无效益并且无改善希望的不贷款。对项目产品有前途、企业管理有改进,经过认真调查研究和论证,能保证贷款如期偿还,即使当前有缺点、有困难,也应大胆支持。银行是社会性企业,社会经济萧条不振,银行本应给予支持,若不支持,最终受到损害的是社会经济的发展,也损害了银行自己。

要尽可能避免风险,但消灭风险是不可能的,风险与效益是辩证的统一,在今天大讲风险的情况下,还应该用积极态度去对待风险。

标签:;  ;  ;  ;  ;  ;  ;  ;  ;  ;  ;  ;  ;  

市场融资与货币借贷市场_金融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