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策略论文_王启芳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策略论文_王启芳

(四川省宜宾市兴文县周家镇云龙学校,644418)

摘要:小学生正处于构建个人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重要阶段,此时利用《道德与法治》课程对他们进行教育和引导,不仅能够培养其健全的人格、高尚的品德,还能使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树立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最终推动他们的健康成长,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人才。本文以部编版小学三年级道德与法治课本为例,探究了在该学科教学中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策略,期望能够为其他同行提供一些有利的参考。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了道德品质、健康生活和法治意识三个模块,是学生在成长发展过程中必须具备的素养和能力。因此,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必须依照当前的教学改革要求,通过创新教学方法、优化教学内容和形式来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同时在适当的引导中不断强化他们对于该学科内容的认知,从而切实提高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使理论教育真正发挥实效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不断完善其价值体系。

1.创新课堂教学的方法,强化小学生的思想道德意识

1.1利用情境模拟相关场景,提高学生的认同感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中常常会涉及诸多案例,旨在以生动的图景简化学生对于相关理论的理解过程,并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在此基础上,道德与法治教师可以使用信息技术手段创设教学的情境,以动态的视频来模拟教材中的各种场景和事例,为学生构建一个富有趣味和生动形象的学习氛围,由此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不断加深其对于知识的理解程度,同时促使他们在更加直观的画面中对其中体现出来的道理形成清晰的认知,发自内心的认同其中传递出来的积极情感,进而增强自身的道德意识。

1.2运用课堂教学小游戏来增强学生的规则意识

在组织教学活动时,道德与法治老师也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开展一些小游戏,以寓教于乐的方式向学生传达规则、纪律等观念,从而加强他们的自我管理和约束意识,辅助提高其道德品质。如,老师在讲授《生活离不开规则》的内容时,就可以安排学生进行游戏,并给出相应的规则,一旦学生触犯了某项规则的内容,教师就要及时做出处理,让他们明白遵守规则对确保游戏公平性的重要性,然后借机强调规则在课堂中、生活中的各种作用,在学生心底种下美好的种子,通过潜移默化的引导培养其道德观念。

1.3引进讨论教学法,不断完善学生的道德认知

根据小学生的个性和年龄特点,道德与法治教师可以将讨论教学法引进课堂教学过程中,使学生拥有自主发言的机会,同时帮助他们在多种思维的交流中获得更多灵感和启发,最终形成完善的道德认知结构。如,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让我们的学校更美好》一课时,就可以结合教材中的案例,要求学生与小组成员围绕自己的日常言行进行讨论,分析哪些行为是帮助建设校园的、哪些行为是破坏校园和谐的,然后集众人之力拟出一份“校园公约”,有意识地对自己的行为习惯进行反思和改进,从而不断增强其道德品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引导,培养他们健康生活的意识

一般来讲,健康的生活意识应当指的是身体和心理两个模块,包括学生自身的生活态度和言行举止及其在与人交往过程中的一些行为表现,或是面对一些外在事件的情感、情绪表现等。因此,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利用教学的内容适时对学生进行指导和引导,确保学生能够成长为一个精神和生理都健康的人。

2.1利用生活实例培养学生健康生活的习惯

学生在幼年时期养成的各种习惯会对他们的终身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鉴于此,道德与法治在指导学生学习时,可以利用生活案例来引导他们养成健康生活的习惯,从而为他们的成长增添助力。如,教师在讲授《父母多爱我》一节的知识时,就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以他们的吃穿住行为例讲解各种实际的案例,使其明确父母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切身体会父母对自己的爱,然后借机向学生传递帮助父母分担家务的思想,由此培养他们热爱劳动、与家人交流互动的习惯。

2.2立足教学内容发展学生健康的心理状态

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道德与法治教师还可以在其中融入对学生健康心理的培养,在反复的强调和训练中帮助他们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心理认知。比如,教师在教学《我是独特的》一课时,就可以根据教学的主题来帮助学生做一些心理建设,通过列举每个人的社会关系、分析每个人的存在意义来使其认识到自身的独特性与重要性,并针对每个学生的个性给予其对应的鼓励和赞美,使其得到更多精神上的鼓舞,在积极的心理暗示下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3.渗透法治教育,提高小学生的法治素养和法律意识

在三年级道德与法治教育中,教师还要重视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法治教育,使其初步认识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树立“尊法、守法”的基本观念,继而不断提升其法治素养,督促他们不断规范自身的言行与思想。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来渗透相关的法治教育,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一些青少年犯罪的案例,并引导他们进行思考,使其明确不良行为习惯和思想意识给人带来的消极影响,并据此对自身的言行进行分析,有意识地改进和纠正自己的不足之处。除此之外,道德与法治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中为学生讲解一些法治小故事,引导学生于生动的语言中了解各种简单的法律知识,由此为他们的生活与学习提供更多借鉴,促使他们在严格的自我要求中实现良性发展。

4.结语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在为学生传输基本的道德理论知识的同时,使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并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品质,促使学生正确了解自我和他人,切实增强他们参与社会生活的主人翁意识。在此过程中,道德与法治教师还要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核心素养培养,利用多元的教学思路来启发学生的思维,使他们将理论学习变成实际行动,在反思、总结中强化个人的思想道德意识、健康生活观念和法治素养,从而推动其健康、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任小燕.核心素养背景下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研究[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8(02).

[2]张剑晖.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途径分析[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8(06).

[3]彭祖耀.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策略[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9(06).

作者简介:王启芳(1966.07-),女,四川省宜宾市兴文县人,学历:大专,职称小学一级教师,工作单位:兴文县周家镇云龙学校。

论文作者:王启芳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9月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3

标签:;  ;  ;  ;  ;  ;  ;  ;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策略论文_王启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