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历史考察_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文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历史考察_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文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历史考察,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文,理论论文,历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党的十五大再次强调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说明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统一人们的思想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搞清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对于全面、深刻、准确理解和把握十五大强调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有着重要意义。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历史考察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多次强调,现在搞建设,要适合现阶段中国的实际情况,正确认识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历史阶段,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根据邓小平的重要指示,我们党开始了对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探索。

最早提出“初级阶段”概念是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决议》指出:“尽管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还是处于初级阶段,但是毫无疑问,我们已经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决议》着重强调了一个基本前提,即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但还处于初级阶段。

1982年党的十二大报告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发展阶段这一重要论断。《报告》指出,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现在还处在初级发展阶段。并指出我国现阶段的决定性特征是“物质文明不发达”,所以称之为社会主义初级发展阶段。

1986年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决议》指出:“我们还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不但必须实行按劳分配,发展社会主义的商品经济和竞争,而且在相当长历史时期内,还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发展多种经济成分,在共同富裕的目标下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这里开始接触到了问题的实质,即揭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而且只能采取的经济政策。

1987年党的十三大报告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立论,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作为现阶段党的一切方针政策的基本依据。《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我国从50年代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实现,至少需要上百年的时间,都属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报告》不仅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较长的历史过程,而且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作了初步的理论概括: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逐步摆脱贫困,摆脱落后的阶段;是由农业人口占多数的手工劳动为基础的农业国,逐步变为非农业人口占多数的现代化的工业国的阶段;是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变为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阶段。

1992年党的十四大把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之一,强调这是一个至少上百年的很长的历史阶段,制定一切方针政策都必须以这个基本国情为依据,不能脱离实际,超越阶段。

1997年党的十五大报告全面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报告》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正确地分析国情,作出了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我们讲一切从实际出发,最大的实际就是中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时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报告》还从九个方面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和发展历程进行了理论概括:(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 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2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主要依靠手工劳动的农业国,逐步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占多数、包含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工业化国家的历史阶段;(3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逐步转变为经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历史阶段;(4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由文盲半文盲人口占很大比重,科技教育文化落后,逐步转变为科技教育文化比较发达的历史阶段;(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由贫困人口占很大比重, 人民生活水平比较低,逐步转变为全体人民比较富裕的历史阶段;(6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由地区经济文化很不平衡,通过有先有后的发展,逐步缩小差距的历史阶段;(7)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通过改革和探索,建立和完善比较成熟的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和其它方面体制的历史阶段;(8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广大人民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自强不息,锐意进取,艰苦奋斗,勤俭建国,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努力建设精神文明的历史阶段;(9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逐步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报告》指出:这样的历史进程,至少需要一百年时间。至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那还需要更长得多的时间,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

从1981年6 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提出初级阶段的概念到党的十三大比较全面地论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再到十五大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其间经历了17年的艰苦探索,在不断地探索之中,我们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第一,关于概念:由“初级阶段”——“初级发展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第二,关于特征:由一个特征——三个特征——九个特征;由物质——精神;由经济——政治、文化。

第三,关于历史过程:由较长时间——100 年左右时间(从建国起到下个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

第四,关于基本矛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第五,关于根本任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社会生产力作为根本任务。

第六,关于所有制:由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发展多种经济成分——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第七,关于分配方式:由坚持按劳分配——坚持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

第八,关于公有制及其实现形式:由对公有制的传统认识——全面认识公有制经济的含义;由与传统计划经济相适应的单一公有制形式——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

第九,关于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三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必须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在社会政治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在改革、发展中实现社会政治稳定。

第十,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基本目标、基本政策)。党的十二大提出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十三大、十四大都强调了经济上富强,政治上民主,精神上文明这个三位一体的统一的奋斗目标,但尚未正式提出什么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以及怎样建设这样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党的十五大根据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围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不仅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基本要求,而且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基本政策,构成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二、 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从历史经验中得出的科学论断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前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中出现失误的根本原因之一,就在于提出的一些任务和政策超越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近二十年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之一,就是克服了那些超越阶段的错误观念和政策,又抵制了抛弃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错误主张。”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正确认识我们所处的社会历史阶段对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性质和特点的认识,可以归纳成三个结论:

第一,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社会主义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要坚决抵制那种否定社会主义或抛弃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错误主张,要排除右的干扰。

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要排除“左”的干扰。

第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对此我们必须有充分的思想准备而不能头脑发热,要防止犯急性病。

这“三个必须”、“三个不能”是总结建国几十年来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得出的正确结论。

其实,早在全国胜利前夕和建国之初,我们党对实现由革命到建设的转变,实现党的中心任务的转变,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是有足够的思想准备的。

1945年4月,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一文中明确指出, 为了中国的工业化和农业的近代化,使中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中国人民必须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新民主主义的国家和社会。中国共产党的“将来纲领或最高纲领,是要将中国推进到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去的”,但是“只有经过民主主义,才能达到社会主义,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天经地义”,而在中国,“为民主主义奋斗的时间还是长期的”。

1949年3 月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指出:只有把中国从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的国家社会状况,推进到新民主主义的国家和社会,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才能实现将来的社会主义社会。对于什么时候实现社会主义,毛泽东在全国第一届政协会议上讲到,过渡到社会主义大概要二三十年时间。

1950年6月,毛泽东在七届三中全会上说, 有些人认为可以提早消灭资本主义实行社会主义,这种思想是错误的,是不适合我们国家的情况的。

1951年2月,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提出了“三年准备、 十年计划经济建设”的重要战略思想。毛泽东认为,按照中国的实际,三年恢复,十年、二十年发展。发展新民主主义可能要十年、二十年。中央还提出,只要第三次世界大战不爆发,经济建设的任务就不变,20年甚至30年不爆发战争,我们的任务就一直是搞经济建设,就是集中全力恢复和发展人民经济,“这是中国人民的最高利益”。

1952年9月以后, 毛泽东根据当时的客观条件开始谈到向社会主义过渡问题,并于1953年6月15 日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正式提出了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即要在10年到15年或者更多一些时间内,基本上完成国家工业化和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与毛泽东刚进城时他本人和中央其他领导同志设想的过渡到社会主义大概要二三十年时间显然提前了。

1956年,我国完成了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进入了社会主义。但如何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这一崭新的课题摆在了党和人民的面前。

1956年,党的八大曾正确指出,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取得决定性的胜利,几千年来的阶级剥削制度在我国已经基本结束,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已经基本确立。八大以后,由于国际共运的变化,党内急于过渡、急于求成的思想不断上升,由于把发展生产力、变革生产关系、进行现代化建设看得过于简单,使我国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认识走了一条曲折的道路。

1958年党的八大二次会议提出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而后便轻率地发动了“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提出主要工业的产量15年内赶上英国,在所有制方面少则三四年,多则五六年完成由集体所有制向全民所有制的过渡,提出了提前建设社会主义并过渡到共产主义的口号,认为“共产主义在我国的实现已经不是什么遥远将来的事情了,我们应该积极运用人民公社的形式,探索出一条过渡到共产主义的具体途径”。于是搞“超英赶美”,大办钢铁,举“三面红旗”,办“人民公社”。从1958年开始,一直持续了三年时间的“大跃进”,给国民经济建设和发展造成了巨大损失。据估算,经济损失达1200亿元。接着又是三年自然灾害。1958年到1962年,农业净产值平均每年下降5.9%,轻工业下降2%,重工业只增长3%,职工工资降低20%,连续三年出现财政赤字,人民生活陷入了三年严重困难之中。为了恢复被严重破坏的国民经济,又花了五年的时间,前后合计,国家的建设丢了8年的时间。此时, 一些国家如日本等国的经济与科技迅速发展,我国同它们的差距拉得更大了。

为了摆脱困境,党中央采取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开始由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大跃进”转到国民经济调整的时期。在调整时期,国家对经济体制的改革作了有益的尝试,主动放慢工业发展速度,降低了经济发展的高指标,先后退,再恢复,并在全民所有制占主导地位的前提下,恢复和发展集体经济,恢复社员自留地和家庭副业,允许城乡个体经济的存在,国家财政状况开始好转,人民生活有所改善。由于国民经济调整的成功,使得从1956年到1965年的10年社会主义建设,尽管发生过曲折,仍然取得了重大成就。

正当我国进入加速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对阶级斗争有了新的认识,认为在社会主义这个历史阶段中,还存在着阶级、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存在着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性,阶级斗争必须“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最终导致了“文化大革命”。文化大革命,不仅使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遭到严重破坏,国民经济受到严重挫折,而且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了严重的内乱,“天下大乱”不仅没有达到“天下大治”,而且造成了社会的大倒退。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战略发生了决定性的转变。一是果断地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了“把党的工作的着重点和全国人民的注意力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二是以解放思想为先导,探索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历史阶段;三是确立以实现四个现代化为中心的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战略;四是制定与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相适应、与我国国情相符合的路线、方针、政策。之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人民进行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开始了一场新的革命,实现了一系列转变:一是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二是从维护僵化体制转向全面改革;三是从闭关锁国转向对外开放;四是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发展市场经济;五是从强化集权体制转向建设民主政治;六是从思想禁锢转向思想解放;七是从轻视知识、鄙薄人才转向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八是从“战争与革命”转向“和平与发展”。这八个方面的转变,给中国带来了无限生机和活力。中国经济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迅猛发展,引起全世界的瞩目。

我国经济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与党所制定的正确路线、方针、政策是分不开的。而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制定又是建立在我们对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正确判断基础之上的。我国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既不是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抄来的,也不是从别国模式中搬来的。它是我们党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依据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通过深刻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从三中全会前后两个不同阶段的对比之中,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之中,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经验教训之中,对社会主义进行再认识的最重要成果。实践证明了坚持这一论断的重要性,证明了我们坚持这一论断,不但没有离开社会主义而且使社会主义中国真正活跃兴旺起来了。

收稿日期:1997年11月17日

标签:;  ;  ;  ;  ;  ;  ;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历史考察_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