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市第一中医医院 湖南常德 415000
【摘 要】目的:观察医护一体化护理流程在超急性期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12月34例超急性期脑梗死患者作为对照组,选取我院2016年1-12月36例超急性期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医护一体化护理流程,对比两组患者溶栓前后生活质量(NIHSS)评分、痴呆(MMSE)评分、抑郁(CES-D)评分。结果:观察组NIHSS、MMSE、CES-D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护一体化流程对超急性期脑梗死患者在治疗之后的生活质量具有较好的干预作用,可以显著提升护理效果,提高患者出院后的生活质量,减少超急性期脑梗死静脉溶栓患者合并痴呆、抑郁的比例,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医护一体化护理流程;超急性期脑梗死;静脉溶栓
超急性期脑梗死在发病过程中致死、致残率极高,对人体的危害非常严重,目前治疗的唯一方法是溶栓,通过质量可以显著改善患者预后,提高生活质量。但是溶栓过程中需要医护人员的密切配合,神经内科医师对用药进行准确判断,并且在用药后需要护理人员进行科学的护理工作[ ]。本文针对医护一体化护理流程在超急性期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现将本次研究结果及分析作如下汇报: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实验选取我院2015年1-12月34例超急性期脑梗死患者作为对照组,选取我院2016年1-12月36例超急性期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男27例,女17例,年龄28-80岁,平均年龄为(45.59±2.56)岁;观察组男28例,女18例,年龄26-81岁,平均年龄为(45.79±2.69)岁。分别对两组患者各项情况指标进行比较,两组都未表现出显著性差异(P>0.05)。
1.2方法
对超急性期脑梗死患者进行溶栓治疗,结合患者体质确定用量,其中10%采用静推方式,余下90%采用静脉点滴方式。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医护一体化护理流程,具体措施包括:①优化接诊过程。患者入院后,护士需要迅速与医生进行配合进行救治活动,对患者的生命体征、意识、心率、血压等情况进行判断,并快速将患者的情况反映给医生,帮助医生更好的掌握病情。之后护士迅速完成血常规、血糖、血生化、凝血指标、心电图方面的检查,帮助医生更好的评估患者的溶栓条件,并陪同患者进入治疗绿色通道中,快速完成血液化验与影像学检查,尽量缩短治疗时间,帮助患者尽早进行治疗,同时护理人员需要和患者家属之间进行交流与沟通,告知家属患者病情,并结合影像检查等结果,完成患者知情同意书的签署工作。②完善溶栓护理。在进行溶栓过程中,始终保证1名护理人员对患者心电图、血压、血氧进行全面护理,科学确认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情况,保证患者血压在180/100mmhg之内,即可溶栓范围内。同时另外1名护理人员密切观察应用溶栓药物后患者治疗反映,包括意识、瞳孔变化,每隔15min测量一次血压,一旦出现异常情况迅速通知医生,遵医嘱采用积极治疗方法,保证患者在接受溶栓治疗的过程中各项指标在标准范围内,防止出现后遗症[ ]。③强化溶栓后护理。医护一体化护理流程中对于溶栓后的护理进行了强化,采用一对一的护理方式,在前6h内每30min测量一次血压,之后每60min测量1次。关注患者血糖与凝血功能,并在溶栓后2h之后进行反复检查。遵医嘱给予患者吸氧,观察患者呼吸道是否通畅,重视肺部护理,对于有吞咽困难的患者,留置胃管,防止误吸[ ]。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NIHSS、MMSE、CES-D评分,应用NIHSS评分评价患者生活中质量,分值降低为恢复标志;应用MMSE评分评价患者痴呆情况,最高分为30分,27-30为正常,<27为认知功能障碍;应用CES-D评分评价患者抑郁症状,>20分为绝对抑郁。
1.4统计学处理
以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本次研究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率表示,卡方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P<0.05为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NIHSS、MMSE、CES-D评分比较
观察组NIHSS、MMSE、CES-D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详细数据见表1。
两组患者NIHSS、MMSE、CES-D评分比较( )
3讨论
超急性期脑梗死患者在治疗后痴呆、抑郁的比例达到40-60%,对患者的身体造成严重的伤害,因此在治疗过程中不仅需要关注患者身体机能的恢复情况,还需要重视患者溶栓后痴呆和抑郁的情况。传统的护理方法对患者护理中的细致性重视不足,造成治疗中的后遗症,需要对护理方法进行创新。采用医护一体化护理流程进行静脉溶栓治疗,更加有利于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减少痴呆以及抑郁症的发生,为患者提供更加科学的护理流程,减少治疗后并发症的出现。
在研究中可以看出,观察组NIHSS、MMSE、CES-D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原因分析为:①通过医护一体化护理流程,医生与护士之间的配合更加的密切,护理中各项责任进行明确,为患者的溶栓节省了大量的时间,为患者提供更加及时的治疗,进一步提升溶栓效果,减少治疗后遗症的产生[ ]。②医护一体化护理流程中,采用一对一的护理方式,可以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尽量全面掌握患者治疗中的各项生命体征变化,发现问题及时告知医生,遵医嘱尽快进行护理,为患者提供更加详细全面的护理指导,并且在治疗中适当安抚患者情绪,对患者进行积极正面的干预和引导,提升患者康复速度。③医护一体化护理流程,护理人员摆脱了机械化遵医嘱护理的工作方式,可以在工作中为患者争取更多的治疗时间,更加细致的观察病情,有预见性的采取护理措施,进一步减少并发症的产生,提升溶栓治疗的效果。
综上所述,医护一体化流程对超急性期脑梗死患者在治疗之后的生活质量具有较好的干预作用,可以显著提升护理效果,提高患者出院后的生活质量,减少超急性期脑梗死静脉溶栓患者合并痴呆、抑郁的比例,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谈莉莉,眭果,王延芬,王娟.医护一体化模式在康复期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7,01(22):77-80.
[2]陶东霞,王延莉,马兰.医护一体化护理流程在超急性期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06(12):94-96+100.
[3]薛芬,鲁娟娟,李好,王喆.医护一体化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独立生活能力和心理社会适应状况的影响[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7,02(11):311-314.
论文作者:胡滨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7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8
标签:患者论文; 医护论文; 溶栓论文; 流程论文; 急性期论文; 脑梗死论文; 静脉论文; 《中国蒙医药》2017年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