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电厂锅炉运行效率的影响因素及对策论文_王胜,徐金龙,杨文龙

浅析电厂锅炉运行效率的影响因素及对策论文_王胜,徐金龙,杨文龙

中粮生化能源(肇东)有限公司 黑龙江肇东 151100

摘要:电厂是我国相关的生产性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提高锅炉的运行效率,来实现提高电厂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的双赢。通过采取行之有效的对策,促进锅炉在生产运行中既能实现节能环保,又能大大提高锅炉的运行效率。

关键词:电厂锅炉;运行效率;影响因素;对策

引言

电力行业的发展离不开先进生产技术的运用,我国的电力行业为我国经济建设做出来重要贡献,时代在发展,对于电厂的整体水平提升也提出了严峻的考验,如果能够在发展的大潮中,保持先进的生产力,不断提高运行的效率是电力行业一直在研究的重要课题。电厂锅炉的运行对于电厂的效益具有重要影响,提升电厂锅炉的运行效益关系着电厂的整体发展,主要针对电厂锅炉的运行过程中的效率影响因素以及相对对策展开论述。

1电厂锅炉运行效率的影响因素

1.1锅炉给水品质的好坏

锅炉水是锅炉运行过程中进行能量转换的重要介质,所以锅炉水的品质直接关系到锅炉的运行效率。为了保证锅炉的高效运行,要保证锅炉给水的充足性。而锅炉水的品质对能量转换的效率有很大的影响,如果给水中的离子含量较高,那么在锅炉运行的过程中所产生的蒸汽杂质就会过高,随着蒸汽的传送就会附着在受热面上,从而降低受热面的传热性,影响到锅炉的运行效率。如果受热面内壁的污垢积累到一定程度时,锅炉燃烧所产生的温度超过管壁的极限温度或者受热不均时,就会导致受热面出现裂纹和破损等现象,直接威胁到锅炉运行的安全性。

1.2排烟热损失

排烟热损失是影响锅炉运行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排烟热损失主要表现在排烟温度过高以及排烟体积较大,都会造成热量损失。导致排烟热损失的因素较多,炉膛燃烧不充分,煤种的质量较差,受热面的积垢较多以及烟风道密封性不佳等,都会对排烟温度和排烟体积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如果在烟道的积灰太多,就会降低传热效率,导致排烟温度较高。受热面出现结焦或者积垢等现象,就会导致排烟体积增加,从而导致排烟热损失,降低锅炉运行效率。

1.3燃料未完全燃烧的热损失

燃料是锅炉运行的主要动力,而燃料的质量直接关系到燃烧效率。在电厂中使用的燃煤含水率、细度、硫分和灰分等都关系到燃烧效率,如果燃煤质量较低,就会导致不完全燃烧,燃煤中的颗粒就会随着烟气或者废渣排出,产生一定的能量损失。而炉膛的结构设计、填料的方式和速度、风量等也是导致不完全燃烧的因素,所以为了合理控制燃烧效率,应该及时调整锅炉的燃烧工况,保证锅炉处于高效运行状态。

1.4维护保养不当产生的损失

由于电厂的供电需求量较大,为了满足市场用电需求,电厂锅炉经常会处于超负荷运行状态,由此会对锅炉中的各部件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如果日常的维护保养不到位,就会导致锅炉元件出现裂纹、破损等现象,不仅会影响运行效率,而且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如果管道密封不严,就会出现漏风现象,元件润滑保养不到位,就会增加磨损,降低锅炉元件的使用寿命和运行效率,增加运行成本,对电厂的经济效益产生一定的影响。

2提高电厂锅炉运行效率的对策

2.1降低排烟热损失

(1)尽量控制漏风现象的发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注意留心锅炉日常运行的细节,其一,观察风量表、排烟氧量表以及炉膛小口氧量表的细微变化,尽量做到使固体燃烧完全时,减少送风量;其二,在锅炉正常的运作过程中,对水封槽的水位采取检查措施,以防排渣过程中出现放干渣斗水的现象;其三,机组正常运行中定期检查观火孔、人孔门关闭严密,以保证锅炉的严密性,避免发生漏风现象。其四,锅炉在燃烧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多用热风进行送风,可大大降低排烟温度。(2)预防空预器出现积灰。运行中监测空预器前后差压并定期进行吹灰,停炉后可使用化学清洗剂清洗空预器,清洗彻底,进行烘干,可有效预防积垢残留在受热面上,提高空预器换热效果,降低排烟温度。(3)定期对锅炉本体进行吹灰。实践证明,通过对烟道和炉膛吹灰,增强了排烟与炉本体受热面换热效果,可使排烟温度降低。(4)选择合理的煤层投运方式,对降低排烟温度有明显效果。在保证机组安全稳定运行前提下,尽可能投运底部的煤层,且控制煤层投运层次越少越好,这样可进一步降低炉膛出口温度及排烟温度。(5)控制一二次风暖风器后风温,对降低锅炉排烟温度有很明显效果。暖风器的作用用于提高空预器入口风温,防止空预器低温腐蚀。但如果一二次风暖风器后风温过高,会减少空气预热器的传热温压,使传热量减小,排烟温度必然升高。因此冬季工况下投入一二次风暖风器运行时,要严格控制好暖风器后风温。(6)合理控制锅炉过量空气系数。过量空气系数过大,既不利于锅炉燃烧稳定,也会增加排烟量而使锅炉排烟损失增大,运行中应对氧量和风量进行严密监视和调整,合理控制锅炉过量空气系数。

2.2加强锅炉的维护和保养

加强锅炉的维护和保养是提高运行效率的重要保障,所以应该建立完善的维护保养制度,明确维护保养的范围和内容,制定合理的周期,并且加强对维护人员的培训工作。维护人员应该具有较强的维护保养意识,在日常检查时,对锅炉元件进行认真细致的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避免对锅炉的正常运行产生影响。锅炉在长期运行的状态下,由于水质、燃煤质量等因素会导致锅炉相关部件出现积垢、腐蚀等现象,从而降低锅炉运行效率,并且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所以针对这些现象,应该做好日常的清洗、除灰等维护工作,保证锅炉各部件的安全稳定运行,提高锅炉运行效率。

2.3锅炉给水品质的保证

为了减少锅炉管壁的积垢现象,应该加强对锅炉给水品质的管理,减少给水中的离子含量。对于锅炉给水在使用前,应该对水质进行严格的检测,严格控制水中的离子含量,严禁使用离子超标的锅炉水。只有对水质给予严格把关,才能够减少管壁中水垢的积累。同时,工作人员还要加强对受热面管壁的检查,定期进行清理,从而减少锅炉温度超标的现象,为锅炉的高效稳定运行创造有利的条件。

2.4控制未完全燃烧热损伤

要有效减少控制未完全燃烧热损失的发生,要做好燃料质量的控制,同时要做好炉膛氧量情况监控。做好一次风与二次风的合理调控。一次风可以有效的促使煤粉干燥,同时提供燃料燃烧中的更多热量:二次风可以有效的将高温烟气全面有效卷吸,同时提供燃料燃烧中所需要的氧量。而对于一次风与二次风的调控处理,需要依据煤种差异做磨煤机出口实际温度的调控,进而有效的促进煤粉充分燃尽。此外,需要依据没中情况,做有效实验,对煤种所具有的经济细度做有效计算分析,从而依据相关分析结果调控磨煤机来做好煤粉细度的精细化控制,进而提升煤粉所具有的燃尽性能与锅炉运行所具有的效率。

3结束语

目前在进行电厂锅炉节能减排工作中,提升电厂锅炉的运行效率是工作重点,电厂锅炉在运行的过程中的影响因素控制是研究的热点课题,但是在对研究的过程中,发现要做好运行影响因素的控制,需要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和加大管理力度,因此在这个锅炉运行过程中就有效的技术手段并对电厂锅炉进行节能改造,是保证其在电厂锅炉高效运行和减少对我国能源物质的消耗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1]杨林娜.浅析电厂锅炉运行效率的影响因素及对策[J].才智,2011(5):102.

[2]韩振兴.关于电厂锅炉结渣问题的探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10):14.

[3]高新玉.新形势下电厂锅炉应用在热能动力的发展前景[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5):21.

论文作者:王胜,徐金龙,杨文龙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4

标签:;  ;  ;  ;  ;  ;  ;  ;  

浅析电厂锅炉运行效率的影响因素及对策论文_王胜,徐金龙,杨文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