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玉林市第二人民医院;广西玉林537000)
【摘要】目的:分析研讨恩替卡韦与前列地尔联合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从我院2016年3月至2017年8月期间收治的乙型肝炎肝硬化腹水患者中抽取80例进行回顾分析,依据其资料方式分组,对照组40例接受恩替卡韦治疗,研究组40例接受恩替卡韦与前列地尔联合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总疗效90%高于对照组65%,组间数据差异明显(P<0.05)。比较两组患者TBIL、ALT、AST、Alb指标,治疗前,组间数据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TBIL、ALT、AST低于对照组,Alb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明显(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7.50%虽低于对照组10%,但组间数据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恩替卡韦联合前列地尔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腹水,肝功能改善更为明显,高效且安全,值得推广。
【关键字】乙型肝炎;肝硬化腹水;肝功能;恩替卡韦;前列地尔
乙型肝炎属于临床高发且常见的一种疾病,因感染乙肝病毒而发病。大约有25%的乙型肝炎患者疾病会转变为肝硬化[1],若不及时诊治,失代偿期出现腹水症状,此时,肝硬化腹水可能会引发患者行走困难、全身发热、内分泌紊乱等症状,患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均无法得到保障。现临床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腹水的常用药物为拉米夫定、前列地尔、恩替卡韦等,近年来,我院临床采用恩替卡韦联合前列地尔药物治疗,虽其疗效得到了各医护人员的认可,但仍有部分学者对此存有质疑。现纳入我院2016年3月至2017年8月期间收治的8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腹水患者分组讨论前列地尔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效果。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从我院2016年3月至2017年8月期间收治的乙型肝炎肝硬化腹水患者中抽取80例回顾分析,依据治疗方式分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患者均满足《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中乙型肝炎肝硬化腹水疾病判定标准。均存在腹水症状。排除药物过敏、合并精神性疾病和心肾功能异常者。对照组:女性12例,男性28例,年龄31-63岁,平均为(46.3±1.6)岁,病程时间3-16个月,平均为(9.7±1.1)个月;研究组:女性13例,男性27例,年龄31-64岁,平均为(46.5±1.5)岁,病程时间3-15个月,平均为(9.8±1.2)个月。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可比较。
1.2方法
患者入院后均接受常规治疗,卧床休息,每日限盐量<2g,限水量<1L,食用易消化清淡类饮食,给予利尿保肝(螺内酯、呋塞米、还原性谷胱甘肽)治疗,并补充门冬氨酸钾镁、维生素等。对照组在基础治疗上接受恩替卡韦(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100019,生产单位:正大天晴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药品特性:化学药品,0.5mg)治疗,口服,1次/d,0.5mg/次;研究组接受恩替卡韦联合前列地尔(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33022151,生产单位:杭州澳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药品特性:化学药品,100μg)治疗,10ug前列地尔+10ml生理盐水,缓慢静脉注射,1次/d,恩替卡韦使用方式和对照组一致。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1个月。
1.3 指标判定
依据《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评估治疗疗效,显效:治疗后,B超检查显示患者无腹水,或仅少量腹水,24h尿量≥1000ml;有效:治疗后,B超检查显示患者腹水降低>50%,24h尿量为600ml-1000ml;无效:治疗后,B超检查显示,腹水量无变化,或有增多,24h尿量≤600ml。(有效例数+显效例数)/40例×100%=总有效率。
记录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状况,如头痛、皮肤发红、恶心呕吐等,并比较。
治疗前1d、治疗后3d抽取其空腹静脉血液3ml,用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两组患者血清总胆红素(TBIL)、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白蛋白(Alb),并比较。
1.4统计学方法
用统计学软件(SPSS13.0版本)分析数据,t检验计量资料,表示为±s,X2检验计数资料,表示为%,若P<0.05,则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治疗疗效
研究组治疗总疗效90%高于对照组65%,组间数据差异明显(P<0.05)。详见下表1:
2.3 不良反应
研究组共3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7.50%),包含1例头痛、2例恶心呕吐,对照组共4例发生不良反应(10%),包含2例头痛,2例恶心呕吐,组间数据无明显差异(P>0.05)。
3.讨论
乙肝病毒持续复制慢性感染,机体免疫激活清除,导致免疫病理损伤,组织学上有广泛的肝细胞坏死、残存肝细胞结节性再生、结缔组织增生与纤维隔形成,导致肝小叶结构破坏和假小叶形成,肝脏逐渐变形、变硬而发展为肝硬化。研究指出,乙型肝炎肝硬化腹水在我国发病率较高,每年大约为3%左右,死亡率可达85%左右,而有10%的患者为难治性肝腹水。因此,确保临床治疗疗效相当重要。
本研究中纳入8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腹水患者分组讨论,结果显示,研究组治疗总疗效高于对照组,肝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且P值<0.05,但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P值>0.05。提示,前列地尔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腹水疾病可在确保治疗安全的基础上提升治疗疗效。恩替卡韦属于鸟嘌呤核苷类似物,其特征为低耐药、见效快,并对乙肝病毒复制有较强抑制性,且不会发生明显不良反应和线粒体毒性。人体口服后,吸收速度快,每日仅需服用1次即可。有学者指出,此药物越早服用越好,给药前2周内则可降低原有病毒数量2次方,初治者耐药变异的可能性低。前列地尔为生物活性物质之一,对血小板活化和聚集均有抑制作用,并对活化血小板逆转有促进作用,加快甘油三酯水解速度。此药物可改善肾脏血液循环,缓解血管痉挛,抑制释放内皮素,抑制醛固酮系统活性、血管紧张素、肾素、肿瘤坏死因子活性,进而对肝功能产生保护作用,促进腹水消退。李慧丽学者[3]曾在研究中指出,恩替卡韦联合前列地尔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腹水的疗效突出。本研究与之相比,结果相符。综上,恩替卡韦联合前列地尔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腹水,肝功能改善更为明显,高效且安全,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顾宏芳, 施春林. 前列地尔治疗肝硬化腹水合并黄疸的临床治疗[J]. 中外医疗, 2017, 36(16):135-136.
[2] 吕飒, 游绍莉, 朱冰,等. 《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5更新版)要点解读[J]. 传染病信息, 2015, 28(6):341-343.
[3] 李慧丽, 卢雪峰, 李娜. 恩替卡韦联合前列地尔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腹水的效果观察[J]. 临床肝胆病杂志, 2016, 32(2):292-295.
论文作者:陈杰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5月下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1
标签:腹水论文; 乙型肝炎论文; 肝硬化论文; 前列论文; 患者论文; 疗效论文; 对照组论文; 《医师在线》2018年5月下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