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经济学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劳动密集型论文,经济学论文,我国论文,产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062.9;F12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5833(2003)10-0023-05
一、理论分析
一国经济发展采用何种方式,必须以一国的国情为基础。中外经济发展理论,对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实现一国就业增长与经济增长,有以下分析论述。
1.经济增长多因素决定理论。早期的代表人物是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他们认为:经济增长是由劳动、资本、土地、技术进步和社会经济制度等多种因素共同决定。后来由美国经济学家丹尼森和库兹尼茨发展了这一理论,提出在劳动与资本价格发生变化,各种生产要素互相替代条件下的经济增长模型。一国经济的产出可通过变化劳动与资本的组合获得,在资源稀缺的发展中国家,可以采用更为劳动密集的技术,这样在既定数量的储蓄与投资下,经济增长与就业水平就能够更高些。
2.资本/劳动力比率准则理论。发展经济学认为,为有效解决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失业问题,在投资决策上一般应选择资本/劳动力比率较小,即资本吸收劳动力较多的项目。资本的劳动吸收率是指劳动力用量增加率与资本用量增加率之间的比率,这一比率越高,等量资本所创造的就业机会就越多,吸收的就业人口也就越多。
3.将丰富的劳动力转化为资本理论。发展经济学家刘易斯、费景汉、拉尼斯等提出,发展中国家人力资本较丰富,而物质资本却极为匮乏,可以将剩余劳动力动员到投资工程项目上从事修筑道路、港口,修建灌溉水渠等,这些工程项目的建设是可以用劳动来代替资本的,所需的资本投入较少。
4.适用技术理论。印度经济学家雷迪于1975年提出“适用技术”论,他指出发展中国家应采用适合本国经济发展和就业增加的适用技术。适用技术包括先进技术、尖端技术、适用的中间技术。采用适用技术的经济目标是消除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状态,广泛提供就业机会。
5.要素禀赋理论。由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与俄林于1911年与1933年提出。这一理论以李嘉图比较优势论为基础,以各种要素(土地、劳动、资本等)的相对丰歉程度即要素禀赋的差别角度来解释贸易产生的原因。假设有两个国家,甲国劳动力资源较为丰富,而资本较为稀缺,因此劳动价格较低而资本价格较高,这样甲国生产那些劳动密集型的产品较为便宜。乙国的资源禀赋状况刚好相反,乙国生产资本密集型的产品较为便宜。两国都充分有效地利用本国的资源优势,通过贸易使国民产品和社会福利达到最大。
6.比较优势阶梯理论。研究表明各国比较优势的变化和转移基本上是沿着资源密集型→非熟练劳动力密集型→熟练劳动力密集型→资本密集型→研发(R&D)与技术密集型方向进行的,它呈现一个阶梯形状。比较优势的变化,一方面是技术扩散的结果,另一方面也是要素禀赋状况变化所致。当劳动力较丰富的欠发达国家进行大规模地生产和出口时,会刺激本国经济迅速增长。随着经济的增长,这些国家的劳动力资源变得稀缺起来,而资本相应地变得较为丰富,从而上升到较高梯级。
7.农业发展阶段与发展道路理论。美国农业经济学家约翰·梅勒在20世纪60年代针对发展中国家的农业状况指出,把传统农业转变为现代农业的关键是促进技术进步。梅勒把农业发展划分为技术停滞阶段、劳动密集型技术进步阶段、资本密集型阶段。当前大多数低收入国家资源状况是劳动力充裕和资本稀缺,要走劳动密集型的技术进步道路。20世纪70年代初,日本速水佑次郎和美国拉坦提出新的农业发展道路理论,强调土地相对丰富而劳动相对稀缺的国家应走机械技术进步(即资本密集型技术进步)的道路,而土地相对稀缺、劳动力相对丰富的国家应走生物化学技术进步(即劳动密集型技术进步)的道路。
上述发展经济理论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国内也有学者对这一问题进行系统研究,主要是运用要素禀赋论比较优势论来说明中国应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8.林毅夫理论。中国经济学家林毅夫指出,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其要素禀赋结构的特征一般是劳动力相对丰富,资本相对稀缺,如果他们按照自身的比较优势,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那么就能使劳动者获得最大的就业机会,分享经济发展的果实。而且按此战略来发展经济,可以最快地积累资本,使要素禀赋结构由劳动力相对丰富,资本相对短缺的状况,逐渐改变为劳动力相对短缺,资本相对丰富的状况。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优势在于劳动密集型产业,而不是资本密集型或技术密集型产业,盲目制定资本密集型战略不可取。经济学家樊纲认为,亚洲国家特别是中国最重要的比较优势就是劳动力成本低。我国要积极发展新兴产业,但传统产业仍是今后几十年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源泉。作为发展中国家要防止片面强调高新技术产业,防止劳动力成本过快增长,注意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
二、实证分析
我国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是基于中国的国情。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对促进就业、提高劳动者收入,发挥潜在经济增长能力,实现社会稳定具有重大意义。具体原因如下:
1.我国现阶段劳动力呈“无限供给”特征,就业是一个要长期面临的基本问题。中国的就业压力,一是每年新增劳动力数量庞大;二是大规模农村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三是体制性、结构性失业与空位并存的问题在相当长时期内不能最终解决。我国劳动力总量大,对人力资本的投入又有限,存在大量没有受过培训的简单劳动力,因此劳动力素质问题也是要长期面对的问题。“十五”计划提出今后5年创造4000万就业机会的目标,但是实现上述目标相当不易,因为过去5年(1996~2000年)全国新增就业人数为2300万,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重视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无疑是增加就业的有效途径。劳动密集型企业能够吸纳更多的劳动力,据测算,每一单位固定资本所吸纳的劳动力数量,劳动密集型的轻纺部门是资本密集型的重工业部门的2.5倍,劳动密集型小企业是资本技术密集型大企业的10倍以上。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有利于增加城乡就业,尤其是解决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有利于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使他们能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
2.开拓我国大量闲置劳动力资源,发挥潜在的经济增长能力。我国目前经济发展存在内需不足,外需增长又受到国际局势和市场形势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使我国潜在的经济增长能力难以发挥出来,使中国经济的现实增长率低于潜在的经济增长率。据有关资料报导,估计我国现时潜在增长率应在9%上下,有的估计在8~10%之间。我国社会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无论是人力资源、财力资源、物力资源都有较大的余力没有发挥,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劳动力资源。由于我国劳动力“无限供给”的特征,面临严重的就业压力,这就决定了中国在经济发展战略上应重视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以发挥劳动力资源的潜在优势,促进我国现实经济增长速度的提高,有效地拉动需求。
3.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与我国鼓励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方针政策相辅相成。中小企业中劳动密集型服务业和加工制造业所占的比重较大,中小企业的发展,可以吸纳更多的劳动力,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如今无论世界上哪一个国家,中小企业都是吸纳就业最主要的渠道。1979-1999年我国工业部门和服务业新增的2.5亿从业人员,85%以上在劳动密集型的中小企业中实现了就业。近几年来,美国每年增加的就业者中也有62%的人是在中小企业工作。国际上发达国家平均每8~10人中就有一个中小企业,而中国平均每28人才有一个中小企业,如果按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我国中小企业存在较大发展空间,其创造就业岗位的空间也是相当可观。解决就业主要靠中小企业,不是大企业。如前所述,绝大多数中小企业是劳动密集型的,因此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与发展中小企业是相辅相成的。
4.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是加快我国城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中国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加快小城镇的建设是实现这一转移的重要途径。小城镇经济是小城镇生存的基础和发展的动力。十六大指出,发展小城镇同发展乡镇企业和农村服务业结合起来。小城镇的经济特点是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繁荣小城镇经济要走一条符合国情的以农产品加工业和农村服务业为重点的非农化之路,形成符合当地特色的支柱产业。小城镇通过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可以消化更多的劳动力,尤其是解决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有效提高农民收入,从而增加对劳动密集型产品消费。这一过程,有利于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的良性互动发展。
5.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扩大就业是为经济发展构建良好社会环境的治本之策。2001年底国际劳工组织召开的“全球就业论坛”会议通过的《全球就业议程》提出,“工作是人们生活的核心。不仅是因为世界上很多人依靠工作而生存,它还是人们融入社会,实现自我以及为后代带来希望的手段。这使得工作成为社会和政治稳定的一个关键因素”;并强调:“使经济增长和繁荣的潜力得以发挥的基本条件是,生产就业被置于经济和社会政策的核心位置,使充分的、生产性的和自由选择的就业成为宏观经济战略和国家政策的总目标。”
当前我国社会经济随着改革的深化和结构调整的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和企业下岗职工将逐年增加,社会所面临更大就业压力,由此引发的一些不安定因素,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一个人的失业会造成一个家庭的生活贫困,相反一个人的就业,会使一家人脱贫。历史经验表明,只有人民安居乐业,国家才能长治久安。提供就业机会,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改善其生活,是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的结合点,是确保社会长治久安的重要基石。从根本上说,要靠发展经济,发展中小企业来扩大就业,而现阶段我国中小企业的主要形式是劳动密集型经济。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国家政局和社会长期稳定的重要原因之一,是高度重视和解决社会失业等公共性经济社会问题,以防止社会矛盾的激化。西方各国一般都把充分就业,或者说增加就业岗位和控制失业率作为政府工作的主要目标。相反,许多发展中国家,由于对社会失业等公共性经济社会问题重视不够,社会失业率居高不下,人民生活长期得不到改善,因而往往加剧社会危机。可见,努力扩大就业,实现人民安居乐业,应该成为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政策取向。而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无疑是扩大就业的重要途径。
6.国内外经验表明,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是中国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是我国国情的客观要求。国际经验表明,世界上凡是人口众多,土地和资源稀缺的国家和地区,其产业结构都要经历由资源密集型到劳动密集型再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演进的过程。日本、韩国、新加坡、香港和我国、台湾在工业化发展初期都是依靠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起步和崛起的。虽然在发展的早期,日本和亚洲“四小龙”都曾尝试推行进口替代或者重工、重化工优先发展的赶超战略,但是在意识到赶超战略的成本后,都先后不同程度地放弃了赶超战略,而是按照各自的要素禀赋条件,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从我国改革20多年的情况来看,浙江、江苏、珠江三角洲经济就是以劳动力的比较优势,吸引国内外资金与技术,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经济发生巨大的变化,在那里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部分转入了城镇非农产业,而且还吸纳了大量外地劳动力。据统计资料表明,美国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导的工业化阶段持续了110年,日本持续了80年,我国台湾省持续了40年,劳动密集型产业伴随着经济发展的全过程,逐步由占主导地位阶段向占非主导地位阶段过渡。我国的工业化还处于向中期的过渡阶段,劳动力呈典型的“无限供给”的特征,只有认识到劳动密集型产业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和潜能尚未完全释放出来,才能清醒地看到我国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工业化阶段还要持续较长的时期。
三、战略思考与对策
1.制定混合经济发展战略,正确认识和处理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发展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关系。适合中国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应该是,既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又积极发展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混合经济发展战略。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是基于现实国情的一种必然选择。这是因为,一方面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而资本相对短缺,在国际分工格局中,劳动密集型产业具有比较优势;另方面我国劳动力供给过剩,就业问题是经济社会长期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有利于解决就业问题。发展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是长远发展的战略需要。中国是一个大国,但还不富强,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的高度发达是国家强大的物质基础,要实现超越发展,仅仅依靠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是不够的。如果在发展过程中不能实现产业结构由以劳动密集型为主向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为主的转换,那么在国际分工格局中,中国将永远处于不利的地位。因此,从长期的战略的角度出发,必须发展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实现产业结构高度化。实施混合发展战略,在产业政策上不宜向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过度倾斜,特别是在人口众多,就业压力大、资本短缺、技术和经济发展水平还不高的情况下,更要注意这一点。只有这样才能腾出资金,积极发展能够更多地吸纳就业的劳动密集型企业。
2.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也要注重发展技术,正确认识和处理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技术进步、产业升级的关系。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中也有高新技术,正是因为采用高新技术改造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劳动密集型制造业才具有生命力乃至竞争力。如我国珠江三角洲格兰仕企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是我国家电企业中最大的微波炉生产企业,产品行销国内外,其国内市场占有率高达70%以上,国外市场的占有率为35%。格兰仕从原先生产服装业转向专业生产微波炉不过8、9年时间,1997年成功开发研制出微波炉球体微波技术、磁控管延寿技术,多重防微波泄漏技术,这3项尖端专有技术确立了格兰仕在全球微波炉市场的统治地位。比较优势是国际贸易的基本原理,但随着要素的积累,比较优势会发生变化。因此不能把发挥劳动力的比较优势同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对立起来,不能把发挥劳动力的比较优势同技术进步对立起来,在产业结构升级中也要注重发展技术—劳动密集型产业。
3.发挥地区经济比较优势,正确认识和处理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中国是一个大国,由于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资源存量上的差异,经济发展应走地区多样化的发展道路。我们不仅要发挥产业在国际间的比较优势,也要发掘国内不同地区不同产业的比较优势,充分利用资源要素的差异,形成跨地区的专业化协作和全国经济互补的格局。国家可以通过一定的产业政策和地区政策进行这样的安排:东部沿海地区资金和人才都比较集中,可重点发展资金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而在资金、技术相对缺乏,剩余劳动力相对较多的中西部地区可重点改造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新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当前,结合中西部开发开放,应不失时机地鼓励和引导劳动密集型产业由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通过产业结构的梯级推进,促进区域间经济协调发展,真正把自身的优势发挥出来。
4.当前国家应加强对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引导、调控和政策支持,以促进经济增长和就业增加。国家对不同产业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应采用不同的扶持和支持政策进行引导,对于第一产业,根据区域特点,可引导它们选择劳动密集型技术与资本密集型技术,因势利导发展效益农业,做大做强特色农业。对第二产业,应鼓励其采用劳动密集和先进技术相结合,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对于第三产业,要大力扶持,加强管理,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
政府应制定符合企业发展的政策与法规。首要问题是为劳动密集型企业,主要是非公有企业和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法制保证,确立其法律地位,维护其合法权益,使其真正享有国民待遇;应颁布有关企业的技术标准,包括劳动密集型企业的投资和技术选择;发布行业发展趋势信息,引导劳动密集型企业及时进入或退出有关市场和领域,避免重复建设;要规范市场竞争秩序,防止行业过度竞争。
要加强对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政策支持。一是资金支持,解决劳动密集型企业融资担保难的问题,建立适合劳动密集型企业特点的贷款条件和审批程序,确定贷款的主渠道;二是地方财政应对劳动密集型企业实施税收减免政策;三是应适度放宽劳动密集型企业进入证券市场的准入条件;四是政府可建立投资和出口信贷资金,为劳动密集型企业产品出口提供优惠信贷担保,建立出口服务中心和信息网络等,鼓励和扶助劳动密集型企业产品出口;五是为农民外出务工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清理农民进城务工的不合理政策和规定,改革户籍制度,认真贯彻“公平对待,合理引导,完善管理,搞好服务”的方针,国家应设立培训基金,对农民开展多种形式的职业培训。
标签:劳动密集型产业论文; 比较优势论文; 劳动经济学论文; 资本密集型论文; 经济学论文; 企业经济论文; 中国资源论文; 中小企业贷款论文; 宏观经济论文; 经济资本论文; 政治经济学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