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银行正走国有化的道路吗?,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美国论文,道路论文,银行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危机爆发后,美国财政部、美联储(美国中央银行)向花旗银行、美国银行和美国国际集团等不断注资,引起“美国是否正走国有化道路”的讨论?更有人认为“美国此举是引入社会主义因素”。
那么,如何评价美国的救市行为?它是应对危机的权宜之计还是革命性转变的“前奏”?
一、将收购不良资产改变为直接注资
美国布什政府第一阶段的注资救助计划使金融机构暂时避免流动性危机,但银行并未因此向实体经济放贷,信贷萎缩问题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美联储不断地将巨额流动性注入到金融体系,银行却没有将这些资金转移到有实际需求的企业和个人手中,转化为消费或投资,银行的中介功能“冻结”,美国短期借贷市场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处于冻结状态,小企业、公用事业公司等各方面为日常运转进行融资的能力仍然受到限制。
由于需要救助的企业越来越多,政府救援资金告急。同时,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美国非银行类消费者金融领域面临多重挑战,其中包括成本上升以及汽车贷款、学生贷款及信用卡发放条件收紧。
2008年11月2日,美国财长保尔森宣布改变前阶段计划,实施第二阶段的救助方案:早已计划好的2500亿美元继续用来购买银行的股权,剩余45000亿美元资金的使用方式发生改变,政府不购买银行的不良资产,而是重点转向资本重组和消费信贷领域。
根据该方案,金融救助基金将不再像当初国会通过的金融救援计划所设想的那样收购受损的抵押相关证券,而是采取直接注资的形式购买金融机构股权,联合其他机构敦促银行解冻美国信贷系统。
美国当局宣布,金融救助计划中的剩余资金将集中用于三个优先领域:继续充实包括银行和非银行在内的金融机构资本率;支持银行系统外的证券化信贷市场,包括信用卡、汽车和助学贷款市场;参考联邦存款保险公司的模式,修改住房抵押贷款的条件,降低丧失抵押品赎回权的情况。
可见,美国财政部改变原先国会通过的购买问题资产的金融救助法案计划,直接接向金融机构注资,表明政府从“重点救市”转向“全面托市”,美国7000亿美元财政计划的救助者从身陷困境的大金融机构转变为急于需要贷款的中小企业、购车消费者,以及学生和普通消费者。
这种转变表明,美国当局信心危机愈演愈烈,经济形势也越来越糟,金融危机不再如当初估计仅仅是银行的问题资产导致流动性缺乏,而是演变为多层面的危机。
美国政府与相关金融机构在收购非流动性的抵押贷款的资产定价上不能达成协议。金融机构赌的是政府因其“太大太重要”而不会坐视不理。而政府则面临舆论压力和决策分歧,也没最终决定收购金融机构的不良资产。
多方在博弈。美国金融机构在等待,市场也在等待中考验着它们。
信贷危机导致全球各大金融机构蒙受了过万亿美元资产减记和信贷损失,美国银行一直努力试图重新获得投资者、交易对手及客户的信心。
相对于尚未剥离的问题资产,7000亿美元的救市资金可能远不能满足需求。考虑到短期内即使帮助金融机构剥离不良资产,也无法有效缓解其惜贷问题。于是,美国政府企图采用购买银行金融机构优先股股权,增加其资本金并推动其放贷。
美国财政部经过2008年12月2日和2009年3月3日等多次注资收购银行股权后,累计支付了约2000亿美元用于购买金融机构优先股,救助的对象遍及47个州的467家金融机构。
二、奥巴马政府的“金融救助计划”
美国政府向银行业注资消耗大量救市资金并不是美国国会通过的金融救助法案的最初意图。该法案核心内容是动用获得的7000亿美元救市基金购买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不良资产,改善其资产负债表,促进它们恢复正常放贷。
尽管当局为缓解信贷紧缩采取了一系列空前行动,但银行机构并未向市场供应充足贷款以缓解金融市场面临的困境。美国联邦监管机构2008年11月12日不得不呼吁“期望所有银行组织能够履行其作为向企业、消费者及其他信誉借款人提供信贷的中介机构这一基本职能。由于金融市场问题,美国经济将越来越依赖银行部门提供信贷”。
为什么银行在接受政府注资后并没有增加银行信贷?因为金融机构内的不良资产影响银行业的融资能力和提供信贷的能力。将这些不良资产从银行体系转移出来,清理资产负债表,有利于改善银行的资产负债状况,增强银行流动性,逐渐恢复其依靠市场筹集私人资本的能力,成为美国当局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不良资产好比一个水缸,处置的第一件事是把水龙头关掉,这样就不会有新的不良资产流进来;第二步是把水缸的塞子拔起来,让原有的不良资产流出去”。但美国一直没能让原有的不良资产流出去,其主要原因是:目前金融机构持有的问题资产多为复杂的衍生产品。这些复杂金融衍生品每份合约均不相同,大多是场外交易,流动性短缺目前基本上没有交易量,难以定价。
一方面,持有不良资产的金融机构总趋向要求于高价格,尽量减少资产减记。另一方面,若以不合理的高价购买,政府显然难以接受(接受的话则有巨大损失)。不良资产的清理工作举步维艰。同时,金融市场的度敏感波动,随时可能带来这些不良资产价格的波动,引起更多更大损失,产生更多的不良资产,给银行损益表带更大压力。
危机的蔓延使得世界经历一次又一次的金融险情,各国工业生产、国际贸易和就业遭受严重打击,全世界陷入严重衰退之中。
美国奥巴马政府不得不继续布什政府“未竟之业”。
2009年2月10日,美国奥巴马新政府的财政部长盖特纳公布了金融救助计划:成立公共—私人投资项目促进私人市场重新运转。该项目着眼于处理拖累金融机构的现有贷款证券等不良资产,以政府为主体、采用市场化的机制和手段提供私人市场目前无法提供的资金,帮助市场启动住房相关资产市场。
合营投资项目有三个主要特点:首先,它们将利用政府资源——包括财政部资金、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和美联储的融资来动员私人投资者的资金。其次,公私合营投资计划将确保私人投资者与纳税人一道分担风险,同时保证纳税人分享投资收益。这些基金将对退休基金等所有类型投资者开放,这样将有更多的人可以参与。第三,将由私人投资者确定购买不良资产的价格,从而保护政府不会为这些不良资产支付过高的价格。投资基金采取拍卖的方式,投资者相互竞价,最后选择最高价格为不良资产定价。
根据奥巴马的方案,美国2010财年开支达到36000亿美元,2009年美国赤字也将达到17000亿美元,约为美国GDP的12%,创二战以来最高纪录。面对“堆积如山”的不良资产,本已背负巨额“赤字”的美国政府很难完全靠自己的财力将之吸纳。同时,美国政府没有能力单独担当不良资产定价的角色。
于是,美国最终放弃了政府直接剥离并单独处置的打算,引入外部力量,采用联合私营资本共同购买金融机构不良资产的救市模式。这是美国政府力图在市场框架内解决问题资产的尝试。一方面,既可带来外部资金;另一方面,尽可形成有利的不良资产价格形成机制。
可见,即使是进行必要的重振计划,美国政府也没有接管背负着巨大不良资产的银行部门,而是尽可能采用市场化方法进行操作。
根据该计划,美国财政部设立投资基金来购买这些不良资产,政府拥有联合投资基金的大部分股权却不行使具体管理权,私人部门管理人士将拥有资产管理的控制权,由FDIC监督联合投资基金的具体运行。
财政部为每只基金提供50%~80%的股本,财政部计划首批投入750亿美元至1000亿美元的新资本,估计将带动私人资本投入250亿~1000亿美元,一共有大约1000亿~2000亿美元的资金作为收购金融机构不良资产的股本资金。加上联合投资基金可获得的特殊贷款,联合投资基金总共可收购美国金融机构不良资产总额达5000亿美元。
美国政府承诺为这些收购资金提供条件优厚的低息贷款融资贷款并作担保。由FDIC向对冲基金和股权基金等私人投资者提供最高达85%的无追索权贷款,剩下15%的资金则由美国财政部和私人投资者自行筹集。若进展顺利,联合投资基金收购的不良资产规模可能扩大至10000亿美元。
政府提供一半的股本,减轻了收购方面的资金压力。同时让私人部门拥有资产管理的控制权,尽可能发挥市场的作用,防止政府直接介入可能带来的不当于预。但盖特纳计划成败关键在于能否有效吸引私人投资者的参与,而这又取决于私人投资者对将来经济金融形势演化的判断和私人投资者参与该计划时的自主程度。
若私人投资者预期美国经济形势还可能进一步恶化,金融市场没有根本稳定,金融资产价格还会下跌的话,若私人投资者预期,政府仍将主导联合投资资金、自己只是执行政府官僚意志的工具的话,会对联合投资基金没有多少兴趣。
三、“政府主导、市场化运行”美国政府金融救助的逻辑
美国是世界上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美国社会对自由市场的信任是很多国家不能比的。即使在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机的应对上,也凸显浓厚的自由市场色彩。这次,尽管应对危机必然要求政府主导,美国政府的金融救助也依然遵循“市场化运行”的方式进行。
危机爆发初期,美国政府一开始没有介入银行的收购重组,而是积极周旋,期望这些银行在政府的资助下,通过系统内的重新组合来摆脱困境。因此才坐视雷曼兄弟的倒闭而拒绝援助,只不过随后的市场极度恐慌才被迫介入。
一方面,这可能源于美国当局“当前金融体系问题是不良资产带来的流动性问题,美国金融体系的基本面没有问题,这些银行本质上都是健康的银行,只要以政府全额埋单的形式高价购买不良资产并处置就能解决金融体系问题”的判断,另一方面也与美国社会存在的强烈反对政府干预的传统有关。
美国社会一直存在强烈反对政府拯救从事冒险活动的金融机构的情绪。认为,这些金融机构破产倒闭是“咎由自取”。无节制的“救市”无异于鼓励金融市场利用金融创新工具绑架政府、赚取“超常收益”,政府不能放任“道德风险”蔓延。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09年4月底的一份报告认为,美国为稳定金融体系的努力最终将让美国纳税人今后5年付出19000亿美元(相当于GDP的13.3%)的巨大代价。其中,为政府直接援助埋单的数额约为4500亿美元,担保约为8000亿美元,由美联储实施的非标准流动性操作约6000亿美元。为此,每个美国人背负约6200美元债务。
美国政府并非出于“无所不包无所不管”的大政府理念而采取措施的,而是随着危机的恶化而逐步介入的。
随着危机的剧烈变化,美国当局发现美国金融机构隐藏的不良资产数量巨大、亏损严重,同时因舆论压力及决策分歧等原因,改变原来打算全部收购不良资产的方案,而采取注资的方式,补充资本金,企图以银行大股东的名义稳定人心,重新启动美国的信贷系统。
但“政府注资相对于巨大的不良资产而言,几乎是杯水车薪。而金融机构的不良资产没得到彻底清理前,它们随时可能发作,美国金融体系就难以稳定,银行信贷紧缩就始终存在。金融市场信心得不到恢复,美国经济复苏便遥遥无期”。
美国政府最后意识到“整合坏银行是创造一个更大的系统性问题,更可能的解决办法就是接管后分割”。于是,美国政府考虑联合私人资本收购金融机构的不良资产,清理银行资产负债表,增强流动性、清偿力。
收购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不良资产成败的关键是私人投资者愿意支付的价格是否会达到银行愿意出售的价格。
在目前的市场行情下,对冲基金和私募基金等专业投资者对不良资产的估价大约为原值的30%;但银行对这些资产的计价则大多超过60%。因市场处于冻结状态,这类不良资产目前基本上没有交易。如果按照市价计算的话,银行将承担巨额损失。若银行不愿意低价出售这些不良资产,他们就没有资金提供信贷。而私人投资者无法获得贷款,更不愿意以更高的价格来购买这些资产。
为了打破僵局,政府不得不以低成本融资的方式给私人投资者进行收购不良资产的补贴。可见,尽管多有反复和曲折,但美国政府的金融救市政策基本上是环环相扣的。美国政府所采取的金融救市政策,不过是应对危机的权宜之计,根本不是任何革命性变革的前奏。
事实上,以美国一贯秉持的意识形态和社会理念而言,美国政府根本不可能进行走社会主义道路的所谓“国有化”,更谈不上所谓“美国引入社会主义因素”了。
美国政府的一些临时干预的管制措施都遭到市场的激烈反应。银行股东一直坚持反对国有化。他们担心美国政府将手中持有的优先股换成普通股会稀释现有股东的股权,金融机构的管理将严重受政府官僚的影响。于是,当传闻美国政府可能将已购买的金融机构优先股转化为行使股东权利的普通股时,相关金融机构的股价都出现剧烈波动。
四、“迫不得已的国有化”奥巴马政府最后才会考虑的选择
目前,美国正积极推进大型银行的“压力测试”以研究下一步的政策。只要银行信贷流不能恢复,金融领域仍继续处于冻结状态,就不可能有美国经济的真正复苏,美国当局不得不修复美国的金融系统。但各方对形势的判断并不一致。
2009年4月底,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称美国银行业和楼市都已走出危机的最坏阶段,进入“整理阶段并已踏上了复苏之路”。另一些市场机构则警告说,包括美国银行、摩根大通以及富国银行在内的美国主要银行可能还需增资10000亿美元。
2009年3月12日,美国银行业巨头美国银行宣布今年前两个月实现盈利。之前,花旗集团也称连续5个季度报亏后今年前两个月实现当期109亿美元的盈利。除表示不需要政府资金支持外,还尽力归还已获得的政府注资。
与银行盈利消息成反差的是,银行股近期却暴跌。主要原因是投资者的恐慌所致,这其中既有对此次经济衰退的深度和持续时间的担忧,也有对政府可能实施银行国有化的疑虑。
但银行国有化不一定能解决当前的金融困局。
只要问题资产不彻底清除处理,金融秩序就无法恢复,借贷难以展开,经济不断恶化,银行需要一次又一次注资。如此恶性循环,最后还可能带来道德风险行为——政府为银行的经营失败埋单。
在美国,人们始终怀有对政府的不信任,不管是民主党还是共和党政府,从来都反对把国有化作为控制经济的主要手段或实现既定目标的工具,认为国有化会动摇资本主义统治的基础。
更何况,当前形势下,国有化也不一定能解决信贷萎缩问题,政府还会因对部分银行国有化面临更大风险:
第一,若某一天市场发现银行的不良资产并未全部剥离,可能给金融业造成巨额亏损,金融风险依然存在时,即使政府资金有限也不得不继续拯救银行的工作。
第二,政府在接管银行时要承担清除所有者权益发生的支付,对银行改组后往往又要折价出售给私有部门。政府接管银行的时间越长,就越有可能习惯政府的庇护,将来重新私有化的难度也就更大。
第三,政府接管银行实现国有化是否一定成功?银行企业自主经营时出现问题,但相关企业或许可以自我消化这些问题。一旦政府接管,投资者可能会担心政府最终出手时可能会冲淡他们的股份,这些银行将更难吸引到私人资本。
第四,国有化还可能导致过多的政府干预和保护,带来不公平竞争,引起市场扭曲。因国有化而获得政府担保的银行可能会吸引到更多的存款和贷款人,而其他众多的中小银行会受到最高存款担保额的限制而影响经营。
所以,短期内,美国新政府不会考虑接管大金融机构,清除其他所有者权益,委派经营管理者,实施国有化。美国政府将继续观察美国银行业的经营状况和金融市场的恢复情况,不到万不得已的地步,当局不会贸然实施对银行的国有化。
只有政府在政治上和财力上不能进一步支持银行企业,银行外部资金也难以为继时,美国政府最终将不得不接管银行,将部分大银行国有化。这是奥巴马政府的最后选择。
相比于注资坏账银行等行动,美国政府的暂时“国有化”设想刚被提出就遭遇猛烈反弹,当局紧急做出“保持私有化”的声明。
为安抚外界对花旗集团和美国银行可能被国有化的恐慌,美国白宫和财政部先后表示,政府将会保持银行系统的私有制,私有制银行系统是美国的“一条正确的道路”。
其实,美国官方从来没有正式提出过要把银行国有化。美国当局总是强调“所有的国家干预政策都是暂时性的,当市场稳定后,将完全回归私有资本”,这才是美国本意。在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美国各地多家银行倒闭。当时的FDIC接管了上百家银行,并将之进行重组。但最终所有被“国有化”的资产在90年代末又全部归还给了私有资本。
不少人甚至反对政府购买银行优先股的行为,“政府作为优先股的持有者,当银行盈利时,政府第一个得到分红,银行破产,政府又优先得到赔偿”。他们也反对政府主导直接干预银行经营的行为,认为政府介入银行经营将导致私人资本的恐慌逃离,“政府霸占了驾驶室,聪明的投资者们会撤离”。面临相同问题的英国财政大臣阿利斯泰尔·达林也表示,“英国银行最好在自有而非国有基础上进行管理”。
因此,若美国经济逐步复苏,金融市场趋于稳定,资产价格不再继续下降,证券市场、债券市场恢复活力,盖特纳的金融救援项目能筹集到5000亿美元以上的资金来处理美国银行业不良资产的话,美国“银行国有化”前景出现的可能性不大。
标签:银行论文; 美国银行论文; 不良资产论文; 美国金融论文; 银行信贷论文; 银行资产论文; 信贷规模论文; 金融论文; 资金计划论文; 银行资本论文; 金融机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