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高中;语文;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贯穿在诸多语文课文当中的重要精神内核、也是教师帮助学生建立高尚个人品质的重要教育资源。因此,在高中语文课堂上,教师需要借助课文中的人文精神进行教育引导,并鼓励学生在自主分析和体会中感受到文学作品中蕴含的高尚品质和素养、了解到文章中包含的人性之美,进而促使学生在语文课文的阅读、学习、理解和掌握过程中有效实现人文精神的感悟、实现高尚品格的建立。
一、《祝福》关怀民生的人文精神
在《祝福》这篇文章的教育实施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文章的阅读要求学生自主阅读、尝试借助自己的学习能力从祥林嫂不幸的人生经历中进行分析和体会,并尝试探究和分析鲁迅先生的写作思想。同时,当教师引领学生完成这篇课文之后,教师就需要借助文章中凝聚的人文精神对学生进行教育渗透,并将鲁迅先生对于普通民众的生活状态和对于现实的批判与关怀加以针对性讲述,以期促使学生建立关怀民生的精神品质。
例如,在学习《祝福》这篇课文时,笔者首先要求学生自主阅读,并在文章阅读中尝试思考“作者返乡发现祥林嫂发生了哪些变化?”“祥林嫂发生变化的原因?”“作者的思想感情是什么?”等问题。其次,学生在笔者的引导下积极投入到了课文的阅读和品味中,并尝试借助相关的问题分析进一步进行文章的了解和分析。接着,经过学生的思考,其纷纷发现祥林嫂的“变”是由于一生中不幸经历所导致的,并针对其不同时间段中的不幸经历进行了梳理和整合,进而根据其原因进行重点分析。同时,学生还结合祥林嫂的“变”感受到了鲁迅先生对于整个封建社会的批判与否定、感受到了鲁迅先生在文章中渗透的关怀民生的人文精神。最终,学生在笔者的教育引导下借助课文的阅读、文学问题的探究和突破、作者思想感情的有效探究深深对祥林嫂感到“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也切实建立了关怀民生、关注人民生活的高尚品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劝学》注重学习的人文精神
在学习《劝学》这篇课文时,教师需要借助文言文重难点字词的分析、重难点语句的翻译等教育内容引领学生亦步亦趋地实现文章的全面理解和准确认知,并引领学生在文言文探究完成之后借助荀况在文章中提出的学习重要性、提升学识的重要方式等内容加以分析,进而促使学生在学习和文言文思想研习中有效建立注重学习的人文品质。
例如,在学习《劝学》这篇文章时,笔者首先要求学生通读全文,并要求学生在课文中标注出来重难点词句;其次,笔者要求学生针对文章中各个段落进行逐句翻译,以期帮助学生准确掌握文章的基础知识;再次,笔者请学生针对文章中的对比写法进行分析;接着,笔者请学生从学习的意义、作用、应该具备的学习态度等层面对课文实施分析,并尝试从原文中找出答案。最后,学生不仅在课堂的体验和参与中实现了文言文的有效认知和理解,还在课堂的学习与实践中借助文言文的探究和总结认识到其中蕴含的对于学习的理解:作者认为,学习十分重要,且学习必须具备专心致志和坚持不懈的精神品质。最终,学生也在课堂学习中获得了精神的洗礼和注重学习精神品质的建立。
三、《苏武传》大义凛然的人文精神
在《苏武传》这篇文章中,学生将会感受到苏武刚武不屈的民族精神,并借助文章中苏武与三个叛徒的对比强烈认识到其身上熠熠闪光的民族气节。基于此,教师需要在完成文言文的教育和讲述之后引领学生感受苏武身上所具有的人文精神,并借此有效深化学生的民族气节、促使学生建立大义凛然的精神品质。
例如,在学完《苏武传》这篇文言文之后,笔者为了强化学生对于文章中人文精神的认知和理解,就要求学生以《我眼中的苏武》为题目进行500字的写作练习。经过两天课余时间的准备和写作,笔者发现有的学生以卫律劝降而苏武不从这部分内容入手表明苏武威武不屈的人文精神和品质;有的学生借助当苏武受到他人牵连时所表现出的舍生取义的气魄显示出其具有大义凛然的人文精神……每一位学生的写作角度都挖掘出苏武所具备的一种宝贵的精神品质,而学生也在文章的深入理解和写作训练参与中实现了热爱民族、威武不屈、大义凛然等人文精神品质的深入理解和有效建立。
综上所述,不论是鲁迅先生在《祝福》中渗透出来的对于普通人民的人文关怀、还是荀子在《劝学》中对于知识学习重要品质的有效分析、亦或是《苏武传》中苏武身上令人敬佩的精神品质,都是高中语文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人文精神教育内容。因此,教师需要在教育实践中积极应用课文中的人文精神对学生实施教育渗透,以期帮助学生在课文的研读和学习中实现高尚品格的建立。相信在高中语文教师的人文精神引导和课堂教育带动下,定可以使学生感受到文学作品中包含的高尚品格、进而将这些品质加以吸收,并逐步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青少年。
参考文献:
[1]毛萍.人文精神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OL].学周刊,2020(01).
[2]赵晶.探究人文精神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课程教育研究,2019(48).
论文作者:史永祥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6
标签:人文精神论文; 学生论文; 课文论文; 品质论文; 文章论文; 文言文论文; 笔者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9年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