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城市化进程发展越来越迅速。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一方面加快了现代化的步伐,另一方面也带来了人口急剧膨胀、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迅速恶化等问题。这些问题的滋长已经严重影响到人们的正常生活,因此就迫使全球许多城市开始寻找一种新的关于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城市管理等方式。“智慧城市”理念的兴起,必然会对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产生影响,因此要求要及时作出相应的调整。然而,调查发现,目前国内外在城市规划方面仍面临着一些共同的问题和挑战,说明了现行的城市规划还存在着局限。在“智慧城市”理念的引导下做出符合当前形势和城市特点的政策指示,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讨论。
关键词:城市规划体系;智慧城市;建设
1智慧城市发展概述
结合智慧城市在当前社会中的发展运行,其在当前越来越受到高度重视,最早提出至今已有十年时间,面临着当前各个城市发展运行中存在的各类问题,重点做好致力于智慧城市规划建设也就显得极为必要。智慧城市作为现阶段城市发展的重要趋势,其需要着眼于整个城市经济发展以及城市居民等多个层面进行探究,确保城市未来发展运行更为流畅,在能源节约、经济发展、环境保护、交通舒畅、宜居优化等多个角度实现改进,建设新型城市。
智慧城市在当前的发展运用表现出了较为典型的特点,有别于传统城市运行模式,能够发挥的优势和作用也是多个方面的,其具体表现如下:首先,智慧城市能够更好适应于城市居民的需求变化,有效改进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及时感知城市居民的新需求,如此也就能够做出最为及时准确的反应,对于城市周围环境进行有效调整和改变,促使其能够体现出更强的实际效益,作用价值相对比较突出;其次,对于智慧城市的有效运行,其还综合运用了互联网、物联网以及信息技术等进行融合,实现了城市运行中新的交织网,对于提升城市运行效率,增强数据信息应用价值具备较强作用,在相关科学技术设备的应用方面也实现了较为理想的创新突破,更好实现对于整个城市的监控以及管理协调;最后,对于智慧城市的有效运行,其还能够在协调性方面表现出较强的作用价值,这种协调性主要就是指相应城市各个政府部门以及企业能够实现较为理想的沟通合作,如此也就能够较好促使城市系统的运行更为高效,打破传统城市运行存在的相互隔阂,采用多种方式进行调整,促使智慧城市能够对于城市发展的各个部分实现有效控制和管理。
2智慧城市在现代城市规划设计中的应用原则
智慧城市的概念与现代城市规划设计之间的内在关系中,体现着城市规划的预见性、城市规划的平衡性以及城市规划可持续发展性的三个原则,正确把握城市规划的预见性、城市规划的平衡性以及城市规划可持续发展性三个原则是现代城市规划设计中应用智慧城市理念必须要遵循的应用原则。城市规划的预见性原则在城市规划设计中的具体表现形式,有着明显的以满足城市居住者需求为中心的特点,这就要求城市规划设计中要建立以满足城市居住者需求为中心,通过系统的方法和工具来采集、分析数据支持规划决策的方式,最终让公共权力和市场资本满足城市居住者需求这个中心,这是城市规划预见性原则在现代城市规划设计中科学合理的应用。城市规划的平衡性原则内容中包含城市经济体系、基本住房保障、教育硬件软件设施的完善、公共安全的高效、交通辐射的宽度、医疗事业的能见度以及政府公益职能的发挥等。城市规划的平衡性原则目的是实现城市经济体系、基本住房保障,教育硬件软件设施的完善、公共安全的高效、交通辐射的宽度,医疗事业的能见度以及政府公益职能发挥的平衡作用。智慧城市在现代城市规划设计中的应用与城市规划的平衡性原则有着相互作用的关系,城市规划可持续发展性中要求智慧城市的建设要与城市现有空间体系、基础建设体系相协调。在提高城市规划设计工作者政策制定效率的同时,要起到管理城市的动态行为的作用,在智慧城市理论中,城市规划设计工作者利用系统动力学交互模型能够在城市中长期规划方面做出有效的动态预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智慧城市”背景下的城市规划的问题
正因为“智慧城市”是政策创新、技术创新和组织管理创新的有机整体,在这个背景下的城市规划就显得十分的科学合理。在当代城市规划中,“可持续发展”和“宜居环境”是两大原则,同时也说明了在当代城市发展中,这两方面的是最该重视的问题。虽然得到了群众的支撑,但实施起来还是不可避免地会遭遇一系列的矛盾和冲突。土地是否能够持续循环使用、交通是否便利及顺利通行、绿色能源是否得到了合理有效地开发、市政设施是否最大程度地在便民服务的基础上合理应用,在这种种社区规划方面的问题上,智慧城市仍面临着技术、社会和生态等等一系列的挑战。快速城市化的发展为城市带来了各种各样的城市病,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智慧城市”的进程。
4规划工作建议
4.1集约化与灵活性相结合
智慧城市强调共建共享原则是为了实现集约化建设,避免重复投资与资源浪费,但一味追求共建共享也会丧失网络建设的灵活性。因此,在规划工作中,应当把握好集约化与灵活性的平衡关系。如在移动通信基站共建共享方面强调共建,即应避免同一站址只建设一家运营商单一制式的移动通信基站;尽量共址,即同一站址如果资源条件和环境条件允许下,应尽量建设多家运营商多种制式的移动通信基站。以此为原则,在移动通信宏基站站址规划时,首先按照边缘速率、人口密度、用地功能布局等因素建立业务模型,再通过在业务模型中考虑适当的共建共享的同址率,最终确定规划区域内宏基站数量的合理区间。
4.2定标准与导则
对于智慧城市兼容多样性技术,建议由政府牵头,组织相关行业协会以及企业共同推动上海市智慧城市建设的标准化建设,并制定智慧城市建设标准与导则。一方面,对于智慧城市技术选型有一定约束性,从而走出有自身特色的智慧城市建设道路,推动信息产业发展;另一方面,对于智慧城市建设的开放性与兼容性进行规定,推动数据、能力平台与智慧应用的开放共享。
4.3城市规划的实践创新
在规划重点上,要着重考虑空间布局形式和定量指标,首先根据“智慧城市”的发展理念,切实制定相应计划,用科学合理的目标来引导计划实施,其次把定量指标转化为相应的空间布局的形式,打造合理的城市布局和基础设施建设,对城市生活环境建设创造良好条件。要形成系统的城市规划,建设智慧的城市布局,提供智慧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智能的公共服务布局,同时还要对城市生活环境做出智慧的规划。在规划手段上,可以利用数据建模等方式,实现数据和资源的整合,方便对其进行定量化、模型化和可视化的分析,以形成成熟的方案。在这个问题上,必须加快相关专业技术的研发,加强相关队伍的人才建设,以适应新形势下对相关科技使用的要求。
4.4加速智慧城市规划与城市规划体系的融合
智慧城市建设对于城市空间、能源供给、预留预埋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在城市规划早期就应对智慧城市建设所需资源进行考虑。因此,应加快智慧城市规划与城市规划体系的融合,在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城市各专项规划、地块出让导则、公共设施各专项设计及建筑设计时,都应强制性增加相应的信息化建设内容,兼容智慧城市建设需求。
结论
智慧城市顺应了社会背景发展的需要,它是目前出现得比较新颖的发展方式,但是在发展过程中难免会有一些不足的地方,我们需要不断地发展进步,最终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做好城市规划创新,有利于促进城市各方面建设,提升人民幸福感。
参考文献
[1]赵四东,欧阳东,钟源.关于智慧城市发展对城市规划的影响评述[J].规划师,2017(22):115-119.
[2]王广斌,范美燕,王捷,张文娟.关于“智慧城市”背景下的城市规划创新[J].地理空间信息,2016(12):235-246.
论文作者:郑梦华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6
标签:城市论文; 智慧论文; 城市规划论文; 城市建设论文; 原则论文; 城市规划设计论文; 体系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