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荆州市中心医院心胸外科;湖北荆州434020)
【摘要】 目的 探讨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行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 方法 40 例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 , 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 各 20 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开胸手术治疗 , 观察组进行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治疗 ,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引流管放置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 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为 (165.68±7.98)min, 明显长于对照组的 (156.35±10.13)min, 出血量为 (185.92±19.54)ml, 明显少于对照组的 (229.77±14.66)ml, 引流管放置时间及住院时间分别为 (5.33±1.85)d、(13.22±1.26)d, 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的 (6.88±2.21)d、(15.47±2.11)d,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 7.00%, 显著低于对照组的 35.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针对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取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治疗可减少术中创伤 , 加快术后康复 , 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临床治疗价值较高。
【关键词】 早期非小细胞肺癌 ;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 ;临床疗效
[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24-0178-01
目前 , 临床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以手术为主 , 但传统开胸手术存在创伤大、恢复慢等弊端 , 患者接受度较差 , 因此需 探索其他有效治疗方案[1]。而胸腔镜技术作为近年来发展迅速的手术方式 , 将其应用在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 , 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势[2]。为此 , 本次研究对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行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进行了探讨 ,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 2016 年 9 月 ~2017 年 8 月本院收治的 40 例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 均经磁共振成像(MRI) 检查确诊 , 且未发现远处转移。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 各 20例。对照组患者男 12 例 , 女 8 例 ,年龄 24~71 岁 , 平均年龄 (44.68±10.16) 岁 ;观察组患者男14 例 , 女 6 例 , 年龄 25~74 岁 , 平均年龄 (43.74±10.12) 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 ,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治疗方法
1. 2. 1 对照组 患者进行常规开胸手术 , 采用全身麻醉方式 , 协助取侧卧位 , 选择第 5 肋间切口进胸 , 探查后 , 切除病变肺叶 , 清扫淋巴结。
1. 2. 2 观察组 患者进行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 , 采用全身麻醉方式 , 协助取侧卧位 , 置入胸腔镜明确病灶位置、病灶大小等 , 另选择腋前线 4~5 肋间切口 , 切除病变肺叶 , 清扫淋巴结。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 3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引 流管放置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 ( 肺部感染、乳糜胸、肺不张、气胸、胸腔积液等 ) 发生情况。1. 4统计学方法采用 SPSS20.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 () 表示 , 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 采用 χ2 检验。 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引流管放置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 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为(165.68±7.98)min, 明显长于对照组的 (156.35±10.13)min, 出血量为 (185.92±19.54)ml, 明显少于对照组的 (229.77±14.66)ml, 引流管放置时间及住院时间分别为 (5.33±1.85)d、(13.22±1.26)d, 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的 (6.88±2.21)d、(15.47±2.11)d,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2. 2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00%, 显著低于对照组的 36.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非小细胞肺癌属于常见的恶性肿瘤 , 且近年来发病率逐渐增加 , 其中吸烟、空气污染、电离辐射等属于常见病因。目前针对该疾病手术治疗除了有效清除病灶和淋巴结外 , 还应关注手术安全性 , 而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具有切口小、术野清晰等优势 , 治疗中可避免过多对肋骨产生牵拉影响 , 同时可减少肌肉损伤及肌间神经破坏 , 利于术后尽快康复 , 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而且与开胸手术相比 , 其能够更加准确分离淋巴结 , 预防毛细血管破坏 , 利于提高患者的耐受性 ,利于被患者接受[3]。本研究结果显示 , 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为 (165.68±7.98)min, 明显长于对照组的 (156.35±10.13)min, 出血量为 (185.92±19.54)ml, 明显少于对照组的 (229.77±14.66)ml, 引流管放置时间及住院时间分别为 (5.33±1.85)d、(13.22±1.26)d, 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的 (6.88±2.21)d、(15.47±2.11)d,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 8.00%, 显著低于对照组的 36.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 7.00%, 显著低于对照组的 35.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明实施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可促使患者术后尽快恢复 , 提高生活质量 , 并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提高手术安全性。
4 综上所述 , 针对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取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治疗可减少术中创伤 , 加快术后康复 , 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临床治疗价值较高。
5 参 考 文 献
[1] 许可 , 邓盛 , 熊荣生 , 等 . 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观察 .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 2016, 3(45):8948-8949.
[2] 翁贤武 , 梁诚之 , 林培锋 , 等 . 单孔胸腔镜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分析 . 中华全科医学 , 2017, 15(6):977-979.
[3] 赵彬 . 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观察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6, 11(24):103-105.
论文作者:崔丰和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8
标签:肺癌论文; 对照组论文; 胸腔论文; 患者论文; 统计学论文; 并发症论文; 细胞论文; 《医师在线》2018年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