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依然对煤炭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随着科学技术和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因而对煤矿安全开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长期以来,我国煤矿开采环境极其复杂,电力供应作为煤矿生产的基本动力,对煤炭开采起着决定性作用,做好电气工程安全管理才能有效保证煤矿正常生产运行。受煤矿作业环境影响,在生产期间电气设备及电缆易被砸压而损坏绝缘,引起短路漏电甚至造成工人触电等一系列危险的后果。由此,做好煤矿开采设备电气安全的管理工作是十分必要,且十分重要的,同时,做好相关安全管理工作能够提高煤矿企业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电气工程;安全管理;质量控制
1当前煤矿电气安全存在的问题
1.1 雷击过电压问题
露天煤矿开采过程中经常遇到各种雷雨天气,其中雷电灾害作为重大灾害之一,给煤矿开采带来的危害至关重大,当云层的电荷与其他物体或云层发生闪电或雷击时,云层中的负电荷就会快速消失,电容效应也随之不见,那么聚集在物体表面的正电荷也立即流向大地,由于电流较大,会在流动的路径上由于电阻的原因产生很大的电压。如果由于雷击过电压、电流产生火花或是击穿电缆设备,出现短路问题,电流产生的火花甚至短路问题带来的火源再将油污、电缆等易燃物品点燃,会直接引起火灾,这时配电室内如果没有安装自动灭火系统或设置充足的灭火器材,将初期火灾进行有效扑灭,将会导致火灾范围不断扩大很难控制,可能引起停电、停产事故,甚至造成人员伤亡在所难免。
1.2电源线路强度及主变压器容量不足问题
目前,很多的露天煤矿在生产运行过程中所面对的一个头疼的问题就是主变压器容量匮缺引起变压器供电能力不足而引发的事故。另外,由于电源线路的强度不足,一旦遇到各种恶劣天气就会很容易发生电源线路断掉或塔杆倒下等问题,不得不将开采工作暂停,不然容易给露天煤矿的施工人员带来生命危险,造成人身安全及经济损失等恶劣后果。
1.3电气设备缺乏完善性引起的火花事故
从近几年我国各煤矿实际的发展情况了解后发现,露天煤矿中频发电气火花事故,其主因是电气设备缺乏完善性导致的。通常引发火花事故的原因分为:其一,电气设备在维修及安装过程中不符合标准要求,造成开关触点分合时出现电火花,从而引发安全隐患;其二,露天煤矿带电电缆由于外力原因拉脱、破损、电缆绝缘下降容易造成系统短路、接地,引发电气火花;其三,露天煤矿电气设备保护失灵,当出现过流、短路、接地等电气事故时拒动,使设备、电缆过载、过热引发电气火花。
2电气工程的安全管理与质量控制措施
2.1 煤矿电气安全管理工作
在当前的煤矿电气安全管理基础工作中,要求加快设备的现代化进程,对相关系统进行不断升级完善。由于电气设备的管理工作存在越来越明显的多元化特征,例如在管理过程中出现的电源、设备缺陷等问题。对于基础性的煤矿电气设备来讲,一般包括供配电设备及线路、机电设备和电气设施等。在基础管理方面,对电气的安全管理进行进一步细化,并要求加强系统关键环节的建设与完善,从而能够建立一些对应的组织机构,对基础管理工作进行全面负责,如供电线路组、电气设备组、技术管理组等。同时,还需要组织相关人员进行系统的培训工作,使相关人员的素质得到进一步提升,从而增强煤矿电气在管理方面的水平。
2.2 进一步提高对防雷工作的重视度
这就需要露天煤矿在生产过程中结合国家及地方的相关规定及要求配置有效的防雷装置,这一过程中还应结合地势环境、土壤、气候、地理位置等因素进行,以此达到安全可靠、经济合理以及技术先进等目标;另外,建议换成组合式过电压保护器,换成相吻合的避雷器;也可以进行二次继电保护工作,在继电保护调试中模拟煤矿电站短路情况,可以靠近电站的过留速断跳开,因其对保护断电系统具有可靠性,而且在输电线路时,降低了雷电对段杆塔的袭击,提高了雷击杆塔的抗雷作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安装有效的视频监控系统
在当前科技快速发展的局面下,越来越高科技的监控系统也接连形成,可以在露天煤矿中安装相应的视频监控系统,为开采作业顺利进行建立良好的保障,同时还能够促进煤矿产量、效益及安全性的提升。因此,安装电气系统的监控设备越来越成为露天煤矿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对露天煤矿电气系统的安全作业提供保障,为露天煤矿开采提供有效的指导,同时还可以在事故中发挥应急及其重要的作用。
2.4对电气设备的维修模式不断创新
传统的维修模式已经无法适应于全新的时代需求,为了能够及时的发现电气设备中的故障问题,不影响生产的正常运转,那么露天煤矿就应该对电气设备维修模式全面创新,建立检修标准并明确做出规定,定期对电气设备进行检修,合理安排检修时间、检修负责人以及检修设备数量等。一些老旧的机器设备,性能较低,出现故障率较高,因此可以成立管理检修小组,进行深入分析其运行状态,对设备进行实时控制,加大检修力度,确保降低成本的同时,提高机器设备的安全性。
2.5建立健全电气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
根据国家法规及相关规定、规程,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建立操作性强的设备台账、采购标准、出入库管理、日常检修及责任明确等规章制度,不断完善安全操作规程。并严格落实煤矿安全规程,从观念抓起,从基础管理抓起,提高制度的可执行力。同时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做好电气设备从采购到日常使用及维修一整套工作,加强全生命周期管理。平日里要加强对从业人员的技术培训工作,并制定岗位责任制以提高从业人员的技术水平、整体文化及工作水平。合理配备设备检修的各种工具及仪器,以确保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转。建立起统一的电气设备采购标准,确保采购产品的高合格率。资金允许情况下,对运行有问题及超期服役的电气设备与不可实现可靠运行的各类安全保护装置通过技术手段进行改造,同时要不断完善安全管理机制,确保矿区安全生产的有序进行。
2.6煤矿电气设备漏电保护措施
煤矿电气设备漏电主要是由于电缆或者设备的绝缘损坏,或者由于煤矿作业环境潮湿,造成防爆电气设备内部受潮结露造成。预防煤矿电气设备漏电的措施主要有:对绝缘交叉的线缆以及设备进行更换,同时避免电缆长时间处于潮湿环境,应定期进行干燥处理;根据我国《煤矿安全规程》的相关规定,安装使用检漏保护继电器,漏电保护装置的工作原理主要是当绝缘电阻值低于漏电保护装置的动作电阻时,漏电闭锁装置检测并闭锁送电线路以及设备的漏电故障,避免漏电故障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
2.7加强监控
应当积极配置先进的监控系统对整个电气系统进行有效的监控,其中监控主机要具备处理器与服务器功能,对电气设备的运行状态以及参数进行实时监控,一旦发现问题,及时派技术人员进行故障处理,确保整个电气系统的安全性。
2.8无功补偿装置的运用
无功补偿装置的主要作用是降低供电变压器以及线路损耗,以此来提高供电效率,无功补偿装置能够有效的改善电气系统运行环境,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装置,在具体的选择配置过程中应当以减少损耗为核心,避免出现谐波导致故障隐患。
结论
电气工程的管理难度不断提升,安全管理与质量控制的要求也持续增加。现阶段的电气管理水平还能够保持在合理的范围,而日后应继续在安全管理、质量控制上不断按照新时代的要求,坚持多元手段并用,并良好掌控细节,以更好地促进煤矿电气工程发展。
参考文献:
[1]孙 蕾,仝晨林,康 凯.电气工程的安全管理与质量控制研究[J].山东工业技术,2017,(3):107.
[2]耿理扬.电气工程的安全管理与质量控制[J].黑龙江科学,2016,7(18):58-59.
[3]任艳君.论电气工程的安全管理与质量控制[J].机电信息,2011,(33):31-32.
论文作者:高飞1,张晓敏2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8
标签:煤矿论文; 电气设备论文; 电气论文; 露天论文; 安全管理论文; 设备论文; 质量控制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2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