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与新闻出版联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闻出版论文,网络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网络手段的运用是新闻出版业的又一次飞跃,在人类传播发展史上有着里程碑的意义。从手抄新闻、印刷新闻,到报刊、电台、电视台几大传媒鼎立,大众传媒历经数百年的发展,达到兴旺成熟的阶段。
随着网络和WWW的发展,Internet 已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新闻出版媒介。WWW服务提供了一种费用低、覆盖面广、使用简单、 信息获得方便的信息发布手段。在短短的几年中,它已经成为Internet上信息发布的最主要手段。 越来越多的资料表明, 公众计算机网络(目前主要是Internet)将成为继图书报刊、广播电视之后的另一大新闻出版传媒,甚至有可能超过前者。国内外最发达、最强大的传播媒体都毫无例外地利用了网络,传播直接进入了数字化时代。
网络与新闻出版的结合是十分自然的事情,两者都具有传播信息的最根本的共同点。前者是手段、渠道,后者是内容。
(一)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新闻出版业提出了新的挑战,也提供了新的机遇。一方面,由于新的媒体的加入,为新闻出版业展现出更宽广的天地,拓宽了出版领域;另一方面,新的媒体分流了部分出版量,使传统新闻出版业在出版总量中所占有的比例下降,从市场的角度来说,即传统新闻出版的市场占有率降低了。因此,传统新闻出版业必须实行改革,迎接挑战。传统新闻出版业虽然在近几年引进了不少计算机技术辅助生产,如引进电子排版系统来改造传统的铅字印刷等,但是,生产流程和模式依然是过去手工方式,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从新闻出版的效率和时效来说,由于生产流程和模式的限制,已达不到社会对新闻出版业所提出的高要求,因此,传统新闻出版业必须全面改革,以实现电子化。
采编电子化 采编工作可在计算机网络上进行。现在很多出版机构,包括其中的专栏、板块都提供了自己的网址,记者或其他投稿者利用这个通道,可以把采访所得到的材料或文稿通过公众计算机网络以电子邮件的方式传给出版机构,其速度比电传还要快。通过网络传输稿件还可省去排版这一环节,进一步加快速度。记者和作者在稿件的写作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资料,在网络上有众多的资料库可供选择,而且网络信息资料的获取,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印刷电子化 传统的印刷方式显然已经不能适应当今社会的需要,必须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印刷业要从目前的模板印刷走向电子印刷,从模拟印刷走向数码印刷。现代意义上的印刷机应该能够接受报社、出版社通过公众计算机网络来传输的排版稿件,直接进行印刷。
发行电子化 目前发行业务的计算机管理,只涉及发行工作的一部分内容。真正实现发行电子化,出版机构的计算机必须与公众计算机网络联网,使全世界的读者都可以从自己的计算机得到有关的出版机构或书店销售出版物的信息,并可直接在网上订货。另外,有关发行业务单据可以通过计算机传输,这些单据包括征订单、订货单、发货单、出仓单、进货单等。书市和订货会也可在公众计算机网上组织实施,从而吸引更多的读者参与。
管理电子化 出版机构日常出版业务的管理要实现电子化,这项工作有专门的网络软件来支持。在相关的网络软件中,稿件的接收、审稿、修改、签发、排版、校对直到付诸印刷,都可以通过网络进行。稿件的统计、采编人员的业绩评价也可以通过网络软件来完成。目前,许多出版机构已经实现了管理网络化,告别了传统的纸和笔,实现了“无纸”管理,“无纸”办公。
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网络的介入,原来很多被认为不属于新闻出版机构的东西正在逐渐与新闻出版业接近,并融入新闻出版行业中,使出版的领域变宽了。出版机构应该充分认识到这一特点,审时度势,大胆借鉴,抓住机遇,拓宽新闻出版领域。
自改革开放以来,从出版物方面来说,传统的图书、报刊业务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音像也跻身于出版物行列。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公众计算机网络上发布的内容,包括文本、数据库、软件、图片、影视节目、集成电路(IC卡)、汉卡字库、游戏卡等都属于出版物。从出版内容来说,传统意义上的电脑技术公司的产品,如数据库也是出版的主要内容。从制作方式来说,舞台设计、电影制作、游戏制作等一向被认为不是新闻出版业的内容,但是,有了信息技术所提供的方便,这些大型制作已经可以在编辑室里通过电脑制作出来,并成为新闻出版的一部分。
公众计算机网络是一种新兴的、高效的新闻出版媒体,其种类齐全的电子出版物,包括CD、VCD、DVD等,是深受读者欢迎的。发展电子出版和公众计算机网络出版,就是占领这一阵地。电子出版是公众计算机网络出版的基础,公众计算机网络出版的前期制作都是以电子出版为基础的。公众计算机网络上的出版与传统新闻出版一个很大的区别就是公众计算机网络上的出版是没有国界的,如果我们不占领这一知识积累和文化宣传的阵地,别人也会占领,其中可能不乏别有用心者。因此,发展电子出版和公众计算机网络出版已经不仅是某个出版机构为寻求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而是全民族发展的需要。目前,有些出版机构已经认识到了这一点,未雨绸缪,并做了大胆的尝试,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和成果。
(二)
网络出版有着许多鲜明的特征,具备了很多出版业特别是以纸为介质的出版业所无法比拟的特点,它改变了目前的出版结构,显示了新的活力,给人们带来了新思路。
数字化 公众计算机网络上的出版,其出版介质是连接在计算机网络上的磁盘和光盘,出版途径是计算机网络的通信线路。网络出版是通过没有体积、没有重量的“比特”完成的,所以这种出版方式迅速、快捷、方便,同传统的报纸、杂志、图书等印刷品比较起来,有相当明显的差异。在网络上出版的信息,首先要依照一定的规则组织好,存放在网络的计算机上,提供给拥有浏览器的用户使用。
多媒体化 网络出版的信息可以是文字、图片、图像、声音等多媒体形式,其出版方式要比传统出版业的出版方式广泛得多,也是以往的出版方式所无法比拟的。出版物可以以超文本的形式表现,文字不必一字字地排列,而是根据需要可以转来跳去,是一种立体结构的文本。在超文本信息中,它还可以同时出版声音、图像、影视节目等。网络出版中还有一种方式是传统出版业所没有的。这就是数据库出版。网络可以把庞大的数据以数据库的形式出版,使读者可根据需求方便地查询,数据库中的数据能自动地动态更新。所有这些出版方式,构成了多媒体出版物。
开放式 网络是个极其广阔、自由的空间,网络出版方式是完全开放的。传统出版业务一般由出版机构来完成,出版过程需要一系列工序,同时也形成了一定的工作规范,受到一定的法律和规则的制约。如图书的出版就需要经过编辑、印刷、发行等诸过程,按照三审三校规范进行。但网络出版则不同,就目前来说,出版者不受出版机构所限,它可以是群体,也可以是个体;可以公开合法地存在,也可以隐蔽、游动式地存在;它可以是负责任的,也可以是不负责任的;它可以是专业的,也可以是非专业的。这种完全开放式的传播信息方式,给出版业本身的管理、控制带来了新课题,也涉及到文化、伦理、法律等诸多问题。
互动式 网络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交互性,网络出版也充分体现了这个特点。网络出版物的接受者比传统意义上的读者具有更大的主动性,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自由地选择浏览网络传播的各种信息,可以下载网络出版物的部分和全部内容,而且还可以在网络上发布自己的意见。
网络出版所具备的特点和优势,将改变人们的观念,改变整个出版业。应该强调的是,网络出版是一个新生事物,随着实践的发展深入,其特征也会发生变化。
(三)
公众计算机网络出版是一个新的领域,有很多具体的情况,其管理方式也不同于传统的出版行为。由于网络出版自身所具备的特点,其出版行为目前还很不规范,管理也很困难,由此带来了理论、文化、伦理、法律和观念上的许多问题。
规范公众计算机网络上的出版行为,一方面可以引导网络出版行为,推动网络出版的发展;另一方面可以控制网络出版行为,清洁这一新闻出版阵地,使其健康发展,以利于精神文明建设。而如何规范网络出版行为,目前这方面的研究在我们国家还是刚刚起步,有待进一步加强,有必要探索和研究新的管理手段和方法,然后将其以法律的形式体现出来,使公众计算机网络出版和管理进入法制化轨道。要通过法律法规确认在公众计算机网络上发布信息是一种新闻出版行为,不论是出版机构、计算机公司,还是个人,只要在网络上发布公众信息,就应该被认为是一种出版行为,就应该遵守相应的法律法规,明确出版活动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
另外,要确立网络出版的行政管理机构。目前,公众计算机网络出版活动没有明确的管理机构,公安部门也只是对网络出版活动中有潜在犯罪行为的给予管理,而且其管理仍然是基于安全方面的管理,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出版管理。因此,只有明确了公众计算机网络出版活动的行政管理部门,才能对其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
网络出版是由人来创造和管理的,其技术水平、创造力和想象力决定了网络出版的使用水平和法制水平。因此,新闻出版从业人员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是熟悉网络、提高素质。
首先,网络出版的物理基础是高新科技,其从业人员没有一定的科技水平,在网络出版行为中就很难有所建树。其次,网络新闻出版打破了原来地域与行业的限制,它直接面向全球,在这种环境下,从业人员的思维方式要调整,视野要开阔,其出版物的价值标准也必然要调整。网络新闻还带来了读者群的变化,他们往往是具有较高文化素质的群体,他们的网上阅读往往带有专业的需要,面对这样的读者,从业人员必须具备更高的文化修养、更敏锐的认知能力,要具备一定的超前意识。只有这样,网络出版行为才能得到大众的认可。
应当说,我国网络新闻出版建设还处于学步时期,其中的技术、法规、权益等方面的问题都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和解决。由于它是一个新生事物,涉及到了一系列前所未有的问题,因此,公众计算机网络上的新闻出版行为,将是一个不断实践、不断接受挑战、不断改进完善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