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变电站;土建;裂缝;原因;控制措施
在当今社会中,变电站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项基础设施建设,并且它的质量将直接关系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因此受到了广大电力工作者的普遍关注。然而,在变电站施工期间,经常会出现土建裂缝现象,这种现象往往是由于混凝土发生状况而导致的,此种情况不仅会对变电站的外观造成影响,如果问题严重,还会对整个工程质量造成影响。因此,各施工单位在施工时一定要认真分析土建裂缝的成因,并依据具体情况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应对措施,从而为变电站的质量提供保障。
1变电站土建工程的特点
选择变电站地址通常需要根据电力系统的需要,考虑到城市规划,出线走廊及国家节约用地等因素后,实际站址往往放置在地形变化大,地质条件差等建设条件不理想的地点,不利于变电站建设施工。变电站通常由综合通信楼、设备室等建筑物,变压器、电容器、电抗器、断路器等荷载相差大、荷载性质不同的设备基础,及其连接建筑物和设备基础之间的电缆沟、管道组成一个整体,其彼此独立,又彼此连接后共用。
2变电站建设过程中出现土建裂缝的原因
2.1施工材料缺陷造成裂缝
当前变电站建设中为加快施工速度及节约施工成本,一般都会通过加入加气混凝土砌块来提高变电站质量。但此类材料具有一定缺陷在工程使用中主要表现在:首先,此类材料具有一定收缩性而且随着含水量减少其裂变越明显。其次,此类材料比较容易受潮出现膨胀造成墙体变形。最后,这种材料质量不稳定粘性差比较脆,一旦超过负荷承载值就会容易出现墙体裂痕。
2.2温度变化对变电站造成影响
在变电站建成之后,工作人员要完成墙体抹灰工序,此工序要加入拉结筋、钢丝网等材料,这些材料与抹灰会形成共同受力的系统,进而使加气混凝土砌块形成一个整体。但是,当温度发生变化时,钢筋混凝土的骨架与墙体会因为温度不同而发生变化,并且会在墙体内产生应力,当这种产生的应力与温度应力发生失衡现象时,就会导致裂缝产生。例如,在冬天时,室外温度普遍较低,变电站由于工作原因而温度较高,这样就会使钢筋混凝土因温差较大而发生变形,进而使变电站发生贯穿性裂缝。
2.3面积过大造成裂缝
随着时间的推移,加气混凝土砌块的变形会逐渐增大,如果墙体的长度超过了3m的距离,那么当温度发生变化时,墙体就会和钢筋混凝土发生叠加变形,从而致使裂缝出现。
2.4施工工艺造成土建裂缝
如果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不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操作,那么就会容易致使变电站出现土建裂缝。例如,施工单位在施工时没有控制好混凝土砌块的含水量,或者在建筑时超过了1.8m的限制,或者在封顶过程中间隔的时间过短,这些情况都有可能导致变电站土建裂缝的产生。
3变电站土建裂缝的防治措施
3.1控制加气混凝土砌块质量
要使用材质均匀、质量好,各项检测指标都达到标准要求的砌块,出厂的混凝土砌块应符合《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GB/TT1997)的有关规定。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一般加气混凝土砌块必须养护28d后才可达到施工现场,这是为了使砌块的稳定性有保证,加气混凝土砌块进入施工现场后应按规格、品种分别的整齐堆放,堆放高度最好小于2m。而且对于露天堆放的砌块要有一定的防潮防雨淋措施,砌块送到施工现场后需搁置15d才可以上墙砌筑。并且施工中不得混合使用不同品种的水泥。设计砌筑砂浆和抹灰砂浆的强度时应考虑与加气混凝土砌块的强度等级相匹配,级差不适合过大;对有特殊性能要求的墙体,采用专用的抹灰砂浆和砌筑砂浆。
3.2减小填充墙体的面积
通过减小填充墙高度(或长度)来减小温度变化和砌块干缩时墙内的应力大小,从而减少形变,降低产生裂缝的程度,在允许的范围内控制裂缝大小。通常情况下,在过长的墙体(大于3m)或过大的长高比情况下,要考虑在填充墙体内部增设构造柱来加以分隔,从而达到通过缩短墙体长度、降低高度和宽度比例来减小裂缝的目的。
3.3设置钢丝网材料
钢丝网是避免土建裂缝的有效措施,其主要施工方式为:在墙体抹灰之前,施工单位可以在混凝土柱与加气混凝土的交界处设置一道钢丝网,还可以在墙面两顶角的45°平分处设置一道钢丝网。设置钢丝网可以有效增加填充墙体的抗拉强度,因此可以有效避免土建裂缝的产生。
3.4增设构造柱与圈梁或延长顶砖建筑时间
构造柱与圈梁可以有效增加变电站的稳定性,从而进一步提高变电站的质量。我国变电站一般采用的是框架结构原理,在建筑时,施工单位一般采用加气混凝土来做填充墙体,同时在堆砌顶砖时,一般要保持倾斜,这样才能够使墙体与顶砖连接的更加紧密,并进一步减少土建裂缝的出现。此外,施工单位如果要提高变电站的质量,还可以延长顶砖的建筑时间,以此增加填充墙体的强度。
3.5严格按照施工要求进行施工
为了保证变电站的质量,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按照相关要求进行施工。目前,变电站施工项目的主要要求是:首先,施工单位在施工时一定要采用符合规格要求的加气混凝土砌块进行砌筑,并清理砌块表面存在的污染物,使砌块干净整洁。在砌筑时,一定要保持砌块的缝隙平整,争取做到横平竖直,以此保证砌筑的质量;其次,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还需要严格控制墙体的高度和长度,并在半个月之后将顶砖与梁底和墙体进行砌合,并尽量避免墙体与顶砖结合的地方发生裂缝现象;然后,施工单位还需要严格控制开槽与预留墙体之间的空洞,并尽量减小墙体因受力不均而产生的变形;接着,施工单位在进行墙体抹灰工序和墙体砌筑工序时,还需要注意施工材料的含水量,从而减少墙体因温度问题发生的干缩现象,进而避免墙体出现的裂缝;此外,施工单位还需要严格控制墙面抹灰的配比,以此避免墙体抹灰时出现干缩裂缝或强度裂缝;最后,施工单位在进行墙体抹灰工序时,一定要严格控制抹灰的厚度,如果抹灰厚度超过了10mm,就需要进行分层抹灰,此外,施工单位在抹灰时还需要掌握好时间,当抹灰的厚度超过35m时,施工人员就需要在底层凝固后再抹一层,并在厚度高的地方设置钢丝网,以此增加变电站的稳定性。在抹灰结束之后,施工人员还需要对墙体进行洒水保湿程序,以此提高墙体的质量,养护时间一般为7天,在7天之后可结束洒水保湿工序。
结语
变电站建设是一项涉及居民生活需要与安全的建设,保证变电站建设质量是非常重要的问题,土建裂缝的问题在变电站建设中大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变电站寿命及使用安全。因此,在变电站建设时科学分析影响土建裂缝的原因,在外部因素及人为方面的因素进行控制,从材料上进行监督,严格按照要求作业,真正保证土建工程质量,减少土建裂缝产生的可能性,促进变电站建设顺利完成。
参考文献
[1]邓科.变电站建设中土建裂缝的问题分析和措施[J].低碳世界,2014(16):77-78.
[2]朱振豪.探讨变电站建设土建裂缝控制[J].低碳世界,2014(19):97-98.
论文作者:米尔古丽•吾须尔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7
标签:变电站论文; 裂缝论文; 墙体论文; 土建论文; 施工单位论文; 砌块论文; 质量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