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现代租赁交易市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交易市场论文,试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租,在今天的中国市场上,已向更广阔的方面发展,如,“打的”、租书、租房、租场地、租婚妙……。这已是寻常事。然而,租赁设备,特别是现代租赁交易,还远未被人们了解,因此,很有必要向读者介绍、宣传。至于对现代租赁交易市场的研究,在我国还是很不够的,加强这方面的理论探讨和实践很有必要。下面笔者就现代租赁交易市场的职能、特征、优势及在我国建设租赁交易市场的一些设想,谈些看法,与大家讨论。
一
改革开放以来,一些企业开展了建筑行业的脚手杆、钢模板的租赁,然而仍不属于现代租赁交易的范围。现代租赁市场,主要是设备租赁。它是一方企业进行设备投资,通过租赁公司代为融资,本着一方企业对这些设备的要求,向供应厂商购入符合承租方需要的设备,然后交给承租方使用,而承租方需要按合同规定交付租金,在租期结束时,承租方可以有停租、续租或留购设备的选择权。这个选择权,其中包括留购设备,是与传统租赁的区则之一。传统租赁,是获得使用权,不管怎样也得不到所有权,在中国还是以不动产(土地、房屋)为主,而现代租赁市场,则是出租、借贷和租赁合同的总称,而且是以生产为主。
现代租赁交易市场,不仅搞实物租赁,更主要的是搞融资。与传统租赁的最大不同就是租赁公司为承租企业提供以“融资”替代“融物”的服务。这就是租赁交易市场的职能。这种功能使金融与贸易相互结合,是其他市场所不具有的独特的交易形式。租赁交易市场为承租方筹措设备资金提供了一种新的方式。设备租赁较为复杂,它不同于房屋、土地的出租和承租,只要有了房屋、土地,有了两方的当事人,便可签定契约,完成了一项经济活动。而设备租赁,必须有二个以上或三个合同,多方当事人参与。
现代租赁交易市场,为企业进行长期资本融资开创了一条新路子。在现代经济生活中,企业融通资金,除银行贷款、公司债券方式外,又增加了一条途径——设备租赁融资。因此,有人说,有银行信用、商业信用,而且现在又独立出一种信用形态——租赁信用。
现代租赁交易市场,是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的产权理论在实践中的最好应用。租赁交易从理论上看,如果不是所有权与使用权的分离,那就是所有权的转移了,便成了买卖,而这个买卖,又往往产生于租期届满之后——留购。因此,设备租赁其性质,我认为首先是租赁,即购买了使用权。至于以后的情况,处于动态中,有一个较长的时间,如果是留购,可以另行制定。我国于一九八六年五月十九日公布的《中国融资租赁管理暂行条例》,有这样一段话:
“融资租赁是指由出租方融通资金为承租方提供所属设备,具有融资融物双重职能的租赁交易,它主要涉及出租方、承租方和供货方三方当事人,并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合同所构成。出租方根据承租方的要求和选择,与供货方订立购买合同支付货款,与承租方订立租赁合同,将购买的设备出租给承租方使用,租期不得低于二年。在租赁期间,由承租方按合同规定,分期向出租方交付租金。租赁设备的所有权属于出租方,承租方在租赁期内对该设备享有使用权。租赁期满时,设备可由承租方按合同规定留购、续租或退还出租方。”
所引用的这段话,对我们理解现代租赁交易市场,很有益处。
二、
现代租赁交易市场是以融资租赁区别于传统租赁的。它把融通资金与融通物资相结合,通过这一特殊方式,达到筹集设备投资的目的。
1.传统的租赁只需出租方与承租方两方参与,而通过设备融资租赁,需要有出租方、承租方和供货方,三方当事人。这里的出租方,是根据承租方的要求而出资向供货方购买特定的设备,并将其所购设备直接出租给承租方使用。承租方所付租金额度,除了补偿出租方支付的设备成本外,还应包括一定的利息作为出租人的利润额。
2.在传统的租赁交易中,只有出租方和承租方之间签订的合同即可,而现代租赁交易,由于多方参与,因此合同不止一个:
a.出租方与承租方需签订租赁合同;
b.出租方与供货方需签订买卖合同;
c.出租方与金融机构需签订贷款合同。
这几个合同的关系,应先有租赁合同。这是基础,然后才派生出买卖合同、货款合同。
3.承租方对设备的要求和选择供货厂商是要樅责的。这是现代租赁交易的又一特殊点。由于出租方是按承租方的要求去订设备的,是从其指定的供货商处购进设备的,因此,承租方应对购进设备的质量、数量、规格、型号、技术要求负完全责任的。不仅如此,租赁期间,承租方亦应对设备的保养、维修、保险的过时的风险承租责任。
4.租赁交易,所以叫作租赁,就是设备的所有权与使用权的分离,而一般的市场交易是商品所有权的转移。设备是出租方按承租方的意愿要求购进的,故设备所有权当属出租方;承租方在按期支付租金的同时,在履行合同各项条款的情况下,它只对设备享有使用权。
5.现代租赁交易是通过融物以达到融资的目的,同时也是以融资达到融物的目的。在这个过程中,出租人的动机是要收取超过贷款本息的租金;承租人,由于资金不足,难以购买所需设备,想通过租赁交易予以融通资金,而资金的表现形式就是设备,即设备的使用权。而这种权利,又是通过付给出租方的租金体现出来的,而租金又是靠租赁来的设备生产可赚来高额利润的产品偿还的。这样一个钱物交融,多边契合的复杂过程,显然是不同于其他市场买卖双方一买一卖的交易来得那么简单。
三
现代租赁交易市场,在西方发达国家的英国,已有百年的历史了,在美国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实践了。它所以能够发展到今天,营业额以百分之九点七的速度增长,市场规模不断扩大,范围日益广泛,种类向多样化发展,就是因为租赁交易具有其他市场交易形式所没有的独特的优势,而这种优势,正适合于现代经济发展的节奏、趋势、特点。它的独特的优势,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以物引资,利于更新。我国经济建设需要大量的投资,特别是大型项目需要成套或单机设备。国有大中型企业,大都处于资金短缺,设备陈旧,技术落后的状态。如果要生产新产品,必须更新设备,引进技术,而这些在自有资金不足,银行贷款困难的情况下,企业可以通过现代租赁的方法,从国外租赁设备,而不必付出设备成本金,只需按期交租金即可得到所需设备了。
——融资便当,无需抵押。由于通过租赁市场这个渠道融资,企业不必向银行借百分之百的贷款去购置设备。特别是在当前情况下,企业贷款需要抵押,在评估低押品时,还要高过贷款额为百分之三十才可,又都属长期贷款,贷款利率都很高,这就加大了贷款的困难。
——币值不贬,无所损失。在当今的社会里,各国的通货膨胀已成为世界普遍现象。中国的通货膨胀率在前几年,已达两位数。在租赁交易中,由于合同从一开始便把全部租金固定下来,而且其设备是以当时的货币价值购进的,其支付的租金是以来年或后年以及几年后的币值固定的。这样便避免了因通货膨胀和物价上涨等原因,给承租人造成的损失。
——降低成本,税收优惠。按国际惯例来说,各国对租赁交易都有税收优惠。这样,在租赁交易中,承租人可以不必纳税。如果贷款则只能将所付利息计入成本,待本金归还时还得缴税。
——方式灵活,不拘一格。承租方先期可付一小部分款,即可获得设备使用权。租赁交易,租期一般当二年以上,大型项目可达十年以上;租金可按月、季、半年或一年计算。
——避免过时,增加效益。租赁交易在租期满时,可以把设备退还给出租人。因此,对短期需要的设备更宜于采用租赁交易方式。这就避免了设备过时的浪费,为企业增加了效益。
——另辟蹊径,销售新法。在经济萧条,社会购买力下降,企业库存积压,资金周转困难情况下,租赁交易就更有发展的条件了。比如,可把积压的运输机械、工程机械、电机设备、机床、工具等,以实物租出去,出租企业搞活了资金,承租的企业以较少的资金拿到了设备,两全齐美,相得益彰。
——登一家门,办两家事。在我国的一般企业,要想从国外购进设备,不仅资金拮据,而且还没有设备进口权。一方面,所需资金要向银行申请贷款,当然需要审批了;另一方面,还要委托对外贸易公司在国外寻找所属设备的生产厂商,其手续繁杂。如果通过租赁交易市场,它就可把银行融资和外贸进口合二而一了,简单易行。
四
我国租赁交易市场,从八十年代中叶就已着手建立。中国租赁公司是八四年中国机电设备总公司与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联合组建的,当时的思路是以省机电公司为依托,建立中国租赁公司代理部的方式向下扩展的。在各地建立市场网络,开展租赁交易的作法是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
目前,一些物资部门对租赁市场的认识是不够的。虽然在一些省的机电公司建立了代理部,但因种种缘故,或拆散、或转移、或被遗忘。因此,十几年时间过去了,租赁交易市场也没甚大发展。即使在办市场热的九三、九四年间,期货市场沸腾了起来,而租赁交易市场反倒更加冷落了。在我国市场体系建设中,生产资料市场建设至今仍还是滞后,个中缘由虽有诸多,但有一条却是带有根本性的,即办市场的投资者要看赚钱来得快慢,眼前利益在起决定作用。因此,当时才有争建期货市场的情景。根据我国租赁交易市场的现状,笔者认为应适时加快建设步伐。并且应建在机电设备生产、销售集中的地方。这是选建租赁交易市场场址的基本原则。因此,不能一下子把市场都建到南方去,应该考虑中国机电设备生产基地的北方城市。笔者经过不断地探讨,对建租赁交易市场有以下几点设想:
1.市场的组织形式,我认为以股份形式投资为好,组建有限责任公司。投资入股者,应有物资部门、金融机构、机电设备生产厂家;
2.建立租赁交易市场,应以机电产品交易市场为依托;
3.从交易形式来说,租赁交易,可以作为一种交易手段存在于机电产品交易市场中;
4.从租赁交易市场的发展步骤来说,可先搞实物租赁(这是初级的租赁交易),在条件具备后再搞融资租赁(这是高级租赁交易)。